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人谈丨升职导向下,建筑培训寻求长期助益

佳琪 多鲸
2024-09-29



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 129495 个,从业人数达到 4174.7 万人。规模巨大的从业人群孕育出庞大的培训市场,纵观建筑培训赛道,培训目的从技能提升、人才成长到资格考试,不一而足,细分领域从建筑设计、施工、路桥、造价到项目管理,更是百花齐放。


作为建筑业培训典型企业,筑龙学社把握赛道红利,凭借专业服务和课程产品,帮助百万学员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截至目前,筑龙学社自有社群已覆盖 1600 余万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微信公众平台拥有 600 余万粉丝,形成了多个成熟的私域服务场景。


筑龙学社以何取胜?采访中,总裁丁艳青不止一次强调「价值」的重要之处。在丁艳青看来,筑龙学社成立至今 24 年间,始终坚持打磨产品,迭代训练模式,突出内容专业性,让学员通过真实训练掌握岗位技能,正因如此,才找到了真正的竞争壁垒——「用户认可」。「我们用产品和服务让用户明白,筑龙的内容是专业的、可用的。」



教育培训依托行业存在,行业的基本情况奠定了培训业务走向。


这就不得不提到建筑业的独特性。不同于一般行业,建筑从业者需要先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满足工作年限要求,才能具备考证资格。因此,学员学习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就业,而在于提升个人能力,在于用资格证书撬开晋升通道。「基于这点,要想做好建筑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就更得强调价值感与服务性。」


明确了这点,对应的产品研发、课程设计、师资培养也就有了调整方向,随之搭建起整个机构差异化发展的「产品服务金字塔」。


差异在哪里?学员参与培训的「潜台词」是升职加薪,更看重的是长期助益。丁艳青表示,筑龙学社结合学员长期发展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岗位,分级分类设计产品服务,为不同阶段的人群构建了不同的成长序列。这样一来,既完善了产品体系,也拉长了用户生命周期。「这避免了职业教育一个很大的痛点,如果只做考证,就只是一个节点上的业务,需要不断地去研究获客,复购成本也会大大提升。筑龙学社搭建这样一套成长体系,服务了用户,也引导了长期活跃。」


如今,据不完全统计,建筑业已有 60% 的从业者曾接触或正在使用筑龙学社的学习平台,基本实现了学社用户画像和行业用户画像的重叠。具体来看,有三个突出特征:


一来,绝大多数为新入行者。「我们在 2002 年推出了一个年费仅 68元 的会员产品,包含了新入职三年之内技术人员的刚需内容。」丁艳青道出产品的设计思路:「我们所服务的人群更多是设计师和工程师,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撰写各种方案文档。而且建筑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对安全性要求极高,流程管理也非常严格,因此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文字工作,这对从零开始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筑龙学社才广集经过市场检验的模板,为新入行者打造了这样一套模板库,也打牢了筑龙产品体系的「地基」。


二来,工作半年以上者。「地基」之上,谈到训练营、案例课。丁艳青指出:「数据显示,学生购买筑龙学社训练营并不多,因为大家在大学时并没有急切训练技能的诉求。只有在工作半年以后,在真正的工作场景中,大家才会发现原来很少有师傅会手把手教你,工作中又有许多隐含知识需要学习,那么,这类工作半年以上、希望提升自我、对职业有期待的人群,就成为了训练营的主力用户。」


三来,行业中高层管理者。再到「金字塔」上层,是筑龙学社的 VIP 会员产品。这档产品中,筑龙学社邀请行业大咖,进行最前沿的案例解读、政策说明、趋势预测,主要触及对行业前沿有一些认知,对技术有一定了解,希望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用户。这类用户基本已经位于行业中高层。


再跳脱用户周期看,筑龙学社还有一个秘密「杀手锏」——学习社群。在丁艳青看来,正是因为筑龙学社搭建了专业学习社群,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了用户的学习习惯,才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独特竞争点。「行业中大多数培训机构停留在第三类人群中,随着政策变动组织线下课程。例如营改增这个主题,培训机构可以一年开几十个班,但总归开一年就结束了,第二年还得换个热点重新来过。」



差异化细分用户,搭建产品「金字塔」,落脚点在于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提升培训实操价值。


这就回到了培训行业的核心问题,产品和服务如何落地?师资和课程如何配合?


师资方面,筑龙学社形成了三个层次、五个学院。丁艳青介绍,「三个层次」分别是全职讲师、教研团队和专家学者库。第一层,要配置全职讲师,行业逻辑、业务逻辑就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建筑业符合这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有一些全职讲师来负责课程的录播、直播,或是担任教练。这类讲师需要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完整经历过两个以上项目。」


第二层,只有全职讲师还不够,师资团队还需要进一步扩容,这就有了教研团队。「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筑龙学社会配置一个专业的教研团队。比如在建筑设计领域,会邀请各个顶尖设计院里的总工、专业负责人等资深骨干,并且与其中8-10个人建立紧密合作,每个月召开一次教研会,随时沟通培训经验,以此形成一个完备的教研团队来支持全职讲师。」


第三层,为了将教学内容推向更前沿,筑龙学社还合作三千余位专家学者,建立了庞大的专家学者库。「这类讲师的范围就更大,包括国际国内的一些大咖。」丁艳青接着说:「合作模式也不同。这类讲师是不定期的,核心作用在于输出案例课,直观展示行业的实践成果。有交流机会时我们会请他们来,他们给我们提供更多案例,例如冬奥场馆的改造等等。」


她进一步总结,不同类别的师资有着清晰的定位,最外围的专攻前沿实践,中间的给予技能指导和案例输送,最内层的输出日常教学,师资体系便紧密相连了。「除此之外,筑龙学社还设置了班主任,固定负责日常领学,进一步保证了高质量、体系化的培训过程。」


如今,筑龙学社已经培养出 26 位全职讲师、40 余位资深骨干型讲师,并进一步形成了设计、工程、造价、BIM、管理五大学院,每个学院中另配教研团队。此外,还与 147 位特邀专家建立联系,将授课内容延伸到机电工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各个方面。


但实际上,在建筑培训领域,像筑龙学社这样「下血本」培养师资的机构并不多,大多数机构还在采用「外聘」模式节约成本。对此是否值得?不可否认,教研能力的高水平和稳定性是外聘讲师远远无法企及的。正是认识到这点,筑龙学社才不惜成本从内部培养师资团队,以此为不断研发和迭代课程创造有利条件,保证筑龙学社能够始终在研发方面居于行业前列。


在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支撑下,筑龙学社从 2015 年便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课程打磨流程。课程选题环节,从用户访谈直接切入。「一则是访问用人单位,从领导、同事等渠道了解招聘岗位需要的能力。一则是访谈学员,看大家对课程的反馈。如果反馈好的话,我们会就这个选题组建教研团队,讨论教学内容和训练模式,填充典型案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


之后是销售环节。这里,学习社群就发挥了「试验田作用」。筑龙学社会展示一个约 5 分钟的介绍短片,将教学方案在社群中进行预售。大约持续 1-2 个月后,便会召集一个约 30 人的培训班进行直播教学,再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收集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最后再去正式录课。等到从内容、定义到价格、策略完全确定下来,产品便正式上线销售。


不过,相对培训行业对「定制化」「个性化」的崇拜,筑龙学社却很少推荐用户购买定制课程。「内训定制课并不占筑龙学社的主流业务模型,如果一家企业刚刚接触培训,我们会建议先用筑龙自有的课程,因为职业教育对专业性要求高,企业用户很难刚开始就做到完备。盲目追求定制课只会抬升成本,不是一个划算的事情。



纯粹的 2B 能够带来营业收益,却无法带来长期使用价值。


谈及受众群体,丁艳青再次强调了「价值」在筑龙学社发展中的导向性作用。「我们经历了一个从 B 到 C 再到 B 的过程。最初,我们从企业服务切入进来,为企业用户提供在线展示等服务,当时收益非常好。但是经过两年时间,我们深切感受到这种服务对建筑业企业来说其实价值不大,我们的服务无法帮助项目成交。」


她又接着回忆:「当时团队内部的有一种声音,如果继续坚持这条路,我们肯定会越走越窄。因为你无法创造价值,你只是收钱。


如何解决?转型 2C 成了一个摆在面前的选择。不出意外,转型遇到了很严重的堵点和阻碍。「这一次转型非常艰难,我们从原来不错的收益表现变成零收入,然后重新开始寻找价值,摸索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能提供什么。」


这样一次脱胎换骨后,筑龙学社又迎来「化茧成蝶」的惊喜。2015 年开始,2B 业务再次从 2C 业务中自然「生长」了出来。主要表现在面向 C 端招生时,不仅有许多职业学校表达出合作意愿,还有一些 C 端用户在成长为企业中坚力量后,开始将企业培训需求引流到筑龙学社中来,转化为 B 端用户。老客带动之下,企业采购审批流程也更加简单便捷了。


这是如何实现的?说到底还是因为信任。「大家来问企业培训,最初我们都说筑龙是不面向企业的,我们的服务都在 C 端。但是因为用户信任,有的企业会说『没关系,你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配合就好』。在用户的支持下,筑龙的 2B 业务就逐渐生长出来了。」


筑龙学社在招聘领域的积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筑龙学社在 2008 年开启招聘业务,持续提供微企业服务,后期又迭代成微猎头。在匹配学员、岗位和企业的过程中,筑龙学社运用了掌握用人需求的先天优势,相比其他培训机构,能够更好了解岗位技能需求。「所以对我来讲,2B 业务的成长是自然地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在丁艳青看来,BC 两端业务是并行的,互为表里、相互贯通。时至今日,筑龙学社仍然保持着 2B 和 2C 的双轮驱动模式,并且形成了稳定的 1:2 业务比例。


但 2B 和 2C 到底存在本质不同。2B 是企业单位买单,2C 则是学员个人买单,学员由成本产生的培训期待也存在差异,最终结果是业务线的分化。丁艳青把这种分化总结为「面向服务场景的」和「面向职业发展的」


在 B 端,筑龙学社主要从「服务+课程+平台」搭建体系,其中服务先行。为什么这样强调?这是因为企业培训更多的是用课程来配合战略发展,辅助实现业务需求,事实上并不太关注个人需要。因此面对企业时,筑龙学社会将现有课程进行一定的服务整合。


这需要培训机构配合行业节奏。就拿 7-9 月份来说,这个时间段最多的是新员工培训。「建筑业国企多,这背后就涉及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这个时候HR最忙的就是新员工培训。我们会整合筑龙的产品来服务企业,还会做一些外延服务,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和施工单位。」到 9-12 月,服务场景来到高潜员工的挖掘上;再到年终,服务场景转换为课程效果评测;转年春节后,重点又落在配合企业启动新一年的开工任务。


「面向企业,培训机构是有主题、有目的地去配合行业发展。而在 C 端,筑龙学社从用户对职业发展需求出发,集中提供硬技能培训。这么一看,B 端 和 C 端业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筑龙学社创立 24 年,经历过转型之痛,也承受过疫情之苦。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丁艳青的最大的心得感悟,就是「坚定信心,保持专注,顺势而为」


为何能坚定信心?因为整体社会发展向好,企业培训需求不会倒退。即便是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来自社会、政治、技术和文化的挑战层出不穷,房地产行业也再无法回到最初的红利巅峰,但建筑培训机构仍不应丧失信心,而应当持续关注国家政策风向。


要清楚,企业培训的刚需性正在逐渐增强。过去,许多企业不重视培训,甚至连培训机构本身也不相信培训能够带来价值和结果,但如今形势已经转变,企业培训需求一经打开,就不会消失。


一方面,现在所有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考验,那就是员工的流动性问题。企业培训恰恰是能够给员工增强安全感、获得感,进而留住员工的一个方式。只要员工在企业能够明显看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那么这个人就会稳定下来。如果企业还能进一步提供体系化成长路径,对优秀员工来说更是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依靠企业培训,企业就能把那些有职业期待、学习能力的人才留住。


另一方面,建筑业知识迭代非常迅速,经营场景又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培训产品持续研发新的产品服务,来填补需求空缺。丁艳青举例说:「就像最开始做微信,现在要做短视频,后来又要做长视频。知识的变化和迭代对每个行业都是同等的,它非常快,甚至会越来越快。


再者,要对什么保持专注?丁艳青给出三个趋势:基层化、线上化、自主化。「基层化」是指面向基层的培训增多。丁艳青回忆:「几年前,所有的朋友、行业参与者都在反对我们培训员工基本技能。因为在企业内部,员工就是慢慢磨,根本不会有培训。但是近几年,明显感觉到 C 端热情非常高涨,到 2019 年更甚,B 端各种大小企业都来给员工买课。这算是特别大的变化。」


「线上化」是指企业培训向线上转移。「这是势不可挡的。」丁艳青对此非常肯定,她进一步预测:「就建筑业来讲,中层及以下的培训可能 70-80% 都会是线上,但中层以上还是会以线下为主。放眼整个企业培训市场,未来预计能够达到 50% 以上。」


「自主化」则是指由强制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丁艳青坦言,有的课程网站不允许学员自行快进,有的还要在视频上加锁防止盗版,但她认为,要想学员学完,并不取决于进度条,而是课程本身受到认可。因此,培训机构还是应当将目光放在引导主动学习上面,而不是利用附加功能,来影响学员的正常使用。


那又怎样才称得上顺势而为?丁艳青的想法非常纯粹:「我认为就是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产品,服务好当下企业。在恶劣的大环境下,一起度过艰难时刻。」


总而言之,大环境越是复杂严峻,培训机构就越是应该保持简单。「不要试图面面俱到,坚持一个独特的定位,坚守住自己的核心价值,然后努力做得突出,就能生存得很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多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