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art of my world | 不断寻找局部最优解 飘在云端上的华盛顿生活——JHU应用经济学就读体验
👩🏻🎓个人背景
标化考试:雅思 7.0
GAP一年,2020录取,
2021夏天去美国,就读于JHU应用经济学专业
2022年2月回国
关注星杉,获取更多最新录取信息&留学故事!
哈喽大家好,我是菜菜学姐,本科就读于上财税收学专业,硕士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十分开心可以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JHU的学习和生活感受。
项目概述
JHU应用经济学,属于STEM项目,可以申请OPT,学制方面没有强制要求,学够应修的10门课即可毕业,其中4门必修课,剩下的课程可选模块选修课(几选几的形式)或选自由选修课,若按照学校设定的Financial Concentration标准选择,则毕业证上会另有标明,计量、编程等类别的课程增加、难度相应提高,是一个“水”与不“水”全看个人选择的项目。最快可以一年完成所有课程,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最慢可以两年完成。
图书馆复习📖
录取bar非常参差,同级学生中既有人大浙大和两财一贸又有相对背景稍弱的学生。回国就业上目前已知有互联网、券商研究所、外资银行、四大咨询等方向,暂未听说会被学历卡脖子的情况出现(当然专注清北的大买除外)
关于选校和申请
选择出国并非我的本愿。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我就已经明白即使痛苦又不甘,我也不能再像大四一样放手一搏,必须着手安排留学作为Plan B,所以我的择校和申请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明晰的现实主义思路:
就业意向在国内,于是把学校综合排名作为选校时权重最大的因子;
需要留出时间准备二战考研,于是把投入其中的精力压至最少;
想要补充量化背景为之后找工作铺路,于是选择偏BA和STEM系的相关专业;
留学支出控制在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可以覆盖的范围内,于是排除了很多单学费就超过50w的项目;
打算即使在国外也不放弃做线上实习,于是课程数量不能太多而且学制最好相对灵活;
这种现实主义可能听起来有点刺耳,但却是我自认为大学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时刻认清自己所处的情势,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想要什么,然后选择当下最优解。
最后我从为数不多的offer中选了JHU的应用经济学项目,这是我当时的“局部最优解”,现在想想,也恰巧是全局最优解,这可能就是贪心算法在人生选择上的应用了。
关于课程和学习
自从准备留学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路信息的影响,大多是关于某某国家留学水或者是某某项目水,当然毫不避讳地说,JHU的AE项目也在“水课”讨论之列。作为快毕业的老年人,有时候也想辩上一辩,但这里又涉及一个悖论:作为选择了这个项目的经历者,立场难说客观公正,但作为没上过的旁观者,发言又不可能有理有据。所以这里就仅谈个人体验和见闻。
基础课包括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我按照学校Financial Concentration的要求选修的其他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Python在机器学习中的运用、时间序列与宏观计量经济、行为金融、金融经济等等,就读体验上并不是非常轻松就可以学明白的类型,也是我自己计量基础薄弱,有时候甚至熬通宵去完成作业。同时,疫情原因我上的线下课比较有限,但是体验都非常好,尤其记得时间序列课,教授批改作业的精细程度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当然学的时候痛苦程度成正比就是了)。
当然,所见所闻也包括一些不和谐因素,作业也好、论文也好、甚至考试,想要浑水摸鱼都有鱼可摸,这里就不一一列明。所得源自选择,熟悉的人里有凭借去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留学所得考过CFA 3级的逆天人士,也有全凭社交本领拿到文凭的更加逆天人士,没法评论孰优孰劣,只能说事在人为。
关于留学生活
公寓天台🌇
巴尔的摩主校区附近的海港🚢
万圣节的南瓜🎃
这几个月的回忆最终成了我困难时期的精神归处,让人在放空发呆的时候有个地方可以逃离。
尤其是整个大环境抑或我本人都渐渐被混沌不安包裹的当下,在这个特殊的痛苦的令人沮丧的时期,被老师催促着写个简短的留学repo,突然想到自己还曾经拥有过像是浮在云端一样的生活,当时不顾万难地跑出国去也有了除现实意义以外的理想主义价值。
可能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次次疲惫地寻找局部最优,但是还心存幻想地觉得局部最优中或许就有理想主义实现的土壤,这可能就是留学最终留给我的东西。
往期推荐
A part of my world | 从焦虑崩溃大哭,到拿下G5的全奖博士offer,gap一年的时光和努力终究没有错付
A part of my world | 排名高却总有人吐槽水?JHU女神学姐现身说法:没有划水的专业,只有划水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