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闫建璋,郑文龙|“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师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探析

闫建璋,郑文龙 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 2023-03-26



作者简介

闫建璋,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研究;郑文龙,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研究。


文章摘要

大学教师共同体是指大学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组成的、以合作共享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教师群体。当前,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大学教师共同体对于促进教师发展、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大学教师共同体是出于对大学发展、教师成长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基于大学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大学教师共同体是由教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构成的统一体,每一种共同体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大学教师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领导选拔、制度建设、校际合作以及文化营造等方面着力。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研究水平、传承创新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大建设任务。后又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指标包括学生质量、师资力量和研究能力[1]。无论是“双一流”建设的五大任务还是一流大学的特征指标,其实质上都把师资力量放到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位置。一流的大学教育离不开一流的大学教师,师资力量将会成为高校实力竞争的重中之重。

共同体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而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教育学领域。对于“共同体”这一概念,滕尼斯在他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指出,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2]。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过渡时期,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教师共同体,提升师资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需应对的一大课题。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2035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学教师共同体这一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高校师资力量的模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教师共同体为主题,对大学教师共同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细致探讨,并进一步论述了大学教师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大学教师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顺应“双一流”建设、增强学科竞争力的需要

学科竞争力作为学科单位内教师实力的反映,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一般来讲,大学实力的提升需要聚焦到学科和专业,而学科实力的提升则需要聚焦到教师与课程。因此,学科竞争力就表现为教师竞争力,学科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从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出发,通过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来增强学科竞争力的效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需要一大批一流学科,而一流学科建设则需要一大批一流教师,教师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成为培养一流教师的重要载体。大学教师共同体以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水平为旨趣,通过合作与共享,取长补短,在共同体中吸收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和新的思维模式,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促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二)整合师资力量、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努力造就一支能够肩负建设教育强国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师资力量的整合是教师由个体走向集体的过程,是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的跨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学教师共同体发挥作用。首先,大学教师共同体凭借共同愿景和价值观能够将许多个体联系成一个整体,在共同体中发挥个体的优势特长,实现个体功能的最大化发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其次,共同体成员间的差异性为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便捷,例如不同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分享、学术问题的交流,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原有的知识库。当前,很多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教师共同体,例如教研组、工作坊等,不仅为大学教师团结协作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平台,还在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潮流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宏伟目标的推动力量。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谋篇布局上始终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拔尖创新教师来培养,而拔尖创新教师的产生需要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大学教师共同体成员的差异性能够为大学教师提供更多获得创新思维和产出创新成果的机会,大学教师能够在这一团体中扩展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有利于创新型教师的产生。大学教师共同体通过为教师提供发展所需要的沃土,从而在打造创新型教师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大学教师共同体的构成

(一)教学共同体

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趋势更是推动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教师教学共同体是指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教师群体,该共同体通常以经验沟通交流的形式进行各种活动。共同体的运行本质上是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完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修正。就其产生而言,教学共同体的组建在于满足大学教师丰富其自身教学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是大学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结果;就其地位来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职能决定了大学教师教学共同体在教师共同体中处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位置。有学者将教学共同体的目标归结为教学学术的提升,[4]即通过为大学教师提供多元化的知识经验共享与交流平台来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更上一层楼”。教学共同体虽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初衷,然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教师,而优秀教师的塑造则需要教学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之间通过知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各取所需,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习得有益的教学经验,以此来进行高质量的育人活动。

(二)学术共同体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内在品性。[5]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大学教师的职业身份决定了大学教师先天具有学术属性,并需要通过从事学术活动来彰显学术水平。高等教育的科研职能为大学教师构建学术共同体提供了前提,同时对学术水平的追求以及研究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为大学教师构建学术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大学教师学术共同体是以提高学术水平为共同愿景,内部成员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从事科研活动,并通过成果共享的方式以达到共同进步、互利共赢的目标。有学者指出,高校教师学术共同体的主要活动就是科研合作,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研人员或组织共同致力于同一研究任务,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实现科研产出最大化的科学活动[6]。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运行包括分享与共享,分享的是个体思想成果,而共享则是共同享有集体的成果,共享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达成的。通过学术共同体成员间的分享与共享,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研究成果,还能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攻克较为复杂的研究课题,为所在高校的科研工作贡献力量。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科研由个人研究向团队合作的转型,教师学术共同体已经深深扎根高校内部,高校学术合作研究呈现出日益兴盛的趋势,研究成果更是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三)服务共同体

以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赠地学院的产生赋予大学新的社会服务职能,而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服务社会的烙印。有学者指出,“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为社会所进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狭义的社会服务则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7]。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都是由大学教师这一群体完成的。近年来,我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也为大学向服务型组织转型提供了思路,进一步催生了教师服务型群体的产生。大学教师服务共同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高质量、精准化的服务为目标,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活动。大学教师服务共同体具有地域性和应用性两大特点。第一,服务共同体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校所在省市,每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其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基本同步于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因此,能够将自身专业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状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第二,共同体所提供的服务以应用性服务为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师作为服务型群体势必要提供更高质量和水平的服务。

(四)道德共同体

大学教师的道德属性为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构建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强调以培养大学教师优良的道德品质为核心,旨在将教师道德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由外部道德规范向内部道德自觉的转变。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既处于其他三种共同体之上,又处于其他三种共同体之间。就其对至善至美的道德形象的追求来看,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是一种泛道德主义的理想群体,[8]它以其绝对高尚的道德性统摄着其他三类共同体;就对大学教师人性身份的现实思考来看,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是对大学教师现实属性与理想形象的一种平衡与规约。总体来讲,道德共同体是其他三类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和保证,共同体的形成需要道德的引领,共同体的存在更需要道德作为保障。另外,其他三类共同体的运作也需要道德共同体发挥作用,需要教师道德的融入,将道德贯穿其中。任何一种共同体都是在道德的监督与制约下得以长期存在的。缺失了道德共同体,其他三类共同体将会以无序的状态发展,甚至会导致共同体的分裂瓦解,无论对教师成长还是对高校发展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大学教师共同体的功能

(一)教学共同体: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大学教师教学共同体以满足大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需求为着眼点,通过共同体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够在共同体内部形成一套较为完善教学经验体系,实现经验共享。正如纽曼所言,“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知识的传播依赖于大学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大学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的多寡、以怎样的方式传授知识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教学知识的完善与教学能力的提高两方面。首先,教学共同体能够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在扩充自身专业性知识的同时也能在与其他教师学习交往中增加通识性知识的储备量。其次,在教学共同体中,教师们能够对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及解决策略,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主张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优秀的教学质量是培养优秀人的前提。因此,教学共同体的存在相当于对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通过共同体生活教师在教学知识、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二)学术共同体:创新与储存知识,形成智库

学术共同体的存在是源于学术的,而学术共同体的运行也是忠于学术的。换句话说,大学教师学术共同体的产生源于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其运行也是以从事学术科研为核心,旨在产出更多优质学术成果。学术共同体的日常运作实质上就是知识资源的投入、共享、整合和创新的过程。[9]事实也表明,学术产出就是产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因此,大学教师学术共同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知识的创新。大学教师学术共同体成员构成存在差异性,各个教师的研究领域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这样就进一步丰富了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不同学科背景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为跨学科进行学术攻关开拓了更多新的研究思路。另外,大学教师学术共同体也避免了单打独斗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能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承担大型课题,集众人之力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学术成果,生产出更多更新的知识。二是储存知识,形成智库。共同体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储存着团队集体的研究成果。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智囊团,聚集在一起则构成一个智库,智库对各个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汇总,作为团体成员的智慧结晶而存在。该智库的存在,不仅能够为共同体接下来的研究做好准备,同时也能为高校甚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提供理论依据。

(三)服务共同体:信息咨询服务以及知识技术的传播与应用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要求大学教师要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这不仅是大学教师“社会人”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职业身份的诉求。大学教师服务共同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能够有效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高校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的高度衔接,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体来讲,大学教师服务共同体的功能表现为信息咨询服务以及知识技术的传播与应用。首先,服务共同体能够为需求方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需求方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农学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不仅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也能完善教师团队的研究成果,经济学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提供有效建议。其次,教师服务共同体还能向民众传播知识以及应用技术解决问题。例如法律专业的教师能够通过讲座的形式向民众传播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与此同时,共同体能够通过集体合作产出新的技术服务于地方。例如太原师范学院的汾河流域藻类污水防治及资源化利用重点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解决汾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污染生物治理等问题,研发了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突出成果。

(四)道德共同体:引领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各类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道德是大学教师高品质地从事一切活动的逻辑前提,同时也是一切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支撑条件。如前所述,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处于其他三种共同体之上,同时也存在于其他三种共同体之中,其功能遵循道德引领的思路。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其一,道德示范。道德共同体引领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是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的道德示范来完成的,也可以说是榜样作用的发挥。榜样示范作为一种潜在的学习现象,存在于道德共同体中,能够为良好师德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保障,帮助教师通过提升自我道德修养进而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二,营造和谐的共同体生态环境。大学教师道德共同体通过营造和谐的共同体生态环境能够推动大学教师教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服务共同体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道德共同体能够集师德于其他三类共同体之中,即达到一种学术道德、教学道德和服务道德的状态,使大学教师能够忠于教学、忠于学术,把教师工作当成一种事业来看待,实现各类共同体的和谐共生。

四、大学教师共同体的构建

(一)遴选共同体优秀的领导人物

优秀的组织离不开优秀的领导者。无论是学术科研还是教育教学都需要领导者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为共同体构建发展蓝图,管理共同体内部事务,对成员进行分工协调。

首先,大学教师共同体领导者要具领导者应该有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广博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在知识方面,共同体领导者需要掌握足够的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前者为领导者进行专业领导做准备,后者为对共同体进行有效治理做铺垫。在能力方面,领导者需要拥有卓越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学术能力在大学中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卓越的学术能力能够带领成员从事学术科研,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研究平台,使每个成员都能崭露头角,以集体力量的提升带动个体水平的提高。卓越的教学能力也是领导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共同体成员教学能力的习得与保持除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共享之外,领导者的榜样示范也是教学能力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卓越的管理能力是任何领导者都必备的,共同体领导者除了需要对成员进行方向引领之外,还需要调和成员关系,管理内部事务。有学者指出,领导者需要具备的三种管理技能包括激活或活化技能、协调技能以及调节技能[10]。领导者只有同时拥有这些能力才能在团队中树立权威,团队成员才会愿意接受领导者的安排。

其次,大学教师共同体领导者需要进行定期审核。经验表明,长期任职制会助长惰性、阻碍发展,因此共同体领导者也需要实行定期审核制。动态的定期审核一方面有利于遴选出较为卓越的领导者,给更多团队成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使现任领导者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共同体工作中,以竞争意识带动能力提升。

(二)完善教师共同体内部制度

制度是一切组织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组织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共同体的成长要经历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配以相应的制度保障是完全必要的。教师共同体以合作与共享为宗旨,无论是合作还是共享都需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共同体事务,然而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就需要对教师共同体内部制度加以完善。第一,教师共同体需要竞争机制的鞭策。共同体的存在源于成员拥有同一个愿景目标,希望在共同体中获得较好的发展,然而却由于内部成果经验的共享,助长了教师的惰性。竞争机制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对教师起到监督推动的作用,竞争机制明确规定教师的职责有哪些、需要完成什么指标,一旦完不成将会受到什么惩罚。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教师保持警惕,减少消极情绪以及坐享其成等想法的滋生。第二,需要建立差异性奖励制度。通常情况下,集体成果被视为集体智慧的结晶,由此产生平均主义的倾向,遮掩了集体研究过程中差异性贡献的事实,然而差异性贡献需要差异性奖励。差异性奖励也就意味着在集体成果的奖励办法中实施按贡献分配的方法,根据个人在集体活动中贡献的大小和比例来进行奖励,评价标准大致为范围大小、难易程度、时间长短等。从价值取向来看,知识的本质是私有的、利己的,而知识共享的本质是合作的、利他的。[11]差异性奖励制度能够有效解决教师存在的共享理念缺失的问题,同时也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促进的作用,使教师共同体真正能做到合作共享。

(三)积极开展校际共同体的合作交流

一般来讲,教师共同体成员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与愿景,而成员构成则需要存在差异性,这样才能带来更多不同思想意识的交流与碰撞,才能保证成员在互动过程中获得自身所欠缺的东西。与我国多年以来存在的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类似,共同体的同质化则会导致成员之间缺乏差异性,在学术研究上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创新,在教学实践上也难以获得有用的经验。赵健在其《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一书中也指出,“共同体具有一种基于某种关系的自然性和封闭性”。对此,可以进行校际共同体的合作交流来弥补这一不足。校际共同体之间可以通过教师交换学习、共同参与课题的形式,引入更多的有价值的内容,例如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团队管理等,以此来为共同体植入更多新的元素,打破共同体同质化。多年以来的经验也表明,教师间的差异与异质性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新观点新资源,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12]。

(四)构建合作共享、共同进步的共同体文化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共同体长远发展的支持性环境,也是教师在共同体中能够真正受益的依托性条件。大学教师共同体的文化氛围建设者是大学教师,服务对象也是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共同体以合作共享为核心,教师要想在共同体中获得发展就需要构建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首先,需要构建合作文化。合作源于需要,旨在完善。合作文化的构建需要教师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树立大局意识,要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共同体领导者与管理者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开展合作,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当前,大学教师共同体不仅需要教师在共同体内部进行合作,还要求教师进行共同体间的合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更是丰富了大学教师的合作方式,拓宽了合作途径,为大学内部教师合作与外部校际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需要构建共享文化。共享是教师之间互动的桥梁,是知识经验由此及彼的媒介。共享文化的构建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由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将个体知识经验视为是人类智慧的一部分,需要教师抛开以往将个体知识产权据为己有的想法。当前,共享经济的发展也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实践指导,共享意味着资源的再利用,共同体的共享则进一步深化为知识的再生产,经过再生产的知识能够进一步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参考文献

[1]张辉,洪成文.“双一流”建设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大学与捐赠基金关系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3):58.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8.

[3]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J].求是,2017,(16):49.

[4]原霞.教师学习共同体: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一种新范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56.

[5]杨超. “专业学术人”抑或“教学学术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角色的选择取向及重构[J].江苏高教,2018,(6):45.

[6][9]陈搏.高校教师学术共同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高教探索,2014,(3):167-168.

[7]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36.

[8]闫建璋,郭赟嘉.道德人:大学教师身份的伦理旨归[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64.

[10]王天晓.校长专业化建设:教师共同体管理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1):43.

[11]李伟.教师共同体中的知识共享:困境与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75.

[12]王晓芳.什么样的“共同体”可以称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审视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4,(4):17.

本文原载于《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8期

执行编辑:于翔;责任编辑:徐治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