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省42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

思享前沿 2022-04-13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期导读

本期推出,山东省各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全国各省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院长简介,敬请关注!


      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


      37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


      北京市38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


      江苏省39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


      天津市17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


      江西省21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简介


      山西省22位马院院长、思政部主任简介


      点击上述标题,即可查看全文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士海,1975年,男,法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并被提名为“宝钢特级优秀教师”,入选首届“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称号,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称号,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示范课堂”,入选“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名单,荣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荣获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称号,荣获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在美国、俄罗斯、波兰等国高校或科研机构作访问学者或进行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学术专著两部,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邮箱:shihai2002@sdu.edu.cn



   山东大学(威海)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文新,(1966-),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毕业,现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主要学术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休闲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

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与10余项课题,其中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野中休闲文化创新研究”(编号05BZX018)和“马克思主义休闲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编号15BKS005),参与3项。

学术成果:独立及第一作者著作7部,主要是:《科技与人性:科技文明的人学沉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人性与人生:新人生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年),《人的享受与发展——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休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了凡四训>与共产党人的信仰自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共享休闲,助力复兴——休闲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主编及参编教材教辅5部。

讲授课程:主要为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人学与人生通选课,为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自然辩证法概论、伦理学专题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向招收硕士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王增福,1982年6月,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任山东省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秘书长,是中央“马工程”专家组成员、高校思政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咨询专家。

主要从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著作3部,参编中央“马工程”教材1部,在《经济日报》《哲学动态》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中国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静,1965年9月,1985年7月入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目前主要兼职: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监事会主任,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瑞涛,男,汉族,1977年5月出生,山东肥城人。2000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17年9月任学院副院长,2021年7月任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负责人,校首批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研究基地”负责人;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称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韩国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青岛市哲学学会副会长。

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1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光明日报》《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山东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孔子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收录20余篇,另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8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3篇;论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他厅局级奖励7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中华传统美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文洪朝,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思政课“十百工程”学术带头人,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高校“概论”课教指委主任委员,山东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等课程的教学与相关研究工作。

积极投身思政课教学研究。主持编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完成山东省重点教研项目“全方位全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探索创建了济南大学“三全六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理论成果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同时,成果获山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七届国家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抓好济南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作为主持人承担山东省委教育工委重大委托项目“整体教育观指导下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部教研项目“思政课教材内容和表述方式研究”,并以此为抓手,组织推动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工作。通过专题化教学、建立课程组接力上课、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模式、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等多项改革,形成济南大学思政课较为鲜明的教学特色,大大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带好团队。作为牵头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并圆满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各项任务。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尉利工,男,哲学博士,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本科教育(哲学与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西比较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青岛市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在《哲学动态》《光明日报》《孔子研究》《学术界》《中州学刊》等核心期刊和重要报纸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获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逄奉辉,1963年2月,男,教授,现任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建设联盟、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常务理事及山东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与相关研究工作。

      发表学术与教研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10余部,承担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省高校教改、省教育科学规划、省软科学及厅局级、校级科研课题或教研项目20余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等省部、厅局级科研或教研成果等奖励10余项。获省、厅局及校级各种荣誉称号多项。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孙迪亮,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专家,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评“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民政部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教学成果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地厅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多项。


聊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李士峰,男,1981年生,山东高唐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项、共青团中央重点课题1项,现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讲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专题研究》等课程;主要学术兼职:山东省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研究员。


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李国栋,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人员,山东省社科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专家。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民网理论版、教育部官网等全文转摘,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沈大光,男,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1983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1987年攻读哲学专业研究生,伦理学研究方向,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山东经学院马列部工作,1992年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同年评为讲师;1996年破格副教授,2003年评为教授,其间担任马列部副主任、图书馆馆长、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两次获得山证教育奖教金,两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2006年分别被评为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青岛科技大学

马思主义学院 院长

曹胜,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青岛科技大学)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战略研究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青岛市政治学会副会长、青岛科技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提名奖、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十佳思政名师;获校级先进工作者、校级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育人标兵;4次“我最喜爱的老师”。

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37项,在《光明日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8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5部,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成果奖二、三等奖7项、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3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



青岛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陈国庆,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教授,中共党员,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近年来,出版 1部学术专著《胶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研究》,主编1部高校教材《形势与政策》,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10余项省市课题,获得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山东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张鹏,1974年10月,男,中共党员,教授,中共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3次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山东省委宣传部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致公党山东省委参政议政智库专家(党外);山东省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思政课“十百工程”骨干教师。2次获校级优秀教师,2次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1次获校级“最美教师”称号,2019年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2020年被评为首届学校“十佳教师”。

近年来共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9门课程,负责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教研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科研成果获厅级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共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青岛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贾乐芳,男,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2012年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山东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负责人,山东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高校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哲学学会副会长、青岛市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老舍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志愿服务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研究。在《学术界》《求实》《东岳论丛》《江西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理论学刊》《理论导刊》《党政论坛》《理论月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青岛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烟台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林美卿,1963年9月,现任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哲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三层次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山东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80余篇,多次获得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泰安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曾荣获泰安市总工会“先进个人”、“山东省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泰安市社会科学理论专家”等荣誉称号。



山东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崔瑞兰,山东大学哲学硕士,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高校思政课“十百工程”十佳学术带头人(全省九名)。山东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省级优质课程负责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山东省“十三五”人文社科基地负责人,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校级科研创新优势团队首席专家,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和校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兼任全国医学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协作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发展问题研究、医学与人文问题研究。目前主讲课程: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5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重点课题2项,校级课题改课题4项;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首位次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4本,总主编省级教材1套(共4本),副主编全国行业规划教材3本,参编著作2部。  


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赵长芬,博士、教授,武汉大学法学硕士(中共党史专业),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党建专业),两次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临沂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获临沂市首届“沂蒙文化之星”、临沂大学“青年教学能手”“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已出版《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等专著3部、合著4部;在《探索》《青海社会科学》《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相关成果获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主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弘扬沂蒙精神 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刘丙元,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出版专著4部;在CSSCI、全国中文核心等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摘编;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奖等厅局级以上成果奖13项。

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山东省优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山东省高等教育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专委会理事长,山东省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省级“名师送教”专家库专家。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天桥区教育智库专家;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当代教育科学》责任编辑。

潍坊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刘勇,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人、山东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方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

     该教师先后承担9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7项教研课题;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5部。多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5项省部级理论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理论前沿》《山东社会科学》《经济纵横》《齐鲁学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上发表30余篇;出版《金融危机冲击下扩大劳动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新探》等7部著作;研究成果《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矛盾的对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分别获评山东省第22次、29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金融危机冲击下扩大劳动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新探》《对通货紧缩根本治理问题的再认识》等4项研究成果获评潍坊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潍坊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李笃武,教授,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劳动教育学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主要科研成果:在《重庆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2003-2007年度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1项。2020年3月,获批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李笃武名师工作室”。2021年1月,主讲的课程《形势与政策》获批山东省思政课“金课”。



枣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陶道强,山东省微山县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区域历史文化,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出版《枣庄抗战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明代监察御史巡按职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台湾少数民族政策研究(1624-1945)》(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荣获学校和省(部)、市级各级奖励和荣誉称号20余项。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

房晓军,1964年12月,中共党员,山东省莱阳市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时主持学院行政工作。长期从事党建党史、政党政治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次参加中组部重点调查课题,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央组织部调研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3年7月,入选山东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学术带头人)。



齐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韩明暖, 1964年10月,汉族。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2003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在职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山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法学教育研究常务理事,济南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齐华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律、法学研究。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

陈自才,男,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现任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研究领域为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年来,在《党的文献》《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西南大学学报》《学术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1959年庐山会议讨论议题考证》《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实际”的解读》《邓小平的执政党党章建设思想述论》等。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参与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共产党的 建设史(1921-1949)”(主持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周良书副教授),主持或参与其他各类课题4项。合著《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主编:邢贲思),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济宁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毕于建,现任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硕士学位,教授。现为山东省级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十三五”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济宁运河文化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现兼任全国医学院校校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济宁市中共党史人物学会常务理事,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入选济宁市“理论人才库”专家,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专家,国家级人力资源咨询师。主要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研究。

近年来,主持有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省软科学课题、省高校工委思政课教学改革专项重点课题、教育厅人文课题、中华医学会教育课题、山东省高教“十二五”规划课题、济宁市、日照市软科学课题等14项,教育部课题2项,在《教育探索》《西北医学教育》《学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特区经济》《兰台世界》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有13项/次获得省、市级社科成果奖、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编写著作8部,其中有5部获教育厅优秀著作奖或市社科成果奖。


德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孙乃龙,男,中共党员,教授,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伦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第十二届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百名社科专家基层宣讲”宣讲团成员;山东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山东省网络思政特约研究员,德州市重大舆情立项课题突出贡献个人,德州学院学术带头人。



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刘振光,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哲学学士。曾任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学院图书馆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现任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教授,兼任教育部评估中心师范类专业认证评估专家、全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为省级教学团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陈海燕工作室”主要成员。所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省级精品课。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承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编著著作、教材6部,发表文章30余篇。多次获校“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者”、“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全省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柴秀波, 1974年10月,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现为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柴秀波工作室”入选“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项目。2013年入选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2015年、2018年分别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译、参编著作多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山东工商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



山东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栗献忠,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山东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入选者,山东省党史专家库首批专家,山东高校思政智库专家团专家。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族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等。

主持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著3部,参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政府体制比较》、《形势与政策》等,主持及参与完成省部级、厅局级课题10余项,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泰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李聪,1975年,中共党员,民主同盟盟员,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现任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执行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2002年以来,先后参与首都师范大学李雅儒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复旦大学肖巍教授主持编写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第12辑、参与山东大学徐艳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并参与撰写成果著作《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本人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马克思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项、山东泰安市社科研究项目1项。2005年以来,出版专著1部;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月刊》和《南风窗》等期刊或时政类杂志发表论文时评30多篇。


济宁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王玉华,1964年11月,硕士,教授,现任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儒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齐鲁学刊》《东岳论丛》《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求索》《教育探索》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封建复古思潮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一文被2001年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项目5项;主持校级教学科研项目5项。有2篇论文分获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篇论文获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山东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孙家学,男,1964年生,山东莒南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2007年被学校推荐为山东省十大名师候选人,2009年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被推选为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2008年被聘为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监督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建设,已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在国家和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003—2006年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改革》。个人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被山东省教育厅定为统编教材,发表的论文《论监考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教科论文评比一等奖。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许彦彬, 1971年1月出生,管理学硕士,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共管理问题,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口管理、农村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政策等。发表论文21篇,出版著作8部其中主编副主编6部,相继承担省、厅级课题14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相继获得校科研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现为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泰安市公共安全问题专家、泰安市社科联评审专家、山东省软科学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人口学会会员。


 滨州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卜建华,1970年生,男,山东省邹平县人,现为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法学博士,教授,主要从社会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社会科学普及及社科推广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社科研究工作上,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上发表10余篇文章,其中《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16余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国家民委调研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获得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厅局级奖励10余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

唐欣,女,1969年4月出生,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国际交流管理工作,承担本、专科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科技厅、社科规划办、教育厅等科研和教研课题近3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SCI论文2篇;主编、参编教材10部;获得各类奖项14项,包括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济南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软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1项等。

其它

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新伟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闫 伟


山东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单卫华


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永明


山东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鲁

编辑 | 刘腾骏

审核 | 总编组


排名不分先后。以上院长简介均来源于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更新于2021年9月。

因部分网站尚未更新“现任领导”,故在编辑中参考了相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难免有遗漏甚至不妥之处,以官方为准。

持续完善中……


转载本文请在正文前注明出处,转自《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扫码实名添加 本号常务副主编个人微信  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