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幅画,在重庆再度落笔!

钟记平 重庆瞭望
2024-09-08

亲自来走一走、看一看,真实的中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最近,重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境外客人。8月26日至9月1日,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和主题采风活动在渝举行,境外50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近百人齐聚山城。

昨天,外宾们已陆续返回自己的国家。7天,只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沧海一粟。但我们相信,这7天的经历,会长久地留存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也将像蒲公英那样,将交流与传播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

通江达海的重庆,从不拒绝拥抱每一次变革。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绘作还在继续,故事仍在讲述,机遇永不落幕。

▲8月31日,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现场,颁发“国际记者之家”证书。记者 谢智强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了解工笔画的人多少知道,起稿时务必严肃认真,力争笔笔肯定。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这背后,既是对未来发展的擘画,又有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朋友在论坛上碰撞观点,在会场中分享来中国后的所见所闻,在海外媒体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了真切体会,记者们的分享与记录,可以讲得“声”入人心。更要看到“小处着手”背后的“大处着眼”,沿着习近平主席为新形势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的发展蓝图,细致书写。

是无分大小、一视同仁的尊重。保加利亚《言论报》国际部主任塔尼亚·格鲁赫切娃去年首次来到中国。她说自己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并不存在“小国”一说,“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是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承诺。墨西哥头版俱乐部记者大卫·希科滕卡特·门德斯说:“习近平主席系统地重申了建立坚实合作与发展的必要性,通过这些合作与发展,有助于巩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拿重庆来说,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发起者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不仅借助这条通道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开放格局,也带动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朋友圈”,携手共享发展红利。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这是这张“工笔画”撼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外媒记者参观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集装箱公水联运模型。记者 李裕锟 摄/视觉重庆


在工笔画中,为了营造优美意境,常常需要做一个底色。

求取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部分外媒对中国充满恶意和歧视的污名化,部分外国政客被某些荒谬的“政治正确”所裹挟,长期以来对中国抱有偏见。

一个可敬可爱可信的中国,有底气也有能力驱散这些脏污的舆论底色。

本次主题采风活动期间,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兵分四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重庆故事进行实地采访。

用事实说话,激浊扬清,别让底色变得“脏”。埃及中东通讯社编委、内阁新闻部主任艾曼·卡迪坦言:“我曾经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除了看到不公的媒体和好莱坞电影中的刻板印象外,对中国一无所知。”而如今,在中国的经历已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

让开放正名,用更生动活泼的形式,扭转旧有传播体系“沉闷”“苦闷”的局面。国际贸易、自然景观、传统文化……重庆充分展现出丰富、全面、自信的面貌。尼日利亚记联主席克里斯托弗·伊西古佐说道:“我们会从这座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得到启迪,正如中国在许多领域的创新创造给人启示一样。”

打破偏见是一种必然。一旦口子被撕开、真相被传递,当外国人认识到他们关于中国的认知曾被长期人为操纵,就会萌发亲自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的动力。

中国并不完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故事必须被描绘成单一的颜色。走进中国,感知中国,才有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外媒记者“打卡”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记者 李裕锟 摄/视觉重庆


工笔画精巧入微的细节表现,也可以和大写意的酣畅淋漓和谐共生。

共建“一带一路”,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大道背后,记者是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或许很难去具体定义记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但究其根本,都指向一点: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这次来渝的记者中,有的是第一次来重庆,有的是时隔多年后重返重庆。从“初识”到“再识”,真实的感受永远打动人心,充满温度的细节往往最有说服力。

印度尼西亚网络媒体协会国际事务副主席、新闻制作人约非迪·库尼亚万,参观调研了云阳、万州等区县,深刻感受到人们对长江文明的无比珍视和尊重。他表示:“在过去的四天里,我有幸见证并感受长江的魅力。重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墨西哥头版俱乐部记者大卫·希科滕卡特·门德斯和他的同事们,看到了一个地区如何通过科技和交通全面快速实现工业化。他认为:“这些进步清楚地表明了政府为巩固国家和创新发展前景所做的努力。”

体验一次拔火罐,可以从中窥见中医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受一下传统美食技艺,传播中国非遗的种子也许就能悄然种下……

让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让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让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落到实处,就是要在微小之处见本领,细节之处见真章。

▲在重庆三峡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把脉问诊,品尝药茶,体验艾灸……丰富的中医体验项目令嘉宾们应接不暇。记者 李裕锟 摄/视觉重庆


追求“形似”之外,还得用恰当的点缀,不断实现工笔画的“神似”。


当前,世界站在历史十字路口。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为促进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睦邻友好而共同努力。


我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也应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要有一种敢于对不公平、不公正说“不”的精神。面对新闻霸权,以阿根廷《关键中国》节目记者、出品人西尔瓦娜·劳拉·雷迪沃为代表的媒体人,坚定发出了他们的声音:“面对那些为了政治利益而撒谎和歪曲事实的人的攻击,我将坚持走报道真实中国的道路。”


积蓄一种相互学习、交流互鉴的合作精神。在重庆发布的《媒体使者倡议》,是“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做坚守职业道德的使者;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者;做促进文明对话的使者;做守望公平正义的使者。”字字铿锵,声声震聩。


传递一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精神。本次论坛向20多个国家的记者组织颁发“国际记者之家”证书,授予重庆“一带一路”记者驿站,发布“我的马拉松”全球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启事……以论坛为契机,推动共建国家在多个领域开展更加深入、高效、高质量的合作交流。


走进真实的中国,能够更好地感知时代变革的热辣滚烫;透过巴渝风物,可以看见新重庆背后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与广阔前景。


每一个中国故事的背后,是每一个你我。愿每一个你我,都能为这幅画添上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伏一晨 杜铠兵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打赢防暑抗旱持久战

● 这个重要论坛首次在重庆举办,有何深意?

● 教育均衡,但愿再无分班制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