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怎样掌握古汉语词义漫谈
为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我们在原来的“语言学”“简牍学”公众号基础上,整合资源,新建了一个“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出土文献等讲座资讯,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讲座与学术”,以便及时获取最新学术信息!
语言学、简牍学资讯请继续关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先生于2022年12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郭锡良先生师从王力先生,毕生致力于汉语史研究与教学,为古代汉语的学科体系建设、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当代发展做出了重大学术贡献。
郭锡良先生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泽溉学林。语言学公众号特推送郭锡良先生的一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郭锡良先生的沉痛悼念。
郭锡良先生
怎样掌握古汉语词义漫谈
文·郭锡良
词汇是发展的,词义是不断演变的。古今词义不同,千万不能以今义去比附古义;即使同属古代汉语,一个词的词义在不同时代的古文中,也往往会有所不同,词义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拿“寺”字来说吧,金文作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诗经·大雅·瞻卬》)
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释文》:“寺本又作侍。”)人披请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妇寺”的“寺”和“侍人”即侍奉在君主左右的宫廷近侍(宦官)。“侍奉”和“托扶”的意义是有联系的。秦代以后用宦官担任外廷的重要职务(力卿),于是把他们任职的官署称作“寺”,如太常寺、大理寺、太仆寺、鸿
《汉语史论集》郭锡良 著
再如“房”字,先秦是与“堂”、“室”相对的。前为堂,后面正中是室。先要升堂,然后才能人室,堂有户通室。所以《论语·先进》说:“由也,升堂矣,未人于室也。”室的两旁是房。《说文》:“房,室在旁也。”段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房也有户通堂。例如: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诗经·王风·君子阳阳》)
执荐者百人,侍西房。(《荀子·正论》)
这里的“房”是与“室”有别的。汉代以后,“房”和“室”的这种分别消失了,住的房间一般都称“房”,皇后的住室叫“椒房”,芳香高雅的住室叫“兰房”,同时“房”和“室”还分别产生了一些新的意义。“房”可指物体分成间隔状的各部分,例如《淮南子·汜论》:“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室”可以指刀剑的鞘,例如《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拔剑,剑长,操其室。”
总之,掌握古代词义,不仅不能以今律古,还要注意词义的时代性。有些词不仅古今意义不同,还有先秦不同于两汉、两汉不同于南北朝、南北朝不同于唐宋的情况。
一词多义是由词义发展而形成的。词义发展的规律往往是从本义到引申义,名个义项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行”字,甲骨文作
行(道路)——行走(走路)——①走了(离开);②实行——-行使(使用)
由“道路”义到“行走”义是近引申,由“行走”义到“走了”义或“实行”义也是近引申;但由“道路”义到“行使”义却显然是远引申。不揭示出“行走”、“实行”义等中间环节,我们很难理解“道路”义和“使用”义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因此,在掌握词义时,我们要自觉地去发现一词多义之间的这种引申的线索,揭示词义的系统性,而不把它们当作一个个孤立的义项来看待。目前一般的字典、辞书往往只是罗列义项,没有顾及义项之间的联系,义项的排列大多杂乱无章。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分析了一千多个古汉语常用词,注意了各个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我们编写的《古代汉语》在“引申义分析例”中分析了七十五个常用词,对词义引申的线索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新版《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大致注意了这个问题。
《古代汉语》郭锡良 等 编著
词义引申往往又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比如“左”“右”两个字,甲骨文作
左并辔,右援枹而鼓。(《左传·成公二年》)
“𠂇”古籍中一般写作“左”;“又”假借作副词,表方位时古籍中一般写作“右”。“左手”、“右手”,这是具体事物,引申为指左手或右手的一方,表示方位,就从具体到抽象了。从左手、右手还引申为辅佐的意思,《说文》:“左,𠂇手相左也。”又:“右,手口相助也。”段玉裁注:“以手助手,是曰左,以口助手是日右。”“左”、“右”用作表示方位后,产生了分化字“佐”、“佑”来表示辅助的意思。其实最初大概是以左手帮助叫做“佐”,以右手帮助叫做“佑”,这也是比较具体的,引申为凡辅助都叫做“佐”、“佑”,这就抽象了。例如: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
上天孚佑下民。(《尚书·汤诰》)
“佐”一般是下对上的辅佐,“佑”一般是上对下的帮助。
“右”由帮助,保佑又引申为偏袒,例如:
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
从左手,右手引申为辅佐、保佑、偏袒,是很明显地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词义引申又是从实到虚的,许多虚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以”本是动词,是“用”的意思。例如: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左传·哀公十一年》)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楚辞·九章·涉江》)
虚化成介词,同宾语结合,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方式。例如: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以”组成的介宾结构可以在述语之前,也可以在述语之后,“以”可以译作“用”或“拿”,还带有动词性,“以”带室语又可以表时间,例如:
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曰成师。(《左传·桓公二年》)
“以”的动词属性减弱,不能再译成“用”或“拿”,“以”带宾语又表原因,例如:
晋侯秦伯圈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这时“以”的动词性几乎完全消失了。“以”带宾语还可以表目的或结果,例如:
楚人伐宋以救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应该说这里“以”的宾语本是前置的,“伐宋以救郑”即“以伐宋救郑”,“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即“以违蹇叔辱二三子”,这样分析介宾结构就是表原因了。由于宾语前置,“以”的后置成分处在宾语的位置,而新的介宾结构变成了表目的或结果了。“以”更进一步虚化了,已经向连词转化。有的古汉语语法就把这种“以”字看成连词,也未尝不可,但是应该看到它是从表原因的介宾结构虚化而成的。由于有了这种形式,介词“以”最后完全虚化成连词,相当于“而”或“与”,例如:
孤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国语·晋语》)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以”从动词虚化成连词,表现了一个逐步虚化的过程。
总之,要掌握一词多义之间的内容联系,首先就要抓住本义。再根据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虐)探究出引申义的系统,就会对词义有更明确、更透彻的认识。
不但词义具有系统性,词汇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词汇组成的系统性方面,我们需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同义词的辨析,二是同源词的探求。
所谓同义词,绝不能认为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这是看到了这组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有相通之处,都有“开始”的意思,类聚在一起,算是一组同义词,这只着眼在它们的同,而未注意辨析它们的异。请人郝懿行在注疏时指出:“初者,裁衣之始;哉者,草木之始;基者,筑墙之始;肇者,开户之始;祖者,人之始;胎者,生之始也。”这就是辨析其异。对待同义词,应该重在辨异,而不在识同。例如“执”、“操”、“持”都是“用手拿”的动作,但是意义有差别。“执”的动作重在把东西拿得紧、对事物掌握得牢固;“操”则是把东西拿得稳、对事物掌握得熟练;“持”本是托扶着东西,重点在维护、保持事物的平衡。因此,“执”可以构成“执着”、“固执”。“操”可以构成“操练”、“操纵”,“持”可以构成“维持”、“保持",都是不能互换的,这种构词能力的不同,正体现了三个词原来意义的细微差别。懂得三个词在意义上的微殊,就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它们在句中的确切意义。例如:
文子执戈逐之。(《左传·成公十六年》)
犹未能操刀使割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执戈”表示紧握着戈,“操刀”表示拿刀的熟练,“持竿”表示维持钓竿的平衡。即使是同一个宾语,“执戈”和“操戈”、“执刀”和“操刀”,“执竿”和“持竿”,表述的重点也是有着不同的。
有的同义词,区别不在词义而在语法功能。例如“之”和“往”,都有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尔雅·释诂》:“之,往也。”但是“之”是及物动词,要带宾语,而“往”是不及动物词,不带宾语。例如: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晨往,寝门辟矣。(《左传·宣公二年》)
总之,对同义词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它们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和句法功能上的不同。
《尔雅》书影
我们还必须注意,有的词在古代并不是同义词,而是到了后代才变成同义的。例如“快”和“疾”、“慢”和“徐”。“快”、“慢”的义符都是“心”(忄),本是表述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快”是愉快、快乐,“慢”是傲慢、怠慢。例如: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在这里楚襄王是赞美和风使人爽快、愉快,而不是说风的速度快。又如:
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周易·系辞上》)
这里是说在上位的做慢,而不是说行动迟缓,“快”到魏晋以后才产生行动迅速的意义,与“疾”才同义,“慢”在先秦也很少用于行动迟缓的意义。“快”和“疾”、“慢”和“徐”本不同义,当“快”、“慢”用来表示行动的缓急义以后,“疾”、“徐”大概在口语中已经逐渐衰亡下去。它们的同义,是处在不同的时代,本不应算作同义词。有些同义词是方言的差别,例如《方言》卷十:“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现在湘方言还把“儿子”叫做“崽”。这自然难以找出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别来。
所谓同源词是说的一组词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在古代它们的声音和意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梳”和“疏”是同源词,“梳”的齿是稀疏的,所以叫做“梳”。“篦”和“比”是同源词。《说文》:“比,密也。”《左传·文公十八年》:“是与比周。”注:“比,近也,周,密也。”“篦”的齿是密的,所以叫做“篦”。考察同源词,需要有古音知识,古汉语的初学者,自己探求同源词,困难较大,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提供了学习的方便。
要攻破词汇这个难关,除以上讲的三方面以外,还应该学会通过字形来掌握本义,了解“因声求义”的方法来解决文字通假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原载《中文自修》1985年第8期
注:本文发表时原题为《要攻克词汇这个难关》,收入文集时改了题目,行文也相应有所删改。
推荐阅读
1月4日-7日讲座33场!《成唯识论》的注疏传统;商代金文综论;皮尔士准则、溯因推理与最佳解释;踏迹寻中:四十年华南田野之旅
1月3日-7日讲座21场!诗卷、“话题”与多元性诗学表达;赵毅衡:符号美学的基础:三联滑动;“历史变局与中国思想”高端论坛议程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编辑:李燕娜
审核:邱淑梅
来源:章黄国学
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既可言传 又可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