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Day1|性转法斯宾德?可以,但没必要
《彼得·冯·康德》
导演: 弗朗索瓦·欧容
编剧: 弗朗索瓦·欧容
主演: 伊莎贝尔·阿佳妮 / 德尼·梅诺谢 / 汉娜·许古拉 / 施特方·克雷蓬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22-02-10(柏林电影节)
片长: 90分钟
选择欧容的《彼得·冯·康德》(Peter von Kant)作为第72届柏林节的开幕影片可以说是相当合适。
《彼得·冯·康德》改编自同样入围了1972年第2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柏蒂娜的苦泪》(Die bitteren Tränen der Petra von Kant),这部电影是法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对新德国电影最重要的导演赖纳·法斯宾德的一次表白。
/ 《彼得·冯·康德》
男主角的扮相与法斯宾德本人的相似程度
欧容的《彼得·冯·康德》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作的结构、情节、人物关系、以及室内的舞台剧场形式。
/ 《柏蒂娜的苦泪》剧照
但这次欧容将法斯宾德电影中最主要的三位女性角色(服装设计师柏蒂娜、被柏蒂娜包养包装的模特卡琳和从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的女仆玛丽娜)改编成了男性(电影导演彼得;被彼得捧红的男演员埃米尔;冷眼旁观的男仆卡尔)。
1#
原汁原味的改编:给德国电影的一封情书
在放映后的记者发布会上,欧容谈到法斯宾德对他的影响:“我在年轻的时候就看过法斯宾德的作品,他在美学与思想上对我有着如同一位大哥哥般的影响。拍这部片子的灵感来源于疫情的隔离期间重温他的作品。”
面对记者的提问如何看待“法斯宾德在德国逐渐被遗忘”这一说法,欧容也开玩笑道:“那你应该去问德国人。法斯宾德在政治和思想上在法国一直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也许因为法斯宾德就像一面镜子,所以德国人可能会有时忽视他的伟大。”
/ 欧荣在放映后的记者发布会
这部《彼得·冯·康德》中处处出现的德国电影元素也应证了德国电影对欧容的影响。
一方面,无论是卧室中的白色毛绒地毯、扭曲的透视玻璃门还是阿佳妮的黑色卷发,欧容在许多小细节用心复刻了原作的室内“舞台”装饰。
另一方面,欧容还十分有心地安插了不少德国影迷才能注意到的彩蛋:杂志封面上印着的是德国国宝级演员罗密施耐德;
/ 罗密·施耐德
原作中卡琳的扮演者、法斯宾德的缪斯汉娜·许古拉在这部电影中扮演男主角的母亲,并在男主崩溃过后唱了一首德语摇篮曲将其安抚。
/ 法斯宾德和他的缪斯汉娜·许古拉
欧容提到尽管将故事依旧设置在70年代,他希望能够为影片带来一种现代感。
但是最终的效果很难不说没有一点点的割裂:尽管窗外的景色有着可爱的复古感,但室内的某些装饰(比如埃米尔的写真)明显是当下流行的风格。这一点在新人演员埃米尔的扮演者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 《彼得·冯·康德》预告截图
阿佳妮以及梅诺谢还勉强有70s的癫狂,Khalil Gharbia小哥的那种新生代的阳光甜美大男孩气质丢到网飞的校园剧《性爱自修室》里都不违和。
2#
性别调转的看点:还算有趣但,真的没必要
法斯宾德的《柏蒂娜的苦泪》没有男性角色的出现。整部电影是围绕着一名小有名气的设计师柏蒂娜,出现的女性角色有:
迷恋但最终离开她的仆人玛丽娜,
投靠她但最终带着漫不经心的残忍抛弃她的模特卡琳,
她的多年好友西朵妮,
以及问她要钱的母亲和带着天真的爱意的女儿。
/ 《柏蒂娜的苦泪》剧照
欧容的性转将主角设定成了一名电影导演彼得,而梅诺谢如今大腹便便的身材以及孩子气的表演方式给这部电影增添不少意料之外的喜剧元素。
在这一点上,欧容似乎抓住了法斯宾德作品的一个重要气质:在强烈夸张戏剧性的情感抒发(melodrama)以及冷淡实验性的间离效应(alienation affect)中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性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有作品的人物深度以及对社会性别权力建构的反思性。
/ 《柏蒂娜的苦泪》剧照
在《柏蒂娜的苦泪》第一幕,通过柏蒂娜与好友西朵妮的对话,电影刻画出柏蒂娜经济上自给自足,感情中崇尚自由“女性强者”形象。她是她身边所有人的经济来源,但她其实享受这种对别人的支配并以此为傲。
然而强势、冷静与清醒的柏蒂娜在遇到卡琳之后,才暴露出了内在的本质——对孤独的恐惧和对爱的贪婪。
/ 《柏蒂娜的苦泪》剧照
这种人物刻画上的立体与真实是和柏蒂娜的性别分不开的。一旦主角成为了男性,当他疯狂叫嚣着“你们都是靠我养的”时,并没有柏蒂娜的那种震撼,反而有一种自恋的喜感。
埃米尔在电影中的较为平面的展现也只会让人感觉他喜怒无常,不及有着婴儿肥和孩童般懵懂残忍的卡琳那样令人印象深刻。
总体来说,欧容这次的“性转改编”是一次有趣的尝试,但可惜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让人体会到什么特别的意义。
3#
关于电影的电影:爱上雕塑的皮格马利翁
在《花容月貌》《登堂入室》等作品中欧容已经证明了他很擅长捕捉并以一种疏离的方式刻画人际关系中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权力游戏。
/ 《花容月貌》《登堂入室》海报
尽管这次改编没有在性别转换上达到什么特别的效果,但不得不说将原影片中服装设计师与模特的关系改编成导演与演员着实产生了某种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人们需要彼此,但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共同生活。”
法斯宾德借柏蒂娜之口,揭露了这种互相折磨病态关系的本质。欧容也在采访中谈道:“人际关系就是关于权力,但权力往往并不是以你认为的形式出现。(这部影片)就是关于世上没有纯粹的爱情。”
通过元电影的引入,欧荣为这种关系的讨论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视角。
/ 《柏蒂娜的苦泪》剧照
为什么一直以来享受在关系中处于强势的彼得/柏蒂娜会爱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模特到如此卑微可笑的境地?明明他们爱的对象毫不掩饰自己对他们的利用与玩弄,他们依然会痛哭流涕地乞求“欺骗我一下”。
在欧容的电影中,当彼得在所有人都离他而去之后一个人来到放映室,在银幕上播放之前为埃米尔拍摄的特写。他点燃一支香烟,注视着他镜头下的埃米尔,流下了一行苦泪。
就像彼得之前提到“大概相比于女人,我更爱女演员”,其实他爱的并不是埃米尔本身,而是埃米尔身为演员的肉体(physique),那个处于导演支配之下的作为银幕形象的埃米尔。所以就像埃米尔对彼得的感情充满了利用,彼得其实也并未真正爱过埃米尔。
/ 《彼得·冯·康德》剧照
尽管受制于(或为了致敬)法斯宾德原片,欧容的这个故事少了他一贯的迷离微妙感。
但能在50年后能看到对法斯宾德最伟大作品之一的《柏蒂娜的苦泪》这样如此带有爱意的致敬,的确也是一种柏林电影节特有的体验。
补片:
请回复后台关键字“柏蒂娜的苦泪“
/THE END
柏林电影节开幕,2022爆款预警!
戛纳2022超前剧透,哦不,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