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描述心理学的出场与展开: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逻辑

王申连 郭本禹 学报后台3 2022-10-05
[提要]描述心理学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第一种科学形态,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在科学心理学诞生背景下共同开创。描述心理学主张在现象学或解释学方法论指导下对人的心理生活本真面貌作整体的描述或理解,并努力在研究过程中彰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描述心理学特别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主张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下内在地探究人的心理生活的样态和意义,对假设主义、实证主义、控制主义和元素主义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给予了强有力批判。描述心理学的出场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逻辑,主要包括现象学逻辑、解释学逻辑、整体论逻辑、主体论逻辑、文化论逻辑和批判论逻辑。这些逻辑是描述心理学基本精神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不断展开、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勾绘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图景。
[关键词]描述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现象学;解释学;整体论;主体论;文化论;批判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描述心理学”(17FZX045)、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社科优青”科研资助项目“新时代江苏‘适合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申连,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江苏 南京 210017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

科学心理学自19世纪70年代中期诞生伊始,便循沿自然科学心理学和人文科学心理学两条路径相对独立发展,并以对立批判之常态和相互交融之非常态长期贯穿在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前者表现出与后者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逻辑。描述心理学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在科学心理学诞生背景下共同开创,抵抑科学主义霸权,彰显人文主义精神,构成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第一种科学形态[1]。描述心理学的出场,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逻辑。这些逻辑贯穿于描述心理学及其之后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人文科学心理学理论流派中,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家以各种方式对描述心理学的基本精神进行多维展开、代际传承和接续发展的过程,不仅勾绘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图景,也对自然科学心理学形成了系统挑战。本文以描述心理学为基点,阐明人文科学心理学历史发展的现象学逻辑、解释学逻辑、整体论逻辑、主体论逻辑、文化论逻辑及批判论逻辑,对于以一种全新视角深入理解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经纬图貌及其异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内在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描述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现象学逻辑
现象学是一门研究自显现象之规律的学问,认为事物本质寓于现象之中,无须借助假设绕到现象背后寻求本质,现象即本质和真理,现象背后再无实事和真相。“这种排斥任何间接的中介而直接把握实事本身的要求无疑是现象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2]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理念由胡塞尔创建并寓于方法之中,但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先于胡塞尔,将朴素的现象学观念引入心理学,创建了主要以现象学方法论为基础的描述心理学。
布伦塔诺通过创建经验的意动描述心理学,开创了描述心理学的严格科学传统。他不主张首先运用实验法验证心理与物理、生理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主张运用元素论和还原论探究心理观念的组合规律,而是从朴素的现象学观念出发,主张依靠内部知觉对表现为意动的心理生活本身及其内部关联方式进行纯粹直观的经验描述。斯顿夫受布伦塔诺影响,创建了以内部知觉作为获取心理机能知识主要途径的机能描述心理学,并开辟了实验现象学道路。胡塞尔受布伦塔诺和斯顿夫意向性观点及现象学方法论影响,创建了现象学哲学及其方法论体系,并用于本质描述心理学。狄尔泰通过创建以生命为基础的体验描述心理学,开创了描述心理学的浪漫主义传统。他批判说明心理学“假设,倒处都仅仅是假设”[3](P.27),认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不需要也不应该复归到假设的构想”[4]。他从朴素的现象学观念出发,主张通过内部知觉的经验描述,直观地“发现”和“告诉”在体验中显现出来的完整心理生命。斯普兰格、斯特恩和雅斯贝尔斯等描述心理学家,在狄尔泰影响下,都充分坚持和践行了现象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
描述心理学所依赖和主倡的现象学方法论,构成了贯穿人文科学心理学历史发展的重要逻辑。形质学派和符茨堡学派是继描述心理学之后,较早推进现象学方法论在心理学中应用的学派。在现象学方法论指导下,厄棱费尔提出了著名的形质学说,屈尔佩和麦塞尔将冯特传统的实验内省法改造成系统的实验内省法,进而提出了二重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在形质学派和符茨堡学派研究的基础上,将现象学方法论变革性地运用到极致,主张通过现象学内省和现象学实验对直接经验作如实详尽的质性描述,而不加任何粉饰、推测和说明。“格式塔心理学是现象学方法的彻底化,它的研究对象不再是感觉元素,而是现象经验。经验不附有任何前提,是不偏不倚、毫无约束的中立经验。格式塔学派主张心理学家要首先如实描述经验,然后解释经验。”[5]
“第三势力”心理学全面贯彻执行了现象学方法论。现象学心理学特别是经验现象学心理学,从生活世界和心理意向本质出发,对直接显现的经验进行如实的质性描述,发掘和彰显心理经验世界的原初意义。存在心理学采用现象学方法如实描述经验世界,展现人的完整现实存在。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认为,在心理治疗中只有现象学方法论才称得上是科学的[6](P.1-48)。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现象学作为哲学和方法论的基础。“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现象学的同化,它乐意吸取现象学的观点、概念以及适合于它自己的理解与应用方向的研究方法。”[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戈尔德斯坦和奥尔波特、主要创建者马斯洛及卓越代表罗杰斯,都主张如实描述人的完整内在意识经验,以全面探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价值和意义等为最终目标。
现象学方法论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以经验现象学为标志的孕育形成期;以实验现象学为标志的发展成长期;以人本主义现象学为标志的成熟整合期[8]。相应地,它推动人文科学心理学对自然科学心理学进行了三次革命性反抗,并由此实现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变革性发展:第一次是在反抗发生或说明心理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描述心理学,第二次是在反抗构造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第三次是在反抗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第三势力”心理学。当然,现象学在质性心理学等当代多种人文科学心理学新取向中继续产生效应,但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一种对心理生活和心理科学更加根本和深层次的理解。

二、描述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解释学逻辑
解释学是一门关于意义及其理解与解释的学问,而且理解与解释在意义把握这个目的和功能上通常等义。狄尔泰不仅是现代解释学的创始人[9](P.316),而且最早将解释学引入到心理学中,使解释学成为其后期描述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论,从而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历史发展的解释学逻辑。
狄尔泰的解释学以其生命哲学或体验哲学为基础,被称为“生命解释学”或“体验解释学”。在其前期描述心理学中,他强调主要通过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的现象学描述直接获得心理生命的知识,尽管也强调内部知觉建立在对心理生命体验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但认为解释学的理解和解释只是处于辅助地位。由于受到艾宾浩斯等人批判和胡塞尔《逻辑研究》启发,在其后期描述心理学中,他更多强调解释学的理解和解释在获取心理生命知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心理生命知识不应仅靠内部知觉来直接寻获,还应通过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生命体验之表达的理解和解释来间接迂回地获得。因此,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特别是后期描述心理学也称为“理解心理学”。事实上,心理现象作为共享生活世界中人的精神的创造物,其本身就是由持续不断的解释和再解释的实践构成的,因而对它的研究必然离不开解释学的理解和解释[10]。但是,狄尔泰的解释学是现象学的派生,仍坚持以“面向实事本身”的精神去探求心理过程的客观真义。受狄尔泰直接影响,斯普兰格、斯特恩和雅斯贝尔斯等都将解释学作为其描述心理学的重要方法论,并且在解释学方法论中交融着现象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描述心理学之后最具解释学意蕴的心理学流派,在人文科学心理学解释学逻辑中璀璨夺目。自弗洛伊德开始,几乎所有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和实践均镌刻着解释学的烙印,可称作“深层解释学”。弗洛伊德认为,每种心理现象或行为都有意义,但这种意义并非来自意识而是来自潜意识。潜意识内容通常被压抑着无法进入意识层面,但可以通过解析梦境和神经症症状来揭示隐藏在符号背后真实的潜意识愿望和意图。“弗洛伊德后期将意义置于解释性分析的支点,因而很可能已经与狄尔泰结盟。”[11](P.93)荣格结合自己对文学、历史、艺术、神话及宗教的种种思考,通过对梦、幻想、幻觉及神经症中原型和象征的解析,来阐释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和意义。兰克引领精神分析从方法论向本体论转变,先驱性地开启了解释学精神分析的历史先河。霍妮从社会文化视角解释神经症人格的形成,与狄尔泰强调对客观文化精神的理解如出一辙。拉康被誉为精神分析的解释学家之一[12](P.240),认为分析者的解释创造了真理[13](P.684)。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与解释学不断交汇和融合的过程,这种交汇和融合发展到当代,初步形成了解释学精神分析这种新的理论派别[14]。
“第三势力”心理学虽主要依赖现象学作为方法论基础,但对解释学也有很大依赖。解释现象学心理学作为现象学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主张从生活世界和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在与文本对话中创造性地理解和解释文本,产生关于人的经验的新的意义。存在心理学在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基础上,接受海德格尔存在解释学思想,把理解人的全部现实存在作为理论前提和根本任务。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方法持开明和包容态度,“解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无疑贯穿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之中”[15]。例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构建和自我实现理论的提出,罗杰斯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差异的研究,均对解释学理念和技术有很大依赖。
人文科学心理学的解释学逻辑发展到当代更显迅猛。解释学的效应在解释学精神分析和解释现象学心理学及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均明显存在。但解释学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是意味着一种对心理生活和心理科学的更根本、更深层的理解。

三、描述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整体论逻辑
心理生活是被生活内容化和文化意义化了的存在,本质上是整体连贯和复杂丰满的。“严格说来,个体身上只存在整体的心理而不存在部分的心理。”[16]然而,科学心理学自建立以来,内部就长期存在着整体论与元素论之争。人文科学心理学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元素论而主张整体论,并形成了一条贯穿自身历史发展的整体论逻辑。对此,一些整体论心理学家很早便发出了自己的声音[17]。描述心理学作为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第一种科学形态,奠定和开启了其历史发展的整体论逻辑。
描述心理学始终将整体论思维和视野贯穿于自己的理论构想和研究实践中。在本体论层面,它认为寓于现实关联中的人的心理生活具有内在结构性和丰富意义性,因而必然表现出完整统一性。在认识论层面,它期望获得心理生活整体的描述性知识,而非心理元素组合规律及其生理或物理机制的分析性知识。在方法论层面,它主张运用现象学的描述或解释学的理解的方法对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进行整体研究,认为元素分析会破坏和违背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本身所固有的整体运行规律。在研究实践中,它专注于对明显具有内在整体性的较高级心理领域进行研究。事实上,描述心理学家们几乎都把整体论作为了重要乃至首要的基本原则。例如,布伦塔诺在其《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辟专章论述了意识统一性问题;斯顿夫“被公认为整体论思维的倡导者”[18](P.30);胡塞尔强调部分意动要在整体意动中发挥作用;狄尔泰攻击艾宾浩斯的心理学是原子论心理学,主张从体验到的结构关系出发描述和理解心理生命的整体及其内在关联;斯普兰格在研究中力求有效维护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斯特恩将整体论作为其描述心理学的首要基础,并提出了“多元统一体”(unitas multiplex)概念。
威廉·詹姆斯是早期美国整体论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整合的心理学科学观,进而建构了一种整合的心理学[19][20]。他认为,冯特式心理学对意识元素的寻求依赖一种人为的、被歪曲了的心理生活观,并称之为“心理学家的谬误”。他提出了著名的意识流学说,认为“心理生活在任何一点都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整的经验,流动着、变化着,像一条溪流一样”[21](P.282),因此极力反对任何分解意识流进行更加细致分析的尝试。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整体论是相对的。同样坚持对人格或心灵进行分解的荣格,相对于弗洛伊德更加强调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注重人格与社会文化整体关联的霍妮和沙利文,仍难以避免将人肢解为碎片的研究倾向[22](P.429)。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整体论倾向最浓厚的是阿德勒。他的个体心理学中的“个体”本意是“不可分”,个体的各部分为了一个共同目的而密切合作。他不把人看作本我、自我和情结的集合体,而是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认为每个人都有达到目标的独特行为模式,若将个体肢解研究或与社会文化割裂都无法进行有意义的考察[23]。 
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心理学整体论运动的最主要代表。它“专注于研究整体而非原子和元素,即把人看作一个有机体,一个不可分割的生物社会统一体,而非一个可以还原的其诸部分、功能和过程总和的机械装置。”[24](P.730-733)每一整体都具有自身独特意义,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决定着部分的特征,而部分的性质则有赖于它在整体中的关系、位置和作用。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以整体的动力观和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认为通过元素分析把心理整体人为分解成部分毫无意义。
“第三势力”心理学传承和发展了描述心理学的整体论思想,并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元素论倾向予以强烈批判。现象学心理学以生活世界为研究根基和出发点,认为创生于生活世界中的人的心理必然是鲜活的,并通过意向性与外部世界建立意义关联,因而具有完整不可分割性,必须通过质性研究整体地发掘心理经验的丰富意义。存在心理学把人的存在看作是由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个体与世界之间关系构成的整体,认为人在与周围物质世界、人际世界及自我世界的互动中不断生成变化,并在这种生成变化中展现自身存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我们只能整体地去理解存在体验,不宜机械还原地进行“偏执一隅”的元素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人性和人本出发运用现象学整体方法论研究人的整体意识经验,理解“完整的人的功能和经验”[25],关注潜能、价值、尊严、需要、动机、创造性、自由、责任、勇气及幽默等凸显人类整体本性的研究主题,反对将心理和行为肢解为碎片并用数字或公式予以表达的元素主义做法。此外,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分化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也是注重整体的心理学流派。它致力于研究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价值及真我的完满实现,关注人的最高潜能、合一意识及超越经验。肯·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强调人只有实现意识不同部分之间、身心之间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才能达到本体意识统一的最高境界。
人文科学心理学的许多当代理论取向都不同程度地继续强调着整体论。例如,后现代心理学主张从后现代视野对人及其心理生活进行整体的质性研究。叙事心理学认为生命是无数连续的生活故事的展开过程,可通过在整体论和系统论视野下对具有特定情境性的生活故事的话语分析,达到对心理生活独特性和丰富性的理解。

四、描述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主体论逻辑
冯特曾强调心理学研究要注重人的主体性[26],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心理学及他所引领的自然科学心理学主体性缺失的命运。与冯特同时代的布伦塔诺和狄尔泰所开创的描述心理学,针对实证主义的发生或说明心理学贬抑人的主体性的机械物化倾向,竭力凸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心理学的中心,使心理学成为一门为了人、研究人、依靠人和尊重人的科学。它从本体论出发,认为人作为有目的、有需求、有体验、有情感的发展性和鲜活性存在,是自己独特心理生活和独特人格的创造者与管理者。狄尔泰指出,人不是显微镜下的昆虫,也不是可以思维的认知机器,而是社会历史现实中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27]。因此,描述心理学反对主客分离或对立的客观实证主义研究模式,力倡以人自身为基本工具的现象学或解释学的主观经验研究模式,在现象学的内部知觉和解释学的意义理解中,被研究者不再是被动受控的研究对象,研究者也不再是技术和程序的“奴隶”,人的主体性在双方的同一或统一中得到了充分张扬。所以说,描述心理学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历史发展的主体论逻辑。
不过,人的主体性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经历了一个由被贬抑到逐步被彰显的过程。弗洛伊德坚持潜意识本能决定论,认为理性自我根本上受伊底支配,并无自在和自由。其后的荣格和阿德勒有所进步,荣格更强调心理机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目的性[28](P.196),阿德勒强调人的一生就是逐渐克服自卑并追求卓越目的的实现过程。再后来的哈特曼通过创建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让自我从根本上摆脱了本能控制而成为没有冲突的独立领域。更晚期的弗洛姆主张通过复归人的主体性来改善其精神状态。比精神分析心理学稍晚产生的格式塔心理学,从多个方面和层面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它非常重视人的直接感受或体验,认为对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是人的主观意识而非客观实在。格式塔心理学中著名的顿悟学习理论及对迁移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将对人的智慧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冲击了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贬低人性的解释框架。格式塔心理学后期主要代表勒温,强调自我在心理场中主动与环境的动态交涉决定了主体变动不居的心理与行为,而在这种动态交涉过程当中,情感、需要和动机等主体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势力”心理学承续描述心理学的基本精神,进一步从根本上弘扬了人的主体性。现象学心理学把我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作为心理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关注人源自生活世界而未被抽象和剥离的真实经验,强调心理的意向性本质,认为心理与对象具有主动的直接意义关联,不仅能够反映对象,而且积极“创造”对象。它还鼓励研究者将价值取向“批判地”[29](P.267-269)摄入研究过程。存在心理学探究人最为真实的存在状态、最为本真的生活意义和最为直接的经验感受,鼓励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切实体验其主体性存在,了解他或她是如何生活、如何与人交往及如何行使自由选择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及人性置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强调一个人拥有完整而真实的内在自我是多么重要,注重研究健康的人及其内在意识经验和自我实现倾向,探究人的内在本性、潜在价值、动机需要、情感体验、创造能力、自由选择及自发行为。
描述心理学的主体论在当代质性心理学中效应显著。质性心理学既承认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又允许研究者将自己的主观信念和价值理念加以引入,进而更加真实地开展研究。需要特别提及的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的德国批判心理学,旗帜鲜明地高呼“主体科学心理学”,并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多维重构和复归。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苏俄主体心理学,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多维度和多层面的理论重建,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具体理论与实践应用等。

五、描述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文化论逻辑
心理与文化是类鱼水关系,心理生活镌刻着文化烙印,而且越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文化烙印越深刻,这决定了心理学的“文化品性”[30](P.10-20)。百余年来,文化在自然科学心理学中总体是缺失的,而人文科学心理学家具有文化自觉性。尽管格式塔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没有明确强调文化,但他们根本上并未离舍“文化的眼睛”。文化是贯穿人文科学心理学历史发展的重要逻辑。
描述心理学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文化论逻辑,而且这更多是浪漫主义传统描述心理学家的贡献。狄尔泰是当时德国注重文化的人文科学运动的杰出代表,主张在人文科学视野下对充满文化意蕴的心理生命体验进行社会、历史、文化的描述和理解。他认为心理生命具有丰富的主观意义,“这种意义非直接源于个体,而是源于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源于对这些关系的文化解释”[31](P.1870-1876)。1900年以后,他更是强调心理生命经验的文化构成,主张在理解中借助文化来重塑个人经验。受其影响,斯普兰格将心理生命视作由文化构成的意义情境中的一个完整部分,斯特恩强调每个人都通过“内受作用”[32]在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坐标中出生、成长与发展,雅斯贝尔斯则明确指出“人还是一个文化存在”[33]。需要说明的是,与狄尔泰同时代的冯特后期所致力的民族心理学,力求从社会、历史和文化产品中发现群体心理生活的共同规律和基本特征,但从其内容性质、发生时间和历史影响来看,并不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及其文化论逻辑的开端,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特殊部分。
精神分析早期的荣格和阿德勒及后期的社会文化学派受狄尔泰和斯普兰格等影响,对文化给予了特别重视。荣格提出并强调集体潜意识,认为它“影响着个体意识和个体潜意识的形成,使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中都隐含着民族文化的集体因素”[34](总序P.1)。阿德勒强调,只有社会文化因素及在其中形成的个人生活经验才能决定人格发展方向,并由此“开创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取向的先河”[35](P.122-123)。社会文化学派以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和弗洛姆为代表,强调社会文化是人格形成和发展及病症的根本原因。它“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将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心理变量的学派,也是第一个将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心理疾病原因的学派”[36](P.16)。与精神分析有着内在渊源的存在心理学,反对从还原论和机械论视角客观孤立地看待人及其心理。它关注自我的存在体验和感受,但认为这种存在体验和感受是在世界中的,而非封闭和虚空的。这实际是在强调,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的人际生活环境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的存在至关重要。宾斯万格指出,存在分析是对单独个人的分析,而每个单独的个人都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并且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必须将单独的个人放到人际世界和社会联系中进行分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被称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与后来受其影响的列昂节夫和鲁利亚等人共同推动了极富历史影响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形成。维果茨基强调社会互动和文化历史对心理及其发展的影响,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而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文化历史活动的内容不断内化的结果,因而在研究心理生活及其发展历程和规律时,必须深刻关注它所置身的社会历史文化。
20世纪末产生的文化心理学是描述心理学文化论在当代的效应,认为人生活在特定文化之中并深受其熏染,文化构成了一个人生存或生活的方式,构成了心理生活最重要的意义来源和内容,心理学必须以文化语境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特定文化语境中开展具体心理生活的研究。文化心理学并非文化决定论,而是强调心理生活与文化的互动和共生。

六、描述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批判论逻辑
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批判史。“在心理学中,系统地挑战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纲领是由威廉·狄尔泰(1833-1911)提出的。”[37](P.77)狄尔泰通过对自然科学模式的说明心理学的强烈批判,彰显了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立场,并与致力于实验研究的自然科学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论战[38](P.279-289)。他强调,心理生命的本体论特征决定了效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必然错误,认为复杂而丰富的心理生命不可能仅仅通过实验和测量就得到充分和恰当的分析、处理,而只可能根据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境予以描述和理解。狄尔泰的批判奠基性地影响了后来德语和英语语境的众多人文科学心理学家,并在当代继续产生着效应。描述心理学通过狄尔泰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批判,奠定和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批判论逻辑。
在德语语境中,斯普兰格是继狄尔泰之后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而极力主倡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最著名领袖之一。他认为心理生命充满着可与人共享的主观经验的意义,而富有意义的心理生命不可人为分割,但自然科学心理学关注低级的感觉元素及其生理基础,却忽视了心理生命是意义整体这个事实。胡塞尔严厉批评自然科学心理学将心理自然化,认为心理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效法自然科学会陷入严重危机。雅斯贝尔斯在其《普通心理病理学》(1913)中,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把心理疾病看作是生理病变的副现象,而主张对患者心理生命的意义关联和体验给予共情理解,影响了心理学朝存在主义方向发展。奥地利心理学家特奥多尔·埃里斯曼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原子论的机械思维,并通过创建一门洞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insight)来加强对人各种心理过程的意义洞察。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了从知识观和意识形态层面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运动,并于80年代形成了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
在英语语境中,奥尔波特对探究人的心理生活的特殊规律情有独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无限地更加复杂的”[39](P.5)心理生活独特意义的科学,而自然科学心理学通过实验、测量及统计分析探求一般规律,忽视了个体心理经验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马斯洛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把人降低为机器性质或还原为小白鼠特性的“非人的”机械人性观,批判它将方法放在比问题更加优先位置的方法中心论,批判它只能生产与经验性知识相反的旁观者知识。乔治在其《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1970)中明确表示,把心理学打造成一门人文科学而非自然科学更能体现它的科学品性。由于毫无根据地采纳自然科学的标准、方法和视角,自然科学心理学暴露出各种各样严重的问题,为此,乔治积极地构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并最终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现象学的心理学。
总之,在当代各种不同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取向中,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批判和反思继续存在。例如,后现代心理学批判自然科学心理学运用实证主义量化分析方法只研究可观察、可实验、可分析的现象,批判它在追求普适性真理和客观性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原子论、还原论、客观论和决定论倾向,并主张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建构心理学的科学观、对象论、方法学和具体观点。
 
参考文献:
[1]王申连,郭本禹.科学主义的抵抑,人文主义的彰显——论描述心理学的基本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
[2]倪梁康.现象学精神:为何? 何为?[J].读书,1995(10).
[3]Dilthey W.Descriptive 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M].R.M.Zaner,K.L.Heiges,Trans.; R.A.Makkreel,Intro.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77.
[4]Feest U.“Hypotheses,everywhere only hypotheses!”:On some contexts of Dilthey's critique of explanatory psychology[J].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C: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2007,38(1):43-62.
[5]刘翔平.论现象学在西方心理学史中的方法论意义[J].心理学探新,1987(4).
[6]May R.The emergence of existential psychology[A].In R.May(Ed.).Existential psychology[C].New York:Random House,1969.
[7]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8]秦金亮.论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轨迹[J].教育史研究,2003(2).
[9]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Martin J,Sugarman J.Interpreting human kinds:Beginnings of a hermeneutic psychology[J].Theory and Psychology,2001,11(2):193-207.
[11]Tauber A I.Freud,the reluctant philosopher[M].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
[12]Buxton C E.Points of view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psychology[M].Orlando,Florida:Academic Press,Inc,1985.
[13]郭永玉.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14]司群英.诠释学与精神分析的历史交汇与当代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5]许卉.方法论建构:解释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12(11).
[16]陈少华,郑雪.整体与部分之和——一种整体论的心理学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8).
[17]Commins W D.Some early holistic psychologists[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32,29(8):208-217.
[18]Ash M G.Gestalt psychology in German culture,1890-1967.Holism and the quest for objectivity[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
[19]方双虎.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J].心理科学,2011(5).
[20]方双虎.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整合观及其当代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21][美]墨菲,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林方,王景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2][美]艾伦.人格理论:发展、成长与多样性(第五版)[M].陈英敏,纪林芹,王美萍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3]Watts R E.Adlerian counseling:A viable approach for contemporary practice[J].TCA Journal,2000,28:11-23.
[24]Yasnitsky A.Field theory[A].In T.Teo(Ed.).Encyclopedia of critical psychology[C].New York:Springer,2014.
[25]Bugental J F T.The third force in psychology[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64,4:19-25.
[26]周宁.心理主体的回归——重新评价冯特[J].心理学探新,2000(1).
[27]李敏.主体性的沦失与复归——德国批判心理学的主体性理论及其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8]Rychlak J F.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and Psychotherapy[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81.
[29]崔光辉.现象的沉思——现象学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30]孟维杰.心理学文化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31]Osterkamp U.Subject matter of psychology[A]//In T.Teo(Ed.).Encyclopedia of critical psychology[C].New York:Springer,2014.
[32]Werner H.William Stern's personalistics and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J].Character & Personality,1938,7(2):109-125.
[33]梦海.描述·说明·理解——卡尔·雅斯贝尔斯与精神病学新方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
[34][美]科尔.文化心理学:历史与未来[M].洪建中,张春妹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5]郭本禹等.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上)[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36]王国芳等.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37]Teo T.The critique of psychology:From Kant to postcolonial theory[M].New York:Springer,2005.
[38]Pongratz L J.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approach:Dilthey vs Ebbinghaus[A].J.M.Broek,Trans.In J.M.Brožek,& L.J.Pongratz.(Eds.).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psychology:Aims,resources,approaches[C].Toronto,ON:Hogrefe,1980.
[39]Allport G W.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M].New York:Holt,1937.
 
责任编辑:程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