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讀《讀書雜志》札記(69)——巧繁#2022-20

吴铭 吴铭训诂札记 2022-05-15
辟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爲之逄蒙視,詘要橈膕,若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也。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荀子·富國》

楊倞注:“但巧爲繁多拜請以畏事之也。”

《讀書雜志·荀子三》“巧繁”條王引之曰:
楊説非也,“繁”讀爲“敏”。(《説文》“繁”字本作“緐”,從糸,每聲,而“敏”字亦從每聲聲。“敏”與“繁”聲相近,故字亦相通。《楚辭·天問》“繁鳥萃棘”,《廣雅》作“鳥”,曹憲音“敏”,是其例也。)巧敏,謂便佞也。《臣道篇》云“巧敏佞説,善取寵乎上”,是也。上文云“逢蒙視,詘要橈膕,若廬屋妾”,卽此所謂“巧敏拜請而畏事之也”,《韓詩外傳》作“特以巧敏拜請畏事之”,是其明證矣。

王引之此説後來治《荀》者皆遵之不疑。然其論證有漏洞,結論亦不可取。王引之實際上只發現“巧繁”有異文作“巧敏”,謂敏、繁相通,但這些無助於判定正字是“敏”還是“繁”。歸根結蒂是憑語感而決。

  • 《淮南子·主術》:“仁以為質,智以行之。兩者為本,而加之以勇力辯慧,捷疾劬錄,巧敏遲利,聰明審察,盡衆益也。”

“巧敏”是種優秀的品質。這與先秦兩漢以“敏”爲優,以“不敏”爲劣的語言事實相諧。實際上除《荀子》及《韓詩外傳》這兩例所謂“巧敏”外未見“敏”用爲貶義者。王氏稱“巧敏,謂便佞也”是據上下文意逆推,非“巧敏”詞義。
愚謂《富國》“巧繁”是正字,《臣道》與《韓詩外傳》“巧敏”反是譌字。
馮其庸、鄧安生《通假字彙釋》(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838頁)據王説列“繁通敏”條,釋爲“巧佞”,非是。然其按語有價值,云:
“繁”、“敏”二字韻部與聲紐皆相去甚遠,不得通借。疑“繁”乃“敏”之誤。“繁”古作“緐”,與“敏”形近,形殘訛爲“敏”。
“敏”爲“緐”之形譌,非音近通假,因後之傳抄者能理解“巧、敏”連文而不能理解“巧、繁”連文故也。《廣雅》“鳥”卽《楚辭·天問》“繁鳥”,不得從曹憲讀爲“敏”,這點王念孫《廣雅疏證》已言。“繁鳥”因被誤解爲鳥名而字形異化爲“鳥”(詳參拙文《〈天問〉“繁鳥萃棘,負子肆情”背後的史實》,此亦非“繁、敏”相通之證。
巧、繁皆飾義。《淮南子·本經》:“其心愉而不僞,其事素而不飾。”高誘注:“飾,巧也。”繁之飾義拙文《〈荀子〉“藩飾”補釋》詳説。“巧繁、繁巧”皆同義連文,猶“巧飾、飾巧、巧僞”。其本義是具象的裝飾。
  • 三國魏曹植《七啟》:“華閣緣雲,飛陛陵虚。頫眺流星,仰觀八隅。升龍攀而不逮,眇天際而高居。繁巧神怪,變名異形。班輸無所措其斧斤,離婁爲之失睛。”

此“繁巧”是建筑的裝飾。“巧飾、飾巧、巧僞”亦皆有此義。

  • 《淮南子·本經》:“木巧之飾,盤紆刻儼,嬴鏤雕琢,詭文回波,淌游瀷淢,菱杼紾抱,芒繁亂澤,巧僞紛挐,以相摧錯,此遁於木也。”高誘注:“嬴鏤,文章;鏤,雕畫也;玉曰琢。皆飾巧也。”

  • 《潛夫論·務本》:“今工好造彫琢之器,巧僞飭之。”

  • 三國魏應璩《百一詩》之二:“奈何季世人,侈靡在宮牆。飾巧無窮極,土木被朱光。”

  • 三國魏卞蘭《許昌宮賦》:“木無小而不礲,材靡隱而不華。懿采色而發越,瑋巧飾之繁多。”

抽象引伸出“飾僞”義,析而言之,則有如下數端:

1、政治上弄虛作假,欺上瞞下

  • 晉陸機《丞相箴》:“夫導民在簡,爲政以仁。仁實生愛,簡亦易遵。罔疏下睦,禁密巧繁。深文碎敎,伊何能存。”

“禁密巧繁”卽《史記·酷吏列傳》“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姦僞萌起”意。“巧飾、飾巧、巧僞”亦皆有此義。
  • 《管子·君臣上》:“治國無法,則民朋黨而下比,飾巧以成其私。”

  • 東漢左雄《上疏陳事》:“俗浸雕敝,巧僞兹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

  • 晉杜預《上黜陟課法略》:“法令滋章,巧飾彌多。”

  • 唐陸贄《均節賦税恤百姓六條》:“法之所沮,則人飾巧而苟避其網。”

2、商業上不講誠信,以次充好

  • 唐崔融《諫税關市疏》:“竊惟市縱繁巧,關通末遊……於是各徇通財,爭趨作巧,求徑捷之欲速,忘歲計之無餘。”

此“繁巧”猶《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僞飾之禁”之“僞飾”。“巧飾、巧僞”亦皆有此義。
  • 《漢書·地理志》:“周人之失,巧僞趨利,貴財賤義,高富下貧,憙爲商賈,不好仕宦。”

  • 《周禮·地官·胥師》:“察其詐僞、飾行、儥慝者而誅罰之。”鄭玄注:“飾行儥慝,謂使人行賣惡物於市,巧飾之,令欺誑買者。”

  • 東漢杜篤《論都賦》:“巧僞之物,不鬻于市。”

3、言語不實,甘辭以媚人

  • 《荀子·臣道》:“巧敏佞説,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

“巧敏”是“巧繁”之譌。“巧繁佞説”猶東漢傅燮《上疏請誅中官》“説,共長虚僞”。“巧飾、飾巧、巧僞”亦皆有此義。
  • 《莊子·盜跖》:“此夫魯國之巧僞人孔丘非邪?爲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

  • 《人物志·七繆》:“或以直露爲虚華,或以巧飭爲真實。”劉昞注:“巧言如流,悦而親之。”

  • 《後漢書·黨錮傳序》:“士之飾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

  • 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貴臣貪權,飾巧求媚。”

4、繁文縟節,虛禮以事人

《荀子·富國》“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卽用此義。照應上文“逢蒙視,詘要橈膕,若廬屋妾”,所括皆用外貌體態表現禮敬,未提及言辭,王氏歸納爲“便佞”,不確。楊倞訓爲“巧爲繁多”,“爲”當讀爲“僞”。楊倞以連文“巧僞”釋“巧”,以連文“繁多”釋“繁”,對了一半。
  •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又云:‘内懷虔仰,故禮拜悔罪;達夫無常,故情無所吝。委妻子而爲施,豈不邀於百倍?’答曰:‘繁巧以興事,未若除貪欲而息競;遵戒以洗悔,未若翦榮冀以全朴。況乃誘所尙以祈利,忘天屬以要譽,謂之無邀,吾不信也。’”

此“繁巧”照應上文“禮拜悔罪”,恰與《荀子》“巧繁拜請”相合,“巧繁”、“繁巧”逆序,可證爲同義連文。若爲“敏巧”則不辭,可證“繁”字無誤。知《荀子》“巧繁拜請”是,而《韓詩外傳》“巧敏拜請”譌。

  • 《墨子·非儒下》:“且夫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喪僞哀以謾親。”

  • 《史記·禮書》:“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爲貌,無益於治。”

“繁飾禮樂、繁禮飾貌”與“巧繁拜請”義近,指其做表面功夫,華而不實。《鹽鐵論·孝養》:“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大戴禮記·文王官人》:“飾貌者不情。”不情卽不誠,僞也。《方言》卷七:“吳越飾貌爲竘,或謂之。”此卽“巧繁”之“巧”,在此非能言善辯義。
“巧繁”是飾僞義,《荀子》《韓詩外傳》“巧敏”是“巧繁”之譌,《漢語大詞典》據王引之説釋【巧繁】【巧敏】爲“花言巧語”,不準確;釋【繁巧】爲“複雜而巧妙”是望文生訓,無法概括句例,也非是。

2022年5月15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