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海容: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

思想教育研究 思享前沿 2022-09-09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

湘潭大学博士研究生

李海容

郑州商学院副教授

李海容,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商学院副教授、湘潭大学博士研究生。在《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教育探索》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市厅级项目9项。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奖励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德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


李海容

(1.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2.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1200)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砥砺奋斗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生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继承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性转化发展以及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性飞跃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民立场、创业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聚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应在系统性与针对性相融通、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协调中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理想信念;人民立场;爱国情怀;创业传统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形成的各个具体鲜活的精神形态连缀而成的精神族谱,集中彰显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着人民诉求和时代要求,诠释了革命伟业,记录了建设艰辛,建树了改革丰碑,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梳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百年发展的基本脉络、核心要义、时代要求,对于深刻认识、透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及其精神财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百年发展的基本脉络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1]19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历史阶段,以重大事件类精神、重要地点类精神、重要人物类精神为典型代表,共同熔铸成一个纵横交错、立体鲜活的精神谱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初步生成时期。这一时期内外交困、敌我实力悬殊,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这一时期形成的精神既充满了流血牺牲、舍生忘死的悲壮色彩,又蕴含着浓厚的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气概。这一时期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众多具有开创性的精神形态,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浓墨重彩的开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继承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内外环境严峻复杂。国际上,新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国内则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顺利开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赶走了家门口的敌人,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为代表的精神形态。这一时期的精神以自力更生、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主要特征,成为承接革命精神与建设改革精神的重要篇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创新性转化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113的重要判断应运而出。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话语转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创造性转化。这一时期,为了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闯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劲,创造出了小岗精神、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精神样态,集中显示出敢想敢干、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特征,并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向更加立体多元、更具创新色彩转化。

  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实现历史性飞跃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对党的精神状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3]6,并要求全党同志要 “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3]242。这一时期形成了抗疫精神、“三牛”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为代表的新的精神形态,这些精神助力创造了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飞跃性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百年发展的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诸多精神形态既具有独特意蕴又具有至为高尚的共性的核心要义。概而言之,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民立场、创业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习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4]414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过程来看,崇高的理想信念贯穿于精神谱系演进的各个具体历史坐标中,发挥着“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的导向功能,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内核。在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化身为革命实践的强大动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事业中,以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守理想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在面对事业低谷、挫折甚至失败的时候,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指引方向、攻坚克难,探索出立足中国国情和实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崇高的理想信念占据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制高点,决定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纵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典型精神样态,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或明确标识或直接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爱国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品格。回望近代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危险和亡国灭种、生死存亡的考验,激发了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共产党将爱国主义铭刻在骨子里,将爱国主义作为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情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爱国主义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史就是百年爱国主义情怀的集中呈现和深刻注解。爱国情怀的深厚力量熔铸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中,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精神生长和力量凝聚的鲜明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和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力量源泉。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无数共产党人胸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多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和影响,中国共产党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风雨无阻、一往无前。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强起来的新征程,爱国情怀成为新时代激昂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昭示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守人民立场。人民立场形成和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奋斗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认识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根本价值选择和价值导向。坚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1096习近平强调:“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6]11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11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实践中诞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始终坚守着人民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激励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3]17的价值取向,认真履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的庄严承诺。纵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焦裕禄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与党的人民立场是根本一致、内在汇通的,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的呕心沥血。

  创业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制胜法宝。从苦难走向辉煌是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生动写照,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从党诞生的那天起,创业传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实干创新底色,成为党带领全体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中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优的创新、从优到精的飞跃的有力武器和制胜法宝。无论是在艰苦创业闯新路以创“建国之业”的革命岁月,还是在自力更生创新业以创“立国之业”的建设年代;无论是在勇于开拓谱新篇以创“富国之业”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还是在砥砺奋进开新局以创“强国之业”的新时代,面对强大的敌人、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生产科研设备、极为不利的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积极投入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浪潮,形成了红船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精神样态。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极应对不同时代挑战的实践中塑造出了艰苦的创业传统,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越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创造出一个个历史伟业的制胜法宝。


三、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7]13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应在系统性与针对性相融通、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协调中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一是在谱系构筑中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相融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发展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以重要事件、重大会议、重点人物群体、重要地点等为载体多样呈现,既体现一脉相承的系统性又体现与时俱进的针对性。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在构筑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时要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在续写精神谱系时注重各类具体精神的归纳与分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多种精神样态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和碎片化地认识和把握精神谱系,要赓续其核心要义,体现其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在系统构铸精神谱系的基础上突出各类精神形态的针对性。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不同精神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要求,讲述了不同的奋斗故事,彰显了对不同人群的示范效用。既有体现革命岁月艰苦卓绝的精神,也有反映建设年代如火如荼的精神,还有展示新时代奋斗创新的精神,既要展示好群体精神力量,也要梳理好个人英雄模范事迹,因此要在系统性建构中注重针对性地发掘。

  二是在时代发展中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广泛凝聚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形成于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其中的不同精神形态必然带有其诞生时代的痕迹和实践的烙印。因此,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要在时代发展中坚持继承性和发展性相融通。一方面,要着力继承好精神谱系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品质。重视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核心要义的理论发掘与义理阐释,明确精神谱系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精神品质的具体内涵,从而使继承有物、学习有理,将党在百年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另一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注重精神谱系的时代性发展。新时代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宣传和发掘符合新时代精神诉求的重点事件、英雄模范、关键地区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不断拓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内涵,在继承性和发展性相融通中凝聚磅礴力量、坚定必胜信心、实现伟大梦想。

  三是在宣传教育中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协调。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熔铸锻造而成的,同时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应在宣传教育中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协调。一方面,始终注重精神谱系的先进性引导。先进性体现为精神谱系的思想引领力,而贯穿于百年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正是其中的精华和先进性部分,能够形成跨越时空的思想引领力。对此,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成为引领全社会价值观和行动力的精神指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精神谱系的广泛性宣教。广泛性表现为精神谱系的群众战斗力,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磨难中成长和奋起,离不开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宣传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谱系形成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和重点宣传教育对象的关键性地位。要将人民在塑造精神、建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作用予以呈现,不仅要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精神宣教,而且要用平实易懂的语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媒体多渠道的路径来进行精神谱系的广泛性宣教。在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时,最终实现既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引领力,又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为自觉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心聚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7]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此文转自《思想教育研究》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

收藏学习:10位知名专家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实名添加 乔同学个人微信 joe980215  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