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富等:汉字形体的来源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我们在原来的“语言学”“简牍学”公众号基础上,整合资源,新建了一个“讲座与学术”的公众号,以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出土文献等讲座资讯,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讲座与学术”,以便及时获取最新学术信息!语言学、简牍学资讯请继续关注。
李运富1 张素凤1 李香平2
1.“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汉字形体的最初来源是什么?汉代许慎(段玉裁,1981:754)对此有精辟的描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许慎认为,汉字的产生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依类象形”,即根据客观事物的特征描画出字形符号,这种反映“物象之本”的原生符号叫做“文”;第二个是“形声相益”,直接根据语言的音和义构造字形以增加文字数量,也就是利用已有符号的音和义功能或象形构件、标志构件的相互组合创制新的字形符号,这种从原有符号孳生出来的新符号摆脱了客观事物的局限,能够“孳乳寖多”,所以叫做“字”。可见许慎的“文”与“字”反映的是不同创造性质的符号,强调的是符号形体的来源和创制“初”“后”的顺序(李运富,2017)。
具体来说,汉字形体是通过两个阶段五种方式来创造的。
第一阶段:原生构字,即创造前所未有的字符。主要有两种方式。
1.直接描摹客观事物的典型形状或特征,用以代指该事物本身与特征或与该事物相关联的事物,从而成为记录某个含义的字符(下文用{ }标示)。如“
2.直接规定某个符号代指某个事物或概念。如规定用“一”代表数词{一},用“
第二阶段:孳生构字,即利用已有的字符来构造新的字符。包括三种方式。
1.用某个已有的字形加上某些非字的象形符号或标志符号构成新的字符。如“
2.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有字符组合成另一个新字符,原有字符可起示音、表义作用,也可起象形作用。如“林”“明”“间”等义与义的组合;“牾”“静”“旉(fū)”等音与音的组合;“松”"柏”“椿”等义与音的组合;“
3.利用某个音义相关的原有字符加以形体变化成为新字符。如“
汉字千千万,不外乎原生和孳生,构字之式不外乎象形描摹、规定标志、成字加非字、成字加成字、成字变异等五种(李运富,2013)。
综上所述,汉字形体的创造过程应该是这样的:第一阶段通过描摹某一事物的特点创造新字,这类字有的由一个象形构件构成,有的由两个或多个象形构件组合而成,有的用象征性标志构件代表相关事物,还有的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标志性符号而成。第二阶段主要以第一阶段所创造的字作为基础,利用原有字的音、义进行组合或变异创造新字。第一阶段是基础,不仅产生了一批汉字,也为第二阶段准备了“原料”;第二阶段利用第一阶段创造的“原料”进行组合或变异,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产能,使汉字能够满足记录汉语的需要。
汉字形体可以分为“字形”和“字体”两个方面,前文所论的形体主要从字形方面展开,即个体字符的从无到有。有了形体就需要书写,于是形成形体风格——字体。学界一般把汉字的字体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形体具有一定象形意味,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今文字阶段的汉字形体已经丧失了象形意味,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
(一)古文字阶段
1.甲骨文
甲骨指龟甲和一些兽骨,甲骨文就是刻在其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占卜,故又称甲骨卜辞。由于主要发掘于河南殷墟,因此又称殷墟文字。后来在陕西也发现了甲骨文,所以甲骨文包括殷商甲骨文和周原甲骨文。
自清末以来,有文字的甲骨片已经发现了10万多片,共有单字4500多字,已经识别出的文字约三分之一左右。甲骨文虽然已成体系,但形体多不规范,往往字无定形,异体繁多。有的正反无别,如人字可以写作“
图1商代龟甲刻辞 图2商代牛骨刻辞
2.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笔画圆转丰满,形体更为匀称、整齐(见图3、图4)。
图3西周南姞甗铭
图4西周静簋铭
3.战国文字
战国时期的文字品类很多,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与木牍上的简牍文、写在缯帛上的帛书、写在玉片上的盟书、铸(刻)在金属器物上的铭文、符节文、货币文、刻于石上的石刻文、镌在公私印章上的玺印文等都是战国时期的文字。此外,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收的古文和籀文、三体石经中的古文,郭忠恕的《汗简》也收录了许多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的载体众多,字体也极为丰富,因此不能像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那样以其附着物来命名,只好以时代来标称,统称为“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丰富。同一个字不仅在不同地区构形有异,同一地区也有不同。这一时期的汉字出现了大量省变或讹变,但还是承自甲骨文、金文。某些简册文,例如鄂君启舟节(见图5),其形体的变化与用笔特点已有隶书笔法的一些特征,秦汉之际流行的古隶与之一脉相承。
图5鄂君启舟节(局部)
4.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为了尽快改变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小篆的推行宣布了古文字的终结,它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基本上做到了形体的定型化;书写上要求整齐划一,笔画不论横竖曲直一律用粗细等匀的线条,古文字进一步抽象化、线条化,做到了形体的符号化(如图6)。小篆为秦始皇利用政权的力量统一规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很快结束了战国时期汉字异体丛生、形体杂乱的局面。
图6秦朝李斯《峄山刻石》(局部)
(二)今文字阶段
1.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波磔、掠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据现已出土的文字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民间已有隶书的萌芽。秦王朝在推行小篆的同时,为了“以趋约易”也大量地使用了隶书,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就是最好的证明。隶书从根本上改变了篆书的构形和笔道形态,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字体。文字学上将小篆到隶书的演变称之为“隶变”,并认为这是汉字演变的重要阶段。后人称初创阶段的隶书为“古隶”或“秦隶”,成熟阶段的隶书为“汉隶”。古隶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隶是汉代官方的正式字体,是今文字的开端。如今所谓隶书,主要指汉隶。《张迁碑》(见图7)和《乙瑛碑》(见图8)就是汉隶的代表作。
图7东汉《张迁碑》(局部)
图8东汉《乙瑛碑》(局部)
2.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蜕化而来,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或多或少带有隶书的意味,所以历史上也称为“今隶”。楷书与它的母体隶书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隶书以点画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但形体并没有严格的规范统一,繁简异写的情况很普遍,如“善”字有“
第二,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楷书不仅比隶书增加了斜勾(隶书用波磔)、挑(隶书是横画斜写)、折(隶书是横画与竖画的自然结合)等基本点画,而且每种基本点画的特征都比隶书鲜明,书法创作的空间更大。从字体的演变过程来看,虽然隶书的形成是汉字由线条变为点画的标志。但是汉字点画结构的典型字体不是隶书而是楷书。如图9就是典型的点画楷书字形。
图9唐代颜真卿《颜勤礼碑》(局部)
3.草书
草书是隶书粗略快速写就的字体,是与隶书、楷书同时通行的一种辅助性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提高书写速度演化而成。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个阶段。图10所示属于狂草。
图10唐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4.行书
行书是汉末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字体,以晋朝王羲之的行书为代表。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稍加变化,使之书写起来更简便却又易于辨认。它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既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
行书可以分为真行、草行两个层面。真行是比较规整、近似于真书的行书,亦称“楷行”“行楷”。王羲之的《兰亭序》(见图11)虽是一份草稿,却是行楷的代表作。草行比较流动,是近于草书的行书。王羲之《得示帖》可谓草行之典型。
图11晋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
参考文献
段玉裁 1981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运富 2017 《“形声相益”新解与“文”“字”关系辨正》,《语言科学》第2期。
李运富 2013《汉字教学的理与法》,《语文建设》第12期。
(节选自李运富教授等《汉字的三维属性与汉字教学》第二章第二节,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1月5日-6日人文社科重点讲座48场!中国式现代化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前沿论坛;诗卷、“话题”与多元性诗学表达
编辑:马玉倩
审核:唐 诗
来源:公众号“汉字文明”
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既可意会 也要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