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庆祥、吴潜涛、刘建军、王树荫、徐斌解读:理想信念

请关注→ 思享前沿 2022-09-09

本期导读

11月1日

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

《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韩庆祥

吴潜涛

刘建军

王树荫

徐   斌

5位知名专家学者

如何解读

理想信念


1

韩庆祥、唐爱军

学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

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学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


韩庆祥  唐爱军

  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想信念理论体系,可以从五个层面把握其丰富内涵,即"要素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功能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话语表达论":回答"如何说"的问题;"方法论":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认识论":回答"如何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问题。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共产党;理想信念


【观点精编】

一、“要素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结合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重要论述,笔者认为,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马克思主义”。

第二,“共产主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共产党”。

第五,“人民”。

第六,“道德信念和精神境界”。

二、“功能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1.理想信念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2.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3.理想信念关乎共产党人、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

4.理想信念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

三、“话语表达论”:回答“如何说”的问题

理想信念“如何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理想信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对理想信念的话语表达,呈现出概念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概念的特征。

四、“方法论”: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1.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掌握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抓好党性教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3.抓好道德建设,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4.实干兴邦,将“顶天”的理想和“立地”的行动统一起来

5.强化理想信念的体制机制保障

五、“认识论”:回答“如何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问题

1.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2.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3.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引文】韩庆祥,唐爱军.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学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2):5-10.



2

吴潜涛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吴潜涛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摘要:从字面上看,"理想信念"这一概念是由"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但其内涵决不是这两个概念含义的简单叠加,它把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赋予其丰富深刻的独特意蕴,从根本上同与其相近的理想、信念、一般意义的理想信念以及信仰等概念区别开来。与理想和信念相比,理想信念强调了理想和信念中两个基本方面的统一;与一般意义的理想信念相比,理想信念是最高层次的理想和最高层次的信念的统一;与信仰相比,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使用,更加科学、更加适合中国语境。 

关键词: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信仰;科学含义;


【观点精编】

从性质、对象 、内容 、时序等不同的纬度审视理想, 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多样的形态。理想是 一个多层次的统一整体, 也是一个复杂的价值目 标体系, 因为不管哪种类型的理想, 实际上都是一 种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 。在这一价值整体中, 社 会理想的价值追求即人们期盼实现的未来美好社 会的主导价值, 是一切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 对于 其他形态理想的价值追求具有统摄和支配地位 。由此可见, 在由各种形态的理想构成的理想整体 中, 社会理想居于最高地位, 它是理想的最高形式, 制约影响着其他理想的形成及其实现。

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 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信念 。即使是同一个人, 也会形 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 。一个人所 拥有的信念有高、中、低层次之分, 它们各安其位, 形成有序的信念系统 。其中,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 信念, 是信念的最高形式, 在信念系统中居于支配 地位, 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中的理想信念, 是作为理想信念最高层次的社会理想信念 。社会理想信念和个人理想信念是两种类型不同的理想信念, 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互作用、相辅相 成 。社会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的总体结构中具有 最高地位, 它对于个人理想信念的发展方向和实 现程度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 ;个人理想信念则是 社会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 也是树立社会理想信 念的基础。离开社会理想信念指导的个人理想信念和离开个人理想信念支撑的社会理想信念, 都是不可思议的 。


【引文】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J].教学与研究,2011(04):5-9.



3

王树荫

习近平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论述

习近平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论述


王树荫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篇,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结语,强调党的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理想信念宗旨,是一篇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政治宣言。


【观点精编】

一、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

1.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实现远大理想与建设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夯实理想信念的理论根基

1.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

2.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理想信念就会动摇

3.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1.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保鲜剂

2. 为人民服务是衡量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客观标准

3. 把理想信念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全部活动之中

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守政治红线和道德底线

1. 旗帜鲜明讲政治

2. 坚守为民务实清廉

3.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引文】王树荫.习近平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23-28.



4

刘建军

习近平理想信念论述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

习近平理想信念论述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理想信念有诸多论述,其中以习近平的论述为最多,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十七大后的5年中,习近平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在多种场合对理想信念问题做了论述。十八大后的两年多来,他作为党的总书记又进一步从党和国家的全局高度对理想信念问题做了全面阐述。纵观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关于理想信念的内容和标准、关于理念信念的地位和作用、关于理想信念的挑战与问题、关于理想信念的建设与教育。 

关键词:习近平;理想信念;信仰;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观点精编】

一、十七大以后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三、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1. 关于理想信念的内涵与标准

习近平使用的相关概念是多样化的,比如理想信念、信仰、理想、革命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政治信念等,其中“理想信念”和“信仰”是重点概念。而这二者又大体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概念。

2. 关于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

3. 关于理想信念的挑战与问题

4. 关于理想信念的建设与教育


【引文】刘建军.习近平理想信念论述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03):1-8+89.



5

徐斌    李夏洁

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的基本特性

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的基本特性


徐斌  李夏洁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习近平关于培育青年理想信念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在新时代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引导和理论支撑。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呈现出3大显著特性,即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引领性、有效的操作性,创造性地回答了青年"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 

关键词:习近平;理想信念;青年;基本特性;


【观点精编】

一、在定位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在历史维度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求青年接续奋斗,实现中国梦

(二)在理论维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要求青年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三)在世界的维度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青年具备人类情怀和国际视野

二、在功能上具有强大的引领性

(一)理想信念是青年人生发展的激励力量

(二)理想信念为青年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

三、在实践上具有有效的操作性

(一)求知:理想信念需要学习理论知识

(二)修德:理想信念需要确立思想德性防线

(三)明辨:理想信念需要明确正确发展路径

(四)笃实:理想信念需要在实践中强化


【引文】徐斌,李夏洁.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的基本特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8(08):10-15.



汇编 | 《思享前沿》总编组

来源 | 求是网、中国知网、相关期刊

作者所在单位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


汇编仅用于学习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收藏学习:60位知名专家学者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沈壮海、张云飞、田鹏颖等10位专家解读:人类文明新形态


合集!39位知名专家学者解读:三个为什么


党的建设:欧阳淞 丁俊萍 齐卫平等10位专家谈学科建设


陈占安、佘双好、王韶兴等12位专家谈 马院建设


15位知名专家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12位知名专家解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曲青山、沈壮海、王炳林、艾四林、颜晓峰、齐卫平等26位专家谈:建党精神


10位知名专家解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收藏学习:10位知名专家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盘点 | 全国100位党史党建研究专家(含代表作)


盘点 | 全国72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名专家学者(含代表作)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扫码实名添加 本号常务副主编个人微信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