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尽长江滚滚来

郑钰潇 重庆瞭望 2023-10-17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里,都流淌着这样一条“大河”。它带着故土的乡音,激荡着时代的巨浪。于3400万巴渝儿女而言,这条“大河”有一个更为具象的名字:长江。


长江是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承载着重庆的深厚历史。9月12日,以“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拉开帷幕。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重庆正在行动。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作为长江文明的重要载体,重庆既承载着保护和传承的使命,也要积极探寻新路径,以一域服务全局,推动长江文明新繁荣。


如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我们从一餐饭、一棵树、一滴水里,寻找答案。

▲9月12日上午,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一餐饭,见证“君从何处来”。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均发源于大河两岸。四大古文明中,有西亚的两河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文明,北非的尼罗河文明等,在我国,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大河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


首先,要在保护好长江文明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理解它的历史和内涵。


“巫山人最后的晚餐”里,关于古人类起源的探究未曾停歇。8月16日,巫山龙骨坡遗址第五阶段发掘工作正式启动,9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再次带队寻找“巫山人”,探寻长江古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巫山人”吃剩下的一堆牛、鹿等动物的遗骨,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考古发现,200万年前,“巫山人”在吃完这顿“最后的晚餐”后,就离开了龙骨坡。他们去了哪里?结局如何?一切还有待探究。


向纵深处不断探索,才能夯实历史的信源基石。比如,近年来,西南地区首个“考古中国”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就取得了丰硕成果。考古学家通过多学科研究,实证出巴渝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


朴素的几粒稻谷,背后藏着深远的影响力。2003年,云阳大地坪遗址出土了几块陶器残片。陶片上附着的几粒水稻,让它成为当年重庆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这表明,至少在5000多年前,三峡西区的先民们就开始人工栽植水稻。


今天看来平平无奇的水稻,历史上却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极强的影响力。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早于8000年的水稻农业遗址共有16处,其中14处位于长江流域。


向日常生活里蔓延,文明就像稻米煮熟后散发出的阵阵米香,朴实而沁人心脾。长江三峡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走廊,541处考古遗址、18.3万件出土文物,丰厚的家底延伸了巴渝历史文化的轴线,也为烹饪出文化大餐备齐了原材料。


巴人的“小饭桌”上,巴渝文化的传奇还在继续。长江边的涪陵小田溪墓地,是目前已知的巴文化最高等级墓葬。2002年,小田溪出土的一套青铜俎豆夹组合,为我们了解2000多年前巴人的餐饮习俗和祭祀礼仪提供了信物。


“俎”用来放置器皿,“豆”是像碗一样盛放食物的器具,“夹”则被用于夹取食物。有学者认为,俎豆组合是巴国上层社会最高等级的食器和礼器。千年过去,其中一只“豆”里,还残留着“菹”(一种腌渍食品)的遗痕。


向历史的细枝末节处迈进,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长江文明的辉煌灿烂。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文化保护,以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云阳张飞庙搬迁保护、忠县石宝寨保护为代表的三峡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绩显著,将保存文脉、探寻真相的“接力棒”,稳妥地交到后人手上。


▲壮美长江,诗画三峡。马正伦 摄/视觉重庆
一棵树,书写“绿叶发华滋”。


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四川广元考察。在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前,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次日,总书记又来到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接近4米高的“通天神树”等精美青铜文物,让他赞叹“现代人也没有这种想象力、创造力”。


不同的“树”后面,指向一个共同的高频词:文明。


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看来,巴山蜀水是整个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是长江上游文明重要的策源地,“要像理解两河文明一样,站在时空大格局下去理解,才能把握长江文明的要素”。


长江文明,如树一般,向下扎根,将重庆的历史文化联系得更加紧密;向上生长,成为参天大树,为今人遮风挡雨、提供庇护。这棵“树”要长得更高、更茁壮,需要“传承”为它提供不竭的养分。


传承让文化的根基更扎实。重庆以论坛的形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八方智慧力量,为观点碰撞、文化生长搭建了良好平台。精心打造的长江文明书馆,收集汇聚了10余个省(区、市)出版的长江文献,这将为传承长江文化夯实文献基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长江文明的基础形态,日趋丰富。


传承让文化的枝干更粗壮。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所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因为华夏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原来在黄河流域的根,长出繁茂的主干,包括了长江流域,又包括了整个中国。未来长江文明可以持续发展,和黄河文明一起,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


传承让文化的绿叶更繁茂。人才永远是传承文化的核心力量,在此次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国情调研、人才培养等合作交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智力支撑和咨政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华文明所具备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它们在长江文明的身上体现得尤为集中且明显。


重庆要打造文化强市,离不开对长江文明的传承发展,应持续推进长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长江三峡巫峡段景色。记者 黄伟 摄/新华社
一滴水,协奏“江河万古流”。


长江流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水珠”,每一次保护长江的政策举措也是“水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它们共同构建起长江文明鲜活灵动的时代底色。


今时今日,文化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我们理应重视对长江文明的再创造和再输出,让长江文明的精髓在当代焕发出全新活力。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


一滴水里观沧海。如果把重庆比作万里长江中的一滴水,这滴“水”如何更好地折射出新时代的光辉?


留住绿水,是弘扬长江文明的基础。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从上游的重庆,到中游的武汉,再到下游的南京,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今年7月印发的《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中就指出,要“坚持保护第一”,“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文明存续永远相辅相成。长江经济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厚植长江文明的“营养土”,长江文明的延续与发扬也离不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基调。


营造活水,让长江文明有效联动长江上下游相关产业。重庆可以借助长江文明论坛这一平台,强化整体、共性意识,加强与沿江各省市的交流与合作,促成文化的跨区域融合与创新,共同打造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比如,2022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庆是中央确定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要从政治上看、从全局上谋,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重庆应抓住这一机遇,系统谋划从公园建设到文旅IP打造等的一揽子工程,建立与长江文化相关的全产业链条和发展模式。


奔流入海,在人类文明的海洋中绽放时代新姿。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古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长江为中华文明的“肌体”注入海洋文明等多元文明元素。今天,更应将长江文明打造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化符号,积极出海,交流互鉴,对外讲好重庆故事。


▲奉节白帝城。舒鹏 摄/视觉重庆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长江背后的家国情怀、时代价值,正在熠熠生辉。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长江从不拒绝奔向更广阔的海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重庆身后,还有更多的长江故事值得被发现、被记录、被讲述。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冉苗俊 王祥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新质生产力”有何深意

● 重庆数字化改革密码,藏在……

● 《奥本海默》带来的时代之问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