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疫|慈心善行济世间 同舟共济抗疫情

释演觉 云林志工 2024-03-19


慈心善行济世间

同舟共济抗疫情

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是佛陀本怀、菩萨本愿,是佛教徒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勇猛精进的不竭动力。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广大佛教徒的心,更激发起佛教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愿行。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有力行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团结带领全国佛教界坚决贯彻落实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大力发扬中国佛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积极践行佛教慈悲济世、知恩报恩精神,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一、快速反应,果断行动,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


本会先后发出《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寺院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疫情期间停止相关活动的通知》,提出“宜闭不宜开、宜散不宜聚、宜静不宜动、宜修不宜逸”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佛教寺院和院校暂停对外开放,暂停一切集体活动,暂停僧众外出参学。近日又梳理各地经验,提出《佛教防控疫情措施汇录十条》,指导各地佛教界结合实际持续严密做好防控工作。地方佛教协会 、院校和寺院迅速响应,转入“闭关清修”模式,调整集体宗教生活,加强场所消毒,周密开展人员健康监测、防护、报告工作。认真做好本部疫情防控,迅速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议防控机制,高度关注僧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了解工作人员出行信息,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导中国佛学院延期开学并做好留校师生健康防护,指导直属寺院落实细封闭管理等防控措施,努力发挥本会在全国佛教界疫情防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视频:全国佛教界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二、及时发声,安定人心,积极主动传递佛教正能量。


本会及时汇总、发布全国佛教界抗击疫情信息,介绍疫情防控动态,传播科学防护知识,引领佛教界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信众不妄语、不恐慌、不聚众、不添乱,以科学手段防疫治病,以佛法修学净化心灵,做好稳定人心、净化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组织开展以“大悲心起抗疫情”为主题的佛教书画诗歌作品征集活动,以笔墨为佛事、丹青作布施,激励佛教界共抗疫情、救苦救难的慈心悲愿,征集作品已陆续在网络发布。班禅副会长等藏传佛教全体僧尼和信教群众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关键时刻发挥自身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帕松列龙庄勐副会长等南传佛教代表人士通过网络视频为众生诵经祈福,祈愿疫情早除、国泰民安。本会还积极向外国佛教组织和佛教友人介绍我国抗击疫情情况,争取国际佛教界的理解和支持。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潘.瓦那密提致函本会,对疫情表示深切关注,向疫情地区人民致以诚挚慰问,愿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疫情,至诚祈祷疫情早日消除、民众生活恢复如常。

视频:中国佛教梵呗艺术团唱诵《心经》

三、慈悲济世,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会及在京直属寺院等近期共募集善款500多万元,与湖北佛协及时沟通当地急需物资信息,并委托灵山慈善基金会、苏州弘化社基金会、慧海公益基金会等采购紧缺物资,支援抗疫一线。截至2月10日,在本会和社会各方善款支持下,基金会已向疫情地区捐赠口罩167.2万只,呼吸机558台,制氧机800台,紫外线消毒设备250台,防护服4.3万件,医用手套73万双,消毒液34吨,医用酒精2.6万瓶等急需物资。


各地佛教团体、寺院和佛教界人士面对疫情感觉同身受、心急如焚、悲愿如潮,不分地域、不分先后、不分寺院大小纷纷踊跃捐款捐物,表达慈心善念,践行爱国精神,回报国家恩、众生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底,全国佛教界已累计捐资捐物价值共计约3亿元。

国外佛教组织、寺院和佛教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本会捐赠善款或医疗物资。其中,韩国佛教界捐赠3万只口罩,新加坡福海禅寺捐款20万元人民币,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新加坡佛学院和广声法师个人共捐30万元人民币。


各地寺院虽然暂时关闭,寺内僧众却时刻不忘饱受疫情折磨的手中同胞,日日以虔诚恳切之心诵经念佛,祈愿三宝慈光加被,灾疫尽快消除,以佛教特有的方式为解救众生苦难奉献绵薄之力。


本会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国佛教界彰显不断进发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突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突出人间佛教的无我利他精神,突出发挥新时代中国佛教的积极作用。


中国佛教协会“大悲心起抗疫情”主题书画诗歌作品

《罩顾好自己》,作者:慧云

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


第一

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协助党和政府将疫情防控阻击战进行到底

本会将团结带领全国佛教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当地党委、政府防控要求,克服麻痹大意、放松懈怠,确保前期防控举措不动摇,并根据疫情发展补充完善,在落实落细上用心思、下功夫。进一步抓好会本部、中国佛学院和直属寺院疫情防控,及时总结各地防控经验,加强对地方佛教界的指导,继续实施寺院、佛学院封闭式网格化管理,确保佛教领域疫情防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第二

进一步做好信众引导工作,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继续运用佛教媒体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介绍佛教界抗击疫情突出事迹,传播科学防护知识,鼓励、支持地方佛教界人士持续做好稳定人心的工作,帮助信众以佛法智慧和科学态度看待疫情,以积极光明的心态做好自身防护,以慈悲精神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展现包括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第三

发扬慈悲济世精神,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质支援。

继续鼓励有条件的佛教团体、寺院、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根据自愿而为、量力而行、依法有序的原则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一线,救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支持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等。



第四

指导佛教院校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

针对开学前学生集中返程等情况,制定相应预案,确保开学安全、有序、顺利进行,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网络教学准备工作。



第五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指导地方佛教协会、院校、场所根据疫情防控中遇到的新情况、暴露的老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卫生防疫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提高佛教界内部管理水平。

第六

及时了解各地寺院日常生活情况

帮助地方佛教界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确保寺院僧众基本生活和安全防护有保障。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至诚祈愿三宝慈光加被,疫情早日消除,人民吉祥康宁!


(本文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演觉在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往期回顾

云林古刹


最胜觉场 春天你好

新闻动态


新闻 | 杭州灵隐寺清明慎终追远 代诸姓祭祖

放生护生


放生护生|丰子恺的护生情怀(一)

放生护生|丰子恺的护生情怀(二)

放生护生|丰子恺的护生情怀(三)

放生护生|丰子恺的护生情怀(四)



摄影|一叶

美编|慧容

责编|妙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