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技击哪有那么多秘诀!无非就这十二个字【会武堂】
武术技击秘诀
无非就这十二个字
武术散打,自古有传,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凡欲击人者,常遭人的打,人们在击与被击之中,如得一二招法,竟也变得相对聪明一些,将这些招法,总结提炼,传诸于人,便成“秘诀”矣。
自古拳术不外踢、打、摔、拿,概分内外二家,武当、少林两派。《少林拳术秘诀》与《武当拳术秘诀》,虽皆洋洋乎万余之言,所谓“秘诀”云云,亦不外寥寥三、五打法,何诀之有?
吾等自幼习武,严尊师教,偶有所得,便行择记,“既得艺,必试敌”,反复验证,亦得一二口诀。当今弘扬国技,振兴中华,不敢挟之自宝,愿贡献同好,切磋共飨。
备述武术散打之精要,不外“狠打善,快打慢,长打短,硬打软”十二个字,细加揣摩自得要领。
谚曰“心是主帅,眼为先锋,活步做战马,脚手是刀兵”。手、眼、身法、步达到高度协调,肩、肘、腕、胯、膝,处处可以攻击。心主神明,临阵要心沉志稳,从容不迫。切忌精神紧张,心浮气燥。心浮则燥火上升,冲乱神明,五中无主,六合不调,嘘嘘发喘,耐力下降,不攻则自破矣!
出手击打,必须手快,眼快,身快,步快,拳脚既出,迅雷不及掩耳。谚曰:“眼要明,心要毒(毒,即果敢善断,非歹毒也),只要平日练得熟。”眼不明,则看不到空档,易失去战机;眼到而手不到,乃画饼充饥,似同空炮。手到尚须加上步的催力。
拳家常将腿比做战马,每有所进必带有冲力。良好的步法尚须选择恰当的位置,要知何处为生门,何处为死门,善于选择出击点,攻外兼顾防内。注意抬手护头,用下巴护卫咽喉。一手常置怀中,封守门户。趋身进招,以用犄角步为最好。
何为“犄角步”,即悬于足根,含于闾尾,全身有整劲,有守备,力发于项梗,疾如簇矢。出手宜沉肩吸腰,推手挺直,劲贯掌指,放长击远。须知肘长不如拳长,拳长不如指长,指长不如肩长,肩长不如腰长,腰长不如身长,身长不如步长。故进力要发于足,活于腰,顺于肩,灵于肘,达于手,明乎此,则进取可达于倏忽之间,两手亦不致徒去空回也。
自古有云“打拳在劲不在力,在巧不在勇”。不管对方如何手舞足蹈,鼓噪喧嚣,我且不慌不忙,泰然自若,视白刃如不见,聆枪炮若不闻,照势解势,洒脱自如。每登赛场,务要分上、中、下、高、低、进取,要通晓杠杆、转轴力学,善于四两拨千斤,或借敌力千斤,复加我力四两,千斤共四两皆施于敌人,堪称奇巧。
如何施力,要看对方出手招势,高来则挑托,平来则格拦,低来则砍斫,概言之,彼若来直力,我则用横力,彼若来横力,我则直力破。
此外,尚要看对方体形特点,高、矮、胖、瘦。对方高,宜攻腰;对方矮小,砸上挑下;对方肥胖,则宜多施纵跳、转圈之法,迫使对方在我一转身之间,投入网罗中矣。
技击一道,除靠体力与胆力而外,尚须有远见卓识,凭借智力取胜。
谚日:拳打不知。欲知则必于平素注重广征博采,善于识别各派之长处与弱点。兼修一、二拳种,更属有益。否则,关门闭户、孤陋寡闻,一旦出阵,蛮如盲牛,两目昏昏,胡冲乱撞,十之八九要遭败绩。
谙识百家,不仅使技艺大长,亦可及时变换对策,以已之知打彼之不知。如遇铲拳,则必为“螳螂”,见到鸡心拳,知必为“形意”;对方接连顿足,知是“八极”;一扭屁股,定为戳脚无疑。一旦识出对方招法,则可采取必要之对策,如对手擅长腿法,我则当用硬攻直进挨身靠打,使彼不得远离,则腿无法上举矣。此即兵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者也。
上述所列诸法,不过百中一、二,沧海一滴,聊做引玉之砖,供初习者参考。盖拳中之理,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习者宜细加体味,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方能自善其用。(赵氏英 田新军)
来源:会武堂
编辑:体育与文化(healthbeing)
转载请注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