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
重温属于你的那份青春记忆。
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确立于1952年。1952年之前,北京、上海等地少数大学实行联合招生,其余高校一律单独招生。招生计划、招生条件、考试方法均由各学校自行决定。考虑到各校独立招生,出现各校差距较大,人才培养效益不均等问题,195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假招收新生的规定》,正式规定: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学校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一律统一招生。同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成立,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定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等要求。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生录取新生名单华东区部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于1952年8月15日开始,为期3天,共8门科目——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第一次高考的作文题是《记一件新人新事》和《我投入祖国怀抱》。8月17日是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专业的考生,计分结构是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专业计分比例相反。录取的新生名单还会登报。1958年,由于政治运动需求,中央提出“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发起了地方单独招考,大批工人、农民、工农干部、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被保送入学。然而高校普遍反映新生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第二年重新恢复了全国统一高考,直至1966年。1977年8月,在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听取了多位专家的意见后一锤定音:“今年就恢复高考。”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及《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图为华国锋批阅邓小平恢复高考的请示报告和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登载的高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为之欢呼雀跃。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但对于570万高、初中毕业生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青春不再,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仍是热泪盈眶、激情满怀……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期待已久的春天。1977年“文革”结束后,教育部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原则。但由于1977年恢复高考的准备时间非常短,无法组织全国统一命题,因此当年的高考是由各省单独组织考试、评卷的方式。1977年,高考之门终于开启,在这个历史拐点上,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图为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
当年各省考试时间不一样,福建省比北京市晚了至少5天;各个地区的命题差别也很大,比如福建省,语文作文占了分数的90%,还有的省份语文就是一道作文题,100分。这一年,也是中国1949年以后唯一的冬季高考,共有570万考生参加,最终只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1∶1。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意味着复苏和新生,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透过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追溯那段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缅怀之情油然而生。1978年,中国高考正式进入全国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的模式。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两年后,英语被列入高考科目,至此形成了后来一直延续的高考制度。在21世纪重新进入分省命题的高考模式前,中国多数城市的高考生都采用一张试卷,只有一个城市例外:上海。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招生委员会反映本市高中毕业生大幅减少,建议高考命题不应再采用难度较大的选拔性考试。同时,上海普通教育开始试行课程教学改革,采用自编教材,客观上为自主命题提供了内容上的依据。1984年,上海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向教育部学生司请示要求实行单独命题,并于1985年获得批准,同年成立上海市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考试中心,负责高考命题工作。上海市自主命题后,仍然保留“国家卷”,学生可自行选择考试种类。据国家教委考管理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在其专著《中国考试改革研究》中介绍,1985年上海独立命题两三年后,开始采用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减少高考科目,之后又逐步过渡到一般高校招生不考试,只评价考生中学会考成绩和志愿录取。整个80年代,对中国高考影响最大的是“标准化考试”的引进。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规则》,当年8月高考,标准化考试开始在全国推行。1998年6月,河北遵化,备战高考倒计时。冲刺阶段,封闭式教学,至夜晚9时才下学
《人民日报》特地采访了当时的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杨学为,以解释“标准化考试”的含义:试卷分两部分,一部分选择题,答案写在另一张卡片上;另一部分是主观题,答案写在试卷上;两者相加,即该科考试成绩;选择题在全部科目中所占分数约为50%。2000年前后,中国媒体开始关注“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指出高考录取分数线向某些城市尤其是京、津、沪几个主要城市倾斜,引发极大关注。以北京市和山东省第一批录取院校分数为例,2000年,北京市文理科的录取分数线分别是454分和488分,山东省则是580分和607分,相差百余分。大量的讨论和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大城市高考自主命题的进程。2000年后,国家开始推进新课改,不同地区进入新课改时间和程度不同,全国统一命题已难以照顾到全局。
特别声明:在接受通观社™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凡注明来源通观社的作品,版权归通观社™所有;凡注明来源非通观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站,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作品中全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通观社™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更多阅读
⿻ 人也放了!钱也还了……贵州通报女企业家讨工程款事件调查结果 >>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一切现代国家,发展经济的大前提 >>
⿻ “年轻网络暴民”,正在毁掉中国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