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露凉菊花黄 霜浓芙蓉红 (上)

秋分以后,白天一日短过一日,寒气一阵胜似一阵,经过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就将进入冬季,真正的寒意逼人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节气的名称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公历中出现在10月7~9日,是农历九月的节气,这时的太阳黄经是195°。太阳直射点高度下降的趋势从白露节气加速以来,经秋分到寒露开始趋缓,实际上这时已经跌落到离最低点不远,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时令已经到了深秋,从白露起地面和树叶上便会出现露珠;寒露,顾名思义是露水已经很冷,行将出现霜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一节气时届季秋,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变为冷。

(来源:昵图网)

寒露的三候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大雁从仲秋白露时节已开始南飞;到了寒露时节大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古人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故一候有此说。二候的雀主要指黄雀,天气寒冷,黄雀藏身避寒;“大水”指大海,同时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而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黄雀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变成的。第三候是说这时菊花已普遍开放,放眼望去一片黄色。

唐代元稹的组诗《咏廿四气诗》中第17首“寒露九月节”: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诗歌提到了白露三候的候应,更咏及农人已完成了田间作物的收获。三候中菊花盛开最引人瞩目;菊花不仅因其艳丽多姿,令人赏心悦目,更因其凌寒傲霜,受人吟咏赞颂。请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菊”诗,高度赞赏了菊花在“新霜”侵凌下笑傲群芳的坚强品格: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黄菊盛开(来源:网络)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节气中名称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一个;公历中出现在10月22~24日,是农历九月的中气,这时的太阳黄经是210°。节令到了霜降,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临近了。天气冷了,水汽结露,更冷则凝结为霜;其实霜不像雨或雪降自高天,但确有诗人以“霜满天”喻霜华似雪花般白了大地,极言天气的寒冷。

(来源:上海市千图网)

霜降的三候是: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芙蓉开;三候蜇虫咸俯。霜降的三候中一、三候与动物有关,二候涉及植物。古人观测到,到了这个节气豺狼会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起来,待后食用,也许因气温低猎物尸体不易腐败可以贮备了。这时地上的草萎黄凋败,树上的叶枯黄掉落,但是在秋季开花的芙蓉花这时继续开放。越冬的虫子尽皆钻入洞中,俯伏着进入冬眠状态。

唐代元稹的组诗《咏廿四气诗》中的第18首“霜降九月中”: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这首诗除了提及霜降的一个候应,还提到了菊花和重阳节。

芙蓉花于寒露时节开放,到霜降时还在盛开,也被看成是这个节气的一个候应。所以它又名拒霜花,还有个别名木芙蓉,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在春天萌芽,夏天生长,秋天抽蕾开花。芙蓉花的品质被认为是贞操和纯洁,已选为成都市市花,因而成都又称为蓉城。请读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木芙蓉”诗: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诗中明确提到木芙蓉在寒露时节连片开放。“水间红”就是荷花,又名水芙蓉。“远比”的意思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其“艳色”超过荷花,是否会受因此受到嫉妒呢?二是荷花的鲜艳期早已远去,现在已经到了倾败的时候了,事实上不足与比。

红色芙蓉花(来源:网络)

寒露和霜降这两个节气与我国的传统节日九月初九重阳节有交集,重阳节通常在公历日期的10月初至11月初之间游移。有些年的重阳节正好与寒露或霜降重合。例如2027年10月8日寒露正是农历丁未年的重阳节,前一次重合是在1970年(农历己巳年);2012年10月23日霜降正是农历壬辰年的重阳节,前一次重合是在1993年(农历癸酉年)。更多年份的重阳节落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因此,谈到这两个节气,就必然令人想到这个登高敬老的重阳,何况菊花也还是这个节日的标志性花朵呢。在传统文化中,季秋重阳,大火退隐,处在乾坤转变之中,这个节日兼备乾德的刚健和坤德的柔和,具有吉祥的气象,因此而受到古人的重视。

请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歌以通俗平直的语言通过描写与老友的欢聚,呈现出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和浓浓的朋友情谊。待到了重阳节再来赏菊,自然更别有一番情致和意趣。(关于重阳节的更多话题,请见前面拙文“九九重阳话寻‘亲’”篇)。

田园风光(来源:网络)

我国历代诗人写了不少诗歌吟咏二十四节气,成为节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读诗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诗歌中似有某个节气的名称,其实并非指的这个节气。请读白居易的“谪居”诗: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时年44岁)诗人因直言上书遭忌,由京官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意气难平,写了这首诗。诗中以受火烧的松树和遭霜摧的花卉自况;显然,这里的“霜降”两字并非指节气。更显著的一个例子是《诗经·国风·秦风》中的“蒹葭”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的“白露”往往被误认为指白露节气。首先,从意义来说,这是指晶莹透明的露珠;其次,从“为霜”来看时节应该到了霜降;再次,《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只认识到二分二至4个节气。白露等节气都被定义,二十四节气得以完备,已是西汉时期的事了。

深秋蒹葭图(来源网络)

再请读西晋文学家左思的“杂诗”: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诗的首行说:在凛冽秋风的吹刮下,清晨晶莹的露珠因寒冷而凝结为霜,诗句所咏及的时令显然不是指白露,而是已经到了霜降前后。

类似的例子在前一篇“秋分时节的天空景象”中已经见到,该文所引唐代李频“中秋对月”诗的句子“秋分一夜停”中的“秋分”也不是指这个节气,已如前述。

节气进入霜降,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入夜地面和地物上往往会凝上一层霜华,但并不表示此后就必然“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上的水汽由于遇到冷空气直接凝结而形成的。由于白天气温尚高,饱和水汽压相应也高,但是入夜气温降幅较大,水汽很快呈饱和状态,加上气温低,直接凝结成霜。霜从天而降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借以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由此,也要纠正上面诗歌中“白露为霜”、“白露为朝霜”句中以为霜是由液态的露珠凝结而成的观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