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万火急,导师透露的研究生面试9大技巧

语言学 2023-05-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师打怪指南 Author 指南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导师透露的研究生面试9大技巧

考研成绩已经出来了,听说今年内卷得特别厉害,甚至初试400分都进不了面试,让人直接惊掉了下巴。

初试可以拼命努力,每天5点半起床10点半睡觉,用完60支圆珠笔芯,复习完摞起来1米高的资料。

但进入了复试面试,要跟未来的导师来个面对面,许多同学可能还是心里打鼓。

毕竟,面试不仅仅是努力的事,更是要在短短的15分钟内展示自己,以得到导师和面试老师的认可,最终进入录取的意向范围。

要知道,研究生的面试和录取,不是先打分,再来根据排名决定录取谁,而是先决定录取谁,再来打分确定排名。

在这里,如果你的表现不能入导师的法眼,仅靠初试成绩就很难保证会被录取。

现在的问题是,考研面试究竟有哪些技巧?导师看重研究生的哪些方面?如何避免一些问题陷阱?

下面就是导师亲身总结出的研究生面试9大技巧,赶快点赞分享吧!



01

简历:就足够


参加重要面试,首先要梳洗一番,打扮干净整洁,显得有精神气。这决定了导师见到真人时的第一印象。

而第二印象就是个人简历,一页纸就足够,最多是双面打印,把最亮眼的学术成绩列上去,言简意赅,不用随附各种证明材料。

个人简历可以准备每位面试老师一份,方便他们单独查阅和提问。

亮眼的学术成绩包括:高分的英语成绩、学术性获奖征文、发表或参与学术论文。如果导师感兴趣,他会再来详细提问。

个人简历要重点突出,重在学术,不要写太多学生社团活动和非学术活动,也不要多说自己的学生职务,什么研会主席,否则经常会成为减分项。


 02

态度:学术问题有一说一


虽然本科生没有什么科研可说,但总会有一些基本的学术训练。比如,文科类读过什么书,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研究什么问题;理工科类学过什么软件,接触过什么实验。

在面试时,导师最关心学生是否有学术潜力。而潜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之前学过什么,思考过什么,即学术基础;二是,是否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有没有初步的学术方向。

在提问时,导师一般是先易后难,追着问,直到你回答不出来。比如,你说自己学过什么课程,读过什么文献,老师就会问课程或文献中的某个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出来一二三,导师就会觉得,你真的学到了东西,也能有自己的看法,在学术上是可造之材。

这就要求,在说出自己的学术基础和兴趣时,你要提前考虑,导师会继续追问什么,我要怎么回答,虽然最后总是回答不出来了。

回答不出来,不是问题,但之后就考验你的学术态度了。简单地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以回答说,“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过,期待能在硕士阶段多思考一些。”

对于导师的提问,最忌讳的是,要么回答偏题,要么硬答,总想说出两句。但其实,生拉硬扯或漫无边际,会被认为是学术态度不严谨。

因为面试不是笔试,硬答不仅不给辛苦分,反而还要倒扣分。



03

英语:口语要好好准备


英语口语是面试的必备环节,一定要好好准备。

导师看重英语成绩在于,理工科要发英语文章,文科要看英语文献,组织国际会议和出国开会都要使用英语。

考研的笔试成绩是基础,展现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听力,而口语是展现一般的交际能力。

你的口语好一点,可以帮忙组织会议,接待外宾,建立国际学术联系,为自己出国读博或做博后铺平道路。

既然如此,面试之前就要好好准备英语口语,可以事先写下来,背熟练,同时也要模仿一些正确口音,不要太中式英语或发音。


04

学术兴趣要具体理想不宏大


在面试中,导师总会问,有什么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

这个时候,你可以回答具体的学术兴趣,比如某个研究领域、人物思想、尖端问题或卡脖子技术等,这样能找到话题继续讨论,引导话题深入下去,让导师看到,你的兴趣落脚在具体的实处,也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

对于学术理想,千万不要说得太宏大,动不动文科就要创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或者理工科就要超过颜宁,拿诺贝尔奖等等。

有理想很好,但太宏大就变得虚无缥缈,大概率会被看作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外有人。

而且,你既然都要创建自己的思想体系,难道导师之后来深入研究吗?现在到底是谁指导谁?

对于这样的提问,你的回答一定要具体,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新的想法,以体现自己的学术见识,而导师就会觉得,这个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看来是真感兴趣。



05

导师:了解其学术动态


在入学之前,硕士生不会事先确定某个导师,但也总会有自己的目标导师。

对于目标导师,在面试之前,你一定要去查看他的个人网页,在知网上下载一些他的论文,尤其要了解他的研究领域和近期发表文章,这代表着他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成果。

虽然不一定要投其所好,但至少可以在回答提问时,你能够知道他对这个问题是否有研究,或者已经有哪些看法,这样知己知彼,交流起来会更加顺畅愉快。

哪个导师不愿意招到的学生已经基本了解自己的学术呢?这样会省去入学后在沟通上的时间成本和学术障碍。


06

个人缺点:凡尔赛式自我批评


有的导师在面试时会问,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

这个问题不一定是精神PUA,而是想看看你是否了解自己,并知道自己有什么弱点。

对于这样的提问,你既不能说,我没有缺点;也不能说,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前者托大,后者不自知。

而要既不托大,又有自知之明,你可以说,我对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的研究还很浅显,希望在硕士阶段能够更加努力,更好地提升自己。

这样表态时的自我批评就避开了锋芒,凡尔赛式地回答了问题,又体现出自己的学术兴趣,知道自己的学术方向,那导师还等什么呢,直接招进来就好了。



07

禁忌一:不要说追求人生真谛


在回答面试提问时,还有一些禁忌要知道。

文科学生容易说,我是来追求人生真谛,解决人生困惑。理工科学生容易说,我要为科学献身。

但其实,学习文科,离人生真谛还差得很远,人生困惑也大多不能在学术中得到解决;而学习理工科,也不需要一定为科学献身,因为科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柴米油盐酱醋茶,洗完碗再去接娃,这些才是人生的常态,也才是人生的真谛。

文科的学术研究和理工科的科研攻坚都是谋生、职业和志业的混合,向下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向上可以作为志业的终极体现,但既无需贬低,也无需拔高。

既然导师还处于困惑之中,你忙什么寻找人生的真谛?


08

禁忌二:不要说有太多业余爱好


在回答,你有什么爱好时,可以说出一两个爱好,且不能与主业冲突。

即使你爱好非常广泛也不能说,尤其是爱好打游戏,组建了国际战队,经常受邀参赛;或者个人有个乐队,经常到酒吧驻唱。

有爱好是好事,否则人生过于单调了。但爱好太花时间和精力,就可能会干扰到科研的主业。

导师一听,这样的学生挺好,完全可以把爱好当做主业,何苦来熬夜掉头发搞科研呢?不然,进来之后,也肯定三天两头找不到人,要毕业了还不知道实验室的门朝哪开。

既然可以联想到这样的结局,那么最好现在就对你择优不录取。




09

禁忌三:不要说有过心理问题


在面试时,导师会问,为何选这个专业,尤其是人文社科类。

有些学生会说,我之前有情绪问题或心理危机,现在走出来了,想要读史明志,博古通今,思考人类在以后的一千年将怎么办。

一旦听到这样的回答,导师心里就会犯嘀咕:之前有过心理危机,是否会在读硕、读博期间再次出现,甚至加重危机,到时候就不是人类要怎么办,而是我要怎么办。

因为当前,心理问题已经成了高校学生中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硕士生和博士生又是高发群体,而从导师到学校都几乎作用甚微。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都遇到过心理危机,只是严重不严重,或是否有临床表现而已。

要相信,只要放松心态,放眼未来,就没有爬不过的山,跨不过的海。


从研究生导师的角度,指南哥给出了上述9大面试技巧,大家可以综合运用,精心准备。

笔试已经非常不容易,面试更是临门最后一脚,那么就让我们,该抱佛脚时抓紧抱佛脚吧!

对作者其他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教师打怪指南”!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语言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语言学”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推荐阅读

汪维辉|向大师学智慧 ——我读赵元任


王力先生学术讲座(三) | 董志翘: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兼谈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法


孔乙己文学|学历绝不是“孔乙己的长衫”


3月15日-17日讲座57场!由清华简《系年》论《竹书纪年》墓本和今本的体例;学术伦理与论文引注规范;汉字功过如何评说


“导师不署名,论文发不出去”这事该管一管了!


扎实推进《汉语大字典》 修订研究


新刊|《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三十三輯)出版


END

编辑:马玉倩

审核:唐    诗

来源:“教师打怪指南”公众号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既可意会 也要言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