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2年间北京中国式摔跤队始末(李宝如)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 关注国术
时过半个世纪当事人大部分已作古,知者不多了。我们只有把个人之见写出来,留给后人品味和借鉴。
1958年北京官园体育场举行中国跤选拔会,组建北京队参加1958年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备战195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选拔赛第一名参加锦标赛,前三名入选北京队。
北京队第一批队员1958年10月份前报到,他们是郝正才(北京仪器厂)、钱德仁(丰台桥梁厂)、王文治(北京木材厂)、王惠民(南郊木材厂)、赵玉海(大红门肉联厂)、吴增寿(宣武清洁队)、沈德元(北京电子管厂)、王茂林(安定门外运输公司)、李宝如(永定门外运输公司)、马学(东城区房管局)、王瑞英(广安门运输公司)、马駺(电车公司)、丁德连(北京针织总厂)、王文永(北京仪器厂)、傅顺禄(北京电子管厂)、赵增瑞(北京电子管厂)、曹增云(北京电子管厂)、徐茂(北京电子管厂)、杨宝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徐文惠(北京电子管厂)等人。另有北京航天大学学生佟玉林,为摔跤冠军,学校推荐其入北京摔跤队。来队后和北京籍运动员不合拍,练不到一块,后做队内事务。原本选调每级3人应24人,现只来 20人。
教练员是北京德高望重,人称“快跤满”的满宝珍先生,满先生技术全面,手步法细腻,功法繁多,幼功扎实,腰腿灵活,基本功纯厚。在跤界享有盛名,满先生是回族,自幼随父兄习武练跤,早年曾受满清扑户宛八爷(宛永顺)教诲,形成技术全面素以快取胜的风格。曾参加民国时期第六全运会获第三名。1946年参加在沈阳北大营举行的摔跤大会,获得冠军。满先生为人正派、作风文雅、善文墨写得一手好字。闲时对弈马炮间,一身儒雅正气。任教后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但由于传承和门派之别,得不到主力队员的认可,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北京队组队前期大家虽在一起训练,但各怀心计。技术配合是对抗项目训练的主要手段,但在北京摔跤队初期准也不认真给对方配合。故意破坏使用动作的完整性,该倒地不配合,或力道小不到位他先倒地,总让你找不到劲,训练效果极差。
满先生开始还能组织训练,但各队员练功时各显其能自练自家功夫。也有保守者做座上观,实战时死掐硬拼、抬腿不让步,举手不留情,每次实战摔得头破血流。一次徐茂同徐文惠实战时,徐文惠用合脯搂子,当时已到场边被教练喊停,但那个情势谁还松劲啊,结果摔到场外砸到马学良身上,连所坐方凳全砸成粉碎,这场跤伤三人。
电子管厂厂家周凤鸣习武爱跤,将北京中国式摔跤队调来集训。并建有场馆、宿舍、食堂,建队前已将京城名家曹增云、徐茂、徐文惠、赵增瑞、傅顺禄、沈德元、马忙子等人调来本厂,开展中国式摔跤训练活动。北京队成立后,这些人皆成为主力队员。
周厂长每晚到工人俱乐部观战,北京队成立后经常来队看训练,他爱看实战,不论当天训练计划如何,只要他来就得实战,只要实战就死掐硬拼,每次皆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他喜欢强胜者,他对主力队员百依百顺,使他们成了队内特殊阶层。有时凌驾于满教练之上,想练就练,不练就歇,训练时三一群五一伙,生活涣散,作息时间无规律。周六中午以后就回家,周一上午从未到齐过,有的人周二或周三才回队,开始还请假,后来就习以为常了。建队后早操没出几次,爱练的就三五成群到东郊农场遛弯,边走边练,有时满先生也在其中。为了让周厂长看摔跤,满先生一般都调整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如下午周厂长来队,上午就不练了,大家鼓足劲下午对抗,上午就自由活动。
冬训前已无法正常训练,只好停训整顿。第一阶段,找出队内不利因素,要求大家鼓足干劲,勤学苦练力争在全运会上获得好成绩。第二阶段,是献技献策,在领导的鼓励下队员们将所学功法技术展示给大家,作到资源共享。这次整顿大家打破门户之见,使私功夫变成共有,为以后中国跤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阶段,加强组织领导,任命电子管厂工会主席郭金平为北京摔跤队领队。定期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日晚上读报学习。第四阶段是调整队伍,将王茂林、郝正才、马駺、吴增寿、沈德元、王文永等老将调整回原单位,大家称这次调整为“整风”。
整顿后暂时平静一段时间,训练有所好转。又调厂工会青年干部王忠浦来队加强领导,王忠浦是北京业余冰球队主力队员,号称“野马”,因其球技调厂工会工作。一个毛头小子怎能管理这群江湖英雄。全队20多人加上王忠浦无一是中**员,只有钱德仁、佟玉林是共青团员,谈不上政治气氛。队员们身穿印有北京字的运动服,逛街、遛弯、回家坐车、上食堂、逛商场穿着队服,或将上衣搭在肩上招摇过市。满嘴的江湖黑话,全然不像现代运动员的气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北京队可以说是四分五裂,主力队员对别人不放在眼里,各行其是。北京队中回族占三分之一,是一个松散团体。满先生、王瑞英、丁德连,钱德仁、马駺、李文江、沈德元我行我素,不傍不离,南城有傅顺禄、徐茂、王惠民、李宝如、吴增寿、王文志、马学等人。
朝外入选队员占四分之一,他们大部分是一师之徒,号称“十三太保”。师兄弟敬其跤、远其人、敬而远之。徐文惠身高力大,性格急躁,我行我素;赵增瑞为人诚信不善言表,亲合友善同谁都说得来。虽是朝外“十三太保”老八,但不甚亲合。王文永是老九,“十三太保”中的佼佼者,热爱摔跤武术,家学渊博,为人直率豪爽,富有北京人传统性格,是“十三太保”中的领军人物。“十三太保”老十二叫张铁春,一是其身形矮小,二是排行在后,张铁春入队时18岁,号称小不点,是通过朝阳区比赛,同郝正才对阵时,表现极佳,攻守兼备技术发挥特好,电子管厂长周风呜见其优秀将他破格调入北京队。张铁春在队期间战斗力极强,能攻善守。由于年龄阅历问题没有参加比赛的机会,郝正才虽是朝外跤手又和他们是同门,但不是“十三太保”,同他们分道扬镳,各行其是。“十三太保”在北京队势力强大,但显松散。
以杨宝和为首的北城跤手有王茂林、赵玉海、李文江等,徐文惠虽是“十三太保”之首,但家住北城,与杨保和等比较亲密。杨保和足智多谋、老谋深算,并依靠南城,拉拢散兵加强个人力量,在队内有一定的影响。1959年底,又和赵玉海、马学、王文志四人拜徐俊卿先生为师,自立门户,形成自己在队内的影响。
第一届全运会以后,满宝珍先生回到了天桥,由杨保和兼任教练并参加训练和比赛,纵观北京队的现实,也是摔跤界的传统,即文化知识贫乏、政治觉悟不高、褒贬不分、是非不明。当时这种作风在跤界已成风气,虽没能影响主体,但对京城跤界的低俗影响不能小视。忠孝节义乃国之魂,中和谨信乃民之本,自强厚德方是跤界美德。国人教育后辈儿孙不要有匪性恶习,避免影响后代人成长和中国跤的发展。这种现象古来有之,宋代调露子所著《角力记》:“凡角力者,多不识字,且粗鲁,遇事,称我能。”我们现代跤界从业人员有责任改变这种不良的习俗。
北京队第一次调整,郝正才、沈德元、王瑞英,马駺、吴增寿、王文永、王茂林等老运动员回原单位。1958年冬杨宝和经策划会同马学、赵玉海、王文治递贴磕头,拜天桥跤场徐俊卿先生为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王文治、赵玉海、李文江等人回原单位。杨宝和早年在熊德山庙会跤场当伙计,给徐老磕头后。最后杨宝和在卜恩富1961年来北京摔跤队执教后,退队后入伙天桥跤场继承师业,1962年下海卖艺了。
北京队组建初期很少有比赛,只有埠际对抗赛,常和八一队、天津队比赛。每次比赛皆很正规,按级别打八场比赛,每场须称量体重。控体重成了运动员日常任务,只有少吃多练才能保持本级体重状态,常年如此必将影响训练。
北京集训队多数队员是体力劳动者,王瑞英、傅顺禄、王茂林、吴增寿皆已30多岁,全队参加全运会队员只有8人,每人均心知肚明,自觉保持本级体重状态,除杨保和外每人皆减体重7~8公斤以上。当时控制体重手段简单,补品极少。全靠饿肚子和泡澡,连训练的力气都没了,一次王茂林饭前吃了一瓣蒜呕吐不止。有的人控制成病态浮肿,因此落下病根,由此要求回原单位,吴增寿也是由于控体重请调回家的。这也是第一届全运会北京队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最后钱德仁、王惠民二人参加次最轻级,李宝如、赵增瑞最轻级,丁德连次轻量级,曹增云次中量级,徐茂中量级,杨保和次重级。
北京队初期最重要的比赛是1959年4月初在太原举行的全国邀请赛,有北京、天津,八一、安徽、山西、内蒙古等队参加。天津、八一的对抗赛基本持平,北京队成绩最佳,产生了骄傲情绪,回来后没能认真总结,夜郎自大,训练强度上不去。现在回首看原来的训练日记,同二运会期间的北京队相比,只有一半的训练量。由太原回京后,又将张铁春、那振刚等人调入北京队。随之全队作最后一次调整,留下的队员由四街房招待所搬到一街房运动员宿舍,提高了伙食标准。此时又派了厂工会负责人刘少华任领队,负责全队事务。刘少华是老革命军人,加上王忠浦、佟玉林,十几名运动员3名专职人员管理。离近全运会时为了适应比赛环境,由电子管厂提前搬到什刹海游泳场。9月14日开始比赛北京队大部分队员体力不支,技术发挥不佳,最后仅获得团体第六名。
第一届全运会后满先生回宝三跤场,徐茂、丁德连、钱德仁、王惠民、曹增云回原单位,老队员只有徐茂、李宝如、赵增瑞和杨宝和。第一届全运后市体委决定保留北京中国式摔跤队,仍在电子管厂训练,教练由杨宝和兼任。队员有李宝如、徐茂、赵增瑞、那振刚,又调刘玉森来队。另外又从天津选调四大张之一的张连声之弟子刘金元,宋新民和杨广森,从年龄结构上看,北京队年轻了许多。徐茂30岁,杨宝和26岁,李宝如25岁,赵增瑞25岁,刘玉森20岁,那振刚21岁,杨广森20岁,刘金元、宋新民皆是18岁。经过冬训以后,同河北队、八一队(解放军)打了几场比赛互有胜负,水平甚为接近。
北京队急待招兵买马,7月的一天李宝如带**去东安市场购物,在东来顺门口见到了新疆摔跤队的周茂兴,说起北京队招人之事,周茂兴是由山东老家办事,在北京换乘,于是去北京队应招,周茂兴山东济南东关人,回族,1958年入新疆摔跤队。参加第一届全运动会获最轻量级第二名,1960年全国比赛第二名。此时有上海的宋宝林来队试训,周茂兴来队后,宋宝林见周茂兴实力雄厚,自知不及,不辞而别,北京队留周茂兴入队,为北京电子管厂工业学校学生,入北京籍户口。天津跤坛前辈王海兆来京欲试教练席位,有杨宝和兼职,岂能容他,也不辞而别了。京城名家也有几位想谋教练职位,由于杨宝和在位兼之,有谁能撼动呢,此后杨宝和真的认真负责的做起教练来了,全队以老带新蒸蒸日上。北京队已调到先农坛训练基地,再组织正规环境、气氛都已入专业队正规,成绩蒸蒸日上。如卜恩富先生不来北京队,杨宝和也不会辞职,北京队也不会解散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天意难违,是北京跤界的悲哀。
通过1958年北京摔跤队的历史,让我们看到跤坛的现况和跤界的全面,从而找出不足。而1958年的北京市中国式摔跤队又是京城跤界跤技功法的大熔炉,它锻炼了京跤、打造了近代跤艺和跤技;它又是一块试金石,考验了京城跤界的基木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了一批职业数练,从而推动了京城跤界的发展以及道德品行,奠定了京跤在全国的发展以及京跤在中国式摔跤界的影响。它使京跤黑功夫阳光化,成了一般跤手们的基本功训练并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原北京摔跤队的运动员,退役后在各区县和市队任教练员,将京跤技艺传播开来,打破了门户之见,形成了真正的民间技术和健身项目。
京跤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北京队的“献技献策”活动,这一活动表现出跤界同仁的品质。活动中将自家绝技和功夫贡献给大家,将家中器械拿来供大家见识和演练。王瑞英将自家器械天秤、地秤、滑车、掷子、中幡等器材献给大家并教授给队员。沈德元将自家绝活石锁教大家演练。马骧拿来了硬弓,吴增寿将硕大的空竹拿来为大家演练。教练满宝珍素以功多艺深著称,将平生所学技艺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曹增云、郝正才、王文永、丁德连、钱惠仁、赵增瑞、马学、傅顺禄等无不争先恐后的献艺。大家相互学习,学到了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私功夫。
曹增云腰腿灵活幼功纯厚,善练腰腿功“拿七寸”等,卧腰卧腿的功夫堪称一绝;李文江身高体壮善练推子,推子用硬木刻制而成,练完则用皮布兜装好甚为雅观。郝正才幼年习武,善练拳脚,腰腿灵活,基本功扎实。王永文是朝外出类拔萃的跤手,幼年随其父习武练跤,曾从师李二全、金宝生,善练基本功,腰腿灵活,善使大动作,有大将风范。
赵增瑞生于武术摔跤之乡,朝阳门外营房。“朝外坛口出把式”,京城杂技名家关文林、凤歧山等名家皆出自朝阳门外。赵增瑞受其影响,幼年时就随大人到日坛练功,后经李二全等名家点拨,跤艺大长,1957年拜金宝生为师,终成大气。他善练硬功,头很坚硬,懂很多硬功绝巧(门子),井将其能传授给队友。
丁德连家学渊博,继承了牛街传统跤艺,善使踢、别,他的别子空别具一格,尤其是上步别,能避之者不多。丁先生善扔掷子,是王瑞英跤场主力,一生酷爱跤艺,年逾八旬,仍然活跃在跤场。
钱德仁短小精干,家学深厚,幼年受家庭影响酷爱摔跤,其父兄辈皆是京城名家,钱德仁是京城跤界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在学校极喜足球和体操,杠子、垫上翻滚无一不能,李宝如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技艺。
马学生于摔跤世家,父兄皆是摔跤名家。马学早年从学于京城名家李寿增,善练跤功。同李宝如皆出身于崇文区,早年李宝如经常到马学家跤场摔跤。马学家是大家庭,其兄弟十多人,家境殷实,设跤场练跤,以武会友仗义疏财,其长兄马俊在京城跤界声望极佳。马学善学爱练,为人仁义宽厚,不善交际。
傅顺禄是宝三弟子家住崇文门外龙潭湖畔,家境小康。幼年曾入课荣春社学戏,中途退学。习跤后以腿脚灵活、技术全面著称。傅顺禄思想活跃不保守,他将大拧子改成石制板材,两头刻出手柄,好抓握又安全。傅顺禄善使勾别大动作、刀勾,踢等对脸拌子。傅顺禄善摔熟手跤,对生手有点胆小。他学识渊博,在队内官称老哥,是徐茂王惠民的智囊。
徐茂幼年生活在天桥,善习武练跤,每天在留学路南口设场练跤。付德才(付傻子)魏德海常给以指点。侯永奎、张文元、林文华、林宝泰等在此练跤。徐茂后拜宝三(宝善林)为师。正值跤技高峰时,参加北京比赛无敌手,1958年全国锦标赛获次中量级第二名,决赛中国山东济南名将谭树森时使单撒手勾子,堪称一绝,给跤坛留下谈资,几十年后大家记忆犹新。徐茂是北京队的绝对主力,他为人忠厚不善言表,诚信待人,自信心极强。
王惠民为人低调,唯徐茂是从,不拘小节。王惠民实战能力极强,不擅功法。由于基本素质好、功力大、爆发力极强,手步法灵活多变,善使里手花(攉),能攻善守。1956年在北海参加选拔赛时同王德英一场比赛,上午没摔完,下午接着摔,仍然零比零。王惠民善于表演,跟水平高的能配合,跟水平低的新手同样能天衣无缝。尤其善配合踢的动作。退役后常到天桥跤场帮场,60年代初会同刘金元到沈阳北市场摔跤场下海作艺,终于如愿以偿。
1858年入选北京队的运动员年龄普遍偏高,20至25岁有佟玉林、李宝如、王文永、赵增瑞、马学,25至30岁有:王文治、郝正才、赵文海、沈德元、钱德仁、徐茂、马駺、丁德连、杨宝和,30岁以上的有:王茂林、徐文惠、王惠民、曹增云、吴增寿,而李文江、王瑞英年近40岁已过竞技体育竞赛年龄。第二年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8岁,北京队在全运会的成绩不佳,同年龄偏高有关。
北京摔跤队第一届全运会没能取得预期成绩,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一、全队及北京跤界没有集体训练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大家集中训练无从下手,没有科学训练计划,运动员各行其是,由始至终我行我素。二、年龄偏大,不适应激烈竞技比赛。不是各别年龄大而是全队普遍大,相互影响,战术保守,技术不到位。只有钱德仁、徐茂属进攻型运动员但没能影响到全队。教练员虽是跤坛名将,但综合北京队的现状他个人没有回天之力,后期也只能随遇而安了。三、疏于管理。北京跤界从清善扑营解体到民国,跤手们散落民间,各行其是,形成了老带少的传承方式,各练各人的功夫,叫黑功夫。北京跤界全是个体训练,没有集体训练过,大家没有准备好集体训练的意识。将一向素以传统著称的摔跤,交给了一位热爱武术、摔跤的老革命周凤鸣管理。他是情绪所致,爱看、喜欢,但他不懂摔跤,更没有驾驭这帮跤坛名流的知识和能力。北京队全体人员开始还畏惧周凤鸣厂长和郭金平主席,后来就拿他们开涮了。比如他们爱看实战,大家就以假乱真的摔假跤,他们爱听说跤,大家就给他们讲曾经的辉煌战绩和预测未来成绩如何,真假虚实都有。尤其对主力队员的偏爱,激起了全队普遍不满。建队后又调原北京业余冰球队守门员王忠浦,一派京城毛头小子的性格,好大喜功,别说深入了解跤坛这个群体了,连起码的管理方法都不具备,只能上通下达,岂能不把摔跤队搞黄了。最后市体委还派王琳、于萍(61年后的北京摔跤队领队)作为巡视员来队视察,也是走马观花。中国式摔跤有他的致命弱点,就是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从五十年代起又没有得到职能部门的重视。总的一句话:“缺师资、少管理,同现代文明不搭调。”
五十年代的北京摔跤队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但没有哪个人或什么组织总结过,这也是中国式摔跤的悲哀。时至今日,中国跤被挤出全运会,北京乃至全国也没有中国式摔跤协会组织,它被挂靠在(国际跤)摔跤协会,他们有他们的奥运任务,对中国跤不屑一顾,甚至于2010年由我国发起出资主办的、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武博大会”都没能把我国绿色体育项目——中国式摔跤列入比赛项目,我们在赛场上看到了外国人表演中国跤,这真是中国式摔跤莫大的悲哀。
从业人员有心无力,职能部门没能履行其职责,没有看到我中华还有国之精粹——中国式摔跤。二十年前业内已嗅见危机,世界华人社会深感弃之可惜,因而在国外成立了协会组织,可我们的管理部门硬是不参与,使这些国外摔跤爱好者无能为力,慢慢心灰意冷。我们从业人员没有职能部门的支持将一事无成。
1960年4月北京队参加了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北京队由李宝如、赵增瑞、刘金元、杨广森、杨宝和和借调的老运动员王文治(北京木材厂)、贺子文(北京体院)、陈金泉(天桥跤场)组成北京队由杨宝和兼教练,领队刘建华。(北京体院杜仲勋来队集训没能参赛。)本次比赛北京队初露头角,李宝如、杨广森充分发挥了技术水平,刘金元、赵增瑞也表现出个人水平,徐茂、贺子文、王文治因没系统训练没能打出各人应有的水平。具体名次为:李宝如获最轻量级第二名;杨广森获中量级第四名;陈金泉获次重量级第六名。赛后借调队员陈金泉、贺子文回原单位,北京队仍在电子管厂训练。
1960年6月份宋宝林来队试训,周茂兴由新疆来北京队,宋宝离队回上海,周茂兴来队。1960年7月底,李宝如、王文治随北京青年慰问团访问了我国要塞长山列岛,原定李宝如同刘金元同往,因刘金元回天津探父病,改由王文治代替。慰问代表团有体操、篮球和摔跤项目,每天上午表演,有时单独给小岛礁石上两三个战士演出,十分辛苦。尤其是坐小船出岛,浪大船小不能靠岸,十分危险,表演条件极差。其间王文治腰伤仍坚持演出,回京后王文治回了北京木材厂,北京队仍在电子管厂训练。这时候一切物资实行凭票供应,每月王忠浦到朝阳副食品公司领取油票、粮票、肉票。大部分交给食堂,部分分给队员,周日回家食用,一切供应不到位、到年底更加紧张了。市体委要求北京摔跤队、自行车队等皆集中在先农坛体育场,当时全名为“北京市体育师范学院运动系”。北京市大部分运动队集中在先农坛体育场。
北京摔跤队1960年底入驻先农坛,杨宝和任教练,调排球队领队于萍任领队,又调徐茂回队。这时候的老队员有:李宝如,赵增瑞,除茂、周茂兴、刘金元、杨广森。来先农坛后,又调入北京人阎凯、马长海;沈阳人李玉杯、韩贵华;天津人王汉亭。徐茂兼任教练员。这时李宝如已26岁,和乒乓队许大宛、裴大中、体操队张仲林、谢春生等小同学一起上课学习文化。摔跤队到先农坛后生活管理、政治气氛、训练指导等计划安排皆走入正轨,全队气氛蒸蒸日上,只是迫于物资供应差,运动量下降。自1961年至1962年中国式摔跤没有全国大型比赛,只有京、津、八一、山西、内蒙几个队组织对抗赛。北京队在杨宝和的带领下刻苦训练,干劲十足。1961年冬训期间学习排球界大松博文和郭兴福训练方法,并请来京城德高望重的前辈郭永顺(郭八爷)来队亲授跤技。正在大家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在周凤鸣(还是那位电子管厂长,时任北京建工部门领导)的建议下调八一队教练,一代跤王卜恩富先生来队执教。消息传来打乱了北京摔跤队的正常生活,杨宝和等人怎能容纳曾经摔过宝三(宝善林)名震京津的卜先生。最后卜恩富先生来队执教,先是徐茂调回电子管厂,杨宝和仍任运动员兼教练,但他已年近30岁,身高体胖经受不了大运动量了,最后杨宝和就请调离队去天桥跤场。杨宝和走后,队内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平静。
1962年6月,建队4年的北京中国式摔跤队宣布解散。至此早期的北京中国式摔跤队画上句号了。
北京中国式摔跤队1958年——1962年成绩:
钱德仁,1958年,天津:全国锦标赛最轻量级第二名。
王惠民,1959年,北京:第一节全运会次最轻量级第三名。
李宝如,1959年,北京:第一届全运会最轻量级第六名;
1960年,太原:全国锦标赛最轻量级第二名。运动健将。
丁德连,1959年,北京:第一届全运会次轻量级第七名。
曹增云,1959年,北京:第一届全运会次中量级第五名。
徐 茂,1958年,天津:全国锦标赛中量级第二名。
1959年,北京:第一届全运会中量级第六名;运动健将
徐金泉,1958年,天津:全国锦标赛次重量级第二名;
1960年,太原:全国锦际赛第六名,运动健将。
杨宝和,1958年,天津:全国锦标赛重量级第三名;
1959年,北京:第一届全运会重量级第四名。
杨广森,1960年,太原:全国锦标赛中量级级第四名。
王文勇,1958年,天津: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轻量级第六名。
1960年以后全国没有组织锦标赛,1962年北京市队解散时,老队员李宝如、赵增瑞趋于成熟已达运动成绩顶峰。年轻选手刘金元、王汉亭、周茂兴也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1962年北京队解散后,王汉亭、周茂兴、刘玉森、杨广森、韩贵华调八一队。刘金元、李宝如等因家庭出身问题没能入选,周茂兴入队后也因出身问题没能转正,回京后入宝三跤场。赵增瑞、李玉杯、闫凯、宋新民调电子管厂,马长海回玉器厂,李宝如留先农坛,1963年全国中国式摔跤比赛王汉亭获最轻量级第五名,杨广森获得中量级第一名,刘玉森获得次重量级第一名。韩贵华改练举重后任八一队教练、国家女子举重队教练。
第一届全运会后保留了北京市中国式摔跤队,对中国跤的发展是一良好契机,可惜只坚持了四五年。北京队解散后时至今日中国跤在北京也没缓过劲来,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政策和职能部门未能重视;二是跤界存在着内伤,文化传统同现代没能整合起来;三是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蔑视。
时过半个世纪当事人大部分已作古,知者不多了。我们只有把个人之见写出来,留给后人品味和借鉴。以上所述为个人简介和感受;不到之处敬请健在同仁和知情者指正。旨在让后人了解这段真实历史。
濒临失传的中国跤摔法寻找传承人
由中国跤的活字典李宝如老师录制的
《濒临失传的中国跤技术》课程正式上线!
原价1398的整套课程,限时五折优惠!只要739元就可无限次学习!
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国术讲武堂】公众号,一起学习吧,而且还有免费体验课等你来领!!!
针对已买课的武友,不久之后我们还会推出李宝如老师线下培训班课程。
届时会得到李宝如老师的亲自教学指导!
并且获得由李宝如老师签发的传承人证书!
推荐阅读
国术馆
不是某个实际的武馆
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
术德并重 文武兼修
各位武友可以扫描右侧二维码添加国术馆销售客服咨询购买武术相关用品
对不起,我们只有精品!
各位武友:由于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算法改变,不再完全按照发布时间推送到各位的微信中,所以有大量粉丝无法及时查看国术馆的每日推送,解决办法如下:
1. 进入“国术馆”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这样就会准时呈现,一劳永逸。
2. 点击每篇推文右下角的“在看”和“赞”,这样系统就会认为你喜欢“国术馆”公众号,也可以优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