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动爹,一到长假就成了爷

凤凰WEEKLY 凤凰生活报告 2023-11-11

前阵子,我们有个同事刚登完珠峰,回来分享从河北出发,一路开到西藏,最后回到南京的1.2万公里自驾体验。

末了,她云淡风轻的一句“我们开福特电马去的”,瞬间让整个办公室目瞪口呆。

每个节假日,珠峰都堵满了冻得直哆嗦的人,人能登珠峰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能把电动爹开到珠峰脚下,才是真正的狠人。

一辆从河北出发直抵珠峰脚下的福特电马

几年前,李斌说“任何一个油车能去的地方,蔚来ES8都能去”。

不过从今年八月底开始,新能源车,不让进珠峰大本营了

青春没有售价,纯电干到拉萨

开着电车长途自驾,正在成为一种新型户外挑战项目,主打一个惊心动魄,纯粹的生理刺激。 

“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是大学生之间流行的极限特种兵行为。 

而“纯电干到拉萨”,才是新中产们对自己脾气和勇气的究极考验。 

开一辆电车长途自驾,准备工作总共分几步?

第一步:看网友们现身说法,激烈辩论:“电车能不能跑长途?”

反方的核心论点无一例外落在电车的续航焦虑上。

正方反驳的话术又分为两种:“不是电车不行,是你的电车不行”、“不是长途不行,是你的规划不行”。

第二步:认真研读动辄千字的电车自驾经验分享。

它们不仅会贴心地告诉你如何省电、何时充电,还会教你走投无路时如何“讨电”。

第三步:和燃油车车主一样规划自驾路线。

请注意,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有些路你走不了。

比如连接山东和辽东的渤海轮渡,禁止绿牌车上船。

而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轮渡则相对宽容——绿牌车必须最后登船,且必须放在船尾。

为的是方便自燃以后迅速推下海。

但对于电车车主而言,这部分的重头戏还有规划和路线匹配的充电方案,以及万一被撂在半路上的应急预案 

难怪我们那位同事,和男朋友开电车自驾一个半月后,对男朋友的感情愈发坚定。 

你看,光是做出发前的这些准备工作,就透露着一些多么良好的素养:力排众议的魄力、整合海量信息的耐心、堪比产品经理的项目管理能力、忍受歧视和区别对待的平常心……

所以作为电车的乘客,要是碰到复杂路况,加速减速让你想吐,千万要保持情绪稳定,别骂车主

毕竟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是电车车主背着爹在负重前行。

另一边,长途自驾的路,也成了各大电车车企必争的秀场。

早在2016年,一支由六台特斯拉组成的车队,驾驶2000多公里,抵达了海拔4000多米高的稻城亚丁机场。

看这大鹏展翅的骄傲姿势,阿姆斯特朗登月时也不过如此。

但据说,在这场盛大的宣传中,没有资格入镜的那些保障车都是燃油车

后来李斌就说出了那句”只要油车能到的地方,电车都能到”。

而具体解决方式是:车主在前面开电车,蔚来的工作人员在后边开载着补电车的燃油板车。

这一用户与商家搀扶进藏的大和谐场面,当时被喷是作秀,李斌回应:“ 所有的油不都是油罐车运过去的吗,你怎么就不让我运电过去呢?”

网友因此质疑电车不环保,这黑得就很没道理。

因为蔚来确实用电,0尾气排放。至于烧油的保障车有污染,跟我蔚来有什么关系? 

当然,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几家厂商拿“环保”这个过时说教忽悠人了(电动车从生产到报废全产业周期的污染生成上要远远高于燃油车)

况且,拿出真金白银买车的消费者,你说他在意省钱与否,还有说服力。

单说他为了“环保”……真的有人信吗?

现在几乎每家电车车企的官方账号里,都能找到以长途自驾为噱头的宣传语:

“超长续航,去哪里都有底气,进藏也不在话下。”

“纯电穿越进藏之路,奔赴'世界屋脊'”。

“8天穿越2000多公里,最高海拔超过5000米。”

……

开电车去更高更远的地方,是车主们自己的极限挑战,更是品牌方求之不得的免费宣传 

哪个电车车主,没为充电桩拼过命?

你要问那些开着电车跑长途的人,后悔吗?

后悔啊,最恨自己武德不济,跟隔壁老哥争夺充电桩的时候,打架没打赢

尤其在这个挤得水泄不通的假期,把电车开出家门的那一刻,就要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不少电车车主上了社会新闻,不是因为交通事故,而是在充电桩附近屡屡发生的民事纠纷。

有在充电桩面前返老还童,玩起拔萝卜游戏的“稳重中年人”。

还有回归原始作战策略,人体占坑的妙龄男女。

你无法想象,瘫在地上的这两位惊现返祖现象的朋友,假期结束,回到写字楼后,会是多么衣冠楚楚。

有人时刻警惕,使出吃奶的劲,誓死捍卫每一个目之所及的充电桩。

也有心大的车主,不愿意排队,怀着侥幸心理期待:“理论上来说,差不多也能到。”

丝毫不把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放在眼里,也不会考虑到下一个充电桩有无设备故障,或是偶遇地区性停电的突发状况。

最后的下场大概率是,趴在拖车上继续看风景

要是注定撂倒,愿它咽气的那一刻不是在高速,不然叫拖车还得自费,一般10km以内的起步价在400元左右。

有人调侃,电车车主的必备求生技能是绑拖车绳。

自备一根拖车绳,没电时随机挑选一位心善的货车车主,还能在滑行时反向充电。

自驾路上,每天有多少特斯拉被拖到服务区充电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1.859万个,覆盖2.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

而这次长假,出行的纯电车就高达300多万,充一次电排队两小时的情况也不奇怪。

看起来是杯水车薪,但考虑到非节假日闲置的成本,未来每个服务区能有十几台充电桩已经是极限

所以一定要在高峰期开着电车自驾,就做好心理准备,你的这趟旅途,可能不是堵在找充电桩的路上,就是堵在等充电桩的队里。

也别想着“错峰充电”能躲过一劫,和9月30号的火车站一样,所有妄图错峰的“聪明人”都挤在一起了。

同样是自驾,油车是一路看风景,电车是一路找电桩。

能找到充电桩,排队已是万幸,去更偏僻的地方,要时刻做好准备去“讨电”。

有位开着特斯拉环游中国的博主,一路上向货车司机、小卖部老板、酒店前台、当地村民四处化缘,屡屡上演车在囧途。

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得给电动爹讨一口饭吃,不伺候好了,直接让你的休闲自驾游变成荒野求生的地狱模式。

电车自驾,下次还敢吗?

电车能不能跑长途,本身就是个不成立的问题。

理论上来讲,只要补给到位,腿着都能跑长途。 

充电难的麻烦,多费费心也不是不能解决,无非就是需要点耐心,偶尔还需要点体力罢了。

比如每年过年都有试图开着电车回老家,结果中途断电,除夕夜露宿服务区的新闻。

好不容易折腾回家,只有一盘炒得油乎乎的青菜摆在面前,当事人无奈感叹:“我爸仿佛在嘲笑我加不起油”。

还有博主开着极氪,因为断电被困在巴塘到理塘的半道上。 

无奈只能拨打车企宣称的全球免费道路救援电话。

据说对面的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又极不专业,在海拔四千多米,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等了好几个小时,打了无数个电话沟通。

最后,车企给出解决方案竟是:赔偿200元话费

而我们那位同事,正在谋划明年背着发电机,继续携爹勇闯无人区。

这是无与伦比的勇气,让我们祝福珍惜。

和社交平台上很多有勇气“电车自驾,下次还来”的人一样。

他们的共性一般是:有长假且能错峰,有且只有电车。

在一篇电车自驾经验分享的评论区,网友非常不给面子地回复:“你还心疼人家开燃油车的耗油?起码人家无需算计来规划去,也绝不会抵达后专门写一篇文章总结本次旅途电耗管理的经验教训。” 

也从一个侧面看出,电车自驾车主最宝贵的品质,还是异于常人的情绪管理能力

不过开电车跑长途还真有碾压一个燃油车的优点。

一般在人开累之前,车就差不多开始罢工预警。 

被迫定时下车充电,规避每一个疲劳驾驶的风险

撰稿|小 罗

编辑|霍 什

RECOMMENDED

报|告|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