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线上讲座丨中国人民大学“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系列学术报告3场:刘美君、彭睿、孙朝奋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组建了若干微信群,每年开放1次,每人只能进一个群,若已进入我们的微信群系列,请不要再加。资源有限,望理解!
下列四个群还有部分名额,限时开放:
1.语言学3群;
2.简牍学2群;
3.学术与生活1群
请在公众号界面回复“加群”,获取进群信息~(不要发私信)
本次读者群开放到11月30日。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国际培训特色项目“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系列学术报告
国际学术交流第二讲
01“有+VP”结构的构式化研究
主讲人
香港城市大学 刘美君教授
主讲人简介:
刘美君,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语言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翻译与语言学教授、原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 龙国富教授
点评人
中国人民大学 杨敏教授
时间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1日 周二14:00-16:0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 教三3505
线上参与方式
腾讯会议:852 615 378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内容简介:
本讲座探讨“有+VP”结构的构式化。首先讨论“有+VP”结构构式化的历程,然后讨论“有+VP”结构构式化产生的动因。
国际学术交流第三讲
02和意义变化有关的两个语法化概念—“语境吸收”和“保持原则”
主讲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 彭睿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彭睿,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 龙国富教授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 朱冠明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 胡亚老师
时间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2日周三14:00-16:0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 教三3505
线上参与方式
腾讯会议:694 352 213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内容简介:
“语境吸收”和“保持原则”是语法化理论关键概念,涉及意义变化,但研究简略、含混,有内外延不清问题。Bybee等未明确定义语境吸收,仅指出其极限条件,认为在语法化较晚和语义吸收项虚化阶段发生。然而,跨语言数据表明,符合条件的语法单位未必通过语境吸收获取语义特征,而是通过普遍的语用推理。保持原则体现为语法化成项在搭配及分布上的限制,与其原始意义特征密切相关,可为短时或长时效应,取决于多种因素。
国际学术交流第四讲
03汉语陈述句的定式限制
主讲人
美国斯坦福大学 孙朝奋教授
主讲人简介:
孙朝奋,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
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 龙国富教授
点评人
中国人民大学 陈前瑞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洪帅教授
时间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周四上午10:00-12:00
线上参与方式
ZOOM会议:4281683308,密码290740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内容简介:
汉语的名词没有人称或单复数的形态区别,句法在形态上亦没有主宾语或时态标记。汉语陈述句定式限制的特征和英语完全不同,表现在谓语成分的三个方面:现实性、持续性和界点呼应。与其相对应的语法形态特征为实现态否定“没(有)”、非实现态否定“不”、非持续瞬间事件独立成句有限制、以及现实态有不同的体标记完成体“了1”、经验体“过”、非完成体“着1”、和进行体“在”,在应用中亦有种种限制。
欢迎语言学爱好者参加!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语言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语言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编辑:李夏薇
审核:徐舒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