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的“藉河”应该读什么?——方音折合普通话须三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文字周报 Author 楼启明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澎湃新闻网10月17日发布《“藉”字拼音为何标成“xi”?甘肃天水欲为一个字正名》一文,就网友对“藉河”路牌拼音的疑问,引用天水市秦州区民政局的回覆予以解释:“藉河的正确写法本为耤河,‘耤’自古代读‘xī’,天水老百姓也习惯叫xi河……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电脑汉字数字化字库里没有“耤”字……民政局申报天水市勘定行政区域界线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将‘耤’改为‘藉’且读音‘xī’保持不变。”
据《汉语大字典》等辞书,“耤”有“天子亲耕之田”“租税”“祭祀所用衬垫”“借助”四个义项,又都可以作“藉”。看来,相比一些直接改用同音字的地名,耤河因为字符集问题选“藉”代“耤”还是比较稳妥的。如今想恢复正身无可非议,但其中所涉读音问题,还应慎重考虑。
“藉”字普通话读音有二:jí,源自《广韵》“秦昔切”;jiè源自《广韵》“慈夜切”。“耤”字前两个和后两个义项也分别对应“秦昔切”“慈夜切”。而“耤河”的“耤”,似无特殊音义,尤其不会“自古代读‘xī’”。收录“耤河”“耤口”等天水地名的辞书,都注为jí,其切语“秦昔切”中古汉语大约念zziêk(双写表浊音)。
中古全浊声母在官话方言里都已清化,演变规律一般是逢平声变作送气清音,逢仄声(上、去、入)变作不送气清音。比如“赵”“郑”“皂”“集”“寨”,北京话(普通话标准音)的声母是不送气的zh、zh、z、j、zh;但在天水话里却是送气的ch、ch、c、q、c,声调也改念平声。这几个例外的字就声母调音方法而言,北京话和天水话还都是塞擦音。但像“尝”“仇”“船”“唇”,北京话声母都是塞擦音ch,天水话声母却是擦音sh、sh、ŝ、ŝ(当地有两组翘舌音,加^表示程度较浅的一组)。当地表脏乱的“狼藉”,后字也念xi。可见,“耤”字的擦音声母x很可能跟它们是一致的演变,并不是“秦昔切”“慈夜切”之外有第三个读音。
该字还涉及中古入声调在官话方言中消失后的归派问题。全浊入声字在北京话中归入阳平调,在天水话中也归入平声。但与大多数官话方言不同的是,天水话等陇中方言里阴平、阳平合并为一个平声——当地“昔”“席”是同音的。即便要将“耤”字xi音折合到普通话,也难以明确是xī还是xí。
方音折合普通话,不宜针对一个字来逐音素地折合,而须充分考察方音与古音、京音的对应关系再作定夺。如果普通话采纳“耤”xi,那么“赵”“郑”“皂”“集”“寨”的送气读法是否也要采纳?当地这些地名异读明确写在了《甘肃省天水市地名资料汇编》上。《汇编》还说地名中“河”念huó(应该是指地方普通话,方音则是hue),那“耤河”路牌要标注成Xīhuó吗?“赵”“郑”“皂”“集”“寨”“河”大家清楚普通话怎么念,而罕见的“耤”字让人对其是否要在普通话jí、jiè之外另立一音产生了犹疑。
另举一个并非用于地名、却是真正地方独有的汉字为例——黄石广播电视台公众号9月27日发布《黄石的“tún”,将入新华字典!》一文,介绍“阳新番鸭”的俗称“应写为‘屯+鸟’,但字典里却没有这个汉字,只得借用同音字‘豚’”,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正在研制的GB 18030-2022第1号修改单已收录该字。评论区读者纷纷表示疑惑,“
诚然,“
顺带说一句,不同于“
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当代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当代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刊讯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重磅!“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分为两个学科——新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目录公布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语言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语言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编辑:蔡章丽
审核:刘玉婷
来源:“语言文字周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