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晟哲:世界的失序,也许是从计算机宕机开始

ECHO 回响之外 2023-11-10



 ©




回响之外 

马晟哲



与传统的艺术家创作不同的是,马晟哲的作品里有着很强的偶发性,而当画面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时,你禁不住会去思考:计算机为什么这样想?难道只是巧合?完全无生命的物体可以表达出有生命的体验?


这一切都是马晟哲与计算机“共同谋划”的结果,而答案他希望交给每一个观者自己去体验和感受。



马晟哲

当代艺术家


以计算机无设定下崩溃视觉作为主要创作来源,作品曾入选莫斯科金蜂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平行展“色温”、 ICOGRADA 等展览,其作品在法国(亚洲艺术博物馆)、土耳其、莫斯科(MOMA)、韩国、香港 K11、圣彼得堡新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观唐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德国Kommunale Galerie Berlin 美术馆等国家和机构参加过展览。作品发表于 VIEW、NewWebPick、VISION、《时尚家居》、《安邸》 、《时尚COSMO》等媒体。其作品与多品牌跨界合作联名出品产品,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将作品作为 2014 年时尚流行趋势发布。



马晟哲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视觉传达,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因为错误操作引起宕机,从而输出了一些特别的图形,拥有极强视觉敏感度的他将这些图形收集了起来。从2015年之后,他一直通过给计算机输入一些过载的指令,造成系统崩溃后出现死机的“乱码”状态,再将呈现在屏幕上的图像截取出来,最后通过手绘的形式转移到画布上,形成作品。随着指令的不断变化、叠加,计算机也在变化,交流、博弈、协作、对抗……在几千张原始的图形里,马晟哲对其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数字图景。


这种偶然与人为创作、计算机图像与艺术创作,无生命与有生命,矛盾性中呈现的平衡、秩序充满着魅力,契合了我们当下对于数字世界的反思:理智与高速运转崩溃以后,会是什么?


“系统知晓一切,一切都笼罩在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转之中,它如此神秘、如此不可知,又如此直观。它击破了创作的机枢、取代了缪斯,它穿透了身体,在它瞬间的凝视下,再隐秘的梦也毫无秘密可言,因为一切在明确无误地运转着。”马晟哲在表达机器在崩溃时刻的语言,或许也隐喻着当代人的困境,当自我或周遭现实发生崩溃时,失序世界值得被关注。



△ 马晟哲作品,那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电子元件提醒着人们这图形与数字化之间的关联。



回响之外 ECHO

马晟哲  艺术家

劳炜科  策展人




Q:你为什么选择用计算机作为一种表现方式?


马晟哲:我是视觉传达专业出身,大学期间很多课程会需要使用电脑去完成。在一次偶然的误操作过程中,计算机崩溃了,自主生成了一个画面。我就开始揣摩这个画面,虽然它是在宕机这种系统混乱的情况下产生的,但是它里面有非常严谨的秩序性,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方法在里头。我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就把它作为原始素材保存了下来了。


后期我就开始思考,能不能主观的让计算机去崩溃,我就找了一些程序员、工程师合作,让他们写一些能让计算机超载运算的程序,将它们整合植入到我的软件中。比如应用了a命令,它没崩溃,然后再施加b……直至宕机。



△ 马晟哲作品,一种强烈的秩序性从计算机崩溃后的画面里呈现出来。



Q:所以是从大学期间开始思考数字艺术?


马晟哲:我是从2005年大学期间开始数字艺术的创作,到2008年毕业后正式对外呈现作品。在当时是相对比较新的一种尝试,也没有参考的范本,算是国内较早使用艺术微喷去创作数字作品的。


Q:你最开始创作的时候,没有把它当成作品来理解是吗?


马晟哲:一般而言,我们通过计算机创作是有预设的,而我的创作是脱离预设的、未知的,谁都不知道最终的呈现的结果是什么样。最开始它是我的个人兴趣点,通过多年的摸索,我觉得计算机内部或许存在着我们未知的事物,在我看来它具有生物性,本身是有情绪或者生命力的。长期的探索下,我储备了非常大的图形语言库,根据个人的创作脉络我将它们按阶段进行筛选和梳理,决定以作品的形式将它们呈现给大众,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们。这几年元宇宙、AI等理论和应用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相关领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 马晟哲作品,《2018 No.2》、《2018 No.6》,140x110cm-布面丙烯



Q:有人对作品提出质疑吗?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质疑的?


马晟哲:最多的质疑来自于材料和工艺,很多人会主观的认为它是个打印品,或是喷绘。随着大众对这一材料的了解和使用微喷等数字工艺的艺术家群体越来越多,更多的是大家对作品的解读角度的逐渐深入,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相比之前的接受度而言已经好了很多。现在国内外的博览会,展览中也大量出现应用微喷、UV、3D打印等等现代工艺去实施的作品。科技进步迭代的大背景下,还停留在仅从工艺本身去定义作品,尤其是当代艺术作品,我感觉不够严谨。


△ 马晟哲作品,《BOUNDLESS-0406》、《BOUNDLESS-0406》, 木头+画布+艺术微喷+树脂+丙烯媒介剂综合材料,直径50cm



Q:制作方式除了你刚才说的微喷,还有别的吗?


马晟哲:微喷是一类作品执行过程中的一项工艺环节,纸张的选用,媒介的调和,以及树脂的应用等等也是需要综合考量。微喷输出、手工介入,作品会呈现出温度,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时间的记录和痕迹的气息。


不同系列的作品我会去匹配适合的工艺去完成,包括材料的实验和工艺的探索,目前已实施的包括布面丙烯、纸上蓝晒、黑胶唱片、废旧电脑主板、UV打印、蚀刻工艺等等的尝试和摸索。


Q:你这些年来筛选出来的图形大概是什么样的数量级?


马晟哲:我储备的图像库比较大,过去的18年里采集到的图像大概有七八千张,经过筛选后目前作为作品出品的大约2-300张的样子。我认为作品是需要实物的,通过设定合适的尺度,找到契合的工艺将它们呈现出来,因为有很多阶段手工工艺的介入,还是需要挺长的制作时间。



△ 马晟哲作品,上:《Qi-2017 No.1》,纯棉纸手工蓝晒-96x76.5cm;下:《Qi-2016 No.1》,纸上综合材料-96x76.5cm




Q:你可以从行业的角度,聊聊你对马老师作品的一些看法。


劳炜科:2021年我策划马晟哲在王府半岛酒店“艺术回响”项目个展时,看他的新作,当时有了“赛博山水”的展名概念。因为中国艺术史里面的山水概念,跟西方的风景概念完全是两回事情,马晟哲创作的山水,其实也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在提供承载。


他有一个观点我也是很认同的,就是认为计算机或者程序它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个机械的东西。程序是有生命的,在人类肉身控制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生命体,它可以依附于软件或其他载体进行一种存在和控制或者蔓延。


徐冰老师说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先锋艺术?不是用了所谓的人工智能,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先锋。关键的还是艺术家的想法,如果想法还是停留在以前,只是用一个目前最先进的东西去实现,它也不一定是对探讨当下的一个进步。


汪民安老师写过一篇文章,说马晟哲的创作是基于哲学的,它有哲学内涵在里面,一直在外延和生发。他从最早在大连读书时的作品发展,然后形成一棵树,现在又变成一个艺术家的体系。



△ 安邸AD报道的陈妍希的家,墙面上是马晟哲作品。



Q:刚才讲到赛博山水,它跟图像之间的关联性是怎么去考虑的?


马晟哲:2021年我做了一个个展,策展人劳炜科老师根据当时的作品解读后命名“赛博山水”。在我的工作中,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是一种无序的、没有可参照物的机械图形语言。但是18、19年的时候,我在大量运算过程中得到一组类似山水褶皱的图形,它跟过往程序化的图像有着明显的区别,能从中找到参照物。当把它们放大之后,是由无数像素点和数据化小矩形组成的,它和我过往作品在核心上还是有着关联性。“赛博山水”系列通过中国传统书画的宣纸材料作为基底,通过矿物质颜料数字输出之后又加了丙烯媒介剂、树脂等综合材料,将它们呈现出来。



△ 马晟哲作品,《Cyber Shanshui-No.79》、《Cyber Shanshui-No.37》,130x100cm-宣纸+木板+收藏级颜料艺术微喷+丙烯媒介剂综合材料



Q:“赛博山水”这个标签收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马晟哲:赛博是近些年活跃度比较高频的词汇,与时代同频,而山水是个特别“传统”的既有词汇。在我过往的创作中,极少呈现出具体显著指向性或参照物的图形。“赛博山水”的初始视觉出现时,它呈现出有大量像素矩形在一定秩序下组合形成的褶皱或者说是肌理,像山水、山石、水面、岩层等等……我决定将这组数据独立出来,进行新系列“赛博山水”的创作。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组作品的语言会更容易解读或者说进入,我觉得这样一个入口,为大家更好的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后提供路径。


Q: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在做出赛博山水前后有没有变化?


马晟哲:我也是一个新的认知建立的过程,刚开始对山水的理解还是基于名山大川下的概念,慢慢的更趋向于“景观”这个概念。计算机数字视觉的语言体系与自然景观在某个节点上产生共振,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看似毫无关联性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诸多共性,这种关联不仅仅体现在我的创作中,世间万物或许也是这样。



△ 马晟哲作品,《Cyber Shanshui-No.87》,130x100cm-宣纸+木板+收藏级艺术微喷+丙烯媒介剂综合材料



Q:这种数字呈现图像的哲学体系是什么样的?


劳炜科:马晟哲的作品是一个计算机生命体系的日常表达,或者说一个常规表达。如果把计算机语言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话,这就是生命本身的美,就是我们的身体的每一寸,它有自己的构造的基础,大家可以去作品现场感受,把所有系列对比一下,就会看到它作为一个生命体一直在是成长,一直在发展,而且是在多元的发展。


不管是蓝晒、画布、还是用机械臂输出,最近用主板做了一个生命体,这些都是艺术家的选择。但这个创作的底层逻辑就是计算机跟生命跟艺术的连接和外化。



△ 马晟哲作品《Cyber Shanshui-No.37》,130x100cm-宣纸+木板+收藏级艺术微喷+丙烯媒介剂综合材料



Q:艺术家我们觉得好像都是更感性的,但是你一直在跟计算机交互,所以它还是有很多理性层面的东西,计算机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吗?


马晟哲:会,毕竟现阶段的计算机它还是一个工具,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交流。我平时在创作的时候也是习惯一个人,没有人打扰,在这个过程中,时常会陷入一种虚无状态。创作过程机械又很程序化,到一定时间或者状态节点时,我会停下来去走走、听听相声、喝喝茶,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回归自身。



△ 马晟哲创作场景



Q:你是如何对这些图形语言进行二次加工的?是用你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把它往艺术的方向修正吗?


马晟哲:这些年我做了很多的材料实验,早期是通过布面丙烯这类传统的绘画材料,将视觉图形进行绘制。因为我的作品图形语言其实是特别细密的,颜色也非常丰富,通过传统的绘画方式去实现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效率也低。基于此,我找了工人一起协作完成作品的绘制,对我的创作而言,画面本身的图像语言在绘画之上。在长期的实践中会面临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架上绘画的工作方法达不到计算机视觉中的精密性,那些零点几毫米的琐碎线条就像我们皮肤组织的纹路,没有它们我们就没法呼吸,艺术微喷在这时就体现了它的优势,而今它是我创作过程中一个工艺环节。


对不同的系列作品,我会匹配适合它们的工艺和材料,其中包括纸上蓝晒。蓝晒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成像工艺,传统应用于自然物的负片成像。蓝晒对周遭环境温度湿度非常敏感,每次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蓝色。我尝试将电子数据语言图形通过蓝晒来表现,数据语言作为非生命体,通过阳光、空气、水这种孕育生命的方式进行衍变,呈现出一个好玩的东西来。在材料的应用中如何突破固化,我还在不断揣摩、实验。



△ 马晟哲蓝晒创作场景



Q:这些年数字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最开始去做数字艺术跟现在再去做数字艺术,观念是不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马晟哲:对,会变得更加坚定了。最早我在做数字创作的时候,互联网和程序应用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现在的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概念在当时看来像是天方夜谭。


Q:今年chatGPT很火,你有考虑把它引入到你的创作里面吗?


马晟哲:chatGPT它是基于足够量的数据库进行生成,比如说在做设计项目的时候,图形需要生成效果图,这时AI的工作效率显现出来,但是它终归还是一个数据工具,对原始创作本身的帮助目前看来没有那么大。还有就是,我觉得不能去依附某个工具来提供创作思路,更多的还是要跟随自己的内心。



△ 马晟哲作品衍生和跨界应用,与SKP-S合作展示以及与Scarfskin合作的艺术地毯。



Q:你这个创作实际上你如果让科技公司知道,他们应该也会觉得挺有意思的。


劳炜科: ChatGPT也好,人工AI也好,就像谈你拥有一个10万册的图书馆,跟你看过一本书得到的感悟之间的差别。人工智能或者计算机,有再多的信息量或者说训练有素,但对于一个纯创造性、纯思想性的领域,它还是需要迭代历程的。


Q:我有一种担心,就是这种创作方式会被别人模仿,比如说别人也用这种方式,那么你怎么建立你自己的唯一性,或者表达作者就是我?


马晟哲:其一,我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其二,我在选作品的图形语言过程中,是有一定的逻辑和创作脉络的。如果你经常去观看当代艺术的展览,有阅读作品的经验,会发现我的作品还是有一定的视觉识别性,不是依附于某个视觉符号的识别性,是一种“气息”。





 ©



内容策划|子溪

平面设计 | 俊儿  排版 | 刘梦婷

图片提供 | 马晟哲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往期精彩回顾 


世界的城市——巴黎改造启示录


网红之后,发现鹤岗的原生逻辑


地域、自然与建造的意义——RCR走访后记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