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题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 结题鉴定会举行

语言学 2023-06-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2023年5月13日上午,由兰州大学文学院敏春芳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17ZDA311)”结题鉴定会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共同参加会议。

本次结题鉴定会分两个阶段。会议第一个阶段由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邓汉华副处长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永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徐时仪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雷汉卿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学清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双成教授担任项目结题鉴定专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兰州大学文学院张文轩教授、兰州城市学院莫超教授、甘肃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调研员杨燕、兰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韩杰、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教授、文学院教师代表及部分项目组成员参加活动。

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教授代表文学院致辞,对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出席会议的师生长期以来对兰州大学文学院办学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专家对重大项目研究的大力支持。她指出,该重大项目自立项以来,项目团队倾注了大量心力,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为兰州大学文学院培养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扩大了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研团队的学术影响,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甘肃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调研员杨燕同志受甘肃省社科规划办委托介绍了项目鉴定的程序及相关要求。根据程序,项目结题鉴定专家组现场民主推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永龙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

项目首席专家敏春芳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进程、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敏春芳教授分别从项目研究计划执行情况、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项目学术价值、研究不足五个方面作了汇报。该项目自开题以来,先后在《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文》、《民族语文》、《方言》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专著《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东乡语与东乡汉语研究》《甘肃方言语法》两部,阶段性成果荣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先后举办大型学术会议五场次。最终提交结项的成果为8部著作,约230多万字。项目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解释了一些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其研究方法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并通过人才培养推进了兰州大学的语言学学科建设。

徐时仪教授认为,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研究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前沿,敏春芳教授的研究筚路蓝缕,特点鲜明,运用文献和语言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西北地区回族话的独特区域特征,运用数字化技术与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方言的地理分布和使用情况,在语法研究和类型学、语言接触方面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开拓。研究成果填补了西北民族地区语言研究的空白,在汉语史研究和语言学史研究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雷汉卿教授认为,该成果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术方面的重要阐释。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将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用语言接触理论指导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个案研究,在研究中注重接触语言学、民族学、生命遗传科学和历史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将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历史文献(经堂语)结合起来综合考察,对汉语史上一些由接触导致的发展变化追根溯源,描写与解释并重,促进了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该项目系列成果开辟了语言接触研究新领域,拓宽了语言接触研究的范围,探讨了甘青河湟地区回族话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在推动语言接触研究、丰富历史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接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赵学清教授认为,敏春芳教授团队的研究尖端、微观、细致。从成果取得的成就来看,课题完成难度极大,敏春芳教授团队在研究中的付出让人敬佩。该项目把个案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相融合,综合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民族学、历史文献等相结合的方法,结论可靠、可信、可用,所得出的很多结论都具有创新意义和填补空白的价值。特别重要的是,相关结项成果在文献典籍整理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句式,找到了它们与语言接触的一些线索,极大地推动了回族话和回族经堂语的研究,而高水平的论文与著作及获奖都充分说明了学界对项目成果的高度认可。

王双成教授认为,该项目的完成不管是在语言事实的调查、归纳、总结方面,还是在理论的探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值,特别是敏春芳教授及其团队多次到甘肃、青海几个特有地方调查方言,在调查、收集、整理样本语料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类型的比较研究,系列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课题研究以西北地区特别是青海和甘肃作为研究重点,整理出丰富的语料和文献资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该课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价值也是毋庸多言的。

杨永龙教授认为,该项目成果,卷帙浩大,内容宏富,成果所涉及的方面既有历史文献的转写、整理、校释,也有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献所作的语法研究,更有丰富的共时的语言现象分析与描写、解释;既有宏观的甘青地区语言类型的研究和方言调查报告,也有若干方言点语法现象的专题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他指出,项目研究理论视野开阔,注重新的理论方法的吸收与创新,综合运用方言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跨方言跨语言的方法,对许多语言现象的观察与解释都有独到的发现,系列成果深化了西北汉语语言研究,对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方言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专家组组长杨永龙教授最后指出,经五位评审专家合议,敏春芳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

敏春芳教授代表项目组作了总结发言,感谢评审专家的辛勤工作及对结项成果的肯定,感谢甘肃省社科规划办领导、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领导、文学院领导对项目研究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将在后续研究中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作为敏春芳教授曾经的博士生导师,郑炳林先生对各位评审专家表示感谢,对敏春芳教授重大项目顺利结题表示祝贺,希望敏春芳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敏春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以优秀等级顺利结题,是兰州大学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推进、结题的良好示范,是兰州大学文学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绩,极大地促进了语言学学科建设,提升了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在学界的影响力。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朱自清《经典常谈》:《说文解字》(之一)


今日讲座4场丨简牍学讲座 | 丁安琪、李国英、谢长法、杨碧君等: 关系推衍考证模式等


侯旭东:四大发现中的常青树——简牍的发现与研究


修复完成!《永乐大典》“湖”字册重获新生


5月18-20日人文社科讲座47场!周志锋:“方言词语溯源漫谈”;王贵元:汉字形态与汉字教学;心理学与生活——用理论武装幸福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END

编辑:陈晓梅

审核:范   蕾

来源:公众号“兰州大学文学院”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