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第四届双峰论坛暨第九期启真智库论坛综述

张炜 张馨玉 科教发展研究
2024-12-15

最新研究成果:

《全球可持续发展工程教育的概念内涵、实践策略及其经验启示》

《学术共同体建构视域下美国工程教育研究的演进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暨第十七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综述》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创新范式变革与科教融合发展暨第十六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综述》

《全球工程创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热点主题——基于WOS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实践共同体如何促进工科生深度学习——基于探索性多案例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产教融合实现路径探析——法国工程师大学校“企业教席”案例》

《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学科评估的未来走向》



[ 上下滑动浏览文字 ]
本文共计 5716 字,阅读时长约为 16 分钟。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1]。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基础研究是关键环节,其中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根据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23年5月23日,第四届双峰论坛暨第九期启真智库论坛以“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为主题,邀请了浙江大学化学系求是特聘教授唐睿康,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夏群科,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以及浙江大学长聘教授、竺可桢学院副院长余倩作主旨报告。本篇会议综述分享专家报告和研讨过程中关于基础研究人才的内涵与选拔、培养要素等内容。


01基础研究人才的内涵特征与培养关键点


关于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内涵,专家们均强调了人才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他们认为当前国家需要的人才不是应试教育下“考试成绩好”的人,而是有好奇心的、对知识有探索能力的人。对这样的人才,应着眼在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什么是拔尖人才?”是一个世界性的、永恒的问题——不同领域的成材时间不同,比如一个人到七八十岁的时候,结合整个人生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才成为文学家,成为文学领域的拔尖人才;有的职业要求体力和精确度,比如为火箭焊接“心脏”,二十多岁就必须体现出拔尖品质;而科学家一般要积累较长时间,到四五十岁、五六十岁,才能够凝练出有科学思想的科研成果,成为拔尖人才。 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有两个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一是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二是青年拔尖人才的早期培育。无论是成为战略科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还是文学艺术家等,在整个人才结构中,博士生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行的基础研究人才选拔制度,尤其是大学内部的评奖评优选拔体系,大部分仍是针对已知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而不在于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打破原有的制度,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或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调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拔尖创新人才的大中衔接协同育人机制实践中,开设“少年班”是一种“早发现”“早培育”的教育手段,但是如何有效识别青年拔尖人才,以及中学和大学如何围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共同推进有特色的培养,需要探索有效机制。

02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关键过程要素



(一)立德树人和使命引领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往往让学生们认为这只是需要完成的一门课,其研究动力常常并非出于内在冲动或需求,反而有可能在很多方面使得学生在最初走上科研道路的时候学会了投机取巧。科学家精神首先是报国的精神,顶尖大学的学生拥有国家给予的丰厚条件,但是在谋求自身的发展中有没有把个体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科研的道路、国家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专家们回顾了当年西南联大从北平搬到西南农村的历史,认为这其中就体现了使命引领的作用。所有讲者都反复强调教学与思政相融合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目标、信仰与所受到的熏陶和感染是分不开的,设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能够走到哪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设计了很多贯通项目,希望更多的学生做科研、做学问,但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有多少学生真正愿意做科研?学生们在现在的社会经济形势或者大环境的影响下,认为读博是一条比较安稳的生存之道、大学老师是最好的职业。但是科研之路需要研究者对某一领域非常感兴趣,想去突破科学问题。真正地激发学生做学问的兴趣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基础研究领域,激发研究者的内在动力和使命感非常重要,而思政教育就是给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重要环节。王建国教授在介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的指示精神时,强调首要就是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通过“大思政课”构筑价值基础。如目前年逾八十的中国合成氨催化剂创始人刘化章老先生,连续20年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化工创造美好生活”。化工以化学为基础,就是把基础理论转化成生产力,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对专业领域和学校有一定的认同度,让每个学生在价值观和专业使命上做到知行合一。(二)学科基础和交叉融合夏群科教授指出,博士生培养必须夯实学科根基。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对于高校来说,学科建设就是发展根基[2],一定要夯实学科根基,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像浙江大学一类的学校,要有目标、有重点地发展一些学科方向,第一条可行路径是在比较好的学科中,将某一个或两个领域打造成为全国拔尖领域,另一条路径是将不同的学科交叉起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唐睿康教授的研究成果就是例证:团队“无机离子聚合”的新概念与其产物“弹性陶瓷塑料”,以及用材料学的手段让动物细胞能借助光合作用来合成三磷酸腺苷。前者把材料的对立面统一结合在一起,基本颠覆了国际传统化学对整个学科的认知,制备的新材料兼具强度、硬度、弹性、可塑性,将为产业带来诸多新可能;而后者强调学科交叉,提出“人工细胞器”概念,将植物的类囊体移植入动物细胞,打破了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界限。这两项突破性成果证明,在现有条件下,产生引领世界的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与成果是完全可能的。(三)长周期和贯通式培养与会专家阐述了长周期、贯通式模式是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的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如由于本科、硕士、博士教育都是阶段化的,三个学习环节的部分课程重复;基础课程设计和培养手段灵活性不足,导致本科生临近毕业时和入学时的读博志愿比例相差悬殊。因此,对于基础学科来说,博士生培养的资助力度要加大。本硕博贯通需要详细计划,要把“转段”做好。研究生保送在大学四年级的开端,一个方法是从大三开始提供研究生助学金,让学生以后成为直博生,这样可解决两个问题:优质生源的问题,本硕博一体化的问题。此外,要在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地拓展社会资源促进贯通式人才培养。做学问是长周期的事情,学生从本科开始就要立下志向,进行选择,决定读博士,去做科学研究,要选择一个方向,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应对这一情况实施了动态进出的机制,采取了一些优先支持的保障措施,学校的研究生院、本科生院、人才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到了非常强大的支撑和资源保障作用。(四)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在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上,不仅仅是基础学科,所有学科的博士生培养都要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没有一流的、深度的国际化,学生培养不仅质量不会太高,而且无法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培养的人才要知晓什么是天下事,才能做到胸怀天下。学生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刺激。国际先进研究的学术成果或者展示,对于学生深度思考自己的专业方向或研究兴趣能够起到真正的、重要的作用。带学生到对方的校园里去看一看,不仅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对方的校园文化,打开一扇窗去看更多的东西,去体会不同的思考模式和文化的撞击。(五)创新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评价制度也是专家们特别关注的方面。专家们提出现在的考核是小步的、中等强度的考核,持续不断、每年进行,但是做一件有突破、有创新的事情,在短短两年中很难产出成果。实际上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考核需要以一个培养周期为考核周期,同时兼顾过程考核。在创新当中有得有失,但是目前我们过于强调和关注会失去什么。科研考核缺乏容错机制,将不利于科研创新的飞跃式突破。此外,博士生论文的选题与国际科技前沿的契合度不高,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相对容易的选题。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整体上博士生导师的水平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成果评价机制的问题,即越前沿的选题,成果出得越慢,而学生需要毕业,就会去选择相对容易的选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新评价机制,在加强过程管理的同时,注重对质量的评价,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只看一些数字。 除了对以上各项维度的阐述,在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专家们还进行了更多研讨。如唐睿康教授主张小批量培养,强调尊重个性,认为做科研就要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坚持别人不敢坚持的,只有“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才会在非主流的道路上产出意外的、具有颠覆性的成果。唐教授的成才经历就充分说明了此种观点:他在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获得了个性化教育的机会,从大二开始脱离课堂教学,独立提出想法、进行研究,自信地与当时还是教授的院士们论战,当年不成熟的观点也能得到大专家们的认真聆听、鼓励和批评。而当前的培养体系中,体系化和规划性较强,无论是学生还是科研人员,都必须符合“条条框框”要求才会被认可,但敢于创新的人往往是有个性的。培养体系本应该让优点发挥到极致,但今天的培养体系重点在于补缺点,而不在于发挥优势。补缺点就导致所有人补得一样好,而扬长才能彰显个性。03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余倩教授从学院概况、培养特色和改革方向三个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一)学院概况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学院以“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为院训,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领导者,是浙江大学优秀本科生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竺可桢学院每届培养700余名学生,培养类型包括两类,分别是大类混合培养和基础拔尖培养。前者由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医学实验班、农学试验班等班级构成,后者包括求是科学班、图灵班和强基班,精细的班级划分,分别对应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各类不同专业,旨在培养基础学科、工程应用、计算机等能够服务国家战略的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顶尖科学家(如表1所示)。表1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

截至2022年,竺可桢学院共培养1.3万余名学生,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大工程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其中,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为代表的学术创新领军人才500余人,如浙江大学前校长吴朝晖院士、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等;投身于国家重大工程(国防军工)领域并作出杰出贡献者9人,如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宋征宇等;此外,竺可桢学院还培养了包括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等在内的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1. “2+2”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院系不同,竺可桢学院的人才培养包括前两年“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和后两年“个性化、自主化”的专业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兼顾了本科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让多学科的知识汇聚为后续找准专业学习方向、为不断突破和挑战自我提供条件。2. “强基础、重能力”的荣誉课程体系。竺可桢学院构建了一整套基础宽厚、能力突出的荣誉课程体系,通过有难度、深厚的基础课挑战、激发学生潜能,夯实学科基础,通过广泛、灵活、交叉的通选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国际一流师资、聚焦学科前沿的专业课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前竺可桢学院共有26门荣誉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实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全覆盖。现有一流任课老师若干名,包括国家教学名师5人、永平/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8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9人、教学贡献提名奖获得者8人。3. “强引领、全覆盖”的导师制。一是对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实行“全员导师制”,指导学生学习、科研、实践,以及深度参与科研。二是实行“教授学术小组计划”,推动求是讲席教授为代表的顶尖人才、长聘教授等优秀青年人才组建“教授学术小组”,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向学生开放学校优秀的科研资源和科研平台,推动科教融合。三是打造“竺涯共语”开放日。近两年,邀请学科领军人物152人次与学生近距离交流,辐射学生逾2000名,推动教师与学生的深度交流。4. 试点本博贯通长周期培养项目。竺可桢学院首期试点从2021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求是科学班、农学试验班、图灵班中,共选拔50名学生实施个性化长周期培养。通过“3+1+X”学制模式,在学生大三结束前确认转段资格,大四开始衔接博士课程。依托基础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等重点平台,培养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此外,本项目联合校内的研究生院等单位,通过实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先资助等方式支持发展,并在过程管理中实行“动态进出”调整机制,以适应长周期培养的需要。5. “高端引领、学研融合”的国际化培养体系。竺可桢学院尤其重视国际化培养,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海外交流格局,实现百分百国际交流。疫情前,每年约有10%的同学前往世界Top 20顶尖高校或学科排名前5的高校开展长时间的深度科研实习,已有学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科研训练。疫情期间,学院积极创新交流模式,探索线上科研实习模式,为学生海外交流创造机会和平台。6. 打造“学园2.0”新型学习生活空间。为进一步汇聚育人力量,营造社区育人氛围,推动师生深度交流,竺可桢学院致力于将学生集中住宿的玉湖学园打造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园区。学院坚持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布局。目前,玉湖学园的楼宇内已建成24小时自习室、会议室、导师室、研讨室、党员之家、国际化中心、谈心谈话室等多个可预约借用的公共功能空间,导师、海外大师入驻园区,与学生亲密交流;同时设立心理素质能力提升基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园区学生活动,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德育共同体”。(三)未来改革方向面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竺可桢学院下一步的改革思路是:在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中拔尖造峰,培养更多拥有精深专业知识、能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顶尖人才,为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浙大方案。一是探索拔尖学生的早期发现与科学选拔机制。打破“唯分数”“唯绩点”的选拔模式,发现真正有志于勇攀科学高峰、有学术潜质的拔尖人才。同时引导学生淡化对学分、绩点的追求,将主要精力放在远大科研志向的培养和扎实能力的训练上。通过强化使命引领、选拔可靠人才、尊重个性培养、改革考核评价等举措,鼓励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与探索,发扬其自身特点优势,从而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飞跃式创新突破。二是构建教学思政相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三全育人”,通过四课堂融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拔尖学生从价值认知、志趣激发、素养提升到自由探索的过程。通过荣誉教育体系的构建来融合教学与思政,进一步明确学生发展目标和规划,解决学生学习使命感不强的问题。 三是全面实施长周期的本博贯通培养项目。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夯实学科根基,实现竺可桢学院学生本博贯通培养全覆盖,使学生尽早进入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有组织科研模式,在名师指导下开展长周期培养

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民盟浙江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启真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袁清,民盟浙江省委会常委、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安徽工业大学学术副校长、启真智库特聘专家罗坤,民盟浙江大学委员会副秘书长翟自洋对文章的形成提供了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略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溯源研究”(21JZDW002)、浙江大学国家和区域研究专项课题“欧美国家国际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法规比较研究”(S20220215)成果。
引用此文张炜,张馨玉.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第四届双峰论坛暨第九期启真智库论坛综述[J]. 科教发展研究,2023,3(2):110-120.

ZHANG Wei, ZHANG Xinyu.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Basic Research Talents: Review of the 4th Twin Peaks Forum and the 9th Qizhen Think Tank Forum[J]. Journa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Studies, 2023, 3(2): 110-120.



编辑部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信息中心C楼1201办公室
咨询电话:0571-8820 6445,0571-8820 8515
投稿邮箱:kjfzyj@zju.edu.cn



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内容,版权属科教发展研究官方微信所有;

从公开渠道收集的图文影像资料,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敬请联系。

欢迎投稿,期待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教发展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