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丨CSSCI 来源集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语言学 2024-02-1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入库)2022年第3期刊发31篇文章。文章涉及汉语语法研究、古代戏曲研究、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笔谈、近代现当代文学与历史文化语境研究、中国文论研究、东方现代诗歌研究、学术名家研究、书序与书评等。欢迎转发扩散!





目  录

本期话题

汉语语法研究

1 编者按

2-14 再论评注性副词“还好”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宋文辉

15-31“都”的“右向管辖规则”补议 / 完权

32-41从副词“绝对”的新兴用法看汉语的虚和实 / 王冬梅

42-52 “是X呢,还是X呢?”句式的语用分析 / 余跃龙

53-63 分裂句的句法制图分析——基于跨语言数据的比较 / 刘亮 李音翰

古代戏曲研究

64-73 《锦香亭》叙事模式的衍化与传奇重构 / 丁淑梅 武晓静 

74-81 人才环流与河北昆弋的繁荣 / 时俊静

82-87 晚清杂剧《同情梦传奇》作者考辨 / 魏洪洲 张含

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笔谈

88-93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视野下的理学与诗学会通研究 / 廖可斌

94-97 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学理基础、存在问题与研究策略 / 王培友

98-102 宋代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基本层面 / 张文利

103-106 明代理学与诗之会通研究 / 郭万金

近代现当代文学与历史文化语境研究

107-119 长篇小说《秋》文本修改之考释 / 刘姝 金宏宇

120-127 晚清民初报刊时评与报人小说的互动及其现代意义 / 康鑫

128-137 许寿裳“去左翼化”的鲁迅阐释 / 陈华积

138-144 戏曲如何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论豫剧《朝阳沟》的艺术魅力及当代启示 / 李君君

145-153 重审方修马来亚沦陷时期华文文学史书写中的伦理承担 / 李美

中国文论研究

154-161“势实须泽”:《文心雕龙·定势》篇别解例 / 白建忠

162-171 汉代经学视域中的文艺功能论 / 郭明浩

172-180 古代叙事美学在影视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 赵莹

181-191 中国现代文论中“文学的特质”/“文学性”的命运 / 姜文振

192-202 中国古代时空观及艺术时空表现方式特征 / 张逸

东方现代诗歌研究

203-213 缅甸诗歌的现代转型 / 张哲

214-222 论印度现代诗歌中的传统在场——以印度“阴影主义”诗人普拉萨德长诗《眼泪》为例 / 王靖

223-231 巴基斯坦乌尔都语女性诗歌创作:模仿、自省、反抗与重塑 / 张亚冰

学术名家研究

232-244 曾繁仁先生的学术道路与美学贡献 / 杨天奇

245-253 “横从穿贯”——王本朝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柳晓珊

书序与书评

254-257 《宋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序 / 王长华

258-261 以学术为志业——读孙秀昌教授《公孙龙子文献撮要》 / 邢建昌

262-263 充分发挥术语学的学术网络“结构洞”中间人功能——评李智《法律专科词语的词义属性及释义研究》 / 王东海

264-267 从跨学科视域探究鲁迅的文学世界——评李宗刚著《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 / 杨剑龙



提要


编者按

摘  要:<正>本栏目的五篇论文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成果,其旨趣是突破印欧语眼光的束缚,直接面对汉语的事实本身,发掘汉语自身的特点。这是近年来汉语研究者基于汉语事实进行新的理论探索的努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宋文辉的论文《再论评注性副词“还好”形成的过程和机制》,指出评注性副词“还好”并非基于印欧语的高度语法化的小句模式提出的语法化模式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小句谓语位置移位到句首形成的,而是作为话题的分句经过简缩并入其后的陈述性分句中形成的,这种看法能更好地解释相关语言发展事实。

再论评注性副词“还好”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宋文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摘  要:已有研究认为,“假设条件句+还好”结构在假设复句构成的对举格式中产生“幸亏”理解,当“还好”陈述对象变为叙实小句时,结构“幸亏”义增强,“还好”因构式压制获得“幸亏”义,受信息因素驱动移到句首后变为副词。实际上,“还好”在陈述叙实小句时结构才有“幸亏”理解,“还好”受对举格式特性限制难以移位,其他演变事实也不支持将对举格式视为其语法化初始语境。本文发现:评述叙实话题的“还好”在特定语境中萌生“幸亏”隐含义;该分句后出现解释说话者做出“幸亏”评价原因的叙实分句时,“还好”同时跟话题和后续分句形成语义依存,话题省略后,两分句趋于合并;随后“还好”“幸亏”义固化,依附性增强,演变为副词。上述演变在清末完成,所以“幸亏”义副词“还好”形成于明末清初或清中叶的看法,证据存在缺憾。

关键词: 评注性副词;语法化;话语互动语

“都”的“右向管辖规则”补议

完   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料库暨计算语言学研究中心


摘  要:本文认同沈家煊提出的“都”的“右向管辖规则”,特别是“都”的语义核心是“总括”、语义指向是“右向”这两个关键,同时讨论了“左向量化”“排他性”“分配”等观点的疑点。本文进一步提出四点句法语义证据支持“右向”说,也进一步将“总括”解释为“在总体上做出概括”,并做出解析。只有把“总括”和“右向”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都”的各种具体用法的联系。

关键词:“都”的用法;右向管辖规则;全称量化;四点匀法

从副词“绝对”的新兴用法看汉语的虚和实

王冬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本文通过对副词“绝对”的新兴用法的考察发现,这种用法的“绝对”在句法上独立性增强,在语义上由虚空变得充实,进而指出新用法的产生,是汉语诸多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的虚实特点,包括汉语的虚和实是相对的,二者是包含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等。

关键词:“绝对”新兴用法;虚实相对;虚实转化;虚实包含 

“是X呢,还是X呢?”句式的语用分析

余跃龙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所


摘 要:“是X呢,还是X呢?”是一种毋庸选择的选择问句,该句式前后选肢完全相同,借选择问句的形式,表达隐含的会话义。毋选问句语气标记一般由“呢”充当,选肢后的标点用法灵活,不仅限于逗号或问号。毋选问句常常出现在非正式的口语或网络语言中,通过违反“会话原则”策略达到语用目的,受语言经济性原则制约产生不同的变式。10余年来,毋选问句经过出现、繁荣、稳定和衰退几个发展过程,目前已近消失。但是该句式在消失前出现了新的变式,这种新形式是否会因为某种契机而再度流行,或是最终因为使用率过低而消亡还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毋选问句;选择问句;“是X呢,还是X呢?”;语用分析

分裂句的句法制图分析——基于跨语言数据的比较

刘 亮    河北师范大学 

李音翰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基于句法制图理论对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典型分裂句进行了分析,展示它们可以具有统一的句法结构作为改变信息结构的基础,但在话题化、核心特征、标记的显隐以及移位方式等方面存在各自的特点,维持形式和意义一致的假设。借助句法制图理论框架,可以对这些语言分裂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较好的解释,对传统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制图理论;分裂句;跨语言比较

《锦香亭》叙事模式的衍化与传奇重构

丁淑梅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武晓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 清代小说《锦香亭》的作者,从刊传线索与题属方式可推证为陈之遴及其妻徐灿。小说借才子佳人故事寻求文人心灵困境的纾解,深隐着特定的遗民意识,其情节单元溢出才子佳人格套,在写情、述史、志怪的三线递续中形成叙事模式衍化。乾隆间先后问世的传奇《鸳鸯帕》《碧天霞》《锦香亭》以提纯、延异、易写的改编路径,传达文人剧家对“至情”不同向度的理解,在置换、移位、腾挪中翻案补恨、重构历史,在伦理关怀中彰显忠烈精神,在仙异祛魅中呈现对权力的解构。

关键词:《锦香亭》;传奇重构;《鸳鸯帕》;《碧天霞》;叙事模式衍化

人才环流与河北昆弋的繁荣

时俊静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 纵观河北昆弋的发展史,人才环流是非常醒目的现象。艺人在王府班、农村戏班、农村子弟会等不同班社形态中流转;在城市与乡村,京南与京东,以及不同戏班间聚散;在昆弋消长、南北昆交流、诸腔竞唱中穿梭。昆弋艺术在这样的流动中簸扬淘洗,化合新生,移步换形。如何为戏曲人才养成提供流动的活态机制,是河北昆弋兴衰带给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河北昆弋;人才环流;戏班;清代戏曲

晚清杂剧《同情梦传奇》作者考辨

魏洪洲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   含    山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晚清杂剧《同情梦传奇》是中国第一部呼吁男女平权的戏曲作品,署名“挽澜”。对于挽澜,学界一般将之定为革命烈士陈伯平之笔名,以此署名的作品包括《女英雄独立传》《同情梦传奇》等,悉数归入陈氏名下,大误。今据徐双韵《记秋瑾》、秋宗章《六六私乘》《六六私乘补遗》,以及《会稽平水陈氏宗谱》等考证,《女英雄独立传》乃陈伯平胞妹陈楣所作,陈楣又名挽澜。而《同情梦传奇》之作者为近代常熟文人俞天愤,其曾以“挽澜”“挽澜词人”为笔名。

关键词:《同情梦传奇》;澜;俞天愤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视野下的理学与诗学会通研究

廖可斌    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 要: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因其涵涉中西文明中共同存在的“哲学—诗”会通、“自然界—道德界”统一等重大理论问题而具有重要意义。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研究特质。而学科交叉研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借此可以拓展研究视野,开辟崭新研究领域,生成新的知识理论体系。宋明理学、诗学,因其兼备理学和诗学的实践主体身份,以及实践主体的文道观念、诗学实践等而具备了“会通”研究的学理客观基础。从“会通”研究切入,必然要求对发生“会通”的文化生态因素、主客体的规定性属性及特征、载体形态及呈现方式,以及“会通”作用机制等予以探究。本组所收北京大学廖可斌、北京语言大学王培友、西北大学张文利、山西大学郭万金四位教授关于宋明理学、诗学会通问题研究的笔谈,表征出理正辞达、和而不同的治学理路,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关注。

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学理基础、存在问题与研究策略

王培友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

摘 要:<正>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之“理学”,指的是以周敦颐、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学派(理本论),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学派(心本论),以张载、王廷相等为代表的气学学派(气本论),以胡宏、张栻等为代表的湖湘学派(性本论),以及邵雍象数学、司马光涑学、叶适永嘉学等理学“旁支”学派的学说。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之“诗学”则取“诗学”之狭义,主要包括诗学批评、诗艺传承、创作心理和作品鉴赏以及诗歌史的叙述与研究等。宋明理学诗学会通研究之“会通”,指的是理学、诗学依托“关系”而实现的“融会贯通”。

宋代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基本层面

张文利    西北大学文学院  

摘 要:<正>从20世纪80年代迄今40年来,宋代理学诗学的会通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关论著大体可分为四类:宏观研究、个案研究、专题研究以及相关研究中的涉及性研究。这些成果,或探究理学与文学理论之关联,或寻绎文学作品中的理学因子,或关注理学家的文学活动,多有创获,学术价值毋庸赘言,但也暴露出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泛理学化。将几乎所有的诗学现象与理学联系起来,都视为理学影响之结果。其次,“两张皮”现象。对宋代理学与诗学的研究是分离割裂的,未能实现真正的会通。

明代理学与诗之会通研究

郭万金    山西大学文学院

摘 要:<正>“会通”一语,渊源甚古。《易·系辞上》即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魏晋诸儒解称:“阴阳动移,各有所会,各有所通。”或曰:“会者,阴阳合会。通者,乾坤交通。”经学视野中的“会通”大抵因“物之会合变通”而言,系观物的重要方式,承认物之变化,无穷,强调观之动态全息,广而言之,可谓古人体认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文学体物载道,包举宇内,概莫能外,“会通”之法,最为适用,遂该法成为最早进人文学视野的重要理念。在精心结撰的论文典范《文心雕龙》中,“会通”一词凡四现,本之于《易》而用之于文,从《系辞》的“天下之动”到《文心雕龙》的“参伍因革”,“会通”之理念,所针对正是万事万物的变革形态。

长篇小说《秋》文本修改之考释

刘   姝    武汉大学文学院

金宏宇    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

摘 要:《秋》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58年由作者修订后再版。其修改涉及章节结构的调整、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规范化等,幅度之大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版本修订中无疑具有代表性。但现代文学史著对《秋》的版本差异问题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对《秋》的述评也并未遵循版本精确所指原则。因此,对《秋》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之考释尤为重要。同时,其文本修改研究对于重新解读20世纪50年代巴金的思想构成及重新发现“当代文学”的内部多质性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关键词:《秋》;巴金;当代文学

晚清民初报刊时评与报人小说的互动及其现代意义

康    鑫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报刊时评作为伴随着近现代报刊业发生、发展的新闻文体,反映了不同时期大众对报纸的期待和需求。职业报人的出现不仅为报业提供了稳定的撰稿群体,也为新闻文体和文学文体的探索、革新搭建了一条相互借鉴的道路。报人小说内在质素的“新闻化”重建了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认同机制。通过考察晚清民初报刊这一媒介形态如何影响了附着于它的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回到现代小说发生的原点,透析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动力机制,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生阶段的丰富面影。

关键词:报刊时评;报人小说;现代小说

许寿裳“去左翼化”的鲁迅阐释

陈华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摘 要:许寿裳是鲁迅生前的好友,他在鲁迅去世以后撰写了十多篇关于鲁迅的传记文章及部分《鲁迅年谱》。但许寿裳在叙写鲁迅传记时多采用“去左翼化”的叙述策略对鲁迅的传记材料进行删减或模糊叙述,使鲁迅以启蒙者形象出现。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许寿裳承续了过去的叙述策略,补充梳理了鲁迅的生平。许寿裳“去左翼化”的叙述策略主要体现于对鲁迅与“左联”、鲁迅与青年、鲁迅与“三大盟”关系的书写上,许寿裳模糊鲁迅与“左联”的关系,淡化鲁迅与“左翼”革命青年的书写,并维护了鲁迅的政治思想倾向。许寿裳对鲁迅叙述的“去左翼化”,弱化了鲁迅形象的对抗性,同时也让许寿裳对“左翼化”的鲁迅保持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许寿裳;鲁迅;“去左翼化”;叙述策略

戏曲如何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论豫剧《朝阳沟》的艺术魅力及当代启示

李君君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摘 要:豫剧《朝阳沟》是中国现代戏曲史上少见的融政治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个案。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主流思想的成功表达,更在于坚实的情感地基。《朝阳沟》还是一个关于“青年成长”的故事。剧中“知青下乡”政策宣传与下乡后的真实生活状况、社会主流思想话语召唤与现实青年成长价值困境、乡土中国现代化困境与青年人被压抑的精神痛苦等多种声音处于“潜在对话”状态,使该剧具有一种指向未来的开放性多元意蕴。

关键词:《朝阳沟》;政治性;潜文本;豫剧;戏曲

重审方修马来亚沦陷时期华文文学史书写中的伦理承担

李   美    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  

摘 要:马华文学史家方修的著作《新马华文新文学六十年》首次将沦陷期纳入正史之中,同时这段历史也因道德伦理的观照而被视为受钳制的“恩怨史”。“恩怨”主要表现在对抗日烈士遗作的称颂和对汉奸、奴隶文学的鞭挞两个方面,然而,其中的“恩”与“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方修对文学史的建构则鲜有人关心。因此,本文将人、文学与伦理三者的关系置于战争与殖民文化体系之中来看方修作为局内人在个体伦理与民族正义之间做出抉择时的道德坚守以及方修的自我选择和对“他者”评判之间存在的伦理张力,以寻求历史现实与历史文本之间对话的可能。

关键词:方修;新马华文文学;马来亚沦陷时期

“势实须泽”:《文心雕龙·定势》篇别解

白建忠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文心雕龙·定势》篇中的“势”有褒义与贬义之分。从褒义的角度来看,“势”是指自然的趋势,所谓的“定势”是指以自然的文风作为趋势。用刘勰的话说,即作文要做到“势实须泽”。从贬义的角度来看,刘勰指出在当时,“逐奇而失正”作为文风的讹势,仍在继续蔓延。刘勰提出“执正以驭奇”,实为一剂对症之良药。《定势》篇所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维,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自成特色的文章学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文风的建设以及文学理论的构建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文章学;文风

汉代经学视域中的文艺功能论

郭明浩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汉代经生将文艺乃“经国大业”推向极端,《乐记》《毛诗序》及董仲舒都强调诗乐须有助于统治者“移风易俗”、经邦治国,《乐纬》还直接赋予不同乐器所奏之音以政治意味。汉儒对诗乐“化下”“刺上”的功能有深刻认识,《乐记》对乐教效果、对象有深入阐发,且形成“民心→乐→民心”的回环模式,此为《毛诗序》《乐纬》所赓续、发展;“刺上”作为士人阶层的文化政治策略,体现了经生试图以知识话语制衡政治权力、弘扬圣人之道的努力。汉儒并非没有认识到文艺的审美功能,但囿于政治环境与经学语境,不得直言、显言,故以政治、道德加以约束。

关键词:汉代经学;文艺功能;经国大业;化下刺上

古代叙事美学在影视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赵   莹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中国叙事理论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相关研究中,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是当代的声画“故事”艺术,与古代小说、戏剧有着紧密的承继关系,典型人物论、“理—事—情”真实论、唯情论、本色当行以及“大收煞”“小收煞”等叙事技巧,对当代影视剧艺术创作具有重要价值,成为中国特色影视艺术理论体系构建的学理基础。

关键词:典型人物;真实论;唯情论;本色当行;大收煞

中国现代文论中“文学的特质”/“文学性”的命运

姜文振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论知识的建构历程中,文学理论的“自性”生成于对“文学之所以异于非文学的特质”即“文学的特质”/“文学性”的体认之中。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语境中出现的“文学的特质”的概念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文学性”概念的产生几乎是同步的,它显现着中国文论在现代性探求中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路径。在各种范式的现代文论知识生产中,人们关于“文学的特质”/“文学性”的讨论往往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扭结在一起,实际上反映着一种话语权力的争夺和对文学的限制性要求。而源自西方的“文学性”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被广泛引介和接受,体现着中国文论现代性建构的自我反思特质。在新的时代,“文学性”问题并未终结,“文学之所以异于非文学的特质”仍将是我们在进行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时难以回避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学性;文学的特质

中国古代时空观及艺术时空表现方式特征

张   逸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摘 要:当下“空间转向”引发时空问题凸显,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探讨中国古代时空观和艺术时空表现规律及特点,阐发基于人类生存的时空存在本体论与方法论意义,辨析时空认知方式的时空偏向性与时空一体性的时空观建构性及构成性关系,揭示时空关系的交融性、兼容性、转化性、同构性特征,为艺术创作之想象、联想、象征、比兴、隐寓、蕴藉、寄托、互文等表现方法突破和超越时空限定性及时空认知局限性奠定基础,更好地激发创作主体性、艺术创造性、审美表现性,在时空重构中拓展深化艺术时空张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时空认知方式及表现方式特征,对于当下时空问题的深入探讨具有启发借鉴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时空观;时空关系;时空偏向性;时空一体;空间转向

缅甸诗歌的现代转型

张  哲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本文试从诗歌内容、诗歌形式、诗学理念三个方面逐一考察缅甸现当代诗歌的转型。缅甸诗歌的现代化历程从19世纪末开始,诗人塞耶佩和德钦哥都迈首先将创作内容从传统的诗歌题材转向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验派诗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创造新的诗歌意象,以清新易懂的语言传达哲理性思考,并以四言诗的三谐韵为主要创作形式,掀起了新诗创作的高潮。60年代后,在达贡达亚及貌达诺的努力下,缅甸当代诗歌逐步与世界诗坛接轨,在形式上完全摆脱了韵律的束缚,诗歌主题也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反战题材,转变为对城市化进程、人存在的意义等终极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缅甸诗歌;实验文学;诗学

论印度现代诗歌中的传统在场——以印度“阴影主义”诗人普拉萨德长诗《眼泪》为例

王   靖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印度现代诗歌发轫于19世纪中叶,有学者认为它主要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事实上其中的古代诗歌传统从未中断。普拉萨德的长诗《眼泪》在思想感情和自然书写方面,体现了印度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在现代诗歌文本中的再生。流动的文化传统塑造了印度现代诗歌的民族特性,其所体现的东方文化价值及对世界文学的启示应被重新审视和评估。

关键词:印度文学;现代诗歌;阴影主义;普拉萨德;印度传统

巴基斯坦乌尔都语女性诗歌创作:模仿、自省、反抗与重塑

张亚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19世纪以来,乌尔都语女性诗歌创作从男性话语霸权下被忽略的模仿书写到启蒙思想下的自发式情感表达,再到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和本土女权运动的启发开始关注女性自我,反抗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约束,重塑女性形象,关注了女性书写和社会历史传统、性别、身份等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其发展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一方面契合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浪潮,但有一定滞后性;另一方面具有南亚伊斯兰社会的宗教文化特色,是巴基斯坦独立前后妇女运动、社会变革、政治变迁在文学中的直接反映。

关键词:乌尔都语诗歌;女性主义创作;巴基斯坦文学

曾繁仁先生的学术道路与美学贡献

杨天奇   南通大学文学院

摘 要:曾繁仁先生是享誉国际的美学大家,从事美学研究已逾半个世纪,毕生致力于西方美学、美育理论、文艺美学、生态美学四大领域研究,今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已取得超凡的学术成就。他早年撰写的《西方美学简论》,虽名曰“简论”,却能另辟蹊径,独抒卓识,而非止于对西方美学流变做一简单之勾勒。进入20世纪,先生措意于“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审美世界观建构、美育建设、生态美学等问题研究。他将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具体化为“艺术的审美经验”,强调以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在世”之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艺术与人的审美化生存”帮助人类“审美地生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性生存”。他认为,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产生的美学观念,而生态美学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也应坚持“后现代”反思与超越的方法。以先生之见,中国传统的“天人之际”“位育中和”“民胞物与”等观点均包含浓郁的生态存在论审美内涵,而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国际认可的生态美学,也必须立足本土和传统资源。

关键词:曾繁仁;西方美学;文艺美学;生态存在论美学

“横从穿贯”——王本朝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柳晓珊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王本朝拥有诸多研究面向。他在从文化与文学的角度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伊始,坚持以“学术回应时代”为学术立场和原则,以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为价值追求,从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制度研究、观念史知识谱系研究、经典文本阐释等方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拓展了空间。其研究方法入内出外,横从穿贯,杂糅并取,在中西方文学理论中往来自由,在跨学科研究上纵横捭阖,始终持有宏大的视野和严谨的逻辑。他坚持在文学史研究中探寻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在文学思想史研究上独辟蹊径,肩负一代学人的使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追寻新的高度。

关键词:王本朝;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方法论

《宋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序

王长华    

摘 要:<正>这本书是易卫华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同时也是他多年《诗经》学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说实话,看着卫华在学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成长,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在他这部专著《宋代学术文化思潮与〈诗经〉研究》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之际,作为他的导师,我想在这里结合他的成长经历说几句自己看到的事和读这本书的感受。易卫华自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对《诗经》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并曾做过一个大致明确的读书研究规划:从先秦开始,分阶段系统地对《诗经》学史进行梳理和讨论。这个规划体现出一个年轻学人的理想,设计是宏伟的,但真正实现起来却比当初设想的艰难很多。

以学术为志业——读孙秀昌教授《公孙龙子文献撮要》

邢建昌   

摘 要:<正>非常高兴与袁济喜老师、张晶老师、李春青老师一起参加孙秀昌教授主持的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公孙龙子文献撮要》的鉴定会议。刚才听了袁老师的发言,我特别兴奋,仿佛又回到了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袁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袁老师是认真阅读并写下了详细的评审意见的。毕业多年,一直受到袁老师的提携、鼓励。张晶老师、李春青老师也都对我个人的学术成长和我们河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团队给予过诸多支持和帮助。一提到几位老师的名字,心里就十分温暖。春青老师本科还毕业于河北师大,是我们的校友。我清晰记得,大三的时候,蒙美学家庞安福老师推荐,我赴承德参加全国美学会议。那次会议,李泽厚先生也去了。我和春青老师在避暑山庄炎炎烈日之下热烈地讨论“美是什么”。那时候,春青老师正迷恋于价值论问题,他认为美是一种价值。当时他眼神里那不容争辩的气势,令我至今难忘。

充分发挥术语学的学术网络“结构洞”中间人功能——评李智《法律专科词语的词义属性及释义研究》

王东海    

摘 要:<正>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是美国学者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于1992年提出的。所谓结构洞,即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这种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其理念本质属于传统的学科交叉研究。不同的学科子网络、个体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叉研究有其创新性: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视角组合、融合或整合重构,会产生不同于原单学科研究的更广的视野,探索边界会大大拓宽,对材料的分析也会有新视角,往往会产生新结论、新应用、新方法。

从跨学科视域探究鲁迅的文学世界——评李宗刚著《现代教育与鲁迅的文学世界》

杨剑龙    

摘 要:<正>在“60后”一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群中,李宗刚教授以持续的文学教育研究和一系列厚重的成果为学界所称道。从个体的学术发展史来看,李宗刚从现代教育视角系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应该源于其博士学位论文《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该论文在著名学者朱德发先生的指导下,从新式教育的课程、教师、学生、公共领域、科学品格等方面,系统深人地研究了五四文学的发生。2006年,这部优秀的毕业论文由齐鲁书社出版,朱先生在其序言中评价说:“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前人对五四文学发生学的整体框架,填补了长期被忽略的薄弱环节;而且也为五四文学发生学探讨开拓了新思路,展示出五四文学与现代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期刊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原:燕赵学术)(半年刊),于2007年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办。之前以《燕赵学术》为名、由四川辞书出版社连续出版八年,计十六卷。自二〇一五年始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本刊设有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献学、学术名家等栏目,发表汉语言文学各专业的相关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本刊经过多年不懈的追求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作机制和办刊特色。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





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南京大学语言学青年学者系列论坛(第一期)


新刊丨《汉语学习》2023年第4期目录


访谈|中青年训诂学者访谈录 :萧旭先生


新书速递|《中国文字学报》第十三辑


刊讯  |  《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辑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编辑:蔡章丽

审核:赵彤

来源:“语言学心得”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既可意会 也要言传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丨CSSCI 来源集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