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年来看《中国话》,聊聊咱的语言文化

小语 语言学 2023-03-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为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我们在原来的“语言学”“简牍学”公众号基础上,整合资源,新建了一个“讲座与学术”的公众号,以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出土文献等讲座资讯,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讲座与学术”,以便及时获取最新学术信息!







致语保人


兔年春节即将来临,大家是否已经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我们总说到家了就有年味儿了。这年味儿是什么呢?

是父老乡亲的笑脸相迎,是从年夜饭里一口就吃出了的童年记忆,是回到家后必打卡的一个个“故地重游”,是那些古老却又富有生机的仪式感……

当然,年味儿也是我们的家乡话。千言万语,生生不息。

2015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实施;2017年1月,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纪录片《中国话》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语言资源为主题的大型语言类人文纪录片,也是大众传媒介入语言资源保护、语言文化知识传播传承的尝试。因为共同的目标,《中国话》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多位语言学者、语保人与媒体人紧密合作,群策群议,共同参与到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当中。

六年来,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领域的人们共同努力、持续探索,尽管是从零开始、困难重重,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国话》的期待。就在现在,她终于要揭晓神秘的面纱:从2023年1月21日、农历大年三十晚8点开始,《中国话》正式上线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连续7天播出,每集50分钟。

在《中国话》里,你会听到之前没有听过的声音,看到之前不曾了解的语言现象,也可能与片子里的人物互动,熟悉的乡音脱口而出。通过老、中、青多位语言学者的精彩解析,了解到中国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文明,通过发生在老百姓身上真实的语言故事和他们的质朴讲述,体会到:中国话就是中国人的魂

     亲爱的语保人,无论您是来自学术界、来自民间或是其他领域,都会从片子里看到我们共同奋斗足迹,由此再次深刻地受到:中国的语保事业是多么地了不起!(剧透:一定要坚持看到第7集!第7集!!第7集!!!

留下乡音,记住乡愁。守护乡音,就是守护我们回家的路。

2023年1月21日至27日,每晚8点,让我们相约央视9套,共同走进《中国话》





为记录并保护中国的语言文化,深入挖掘并展现中国话的独特魅力,1月21日至27日每晚20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北京商舟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中国话》将在CCTV-9重磅首播。 作为中国语言文明的生动缩影,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语言学者及普通中国人的采访与讲述,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填补了语言文化类纪录片的空白,将带来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

《中国话》宣传片

一场别开“声”面的语言盛宴

从千人千面的中国话

看步履不停的文化传承

语言有其独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中国人与生俱来又花样繁复的语言生态。

我国是当今世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脉,也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上下五千年,中华语言文明拥有长久的传承及演进历史,中国话从何而来?经历过哪些发展?缘何成为如今的模样?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与气韵。作为一部以语言为主题的文化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梳理,深入到历史的进程中,深耕中华语言文明的脉络,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弘扬语言之美。

语言离不开人的讲述,纪录片《中国话》也不止将视角局限于历史及其演变的进程,更是采用普通人的视角,以质朴人声传递中国话、讲述中国话,展示出中国话的多样魅力。


一部活色“声”香的语言大赏   

从千人千面的话语声

找到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千千万普通的中国人,连接着中国话的无限可能性。

纪录片《中国话》每期主题各不相同,以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为主题,宏观又不失细节地梳理出中国话传承的脉络,让每一句中国话都有迹可循,也让不同主题都能在片中得到深入浅出的拆解和阐释。

一集《言之有味》着重讲述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中国话的腔调和韵味,从《诗经》中寻找古代汉语的发音方式,辗转不同地域寻找方言声调的秘密,还有彩虹合唱团构拟宋代人的发音方式,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谱写曲子,探寻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第二集《步履声声》则展现了我们最熟悉的中国话的演变历程,人口的迁徙影响了语言、方言的形成,丰富的地形地貌也创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语言现象。

第三集《同心共语》将普通话的前世今生生动地传递至观众眼前,希望让观众看到普通话随时代发展迎来的新变化,看到中国人与普通话更紧密的链接,让普通话与中国人一起充满活力地前行。

第四集《言传身教》为主题阐述了中国话的传承力量,呈现了云南哈尼族山歌、南京白局等独特语言形式。

语言的细微差异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第五集《言为心声》用语言打开了观众记忆深处的情感,母亲的歌谣、苗语中“心”的状态、神奇的语气助词……一字一句之间,是中国人情感的纽带。

第六集《能言善道》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群体与人交流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中国话在演变过程中的开创出新。

第七集《千言万语》聚焦语言保护,除了呈现阿昌族仙岛语、独龙语等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处在危机边缘的老北京话,还为观众介绍了国家为保护濒危语言所做的努力。

数字化时代更加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让语言的完整性留存和记录变得愈发迫在眉睫。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打造的纪录片《中国话》,以影像的形式为语言赋予更多“可视化”与“可看性”,让语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被听到、被看到,并生动隽永地留存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千人千面的讲述、天南地北的呈现、五花八门的记录,丰富观众思考维度的同时,也将生动地呈现出中国话在不断探索中的海纳百川、生生不息。

该片选择以人为叙事主体,采访了几百位普通的中国人,他们朴实的讲述,让“中国话”有了画面、有了感情、有了性格,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自然而然寻觅到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和熟悉感。

纵观从古至今的中华文明史,正是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人,创造了中国话、使用着中国话,也传承着中国话,这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期待着《中国话》的播出,唤起声音的记忆,建立情感的纽带,增强文化的认同,传递出中国语言的文化魅力。

1月21日至1月27日

每晚20点

CCTV-9《中国话》

与您不见不散!






推荐阅读:

多项首次!2023年央视春晚亮点“剧透”来了~


新春巨献:历代书法名家集字春联集锦


汉代的“锅碗瓢盆”长啥样?


李建平:从新出土秦汉简牍文献看“稷”的所指及其历时演变


1月17日-1月21日讲座27场!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宣讲会、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等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图片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END

编辑:邱淑梅

审核:兰娅妮

来源:“CCTV记录”公众号


扫码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