【武林旧闻】民国太原形意拳名家们的那些事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我父亲原来练形意,跟的是形意拳名家王福元先生。王福元人称“铁胳膊”,名号在太原响当当。虽然我学拳的时候他早就过世了,但是说起他还是无人不知。王福元是河北形意拳宗师刘奇兰的弟子,自幼随侍,痴迷于拳术,为了保持童子功,终生未婚,习拳数十寒暑,尽获刘氏形意拳之精髓,功力深沉,技艺精湛。有人说王福元当时在河北铲除恶霸,惹了人命官司,为了躲避官府,来山西投奔车毅斋先生。其实我当时听说的是王福元先生参加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杀了好多洋人,血透重衣,最后义和团战败,王先生就跑到山西投靠车毅斋。不管什么原因,反正来山西之后休养了一段时间,车先生就把他推荐到榆次给人保镖护院。
因为王福元先生与车毅斋先生、宋世荣先生都有交流,所以他的形意拳既有刘派的基础,同时又有很多车派的精华。王福元先生这支在练法上,融合了山西和河北的两种风格。工作之余,王先生也授徒教拳,在榆次、阳曲一带授徒甚众,名噪一时。像榆次的彭映玺、王振纲、王继武、郑子刚、薄占梅,阳曲的穆修易、彭廷隽、刘士荣、齐振麟,太原的辛元先生,等等,都练得不错。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穆修易、彭廷隽、彭映玺,再加上彭喜太,号称“三彭一穆”。
其实,当时山西武术界练形意拳的很多,但是进太原城教形意的人不多。太谷的先生过去很少进太原城里教拳,后来布学宽先生的徒弟张永义和梁焕章在太原的银行工作,也传了些人。太原周边的黄陵有巩崇富一支,也是布先生的徒弟,原来在太谷做买卖,后来回了黄陵。李复桢的徒弟在清徐一带也有传人,都在太原周边。“铁胳膊”王福元就在榆次一带,他的弟子里面像彭廷隽、穆修易等也基本全在城外,不进城教拳。即使在东山,甚至南门外教拳,也不进城。就算是彭廷隽、穆修易这样的形意新秀,开始也不是以形意拳出名的。
比如彭廷隽,他有龙门派的传承,以道功为长,着重练内丹,他的功法练法都没问题,致命的缺憾是他文化程度有限,对道家、内丹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不能把精神和功法、性命与气质打通融会。一方面只落在了形体、具象的练习上,一方面又执着于玄秘方术的探求。他追求神通,追求长生,追求不死,痴迷于研究一些民间的方术,什么定身术、百步捶之类,甚是邪门。除了这,还弄什么五鬼驾车之类的法术,后来也死在了这个上头,很可惜。他的徒弟有名的就是胡耀贞,还有郭万龙和魏成功。郭万龙比我大几岁,和我关系一直挺好。郭万龙手里收集了好多东西,有很多民国前辈的资料,包括胡耀贞留下的,后来不知道落在谁手里,资料若是散了就太可惜了。
穆修易也很出名。当时,穆修易在太谷的顺民亨货庄学徒做买卖,拜王福元学形意,是王福元八大弟子之一,又和车二师父等都有接触,所以他的风格里头也有太谷的东西。学成后自己编了很多套路,像乾坤掌、伏虎拳,等等。穆修易样子长得土里土气,但功夫不错,在国民师范教过拳,后来在太原中学、山西大学、太原女子师范都教过形意拳,所以传人很多。穆修易先生最出名的就是指力和胯打,指头能捏碎核桃,胳膊上挂麻袋练功。有一次他回马庄,背上背着个褡裢,马庄有拴马的石柱,他一时兴起,往上一靠石柱子就断了,胯功非常厉害。
之前马庄有个大庙叫芳林寺,有一年冬天,庙里来了个山东人,说要和穆修易比试比试,一看就是专门来山西找他比武的。穆修易先生一开始不答应,不和他比,觉得不认识,没啥必要。结果这个山东人就站在大门外连叫带骂,无论如何要和他比。穆先生不理他,趁晚上就偷偷地去庙里摸山东人的底细。潜行到山东人住的房间外,捅开窗户纸看他咋练功的,一看原来是擅长横练功夫的,练的铁布衫,是外家的,穆先生心里就有了底。第二天,穆修易先生就同意比武,约好了比试的时间。在比武前,让家人和徒弟们把院子里泼满了水,极冷的天,院子里冻上了一层冰,滑得站不住人。等开始比试,因为这个山东人练的是硬功,上头一紧下头就松了,下头不稳,而穆先生腿功好,下盘极其稳,所以就占了便宜。穆先生已经看好了才同意比试,找到了人家的缺点。可见穆修易不仅功夫厉害,心眼儿也活,很聪明。
穆修易先生临去世前腿憋胀得难受,便让家里人拿着大木棍子在他腿上用劲打,腿憋胀可能和他下的功夫太大有关吧,所以练拳还是得把握个度,把握住火候。平时“三分练七分养”,一点没错。这些估计和别人说的不一样,晚辈们年龄小没见过,或者为亲者讳都是人之常情。
总之,当时学形意、教形意的这些人大都在太原城外,城内很少遇到形意拳名家的老师父。我坚决学形意,父亲在城内甚至是家门口给我找老师也着实不容易。后来,父亲说:“你跟着霍先生接触了不少太极拳的名家,何不继续学太极,更深钻研呢?太极根基稳固之后再学形意也是一样的。”我就一根筋地迷上了形意拳,说什么也不行,父亲一生气干脆不理我了。
过了一年多,父亲突然和我说:“你不是想学形意吗?”我说:“是啊。”他说:“真给你物色了一位顶好的形意拳名家。前些时候托人介绍,遍寻不得。最近我自己很看好一位先生,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等我托人说定,就可以带你去拜见了。”
看父亲如此郑重其事,我不禁暗自期待起来。问了父亲这位师父的名讳,自己也开始留意起来,从一些老师父那里打听到不少信息。父亲说的这位形意拳的师父姓辛名元,字少轩,原籍在山西北路代县朔州一带,非太原本地人,清末民初来的太原,家就在精营七街。辛元先生早年跟随戏班里面的一个武生学武,有武生的基础,腰腿功夫很了得。后来到口外(内蒙、归化一带)当镖师,跑马走镖,经历了不少江湖险恶。
在口外走镖的日子里,辛元先生慢慢厌倦了这种江湖生活,越接触真实的现实,似乎越看不到希望。同时故老见得多了,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就更多,逐渐萌生了一些革命的想法。正好当时同盟会在晋北大同等地秘密发展势力,开设拳房,聚众习武,培养革命据点。辛元先生就和当时的负责人李德懋等联系上,很快就成了骨干之一。
1911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辛元先生跟随李德懋等人率宁公团、义勇队举事响应,后配合阎锡山部收复太原、大同,把清政府势力赶出了晋地。其间,辛元先生参加了无数场大小战斗,有满身的伤疤,所以辛元先生的功夫有极强的实战性。民国元年(1912 年),阎锡山组织精武社,为其培养警卫人才和武术教官,由李德懋任社长,辛元先生被选在其中。民国九年(1920 年),山西部队进行大整编,精武社被取消,改编为技术队,辛元先生被选拔为骨干教官,与于鉴、葛书元及其他拳师一起,帮助李德懋完善了极具实战性的八法拳、八法枪、八法刀等经典武术套路。
说到这里,鉴于某些著作中的不实之词和不严谨之处,我想提出一点我个人的怀疑。曾经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在书上、杂志上都发表过,说穆修易和辛元比武,把辛元给打了,辛元找了一个江湖卖艺的叫李德懋,一起去找穆修易,结果又被打了。这篇文章就纯属胡说八道,李德懋是阎锡山的副官长,怎么会是卖艺的呢?世人盲从盲信到这种地步也是可怜,而写作的人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知道,更是愚昧。
总之,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练武的人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又爱附庸风雅,自我抬高。这实在是让人忧虑。文武本是一途,前辈大师们无不文武兼通。如果实在不能通文墨,便好好向前辈看齐,把功夫练出个境界层次,也算有个成就。又或者实在受不了习武之艰辛枯燥,想在文字里打混,那就不妨好好读读书,把前辈名家的传记、拳论熟读精研,在理上明白,也算是得先贤一体。倘若武不成、文不就,信些道听途说,练些江湖把式,总是误人误己空忙一场,岂不可悲!
作者遗述
我叫安慰,祖居太原,世代为宦,诗礼传家,于桥头街有祖宅一座,门面若干。性恬淡寡言,幼而颖悟,泛览群籍,能通其意。
先后师从王新午高足霍宝珊、刘殿琛高足辛元、何月波弟子路开源、孙禄堂之女孙剑云诸先生习武学技。于理能探幽发微,于术精益求精,将易、医之原理,释道之体性,与拳术融会。师承皆名家巨手,习艺技精功深,精形意八卦而尤擅剑术。遂精义而入神,慕山林之野趣,侠隐出乎风尘,哀珠璧沦于草莽,欣遗芳泽于后人……
太极梅花螳螂拳入门最重要基本功法:螳螂八式
螳螂八式,是从螳螂拳诸多繁杂的招式中归纳整理出来的八个基本式子,是螳螂拳种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套技法,同时每一式都有独特的技击方法,可单拆,可串联,变幻莫测。螳螂八式能够让初学者对螳螂拳的发劲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是学习任何一套螳螂拳架不可或缺的重要根基。
太极梅花螳螂拳第八代传人马卫苓老师从练法要点到实战拆招,毫无保留的传授!
原价:358
活动价:99
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国术讲武堂】公众号,一起学习吧,而且还有免费体验课等你来领!!!
更有免费体验课等你来领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