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冬至到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民间节日,无论在天文意义上还是民众心目中都很受重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公历中出现在12月21~23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70°。
冬日景象(佘治骏拍摄)
正如我们在“立根杆儿测夏至”一文中所述,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利用圭表测量中午太阳的影子,夏至这天的影子最短,可以测定夏至;类似地,冬至这天的影子最长,冬至得以测定。冬至名称的意义,南北朝时代梁朝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明代圭表(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
圭表测量功能原理图(来源:《图解天文学》)
北半球各地,随着夏至后太阳直射点的南移,白昼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加长;在秋分那天昼夜等长,过了秋分夜晚就长于白天了。冬至日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因而在古人眼里是“阴气”最鼎盛的一天,故曰“阴极之至”。冬至以后,展现出“物极必反”,太阳直射点的的位置逐日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加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则成了由阴长阳衰到阳长阴衰的转折点。在古人看来,从冬至到夏至的半年属阳,也就是一年中的“阳半年”是从冬至开始的。这正是上述“阳气始至”的缘由。太阳直射点的的位置在秋分那天已到了赤道上,之后到了赤道以南;北半球各地中午太阳的高度从夏至以来逐日降低,到冬至这一天太阳的高度最低,所谓“日行南至”正是这个意思。
请读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小至”(小至又称小冬日,即冬至第二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第二句明说“冬至阳生”,接着春天就要来了,白昼变长(第三句的意思,即由于白昼长了,刺绣工一天的工作量要增加了),柳枝吐芽,梅花绽放。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移到了最南端,太阳高度最低。人们把这天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叫做“南回归线”,它的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即南纬23º27′。在南回归线上,冬至日中午的太阳直照头顶。
冬至的日照(来源:《图解天文学》)
冬至的三候是: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一候时节,阳气刚刚萌动,仍在阴气的极盛期内,土中的蚯蚓还是蜷缩着身体没有伸展开来。麋又称麋鹿,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麋的角朝后生,古人认为这是“阴象”,而冬至二候,阳气已生,麋感受到阴气渐退而解角。冬至三候,阳气升发,山中的泉水开始潺潺流动。
冬至二候与夏至二候比较,颇堪玩味。夏至二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这是属阳的标志。夏至日开始阴气生长而阳气衰退,以致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笔者查询了《百度百科》,麋鹿与鹿属于不同的亚科和属,同属于鹿科。它们的生活习性颇有差异,是否因此导致它们“角解”的季节正好相反,怕要咨询动物专家了。
麋鹿
梅花鹿
(来源:百度百科)
节令到了冬至,天地阳气回升,所以古人将冬至视为吉日,把冬季作为大节。汉代以来,开始庆贺冬至,官方例行放假,互贺“拜冬”礼俗。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间晚辈给长辈拜节祈寿。唐宋时期,冬节更盛,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冬至郊天”的祭天大典;民间也祭祖祈福,互相拜揖祝贺,自此冬至被称为“小年”。冬至作为节日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全国各地民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欢庆这个节日。这个习俗还传播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冬日景象(佘治骏拍摄)
地球在1月4日前后过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值得注意的是,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较快,以至于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接近地球过近日点在历法上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汉武帝时代的《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两大类,交替安置,属于节气的是立春、惊蛰等,直到小寒;属于中气的有雨水、春分等,直至冬至、大寒。原则上规定每个月1个节气一个中气。传统历法以朔望月定月长,而朔望月短于节气的平均长度(1回归年日数除以24),故随着月日的递进,有可能出现1月内只有节气而无中气,或只有中气而无节气的现象。《太初历》又规定,无中气的月份为前一月的闰月;譬如六月无中气,则为闰五月,下一月才是六月。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如今的农历。由于在近日点地球运行较快,两个节气间的时间较短,1个朔望月能够包容1个节气和1个中气,这样在农历中几乎没有闰十一月,更没有闰十二月和闰一月。这就是说,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但基本上固定于农历的十一月。(说明:笔者从1841年至2040年的200年历书中查到仅2033年出现闰十一月,而无闰十二月和闰一月。)
在赤道上,一年里无论哪一天,包括冬至这天总是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但是往北去情况就不同了。冬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正与夏至日相反,一年中白昼达到最短,太阳升起的时间最晚,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南方到达最南的位置(相应地太阳下落的时间最早,太阳下落的方位在西南方到达最南的位置,以下不再重复下落的情况);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升起的时间越晚,升起的方位越偏北。仅以北京市为例,白昼长约9小时20分,太阳升起的时间约7点20分,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点以南约31º17′。如再往北,到达北纬66º33′的北极圈上,在这里冬至这一天24小时太阳整天不升。进入北极圈内,继续向北极前进,太阳不升的日子会一天天地多起来。直到北极,从秋分到下一年春分的这半年里太阳一直不升。这个现象,称为极夜。极昼和极夜这“1昼夜”构成了北极的1年。
冰岛地区的见美丽的极光(版权:James Woodend)
冬至前后阳光照射得低,时间短,是不是这个时期天气最冷呢?不是的。人们直接感受到的环境温度,不取决于太阳的实时照射,而是取决于大气、地层和水体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这份热量要经过约一个月的滞后才散发出来。当然,散发的热量越少,气温就越低。由此可见,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是冬至后大约一个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数九”的习俗,用来说明冬季天气寒冷的程度。从冬至开始算起,每隔9天为一九。民间流传的“九九歌”反映了数九与农事、物候的密切关系,歌词如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六十三,过路行人脱衣衫,九九八十一,庄家老汉田中立。”从“九九歌”也反映出最冷的时候正是冬至以后一个月左右的“三九四九”。
冬日景象(佘治骏拍摄)
冬至在我国传统历法的编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历法有“三正”之说,这就是3个不同的正月,也就是3个不同的岁首。三正是指夏正、殷正和周正。夏、殷、周原指先后3个朝代,但这里用于指同时代不同诸侯国所采用历法的不同岁首。早在周朝的春秋时期12个月已与12地支固连,以冬至所在月为子月,大寒所在月为丑月,雨水所在月为寅月,……依次类推至小雪所在月为亥月。所谓建正就是历法中的第一个月份正月取哪一个月,如取冬至所在月称为建子,取大寒所在月称为建丑,取雨水所在月称为建寅,……取小雪所在月称为建亥。三正,概言之就是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可见以地支标志月份,是以冬至所在的子月为起始点的,而建丑、建寅都以此为准则。
我国古代改朝换代,新王朝建立,自称“奉天承运”,要重新“定正朔”。“正”指一年的正月,“朔”指一月的初始。重新定正朔也就是重新制定历法。周正就是周王朝制定的历法,本来也为各诸侯国所奉行。后来随着周天子的权威式微,各诸侯国势力日炽,各国自定正朔,于是就有了秦定夏正,即秦历建寅。始皇统一中国后,建寅推广到全国,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曾经引用唐代诗人韦应物吟咏夏至的一首诗,这里还引用他的诗“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诗歌的第5句反映了冬至在子月,第6句则说明这一天的太阳上中天时到达南方的最低点。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从政无所作为的苦闷和在寒冬离家远行的悲情。
无独有偶,冬至在西方的历法中也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公元前59年,儒略·凯撒被推举为古罗马的执政官,即最高统治者。当时罗马的历法极度混乱,以致后来法国启蒙运动活动家伏尔泰既带嘲讽又不无感慨地说:“凯撒常常打胜仗,但是不知道胜仗是在哪一天打的。”由于历法混乱严重地影响着国家生活的正常进行,凯撒邀请了埃及天文学家索尔琴尼帮助他制定新的历法。公元前46年,他以最高统治者的名义颁布新历,有几项主要的规定:(1)全年计365日,分为12个月,单月31日,双月30日,唯2月29日;(2)冬至后10日定为1月的首日,即新年元旦;(3)从下一年起每隔3年置1闰年,加1日于2月。这部新历后来被称为儒略历。显然,这是太阳历,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新历颁行后的翌年,儒略·凯撒被刺身死,新历继续施行。后来又经过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屋大维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改历,成为格里历,即现行公历。格里历要求春分在3月21日,究其渊缘,仍在于儒略历之根据冬至确定岁首,理由不言而喻。
东西方历法迥异,推崇冬至则一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