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CHO回响之外x INTERNI设计时代|重新想象自然

ECHO 回响之外 2023-11-10



 ©



卡尔·施密特在《大地的法》中赞扬大地,

我们栖居的这片土地,

被钢筋水泥、数字网络占领,

而自然,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之物。


2023年世界建筑大会,

将“重新想象自然”定义为重要议题。

从官方设计联盟,到独立事务所,

从大尺度的建筑,到小尺度的空间,

以设计为媒介的不同尝试,

让我们重燃希望之光,

看到人与自然相处的多种链接方式。





5月24日,「ECHO回响之外」联合意大利专业设计媒体《INTERNI设计时代》,在京发起主题为“重新想象自然”的设计师私享活动。本次主题延伸最新一期《INTERNI设计时代》杂志专题内容,进一步探讨自然与真实生活的结合与呈现。


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优秀设计师共聚,在北京这座性格包容、沉淀人文的城市,在自然生命力最蓬勃的初夏,放慢脚步,感知生活的细节,共话设计的多样性。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上篇」

设计私享交流



在上午的交流活动中,意大利设计事务所Area-17北京总经理田黎明,分享了自己对建筑、空间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独到观察,同时将独特的设计管理方法结合项目展开系统梳理,为到场设计师提供了值得学习与借鉴的设计管理实操方法。


厨房文化研究者、餐桌美学生活方式倡导者“安小姐的厨房”为在场嘉宾带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体验,在美食与美景的交互中,沉浸于当下的慢时光,活动现场也进入到更惬意自由的氛围中。生活需要慢下来,以一种松弛的节奏,设计才能拥有更多发现美创造美的可能。





PART 01

【独家分享】



Area-17于2004年成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2005年进入亚洲市场,目前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设有分部。它扎根于意大利深厚的设计文化,并深入探索国内外设计的不同,在住宅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田黎明

Area-17北京总经理

专注于项目开发与设计管理


疫情之后,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地点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空间也随之改变。自然主义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让我们回归设计的精神源头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在,我们如何更好地与自然相处。


在Area-17看来,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它指向一个地方的特征,受曾经和即将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所影响。因此,设计将是一次个性化的旅程,尤其是住宅设计,它是家居生活的量身定制之作。住宅的功能也不只是提供一个休憩场所,它还将延伸到社会关系、个人成长和精神领域的需求。在做设计时也必须考虑与周围环境的链接。





在考虑如何呈现场所精神、创造自然场域的同时,也要去思考项目如何协同管理,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在Area-17现场私享的两个不同类型豪宅案例中,可以看到从功能、审美、成本各方面,考虑人之所需,这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目的,最终呈现一个具有个性化、人文性、自然性的理想空间。



© Area-17作品




PART 02

【思维碰撞】



轻松的氛围,开放的话题,自由的碰撞……在分享嘉宾的启发下,现场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设计师也在对话与交流中不断激发灵感,自然也是“自然而然”,让思考不经意发生,让思维不设限。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


自然是一种规律

也是一种生活





徐京华

ArchiDesignXu 主理人


自然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生活,最让我受到启发的自然时刻是教堂外形如同双手合十向上祈祷状,空间下宽上窄,引得视线从下而上仰望天空。周围草坪可以供游人休憩,四片干干净净的混凝土,用最少的方式,展现了最完美的力与美。自然是我们在喧嚣背后的一种渴望,一方内心的净土。


/


“设计需要平衡自然的两面性”





白晓辉

锋潮品墅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


对于室内设计,需要平衡自然的两面性。一方面,自然应该是舒适、温暖和生机的。另一方面,自然也可以是严酷、冰冷和不稳定的。这需要设计师有综合的思维逻辑,将感性与理性融合,然后去平衡这两面。不论是材料、光影还是色彩,都基于对自然的尊重,并在细节的关注中增加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


“自然就是自然发生”





谢迪生

迪笙设计 创始人


自然光是我在设计时格外注意的元素,观察、体验、再去创造,一天中光影的变化,将空间映射成不同的状态,不论冰冷、柔软、温暖、粗粝,都以光为底色,变幻莫测。自然不用刻意去说,也不用刻意去营造,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如同呼吸一样。


/


“与自然相遇”





崔苹苹

凤窠空间设计 创始人


我很幸运工作室有一个庭院,我们在里面种满了植物,从白天到夜晚,庭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这样惬意的环境中,好像连蚊虫都不那么厌烦了。一次旅行中,我遇到过一块黄河石,形态像一只沙皮狗,很可爱,当时石头在深山里没有交通工具,请了当地的村民,人工运出来,现在放在工作室的大门入口处,这是大自然最美的礼物,很有灵性,每次回忆起来和它的遇见,就像是一场缘分。


/


“自然是一种本能”





 孟祥菲

大连凡高设计


013年在长白山天池,仿佛嵌入火山口中一面明亮的镜子,没有一丝涟漪,与天相接。天空的云朵倒映在水面那一刻,感受到了天地万物融为了一体的心灵悸动。宁静的东西容易触动心灵的温软处,见过了水的奔腾,当你感受到它的宁静之后,突然就很想让自己静下来。对自然景观的向往或亲近是人的本能,也是设计的本能。


/


“像树一样生长”





常先磊

独立设计师


隈研吾在其著作《My Place》中写道:“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回忆起土地、水、光、风这些自然元素于我的意义……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之所以这样看待事物,这样行动,这样思考,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我曾在这些地方的经历上。从这种意义上,我觉得自己就像是长在密林里的一棵树。”自然之美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能看到、闻到!


/


“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钱敏

一线STUDIO A


谁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我认为是大自然。作为一名设计师,同时也是风光摄影师,我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的时刻数不胜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沙漠中看到了一片美丽的绿洲,这个景象启发了我去探索自然中的对比和平衡,并思考如何将它们融入我的设计中。


/


“放慢脚步行走”





王绎翔

清联设计


我回想起有一次只有我自己沿着登山道行走的经历,已经是傍晚,两边只有微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那一刻我发现时代越是向前发展,人们的步伐越是匆忙,就越渴望走近自然、聆听自然、亲近自然。设计师是习惯了繁忙的一群人,但真正美好的事物往往在行走路上的细节处,等着我们放慢脚步去发现。


/


“在自然中有关于美的一切”





于海彬

有个设计工作室 创始人



信息时代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就会发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许多惊奇远非科技能够比拟。从日月星辰到风雨雷电,从春夏秋冬到山河湖海,从森林花草到飞禽走兽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源泉;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艺术美的表现对象。每次回乡下,夜晚抬头仰望星空,与城市的夜空相差甚远。猛然间发现,其实自然已经给予了我们很多关于美的灵感。


/


“放下姿态,感知自然”





李博

十寸设计


当渺小的我面对世界,走进自然,放下姿态,感受一棵植物,一缕清风,一米阳光,这一刻才是回归真本,面对自然的任何形态,当有敬畏之心。在我近几年的设计案例里,例如透景的视觉延伸后的绿叶,楼梯下的水景与绿墙,甚至是一面白墙角落里的花盆,花盆里的树枝上生长这绿叶与花。我希望走进来的人,能够感知这份美好,哪怕这只是自然小小的一隅。


/


“调和自然中的小环境





李鑫

独立设计师


在这次长达三年的高难度副本中,全社会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们也被迫从忙碌的工作当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未曾想到的方式把关注点又拉回到了最本质的生活上去。而在这个长期居家的过程中,不只是设计师群体,全民都对“居家空间”这一概念有了一次认真思考。面对大自然的复杂性,我们无法抗衡,我们只能在自然的小环境中去调和。万物生长荣枯就是自然的本质,自然的本质值得我们敬畏。


/


“我们在自然中学习人生”





白晓伟

中装建设长春设计院 院长

清联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在自然面前,我们永远渺小,我们现在所有的设计能在自然中找到答案:阳光、空气、水、植物……想要呈现有生命力的设计,就不能只从空间本身出发。我们在自然中学习人生,自然的两面性就是人生的两面性,阴阳调和、有刚有柔、强弱变化,顺逆无测,有风雨有晴天……作为设计师,我希望去理解和探索这份自然带来的人生之道。






「下篇」

走访九一蔡仕



下午的行程中,设计师们一同参观了蔡仕空间创始人蔡蛟的工作室——九一蔡仕,在人文与自然之中,切身感受充满生命力的能量空间,感受设计、自然、生活融合的魅力。





蔡蛟

北京蔡仕空间创始

“蛟+”创始人

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


在蔡蛟的工作室,可以体会到一场地域、时间、材质的交融,山楂树下小坐,与山石鲤鱼相伴,院子里,一半烟火,一半诗意,从会客厅、书房,到工作室和卧室,每个区域都是连通的。300多平方米的空间,却让人会觉得好像没有尽头,从室内到室外无限延伸,人在其中也能感受到舒展与自由。




©设计师蔡蛟工作室



“我在设计时思考的焦点并非是空间的功能转换,而是空间整体流动的气韵,以及深藏的底蕴。中国文化中天人观念与活色生香的当代生活并不冲突,现在我们常常去探讨东方、探讨传统,但我们更应该去研究东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而不是东方的形式。我想要创造的空间,是无风格、无明显主张的,它只需要与自然链接。”



  ©设计师蔡蛟工作室庭院



从自然中来,也是蔡蛟所认同的东方文人气质的外显。“设计师需要保着对于自然的好奇,对于万物的洞察,在对无穷世界的感知中,不断丰富、完善、升华自身对设计的理解,自然可以给予我们最大的能量。一自然呈现设计的温度,让人在空间中感受到被照顾。”





自然无界,设计无界,「ECHO回响之外」与《INTERNI设计时代》希望通过开放、多元、跨界的思想交流,共同助力中国当代设计力量。


今天,我们重新想象自然,

重新找回设计与生活的诗意与想象力!



 ©



策划 | 回响编辑部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侯雨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这可能是被“寺庙热”遗忘的地方


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 张鹏鹏:我见过未经剪辑的世界


回响读书会|我们好像已经失去了园林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