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电影产业“尼莱坞”——你所不知道的非洲电影宝藏
文/闫东洁
编辑/任娴颖
十多年前,《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一个词——Nollywood(尼莱坞),并将其与美国的Hollywood(好莱坞)、印度的Bollywood(宝莱坞)类比,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影产业。此后,“尼莱坞”或者“瑙莱坞”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
所谓“尼莱坞”,是西非尼日利亚电影产业(Nigerian movie industry)的代称。相比好莱坞与宝莱坞的盛名远播,尼莱坞这座非洲的电影“宝藏”,时至今日还“埋藏”在这块广袤大陆之下,不为世人所熟知。
之所以将尼莱坞称作宝藏,是因为它的产值极高。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尼日利亚电影业年产值约为6亿美元,有100万人从事电影业相关的工作,从业人员数量仅次于农业。
也有一种说法是,尼莱坞的产值早在2013年就达到了30亿美元。作为一个参考性的对比,中国2013年内地总票房为217.69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约合35亿美元。
事实上,关于尼莱坞的产值,具体数值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所谓“尼莱坞电影”,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
被普遍认同的是,它包含了所有尼日利亚电影人生产的电影作品。而这些数量可观且普遍成本低廉的电影作品,从城市到乡村,风靡整个非洲大陆,有的甚至走进院线、走进西方电影界,并受到更多国际的关注。
光盘流行,一两万美元拍一部电影
在中文搜索引擎中键入关键词“尼莱坞”,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调侃性的文章,有的惊叹尼日利亚电影产量比好莱坞还要多,有的则挖苦尼莱坞电影粗制滥造、演技夸张、特效五毛。
在英文搜索引擎中搜索“Nollywood”,结果列表里还多了些YouTube等网站上专门播放非洲电影的平台,以及少数走进巴黎、美国电影展的“高端”尼莱坞电影。
但这些,都和尼莱坞这个庞大的电影产业的全貌相差太远。
对于今天中国的大部分观众来说,到录像店租VCD或者DVD回家看电影,已经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回忆了。但在尼莱坞,盗版、售卖光盘仍然是其产业链中最可观的一个部分。
绝大部分尼莱坞电影都是“家庭作坊”式制作。通常,一部电影的制作经费在1-2万美元,制作周期最短可能只有一个星期,剧情简单、表演夸张、特效简陋、包装简洁等,确实是这些作品普遍的特点。
在强大的盗版光盘销售链中,每周都有大批新电影制作完成,并迅速从出品人经过分发商出现在大小城镇的电子市场上。这些廉价光盘充斥着尼日利亚从城市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乃至风靡整个非洲大陆。
尼日利亚电影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尼日利亚经济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靠着发达的石油经济,其一度发展为半发达国家,涌现了一批富人,因此也对娱乐业有了更多的需求,国内出现电影院、社区电影分享场所等。
而到了80年代末,油价下跌,尼日利亚出现经济危机,社会环境动荡,人们更愿意待在家里而不是外出活动,电影院线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本土生产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在尼日利亚电视台(Nigerian Television Authority)上变得十分流行。
而后,录像带技术逐渐发达,涌现了一批售卖录像带的商贩,开始自己出资制作电影和电视剧。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录像机技术的成熟,光盘和播放器从城市来到农村,从富人阶层普及到普通家庭,从尼日利亚扩散到整个非洲,人们的需求爆发式增长,一发不可收,直到今天。
上传YouTube,“意外”大受欢迎
生长在英国的尼日利亚人詹森·恩乔库(Jason Njoku)在2009年第一次接触尼莱坞电影。当时,他的妈妈找不到足够的电影来看,就要他帮忙到网上搜光盘。令詹森惊讶的是,他找遍了Amazon和Ebay,并没有几部电影可以买。
于是,詹森顺着手里电影碟片上留下的地址或电话,开始尝试直接联系尼日利亚的制片人。他想买断电影的电子版权,并放到网购平台和视频网站上做付费资源。
制片人听说他的来意后哈哈大笑道:“什么电子资源?我们没有电子版,只有碟片。”詹森便用每部200美元的价格,买断了数百部电影的版权,并将碟片里的电影内容复制为数字文件,不论电影质量如何,都上传到YouTube,创办了第一个尼莱坞网上频道。
这个频道在2010年上线,一下就取得了成功,短短一个月,就有160万用户付费观看。这些原本“来路不明”的电影竟如此受到欢迎,就连詹森本人也颇感诧异。几个月间,频道的电影资源从一百多个增加到上万个,詹森的小团队很快实现了月收入5万美元。
随之,尼莱坞电影的电子版权价格也水涨船高,在一年内涨到了数万美元。
2016年,詹森创办iRoko团队,被称为“属于非洲的Netflix”,受众范围也从欧美扩展到了非洲,越来越多的非洲用户也愿意付费观看网站上的电影资源,毕竟,这比购买碟片方便得多,而且也便宜一些。
和詹森几乎同时发现尼莱坞电影价值的,还有希克(Chike Maduegbuna)。他带领团队投资2.5万美元,在8年前创办了Afrinolly,想要做安卓平台上的尼莱坞电影播放器,他将它称为“非洲的IMDb”。
Afrinolly赢得了一次科技大赛的奖项,并得到谷歌的投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曾经造访Afrinolly的总部,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需求庞大:“我们讲的是非洲故事”
尼莱坞电影是在观众的需求中,迅速成长到了今天的体量。而其受到喜爱的基础,是非洲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需求。
从15世纪早期到20世纪末,非洲大陆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处于西方殖民统治之下。欧美电影中的黑人角色,往往是笨拙、丑陋、贫穷、暴力的,他们的形象被标签化。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1990年,随着纳米比亚共和国的独立,非洲大陆的殖民时代宣告结束。
非洲大陆成百上千的部族原本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当今非洲也是人才辈出,城市车水马龙,但在欧美电影里,非洲人形象的单一标签化现象却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这让非洲人民难以接受,甚至十分排斥。
于是,尼日利亚人自编自演的电影,得到了非洲观众最广泛的支持。正如尼日利亚著名电影人费米·沃杜拜弥(Femi Odugbemi)所说,因为有了尼莱坞,人们才知道,非洲人也可以盖得起高楼;非洲也有富人,有的可以买得起七八辆车,他们也遵守一夫一妻制;非洲人也像世界各地的人一样,也有爱情,也会出轨……
尼莱坞让世界知道,非洲人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一样,是平等的。
尼日利亚电影人尤格祖·J·尤格祖(Ugezu J. Ugezu)说:“让我们的电影大受欢迎的不是高深的技术,而是故事。我们讲的是非洲故事。”
尼日利亚有两百多个部族,比如,西南部的约鲁巴族人制作了一部电影,那它一般是在约鲁巴族人之间最受欢迎,东部的伊博族则需要从伊博族电影中寻找认同。
刚果卢本巴希大学教授卡楚瓦·恩戈洛马(Katsuva Ngoloma)表示:“我认为白人,不管是欧洲人还是美国人,都无法像非洲人那样欣赏尼莱坞的电影。但是非洲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会从这些电影里以某种方式看到自己的影子。”
尼莱坞正在对外部投资者打开大门,正如尼日利亚知名电影人马哈茂德·阿里-巴洛贡(Mahmood Ali-Balogun)说的:“想拍电影?剧本有了,马上就能筹集资金开拍。我们不喜欢用法国和欧盟的拨款,它们会规定摄像机的位置,还会改剧本。对我们这些在非洲的人来说,这种模式不好。”
移动终端:尼莱坞电影的未来?
观众的需求,也在推动尼莱坞电影业“不得不”迅速生产新作品。
费米表示,每周都有很多光盘销售商到批发店催着要新品,于是几乎每天都有不止一部电影出品。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尼莱坞电影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投入低,周期短,利润率高。
但这也造成了尼莱坞电影的一些问题,比如:
由于数量庞大却没有官方系统,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并没有一个电影的搜索库,甚至许多电影都没有电子版本,一批光盘生产出来,卖完了,这些电影就封存在光盘里,光盘所不及的地方,大家就不知道这些电影的存在。
小作坊的制作形式难出精品,再加上市场对光盘更新速度的高需求,制作人就更容易急功近利,短线制作而忽略品质。
观众长期自我培养起来的消费形式,现在也较难改变,尼莱坞电影业是自下而上发展的电影业,若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更增加了难度。
近十年,随着电影院在尼日利亚重新出现,以及网络生态的逐步发展,尼莱坞电影产业模式也开始转型:
一是出现了政府或投资人出资支持的“高端”作品,它们走进院线、走进西方电影界,受到更多来自国际的关注。
二是年轻一代电影人的教育背景越来越好,他们开始更多思考尼莱坞电影的发展方向,并推动版权保护的立法等。
三是受到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冲击,尼莱坞电影业也开始为将来的生产、分发模式重新思考。
录像带模式虽盛极一时,但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发展,改变已然在发生。
2012年,尼莱坞电影在非洲法语地区大受欢迎,于是出现了一个名叫尼莱坞电视(Nollywood TV)的卫星频道,全天播放法语配音的电影。(尼莱坞电影大多使用英语,也有一些使用尼日利亚主要的民族语言。)
目前,从录像带到电视的转变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缺乏稳定的电源、电视电缆等基础设施,零散的电影制作方式也为播出制造了难度。此外,电视播出的盈利模式也有待挖掘。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又为尼莱坞电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有观点认为,想要改变非洲人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习惯并非易事,况且现在非洲国家的网络流量又比较昂贵。
但希克和詹森都认为,尼莱坞电影的未来会落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毕竟非洲人手中的移动设备数量正在增加,网络费用的性价比也越来越高。
好望观察,聚焦中国新经济出海,专注非洲、东南亚、印度、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报道和研究。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