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菜的「幼儿职业学院」爆火:劳动教育蕴藏行业发展新机会
近日,一则关于江苏徐州一家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孩子们穿着围裙、戴着厨师帽,像小大人一样在幼儿园做起了烙饼、灌香肠等,受到了家长的热议与热捧,甚至引得千里之外的家长慕名而来。
曾几何时,从孩子出生开始,许多家长便在为孩子挑选幼儿园做打算,即使不能赢在起跑线上成为「领头羊」,也不能和其它孩子相差太大。随着现在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多家长逐渐不再以「超前式」教育为追逐目标,「不想再让子女走自己的老路」,希望孩子能在童年快乐中学习必备知识,迎接未来。
劳动教育延伸至幼儿园,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幼儿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审视与探索。
传统上,幼儿园教育主要以游戏和学习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待不断提高,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受到重视。劳动教育的引入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幼儿成长的一次深刻探索。
在教育理念上,劳动教育强调通过实际的劳动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这种以「动手」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更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如炒菜、插秧、植树、清理环境等,孩子可以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勤劳、自律的品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操作技能和空间想象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学会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从小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幼儿的模仿行为里蕴藏着教育良机,幼儿依靠模仿他人学习知识技能,同时这也是发展幼儿同理心的基础,让他们拥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赵刚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指出,与中小学强调智力发展不同,幼儿园时期是孩子进行早期社会化实践的阶段,通过游戏模仿成人社会和未来社会。因此,让孩子通过劳动方式来体验生活、模拟社会,应该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
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应该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在幼儿阶段,他们天性好动、好奇,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因此更容易接受通过劳动活动来学习和成长。适合幼儿的劳动方式应该是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得看准娃娃们的节奏」,例如园艺种植、手工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培养细致观察、耐心等品质,促进其综合发展。
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举措,要求在大中小学各阶段贯通劳动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相融合,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随后,教育部发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响应,推动实施相关政策。
劳动教育在幼儿园里正势如破竹,拿着教育政策和标准的大旗高高飘扬。教育部门发布了一连串的文件,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给这事儿送了个保障的政策「保险」。不过,相关政策和标准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补,要确保劳动教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卡壳不掉链子。
尽管劳动教育为幼儿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其背后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和「绊脚石」,碰上的这些瓶颈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过早接触繁重的劳动任务可能对他们造成过大的负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孩子们的安全,厨房烹饪、农场种植……为确保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安全性,学校和幼儿园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劳动场所的安全监管,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装备,以及配备专业的救护人员,及时应对意外事件。
如何平衡劳动与游戏,确保幼儿在学习和玩乐之间取得平衡?劳动要适可而止,不能让孩子们连玩的心情都没有了。关键是要让劳动活动有趣味性,让孩子们既能动手又能玩耍,开开心心地学习。同时,在现代社会工作压力下,家长们有时忙得不可开交,缺乏时间参与孩子的家庭劳动教育,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在引导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一些幼儿园很可能为了宣传噱头而一味跟风,而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培训和经验,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反倒是做了反作用,同时教育系统内尚没有专门的劳动教师入口,高校人社部门等相应人才匹配阻力较大也还需要时间。
不同于国内的「劳动教育」的称呼,国外更多称呼其为花园教育。花园教育以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花园作为学习主要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式实践学习活动,以生态知识普及、营养教育和学习生活技能等为目标,将体验学习放在首位,整合多学科领域,并将学校、家庭和社区联系在一起,力图让学生实现主动式、体验式、浸润式的学习。
学校花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在 17 世纪,夸美纽斯等教育家提倡在学校内部建造花园,这种理念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随着这个概念在欧洲的传播,19 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着手建设花园。而在美国,乔治·帕特南学校于 1891 年建立了美国最早的学校花园,引起了进步主义教育者的浓厚兴趣。杜威等教育家认为将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社会责任感。
20 世纪初,美国的学校花园得到了国家园艺和农业相关组织的支持。芬妮·帕森斯在德威特·克林顿公园内创立了以儿童教育为主题的世界上第一个花园。她认为,花园不仅可以提供食物,还可以教育孩子们必要的生活技能和公民美德。这一理念激发了许多教育实践者建立类似的花园,他们希望通过花园将青少年与自然联系起来,并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公民。1995 年,加州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全美第一个学校花园政策,旨在通过建立学校花园来丰富青少年的生态知识、培养劳动技能、提高学业成绩以及增强环境意识。
进入 21 世纪,人们开始不断探索和实践环境、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学校花园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性。当前,学校花园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正规教育的实践场所、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教学手段,以及连接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纽带,并出现了许多相关项目和课程,如波士顿学校庭院项目、康奈尔花园学习项目、波特兰学习花园实验室、旧金山绿色校园联盟、伯克利可食用校园项目、4-H 青年花园项目等。
虽然中国的「花园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由于中国历史悠久的劳动精神传统、农耕文化的沉淀、家庭价值观的支持等文化上的深厚传统基础与社会支持,为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争做先驱,打造中国劳动教育标杆企业,是国内多家教育企业的一致追求。早在 2021 年,新东方各方分校便陆续推出了劳动系列主题的研学营,如杭州新东方的「劳动少年行」,带孩子参观农业器具、挖苔藓、插秧、扎染......上海新东方也在 2022 年面对 1-9 年纪的孩子推出了「当一天农民认种一平米」劳动教育半日成长营」;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素养中心在现有素养课程基础上,推出了针对劳动教育的短期课程;而中国东方集团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探索,推出了义务教育教学阶段的研学行动,并开发了标准课程包。他们还通过特色劳动课程进校园活动,打造了实践基地和劳动课程参观体验中心,举办了烹饪课堂进山区校园等活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不少机构仍在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教育特征、凸显地方特色、迎合学生年段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不能简单地复制成人教育模式,应该及时调整教育产品和服务,保持市场竞争力。紧扣国家政策文件,打造「多色」劳动课程,或许才是国内教育企业的机遇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