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所谓的独立思考,既不独立,也不思考

GPA+ 2023-04-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L先生说 Author Lachel

点上方蓝字GPA+ ,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加微信gpaella进读者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待短视频。


我其实不太喜欢短视频。


别误会,我并不是针对短视频这种形式。毕竟,形式只是工具,里面可以放任何东西 —— 但我感觉:现在越来越多的短视频,似乎都在朝着一条路线走:


让你投入的脑力越来越小,获得的沉浸感越来越大。


在这方面,短视频比起图文有先天优势:声音,画面,动效……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已经足够占满你的感官,耗尽你的认知资源,让你无暇再分心去考虑别的事情。


这就是沉浸。让你的大脑「短路」,跟着作者的节奏走,难以自拔。


更别说许多短视频创作者,在剪辑和节奏上下功夫,把长镜头打碎,把琐碎的动作加速、跳过,用快节奏的语言和旁白挤满空隙时间,用强烈的对比营造冲击力……


这一切似乎只有一个目的:拼命吸引你的注意力。


最好,是沉浸在视频里面,跟着作者设计的节奏去笑,去吐槽,去提心吊胆……然后,在多巴胺洋溢的高昂状态下,切换下一条,继续循环。


我对一切这种「不劳而获」的体验,总会抱着一种天然的警惕。


不仅是短视频。还包括各种不动脑子的娱乐,各种满足你优越感的竞争、排行、攀比,各种把你当成婴幼儿,把信息打碎、碾碎,喂到你嘴里的信息产品……


为什么呢?


原因非常简单。我不希望自己的大脑上瘾,习惯这种「不用动脑」的模式,从而,失去了思考的自主权。



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实际上,我们本就活在一个庞大的「思考机器」里。


我们的思想是由什么组成的?由我们每天所摄入的信息。


你所摄入的事实、数据,会沉淀在大脑里,形成你赖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原材料;你所摄入的观点、立场,同样会随着你的咀嚼和内化,被大脑吸收,跟别的观点整合起来,最终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的「独立思考」并不独立 —— 它源于外界对你潜移默化的灌输;我们的「自由意志」也并不自由 —— 它不过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综合处理之后,得出的结果。


然后,大脑再「顺便」把这个结果告知给你一声,让你产生「我在自由思考」的幻觉。


因此,我们的思考、信念,乃至于人格,其实都是由整个环境里的信息渠道所塑造的。


而这些信息渠道,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信息茧房」。


这个茧房,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不断地生产各种各样的想法,再通过管子灌输入每个人的大脑里,告诉你:这是你自己的想法。


你所有的思考,其实都没办法超出这个茧房。因为茧房之外的世界,你难以想象,也难以理解。


就像一个一直生活在男尊女卑环境下的人,他能够理解性别平等吗?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样,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为什么非常难以互相理解?就是因为,他们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信息渠道所塑造的「茧房」里面,他们的一切言行和思考模式,其实都是由信息的把控者所决定的。


这就导致了,许多争论,其实只是双方在自说自话而已。


如果不跳出自己的茧房,站到对方的立场、环境、语境下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几乎就不可能有共识 —— 反过来,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而已。


从这个角度出发,你就能够理解很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跳出「思考机器」了,甚至连意识到它的存在,都非常难。


因为许多人,连自己身在其中都不自知。


就好比,在一间光线明亮的房子里,先把灯光调暗一点点,等你的视力适应了、习惯了,再调暗一点点……一步步,最终让每个人都身处一片黑暗之中,而每个人都一无所知。


一样事物,日复一日地接触,时间久了,你就会开始习惯它的存在。


同样,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当它充斥你的周围,当你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它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它就成了你的一部分。


当这些想法和信息,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又怎么能去质疑和批判自己?


所以,什么是独立思考?


首先第一步,就是必须意识到:我的一切思考,都很可能是不独立的。


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通过敏锐的觉知,去发现这个思考机器给你营造的「茧房」的「虚假」,找到那些矛盾之处,薄弱之处。


否则,我们只会变成茧房里的蚕蛹。




所以,为什么我警惕一切不需要动脑的事物?


因为上面说的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你得动脑。


亦即,你得掌握思考的自主权。


但很多人并不想你这么做。


消费社会不希望你去质疑它们,希望你安安心心活在符号消费的幻觉里,活在它们为你编织的故事里,活在阶层制造出来的规则里,活在圈子跟圈子之间的鄙视链、攀比心里;


娱乐社会不希望你去规避它们,希望你安安心心活在它们创造出来的愉悦感里,活在「有人在努力为我服务」的满足里,活在举手之劳就能产生反馈的奖赏回路里;


信息社会不希望你去审视它们,希望你安安心心活在各种快餐文化里,活在高度精细加工、包装的信息产品里,活在媒体、自媒体为你营造的「拟态世界」里,活在「不如别人」的焦虑里;


同样,掌握着资本的人,也不希望你想太多。他们希望你拼命工作,专注于眼前的 KPI,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不要去关心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安安心心做商业链条上的一颗螺丝钉……


这些,都是构成「思考机器」的各个环节。


原因很简单,如同我说过的:思考是一种熵增。


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每一个个体,想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各种不确定性,也就越容易产生意料之外的麻烦,越不容易维持秩序。


这就是思考机器对它本身的「维护作用」。



这种维护作用,另一个可能的形态,是智能化。


在我看来,智能化有两个发展方向。

其一,是代替我们的「手」,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产出成果。比如自动化、流程化、大数据处理 —— 这些当然是好的,没有问题。


但另一种方向,是代替我们的「大脑」,「帮助」我们思考和做决定。比如智能推荐,智能排程,智能化知识管理……甚至,智能决策。


我们无需再去操心「要选什么」「怎么安排」「放在哪里」,电脑会自动帮我们作决定。


我对这种模式,一直心怀警惕。


原因很简单:如果我们可以把思考的权利交给电脑,那我们还要大脑干什么?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异化」:我们创造出了机器,却把思考的权利交给了机器,沉浸在机器为我们编制的便利之中。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奴役?


许多科幻小说里面,都有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和思考。当然,就目前的技术来看,这个未来即使存在,也相当遥远 —— 但如今已经有一些苗头了。


至少,我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着系统告诉你答案。自己动手去获取信息、拓展视野,而不是等着系统向你推荐。



行为经济学家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心理学家 Eldar Shafir,在《稀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人的大脑就像一条道路,有自己的「带宽」。当这条道路被某些东西占满时,人就会耗尽认知资源,陷入「满负荷」的状态,无暇去思考其它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穷人没有意识去储蓄、理财、创业?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都被「如何让自己活下去」占满,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去思考未来的事情。


香港前几年拍过一个节目,叫做《穷富翁大作战》,邀请一群富翁去体验穷人的生活,让他们捡垃圾、做奶茶、打零工……


许多富翁在参加节目前都说:「如果是我在这样的境况下,一定会想办法改变人生」。但结果呢?在体验之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


「非常累。要做完每天的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思维仿佛停滞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别的事情。」


当然,我们或许好一些,至少无需担心每天的温饱和生存。


但别忘记,《稀缺》的全名叫做「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实际上,最宝贵的资源永远不是金钱,而是注意力。而对于我们来说,「思考机器」正是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产品、焦虑和压力,来压榨我们的时间,榨干我们的注意力。


所以,我经常说:想清楚,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


驱使大多数人去拼搏的,很多时候,也许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渴望,而是外在灌输进来的欲望。



当然,我并不是鼓动你去「反抗」—— 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反抗的。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既是终点,又是起点。


但我希望,每一个人,你和我,能够从更高的视野,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去把握住思考的自主权。


具体而言,有这么几个建议,也许可以帮到你。


1. 养成动脑的习惯


许多第一次读我文章的朋友,经常会留言道:文章太烧脑,太复杂了,看不懂。


其实,是我的文章真的烧脑、复杂吗?并不是。更大的可能是,许多人已经习惯了「不动脑」,于是,一下子不习惯「动脑」了。


但其实只要慢慢适应这种「动脑」的模式,试着去理解,就会发现,很多你觉得烧脑的东西,其实都不难。


更重要的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


为什么?因为很大程度上,信息的价值正在于其稀缺性。正是这种稀缺性,为你赋予了竞争优势。


如果一个信息,既能够赋予价值,又不需要付出太强的思考成本,那它一定会广为流传,成为大家的常识 —— 那么,它也不会具备太高的价值了。


如果长时间停留在「不动脑」的状态,会有什么后果呢?


你会慢慢变成迟钝,懒惰,变得不想去思考,只想囫囵吞下外界给你灌输的事物 —— 而这正是许多人想看到、想达成的。


不要让它发生。


2. 寻找「饥渴感」


我时常有一种感觉:跟几位特别优秀的同行聊天时,总会感到,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才多久,又被人甩开了这么远……


这时,就会给我带来一种「饥渴感」,会想努力优化迭代自己,更进一步。


当你发现自己很久没有这种「饥渴感」时,也许就要留意了:你是不是已经被「圈养」得太久了?


想办法去寻找和创造这种感觉。


可以去拓展自己的圈子,也可以跟其他优秀的人作比较,重要的是,让自己跳出日复一日重复的模式,引入一些新鲜的、不同的刺激。


这才能避免你原地踏步。


3. 去创造,不要消费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这个时代最大的诱惑,就是用外源刺激,一步步替代掉你的「内源刺激」。


从而,我们习惯于不劳而获,习惯于付出很小的成本,就能收获各种即时反馈、使命感、新鲜感、收获感、优越感、社会认同和肯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越来越懒,越容易停滞不前,陷入对这些消费的渴望和成瘾之中。


要记住:这些外源刺激 —— 信息流,娱乐节目,游戏,各种现代社会体系下的脑力消费产品 —— 它们只能是一种按摩,不能成为你幸福感的来源。


想办法去产出一些东西,跟这个世界产生实际的联系,这才是幸福感稳定的来源。


4. 怀疑一切


永远对一切保持怀疑,保持「留有余地」的态度。


这很难,也很违反人性,但从某种角度而言,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开始这么做,就是跳出「思维机器」的第一步。


试着去怀疑外在的信息,怀疑内在作出的决定和判断,并想办法去「安置」这种怀疑,寻找到一个更高层次、能够容纳不同想法的「支点」。


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也希望与你共勉。

近日好文: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L先生说(lxianshengmiao)。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原文标题《我们都活在一台「思考机器」里》


GPA+交流微信gpaella,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unsplash,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