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幻相的梦魇

请您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开脉轮找初心定初心 守初心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士 以 弘 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当你的本体存在感(意即本我感——I am这种无形意识)和形相搞混在一起时,小我就开起了。这就是认同的意思,这就是遗忘了本体。

这个主要的错误,就是绝对分离的幻相,把实相变成了梦魇。

虚幻的自我


『我』这个字,具体表现了最大的一个谬误和最深的一个真理——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


在传统的用法上,它不仅是语言中最常用的一个字(还有作为受词的『我』、『我的』,还有『我自己』),也是最常误导人的一个字。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我』具体化了一个最原始的错误,一个对于『你是谁』的误解,一个虚幻的认同感,这就是小我。这个虚幻的自我感就是爱因斯坦说的『一个意识的视觉虚幻』


爱因斯坦不仅对于时空的实相,更对于人类的本质有着深奥的洞见。那个虚幻的自我,就变成了所有进一步阐释(或者说是误解)实相、思想过程、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你的实相就成为这个原始幻相的一个反映。


好消息是,如果你能辨识出幻相的话,它就瓦解了。辨识出幻相也就是幻相的终结。它要靠你错认它为实相,它才能存活。当看出来『你不是谁』的时候,『你是谁』的实相才会自动浮现。




那么,这个虚幻自我的本质是什么呢?


当你说『我』的时候,你所指的并不是你的本质(who you are)。你的本质的无限深度,在这里被极度简约了,而与一个声带所发出的声音,或是你脑袋中『我』的这个思想以及『我』所认同的东西混淆在一块儿了。所以,平常我们提到『我』(I),还有受词『我』(me)以及『我的』(my、mine)的时候,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当一个小孩学习到:一连串由父母声带发出来的声音就代表了他的名字时,这个孩子就开始把那个字句(在心智里就是一个思想)等同于他是谁了。在那个阶段,有些孩子会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很快地,他们学会了那个具有魔力的字眼『我』,然后将它等同于他们的名字,而他们早已经把名字等同于他们是谁了。然后其他的思想会来到,并且和这个最初的『我—思想』(I-thought)合并。


下一步就是,有关『我』和『我的』的思想,会把一些事情标记成『我』的一部分。这就是认同于物件,也就是在『事物』上投注心力,而最终会认同于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代表了不同事物,我们在其中也都投注了自我感,因此可以从它们身上寻求身份认同。

当『我的』玩具坏了或是被拿走了,强烈的痛苦就产生了。不是因为这个玩具本身有什么价值(孩子通常很快就对它失去了兴趣,然后又会被别的玩具或物件取代了),而是因为那个『我的』思想。这个玩具已经成为孩子发展中的自我感——也就是『我』的部分。


所以随着孩子的成长,最初的『我—思想』会吸引其他的思想过来:它会与性别、所拥有的东西、感官觉受的身体、国籍、种族、宗教、职业等产生认同。其他『我』会认同的东西还有:角色(母亲、父亲、丈夫、妻子等)、累积的知识或意见、喜好和厌恶、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还有关于一些想法的记忆,而那些想法能让我进一步定义我的自我感而成为『我和我的故事』。


这些只是让人们汲取身份认同感的事物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它们最终都只不过是被事实随意绑定的一些思想,而那个事实就是:它们全都被我们投注了自我感在里面。


你平常说到『我』的时候,你所指的就是这个心理的结构。更精确地说,大部分的时间当你说或是想到『我』的时候,其实不是你在说话,而是那个心理结构的某个面向在说话,也就是那个小我的层面。一旦你觉醒了,你还是会用『我』这个字,但是它会从你内在的更深处出现。


大部分的人还是完全地与他们心智中以及强迫性思想中不间断的思想续流认同,其中大部分都是重复而没有意义的思想。除了他们的思考过程,还有随之而来的情绪之外,没有所谓的『我』了。这就是『灵性上无意识』的意思。


当你告诉人们,他们脑袋中有一个喋喋不休的声音时,他们会说:“什么声音?”或是愤怒地否认。当然,让他们这样做的,就是那个声音,那个思考者,那个未受到观测的心智,它们可被视为一个占据并控制了这些人的实体。


有些人永远不会忘记,当第一次能够不与思想认同时,他们短暂地经历到了身份认同的转换:从心智的内容,转为背景的觉知。对其他的人来说,这种情形可能是以非常微妙以至于几乎注意不到它的方式发生,或是他们只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喜悦或内在的和平如潮水般涌来,而不知其所以然。




小我的内容和结构



小我的心智完全被过去所制约。它的制约有两个面向:内容和结构。
在一个孩子因为玩具被夺走而痛哭的例子里,那个玩具就代表了内容。它和任何其他的内容都是可以互换的——任何其他的玩具或是物件都可以。你所认同的内容是被你的环境、教养和周边文化所制约的。

无论这个孩子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这个玩具是一个木头做的动物还是复杂精密的电子产品,就失去它的痛苦来说,没有任何差别。这个剧烈的痛苦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在于这个字:『我的』,这就是结构性的。


无意识地、强迫性地借由与一个物件产生关联,来强化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已经是在小我心智的结构中根深蒂固了。

小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心智结构就是『认同』。认同(identification)这个字是从拉丁文idem(意思是『一样的』)和facere(意思是『使成为』)衍生而来的,所以,当我『认同』某个事物的时候,我就『使它成为一样的』。和什么一样呢?和我一样。我赋予它我的自我感,所以它就成为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了。


认同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与实体事物的认同:我的玩具,稍后就变成了我的车子、我的房子、我的衣服等等。我试着在事物中寻找自己,可是却从来没有真的成功,最后还让自己迷失在这些事物中,这就是小我的命运。

与事物的认同



广告业界的人都非常了解,想要人们购买他们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必须要说服人们:这些东西会加强他们看待自己或是如何被别人看待的良好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为他们的自我感加分。


比方说,广告会告诉你:如果你用了这个产品你就会出类拔萃,意指你会更能成为自己。或是他们可能在你的脑海中制造一个印象:这个产品是和一位名人,或是一个年轻有魅力,或快乐无比的人有关联,即使已经垂垂老矣或是去世的名人,在他们当红时期的照片,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在这里,隐含的假设就是:买了这个产品之后,经由一些神奇的联结行为,你会变得像他们一样,或是表面上的形象会看起来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多情况下,你买的不是那个产品,而是买一个『身份认同的强化品』。


名牌的标签,基本上是让你买一个集体意识的身份认同。它们非常得名贵,所以也非常得『独特』。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买得起的话,它们就会失去其心理上的价值,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是物质的价值,那大概只有你付的价钱的零头而已。


每个人会认同于什么样的事物因人而异,取决于你的年龄、性别、收入、社会地位、时尚、周边文化等等。你所认同的事物就是内容,而你无意识地、强迫性地去认同,就是结构性的,这是小我心智运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矛盾的是,使得所谓『消费者社会』得以继续存在的原因,就是我们试图在事物当中寻找自己但却失败的事实:小我的满足是如此地短暂,所以你必须不断地追寻更多,买得更多,一直不停地消费。


当然,在我们表层自我所生存的物质向度中,有很多事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我们需要房屋、衣服、家具、工具、交通运输等。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一些事物的美丽或本有的特质而珍视它们。我们需要尊崇物质世界,而不是鄙视它。


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本体,都是从无形的至一生命——所有事物、所有实体、所有形相的源头——所衍生出来的短暂形相。在最古老的文化中,人们相信每一件事物,即使是所谓的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个生存于其中的灵性,而在这方面,这些古老的文化比我们现代人更接近真相。当你生活在一个被抽象概念弄得死气沉沉的世界之中,你已经无法感觉这个宇宙的生命力了。大多数人都不住在一个活生生的实相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由概念组成的世界里。


但我们如果只是把世间的事物当成加强自我的工具,并试图在其中寻找自我的话,我们是无法真正地尊崇它们的。而小我却正是这么做的:它对事物的认同,创造了我们对事物的执着、迷恋,继而创造了我们的消费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其中,唯一衡量进步的标准就是:更多!


无由地『努力要更多』、『无尽地成长』,就是一种功能失调和疾病。它和癌细胞增长所显示的功能失调是一样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倍增,却不知道毁坏了自身所属的器官,因而招致自身的毁灭。很多经济学家非常执着于成长的概念,他们甚至无法放下『成长』这个字眼,所以他们称衰退为『负向成长』。



很多人生命的绝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对事物先入为主的迷恋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祸害之一就是物质的激增。当你无法感受到自己所是的那个生命时,你很可能就会用物质来填满你的生活。我建议你:经由自我观察,来研究一下你和这个世界中事物的关系,特别是那些你会称之为『我的』的事物,这可以作为一种灵性的修持。


比方说,你必须要很警觉和诚实,才能发现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否受限于你所拥有的东西。


⊙ 有没有一些东西会触发你一些微妙的重要感或是优越感?


⊙ 缺乏某些东西,是否会让你觉得逊于他人,因为他们有的比你更多?


⊙ 你是否会不经意地提到你所拥有的事物或是炫耀它们,好增加你在他人眼中的自我价值,或是让你的自我感觉比较良好?


⊙ 当别人的东西比你多,或是你失去了贵重财产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怨恨或愤怒,而且你的自我价值好像有些缩减了?


与身体的认同


除了物质之外,另外一个基本的认同形式就是『我的』身体。


首先,身体是男性的,或是女性的,所以身为一个男人或是女人,就占据了一个人自我感很大的一部分;性别也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鼓励性别认同从童年就开始了,它迫使你进入一个角色,进入一个被制约的的行为模式,因而影响你生命的所有层面。这还不光是性别而已,这是很多人都深陷其中的一个角色,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社会中更为严重,相较之下,西方国家的性别认同则已经开始有些淡化了。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对一名女性而言,最糟糕的命运就是不婚或是不孕;对一名男性来说,就是性无能而导致无法生育。


生命的成就在于你是否能够完成性别认同下对于成就的要求。在西方,你认为你是谁的那种自我感,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身体的外表形相:它的优点或缺点,和别人相比是被视为美丽还是丑陋。对很多人来说,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是和他们身体的优势、好看与否、体能、外表密切相关。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看或是不完美,自我价值感就会缩减。



在有些情况下,关于『我的身体』的心理形象或概念会完全与现实脱节。一个年轻女孩也许认为自己超重而拼命节食,但是事实上她很瘦。她无法看见自己的身体了,她所『看见』的,只是关于她身体的一个心理概念,那个心理概念说:“我很胖”或是“我将会很胖”。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对心智的认同。


随着人们愈来愈认同于他们的心智,也就是小我功能失调的情形愈来愈严重,近几十年来厌食症的情况也戏剧性地增加。如果患者能够不受心智评断的困扰而看待自己的身体,或是辨认出这些评断的真面目而不相信它们,或更好的情况就是:如果她能够从内在去感受她的身体的话,她的疗愈就会开始了。


那些认同于自己好看的外表、身体优势或能力的人,当这些特质开始消退或是消失的时候(当然它们迟早会),他们就会受苦。他们对这些如此地认同,然而现在却面临了崩溃瓦解的威胁。


无论是丑还是美,人们的身份认同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的身体,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更精确地说,他们从那个『我—思想』来汲取自我感,而『我—思想』却错误地与身体的心理形象或是概念联结。身体的形象或概念最终不过是一具肉体的形相,和其他所有的形相一样,都是无常而且最后会腐朽的。把这个注定会变老、凋零、死亡的物质感官觉受的身体视为『我』,迟早会导致受苦。


避免与身体认同并不是说要你忽略、轻视或是不照顾你的身体。如果它强壮、美丽或是有活力,你当然可以享受并珍惜这些特质——当它们还在的时候。你也可以经由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来改善身体的状况。如果不把你的身体等同于你是谁的话,当美丽消逝、活力减退或是身体不适的时候,丝毫不会影响你的价值感或是身份认同。事实上,当身体开始衰弱的时候,无形的向度,也就是意识之光,可以更加容易地从衰退的形体中闪耀出来。



并不是只有好的或是接近完美身体的人才会把身体视为他们的身份认同,同样的,你也可能轻易地认同于一个有问题的身体,而把身体的不完美、疾病或残缺当成你的身份认同。你可能认为自己是某种慢性疾病或残疾的『受害者』,也会这样描述自己。你从医生或是其他人那里因此可以获得很多的关注,他们也经常地帮你确认:你概念上的一个身份认同就是一个『受害者』或是『病人』。然后你就会无意识地依附于这个疾病,因为它已经成为你自我认知的身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另一个小我可以认同的念相。


一旦小我找到了一个身份认同,它就不会轻言放弃。令人惊讶但常见的是,为了寻求一个较强的身份认同,小我可能而且也会创造出一些疾病,好让自己经由它而变得更加壮大。




对本体的遗忘



小我始终都是与形相认同,在形相中寻找自己,而又在其中迷失。形相不仅是物质的事物和肉体,比外在形相(物体和肉体)更基本的一个形相,就是不断地从意识的场域中升起的念相。它们是由能量形成的,比物质的事物来得精细,也较不稠密,但是它们还是一种有形的形相。


你能够觉察到的、那个喋喋不休的『脑袋里的声音』,就是那个不间断的、强迫性的思想续流。当每一个思想完全霸占了你的注意力,当你如此地认同脑袋里的声音和伴随它的情绪时,你就在每个思想和情绪中迷失了自己,于是你就完全地与形相认同,完全受制于小我。


小我是不断重复的念相和被制约的心理——情绪模式的集合体,我们在这些念相和模式中,投注了很多自我感。当你的本体存在感(意即本我感——I am这种无形意识)和形相搞混在一起时,小我就开起了。这就是认同的意思,这就是遗忘了本体。这个主要的错误,就是绝对分离的幻相,把实相变成了梦魇。




 知己 18088272963 常明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最近新文点下看:

御寒功秘法

憋出病来

五德、于丹教训

只有一个方法,笨

100首佛乐涤心尘

揭秘:孩子的福报

韦陀真言(秘)

从潜意识得到……

南怀瑾:宝瓶气防癌妙法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

音乐疗法…(一网打尽)

保护能量场

陪床保姆……

“思考” 瘾

特异功能说

钱权亨通的《孝经》秘义

已经等你上千年!

看图,视力快自查!

剥去宗教外衣的中国“神”

痛风生不如死,穴按祛病全集(必藏)


安分事使命

守己制初心

天下共同体

为公大道行

天天传新文
弘道利共生

请您关注道炁开脉轮 


请您关注道炁禅苑 

道-法-术-器
竭力助你



天 地 人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也者,果何谓也?

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佛 觉 知 道  

  可 能 性 心  

  道 法 术 器  

  信 愿 行 证  

一切为能量 

一切依靠能量 

从能量中来 

到能量中去 

回家:如如密因,妙觉圆澄。……颠倒倒颠,开启脉轮。……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死心踏地,打坐定时。

身口意定,真言恒持。

事上制心,观照绵密。

正道守戒,决证菩提。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