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2024年度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现场对话第一期精彩回顾!

未来教育学院 西浦未来教育学院
2024-09-28



“要解开当前中国全社会对于教育问题焦虑和无奈的结,最重要的是在人们心底真正形成对教育正确的认知、唤醒对教育真谛的理解。”西交利物浦大学席酉民教授在2021年“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启动仪式上谈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广泛的教育者们正在探索能够引导孩子们自主、有效学习的教学路径。


7月22日,以“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为主题的2024年度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首场对话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圆满举办。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中学校校长王俊、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崧舟教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聚焦“诗意语文”与“结构教学法”在教育生态中的应用与影响,探讨如何支持孩子们实现有效学习,怎样帮助其在学习中获得诗意人生、在成长中找寻自我。


活动通过新华社现场云、网易苏州、今日头条、新浪新闻、中国网++等线上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以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和学者间精彩的观点碰撞吸引了392.6万人次的线上观看和近百位社会各界人士的实地参与,


首场对话深度聚焦,

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

近393万人次

线上线下的关注和参与。


“自2021年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发起这一行动以来,超过2600万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行动’聚焦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及教育的服务方式,旨在激发全社会范围内的关于教育的大讨论,并通过丰富的互动、对话,为中国教育的当下与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促进社会对新时代教育的深入理解与广泛认同”,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领导小组组长、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博士作为本次活动主持人,在开场致辞中带领线上线下参与者们一同回溯了“教育家”活动的愿景、使命和发展。


谈及这场“寻找”之旅的参与者,张晓军院长指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来自不同领域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鼓励更多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产业界及政府部门的代表加入这场独具特色的教育大讨论中,进而通过集体的智慧来更有效地应对教育面临的挑战,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健康成长。”



本文将带您回顾2024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首场对话精彩瞬间,围绕“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的活动主题,深入探索“诗意语文”与“结构教学法”的内核与影响,走进一场聚焦有效学习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的深度探讨。


也欢迎您关注“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官方抖音号,持续关注和参与后续活动。


欢迎关注官方抖音号

直播预告

Foreshow

2024年度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第二场对话将于8月开启!欢迎您关注“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官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活动信息!


教育理念阐述


抵达存在

从诗意语文迈向

诗意人生

王崧舟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诗意语文的四大追求

诗意语文是一种独特的教学理念,它包括四个方面:


“道”是通过文学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言语人格,成全其诗意人生;“法”是通过人格的陶冶和人生的引领来实现教育目标;“术”是利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举象造境入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器”则是指教材和教学工具的运用,要求它们能够契合学生的心境和需求。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诗意语文的核心内容。


诗意语文的三重境界

以教授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例,王崧舟教授生动展示了如何实践诗意语文。他不仅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实用),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虚用)。此外,他还通过想象和描述诗词中的画面,以及对比不同场景的意象,帮助学生还原并深入诗词的意境,从而达到审美境界。最后,他鼓励学生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以实现存在境界——在语文学习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王国维先生关于词的境界理论,即通过达到不同的教学境界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帮助学生掌握

主动学习的工具

王俊

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中学校校长


求真”教育观与结构教学法实践

王俊校长自1983年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江苏宜兴的乡镇中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深受《光明日报》上张景新老师及其著作《中学地理教学探索》的影响,由此开启了他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革,奠定了他“求真”教育理念的基础。1987年,他通过“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高三文科班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平均分87分的佳绩,这一经历进一步验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并深化了他的教育理念。在后续的教育实践中,王俊校长始终秉承“求真”的理念,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创新。


在宜兴实验中学担任校长后,王俊校长积极带领教师们研究教材,理解课程设置的结构并运用“尝试教学”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原有的地理结构教学的基础上向其他学科拓展和下潜,进而形成了代表性的“结构教学法”。结构教学法本质上是“以教材内容为案例,抽象概括出学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并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便牢牢把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进而实现“老师少教、学生多学”和“老师不教,学生也能自主学习”。


实践创新的成效与社会影响

“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学科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科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王俊校长认为。


结构教学法的实践创新之处在于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中老师一是以“素养”为导向,“结构”为载体,“尝试”为主线,使学生实现举三反一、触类旁通;二是通过研究,老师能更有效地把握教材,吃透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学者;三是促进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实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能力、院校的口碑三赢。


四十多年的教学历程里,王俊校长不断探索创新结构教学法,致力于课堂优化改革。他坚信: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我们将实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圆满结果。”


对话教育 寻找初心




如何在考试人生中让诗意人生和审美

人生能够得到某种平衡?

“我们永远不要把手段当做目的,所有的教育,包括语文,目的只有一个:人。从人出发,为了人,成全人,这才是所有教育的目的,考试也只有这个目的。”

—王崧舟教授



王崧舟教授: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基本属性。考试人生,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讲,满足的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诗意人生从某种角度来讲满足的是人文性,把工具性做到极致,老师就可以教的轻松,学生可以学的愉快,并且考试还可以考的满意。但是,把人文性做到极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有价值的自觉,就会有心性的澄明,由向外求转为向内求。因为,诗意人生不是外求的,外求永远求不到,只有眼睛向内,看清自己内在的精神状态,追求自己内在心灵的拔节,学生才有可能实现诗意人生。


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只看到功利,只看到工具,没有看到人,人才是目的。所以,一旦意识到人是目的,诗意人生是自然而然的追求,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超越功利,能够活得充实,能够活得自在,能够在精神领域里面活出自己的本真和本色呢?这不就是诗意人生吗?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其实考试人生和诗意人生两者不矛盾,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


在探索结构教学法中的困难与挑战?

“研究推进结构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这么多年来,研究并推进结构教学法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全体老师进行理性的思考,二是要关注教学方面的细节。”

—王俊校长



王俊校长:课堂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思维。那么构建思维,老师就应该掌握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很早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把概念讲清楚。但是研究了半天以后,老师们对概念依然没有办法讲透彻、讲清楚。这是因为老师还不能太深入的理解教学概念,因此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发展。此外,老师在开展任何类型的研究时都必须要关注细节。很欣慰的是,现在老师听课的时候,基本上还能形成共识。老师拿到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道题目,对于标题、落款、开头、过渡、结尾、字词句的分析一定要细。要走进文本,关注文本中的细节,运用结构思维,在结构当中去理解有关知识,从而才能讲清楚基本概念,让学生学懂、学会知识,学习、掌握思维。


诗意语文与结构教学法能给

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每个主体带来什么?


席酉民教授:在教育的过程中,诗意和功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诗意代表着人生的长远追求,而功利则更关注短期目标。然而,这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统一在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他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恰当的教育方法,好的方法结构可以让看似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的东西统一到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方法论非常重要。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阶段,而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功利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诗意追求,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天性。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对学校的评判标准,升学率并不能代表一个学校的好坏,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校是否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王崧舟教授:诗意语文是否适合每个孩子?从理论上讲,它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作为一种理想,我们去追求。但是,又有一句话叫现实很骨感,因为在现实中,我们面对的不是抽象的学生,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有个人意志的独立的个体。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学生全部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每个学生学习风格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学习风格也会导致有的孩子天生对诗意有敏感,有的孩子天生对诗意无感,但是,不管孩子的状态怎么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能够融入诗意,这对孩子一生来说是一种影响,因此我对诗意语文,诗意人生,永远充满着理想和期待。


王俊校长:从结构教学法角度来说,其实所有学生都合适使用做这个教学方法。因为结构教学最后呈现的是学科知识的结构,核心在于重视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只要是想学好这门学科,就必须要重视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培养学习思维。


家长或老师如何切实帮助每个孩子

更幸福,更快乐的学习?


首场对话开启前,“行动”办公室针对“如何让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快乐、更幸福?”这一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广泛征集了各界的观点与建议。在首场对话现场,嘉宾们聚焦于一幅丰富多彩的“词云图”,纷纷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为这一议题增添了更为全面多元的探讨维度。



王崧舟教授:老师和家长都在追求“有为”,发掘兴趣的机会要有为;改善社会环境要有为;正确引导要有为;减压要有为;尊重个性发展要有为;注意培养兴趣要有为;多元发展要有为。我们都在有为,都在做加法。我们但知有为法,却不知道这个社会在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无为法。人性都是复杂的。现在的家长老师最大的问题来自于过高期待产生的焦虑,试图用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去改变孩子,去掌控孩子。


引用汪曾祺先生在《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儿女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的未来和明天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父母试图把自己的理想模式强加给孩子,非蠢即语。”因此,我认为有为很重要,但是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加一点无为,让孩子能够自己找寻生命的意义。



王俊校长: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能健康成长,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基础教育价值观。但是,现在中小学、初中高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愈演愈烈地过分追求分数,让教育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价值追求也出了问题。我非常认同顾明远先生说的三句话:“基础教育阶段就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好身体的基础、学习的基础,参与社会的基础。”这才是基础教育追求的教育价值。


想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孩子身体的基础,要加强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竞技体育,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体育习惯;打好学习基础就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思维发展奠定基础有一个抓手就是结构教学,系统性地帮助孩子思维的发展;参与社会的基础是要班级活动当中要承担一定的角色,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地组织小组交流探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相互理解,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席酉民教授:首先,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健康、正常的个体,而不是对所有孩子设立过高的期待。一个健康的人生本身就已经是成功,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和发展,释放出无法预知的潜能;其次,尊重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应被鼓励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发展,而非被迫实现父母未完成的梦想。社会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最后,教育应该减少对学生的压力,尤其是不要单纯追求高分和名校,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健康。


未来的世界将更加重视个性化教育和兴趣驱动的学习模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将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符合个人特点和需求。同时,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应当多元化,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职业金字塔结构,而是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有其价值和重要性。


为了应对当前的教育困境,西交利物浦大学利用时代赋予的机会大胆实验新的教育理念,并发起了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帮助每位老师、每位家长、每位学生破除教育的困境,找到个体最适宜、最能凸显特色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健康的人生,从而助力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面对教育难题,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开始做出改变,共同创造一个诗意且具有创造性的未来生活空间,减少焦虑,拥抱多元化的成功定义。


现场问答


Q: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

让手机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AI出来以后,很多学校禁止用AI,西交利物浦大学是鼓励用AI的,因为大学生是成熟的人。但是,对15岁以下的孩子到底怎么做?应不应该禁止使用手机?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一是家长能禁到什么程度?二是家长能不能改变智能工具的性质,把它变成积极的智能工具。如果从两个方面去改进的话,就可能把智能工具变成真正的工具,而回避一些负面的东西。”


—席酉民教授



Q:如何把诗意语文和诗意人生,包括格物这种方式融入到普通的家庭教育中?


家庭教育的第一个出发点是‘率性之谓道’。率性是指顺着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要敬天命,对孩子,对自己都一样,学会敬天命。敬天命是一种大志,也是一种大德。


第二个出发点是‘修道之谓教’,修道就要尽人事。敬天命是一端,尽人事是一端,这两者就是执其两端而能够用其中,这就是中国文化带给我们家庭教育的大智慧。学点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幸福,也变得更加祥和。”


—王崧舟教授



Q:如何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更好的提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因材施教,因为我以前待的学校生源比较好,现在待的学校生源相对比较弱一点。如果是好学校的话,可能更多的是关注方法的指导,相对学生基础差一点的,可能更多的是学习动力的激发,主要是从这两个角度。”


—王俊校长



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

2024年度计划


本活动的评选方式包括初选、现场考察对话和现场论道三个环节。详细时间轴如下。

1

2023.11.11-2024.02.28

收集候选人信息

本行动共有三种途径收集候选人信息:自荐+他荐+专家委员会提名。

2

2024.02.28-2024.03.20

初选

本行动办公室在每年推荐截止日期后,将对收集的所有候选人按照“有思想、有理论、有实践、有效果、有影响”五个方面形成排序,征求捐资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意见,形成年度推荐名单。

3

2024年7月-10月

现场考察对话

对于入选的所有候选人,行动办公室将举行候选人与席酉民教授及教育专家关于教育的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为未来社会、未来教育及未来人才,以及候选人的教育思想、理论、实践、效果和影响。对话是考察候选人教育成就的重要环节,对话过程将被录像并制作成文字和视频资料,以供传播和促进教育的社会讨论。

4

2024.11.11

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论

所有年度提名候选人齐聚一堂论道新时代教育思想,并最终产生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称号获得者和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提名奖获得者名单,举行颁奖仪式。


更多合作


除教育家参评外,我们同样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通过捐赠志愿工作、学术支持和战略合作等方式对行动的关注参与。

捐赠者报名

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关注教育发展的人士支持“寻找‘新时代中国教育家’行动”,一同促进未来教育的探索和变革,发现、培养和提升中国教育领导力。


捐赠伙伴(排名不分先后)

✦ 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

✦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市众山塑料有限公司

✦ 江苏中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恒基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前海众创创客发展促进中心 

✦ 苏州极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市苏港企业家联谊会

✦ 朱永琪

✦ 徐   伟

✦ 李大路


志愿者报名

本行动所指的志愿者,是指在行动办公室登记建档,不计报酬,基于爱心、信念和责任,利用自己技能与知识,自愿参加并协助行动办公室开展公益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


学术支持机构

为确保本行动的学术性、前沿性和权威性,我们诚挚邀请国内相关学术机构,共同筹划运营相关活动。首批学术支持机构为:

✦ 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


战略合作机构 (排名不分先后)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

✦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

✦ 苏州独墅湖科教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西浦教育发展基金会

✦ 海尔集团

✦ 海南洲际绿电物流有限公司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贯石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CONTACT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沟通合作事宜:


邮箱:Educator@xjtlu.edu.cn

联系电话:0512- 89165341


摄影:西浦学习超市

新媒体:叶淼、金晓艳、张晓彤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浦未来教育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