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咏诗词 谈物候(上)

我国的古典诗词中,诗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言志,往往涉及四季风光、各地景色,这些风光或景色就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物候,他们的诗歌就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观察和记载物候的作用。古人曾经通过观察物候来确定时令和季节,并大致上定出了一年的长度。这是一种物候历,但不是精确的历法。后来古人通过观测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测定了回归年,这正是四季轮替的周期,于是天文历取代了物候历。

什么是物候呢?按照《辞海》的释义,物候是自然景观的特征,“这些自然景观(如星象、气象、水体的凝冻、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等)的特征出现,往往能表示季节的进度。”具体地说,它们包括如植物的萌芽、长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等,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气象上的始霜、始雪、初冰、解冻、初雷等。我国古代的物候观察和记载开始很早,例如,成书于西周初年的《夏小正》载有每月物候,是先秦较早的物候专篇。《诗经·豳风·七月》有“蚕月条桑”、“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物候能指示农事安排,也可供预报天气参考。虽然,人们早已废弃了物候历,但物候观察和研究仍然是人们长期坚持的科学活动,形成了一门学科:物候学,这是“研究自然景观与季节关系的学科”(《辞海》)。研究物候学有效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推动了农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的发展。

《夏小正》(来源:网络)

如上所述,以诗歌吟咏物候早在《诗经》里已见端倪。笔者没有考证我国古代何时出现了“物候”这个词,至少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诗人杜审言的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里已经提到了,词义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意思;而且这首七言律诗有4句咏及物候现象,诗云: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诗中颔联第一句说海上曙光初露时,彩霞绚丽,诗人没有明提朝霞的色调明暗和光影变幻,这与不同时节的温度、湿度、云量、太阳方位等因素有关,应属于物候的范畴;第二句说在江南的早春,梅树和柳树等的枝头已透露出春意,并向江北扩散,使大江南北都春意盎然。颈联第一句说早春温暖的气候催促黄莺活跃而鸣叫;第二句说在和暖的阳光照耀下,水中的浮萍也转绿了。

偏惊物候新(来源:网络)

在前面的“立春与春节”篇里,提到古人将每个节气的约15日按物候的变迁分成三候,把一候里的典型自然景观称为候应。可以说候应是古人记录的当时每个节气的物候。从物候着眼,上列“早春游望”诗咏及的节气相当于雨水和惊蛰。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公历中出现在2月18~20日,属农历正月的中气,这时太阳黄经达到330°。雨水这个名称,显然是对气象现象的描述。随着太阳黄经的增加,太阳对地球的直射点进一步北移,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日照的增强给大气注入了更多的热量,这就使得大气活动比冬季活跃,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频繁地向大陆挺近,与冷空气进行着反复交锋,导致雨量增多。这就是雨水这个名称的由来。俗话说春雨贵似油,经过干旱的秋冬两季,面临春耕,土地亟需雨水滋润。唐代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诗是对这句俗语的形象而生动的诠释,请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时处唐代,历史上气温偏高,虽是初春,在春雨滋润下,引发了满城的花团锦簇。再请读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初春小雨”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描绘了小雨过后的早春景色,草色似有若无,正是这个时节特有的风光,字里行间,透露出勃勃生机。

雨水的三候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唐代诗人元稹写了一组《咏廿四气诗》,诗歌的内容就反映了每个节气的候应。请读元稹的《咏廿四气诗》中的五言律诗“雨水正月中”: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迴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首联点出节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龙司雨,龙在蛰伏一冬后又显神通了。颔联两句应了雨水的一候和二候的候应;尾联则与三候相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公历中出现在3月4~6日,属农历二月的节气,这时太阳黄经达到345°。惊蛰这个名称,显然是对物候的描述,即在这个时节春雷始鸣,蛰虫惊起。这时料峭的春寒消退,天气的暖意已相当明显,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冷空气的“残余势力”与增强了的暖湿气流的交锋比雨水时节更为剧烈,以致大气中开始出现电闪雷鸣。入冬以来蛰伏于土中的蛇虫随着天气转暖湿度增加而纷纷出动,似乎上天以打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惊蛰的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惊蛰时节桃花吐蕊,黄莺鸣叫,斑鸠之类的鸟儿活跃起来,取代了曾经雄霸天空的老鹰。请读元稹的《咏廿四气诗》中的五言律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节令到了惊蛰,将近冬至后的“九九”,“阳气”自从冬至生发以来,已经大盛,春回大地,惊雷滚滚,时节催人,人们为农事而忙碌于田畴。诗中“㸦”字,音hù(互),意思是犬牙交错状。行文至此,笔者心头油然浮现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村居书喜”: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这首诗写作于春耕时节,诗中也不乏“春水生”、“花气袭人”、“鹊声穿树”等物候的描述。诗人晚年隐居于故乡山阴,于山野水乡之间过着读书赋诗的田园生活。诗歌借景抒情,洋溢着闲适恬然的心情。再请读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的每一句简直都是初春的物候记录;一个“先”字透露的信息是:诗歌描绘的时令应是春天刚回,残冬寒意方敛之际。以节气来说,正当雨水和惊蛰两个节气的过渡阶段。桃花作为惊蛰一候开放的花,在春寒才退的时节方始在青翠的篁竹丛中开出“两三枝”来,这时春江之水才刚刚回暖,而鸭子已纷纷下水了。同时,蒌蒿遍地蔓延,芦苇“芽短”即才吐新芽,这正应了雨水三候的“草木萌动”,加上河豚鱼即将长成为餐桌上的时鲜。好一幅全景式的“物候图”!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