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理与现象丨青年建筑师的第一本书(下篇)丨群岛BOOKS × LIXIL出版 特别企划

群岛BOOKS 群岛BOOKS
2024-09-07


或许没有其它地方的建筑师比日本的建筑师更注重自己在行业、专业以及学术领域的定位,从在重点期刊上发表项目、到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一本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制作的书,也为他们奠定了行业中的地位。


“当代建筑师的概念”是日本建材产品生产和经销商骊住集团(LIXIL)附属的建筑出版社自2008年开始出版的丛书。这个系列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平台,让建筑师、尤其是年轻建筑师阐释自己的理念(而不仅是发表作品),并进一步在行业内确定自己的定位。13年后,29位/组建筑师出版了他们的专著,这些信息和资料在一起,毫无疑问是一幅日本当代建筑全景画。


通过数据统计可见,这29位/组建筑师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师,他们开拓了一条与上一代截然不同的道路。日本著名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在《现代日本建筑家列传》的《原理与现象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家》一文中,对这一批建筑师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本期第一部分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摘录,便于大家了解日本当代建筑师的整体面貌。


在本系列的中篇和下篇,我们按照院校背景及师承关系,为您介绍其中建筑设计方向的建筑师。在上一期推送中,我们介绍了毕业于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的10位建筑师,本期第二部分我们将介绍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其他大学的建筑师。每一本书都拍摄了翻书视频,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喜欢的内容。




 現代建築家コンセプト・シリーズ



“当代建筑师的概念”系列,从年轻建筑家的建筑思想来探寻当代建筑的思路。在2008年至今,出版的29种专著中,既有耳熟能详的建筑师如60后的藤本壮介、塚本由晴、乾久美子,70后的长谷川豪,也有80后如能作文德。除了建筑设计这个核心的议题,还有城市、结构、数字化、景观、产品等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方向——集合了几乎全部有影响力的当代青年建筑师。


这个系列中的书,大多数都是这些建筑师的第一本专著。他们将独立执业以来的最初的项目和关于建筑的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叙述出来,包括如何编排作品,如何叙述自己的思考并将其与作品关联,以及如何穿插其他内容,比如与项目有关的其他人所写的文字等。这使得系列中的每一本都有相对独立的结构与版式。而且,封面、纸张、装帧等书籍设计要素也带上作者自身的特色,与内容相得益彰。





原理与现象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家



曾经的Unit派究竟是什么?


如果要对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21世纪初崭露头角的建筑家们进行定位的话,可以先从上一代,也就是被称作"Unit派”的建筑家们入手,将二者进行对比。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犬吠工作室、橘子组、Klein Dytham建筑事务所等被第一次集中介绍是在1998年刊行的建筑杂志《SD》上,当时笔者在卷首的论文中有过这样的阐述:"不论是‘体制’还是‘权利’,他们没有明确的反抗目标……所以他们从切身的日常开始做起,在拘谨的日常的裂缝中呈现现实性。他们的出发点除此无他。[1]"


犬吠工作室并非是那种严肃的建筑家,他们最初是以轻松乐观的装扮登场的。他们对通常被认为是环境糟糕的日本都市圈或高密度居住区进行了积极解读。橘子组则是通过与业主的认真沟通,尽可能地使设计满足业主的意愿。这也使他们的设计被人们认为是非标签式的设计。他们没有将建筑进行特权化,而是将其与家具、汽车等一同放在了同一平面上进行考虑,并将战后大量产生的居住区视为理所当然的风景,不仅没有批判其均质性,反而为了留存这些住宅出版了改造方案集。


评论家饭岛洋一认为,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给Unit派建筑家们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冲击,使其失去了坚定的理念,放弃了表现欲望,并批判了他们在平面化的社会中只会在细微的差异上进行戏耍的作为。但是,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2]。其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家们在介入到城市活动中时采取了与纪念性建筑不同的设计方式,并试图从细微处着手来唤起日常的革新。在日本,像奥运会、世界博览会等肩负着国家使命感的建筑设计工作已于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丹下健三所活跃的那个年代结终,而各地方的公共设施也几乎都于繁荣的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完备。Unit派显然是在后泡沫经济的网络社会中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形成的组织。20世纪90年代后,建筑领域的女性增加也是促成Unit派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当时像林雅子、长谷川逸子、妹岛和世等知名的女性建筑家却还是屈指可数的,但Unit派却是一个男女混合的建筑组织。



从状况到原理


在了解了Unit派后,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家们的特征。


如同以往的任何时代,新一代的建筑家们总是会开拓一条与上一代迥然不同的道路。首先是流行的Unit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给人以“酷"的感觉的个人建筑师。但是,依旧明确的是他们不偏好强烈的空间设计。就像是把北京作为活动据点的松原弘典(伊东丰雄事务所出身)和迫庆一郎(山本理显事务所出身),他们多数有着国外工作经验或得到了知名建筑家的真传,而且他们开始更正式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


下面归纳一下新一代建筑家的几个倾向。


从国外的关注热度来看,藤本壮介石上纯也可谓是新一代建筑家中的双前锋。他们试图重置建筑历史并从中捕捉到新的原理。同时对自然形态很感兴趣的平田晃久(1971年生)也通过褶皱的形态构成与扭曲的拓扑几何空间,探寻着新的建筑。如果说Unit派没有主张建筑的个性化,新一代的建筑家们则是具备了天才的资质。Unit派的犬吠工作室及橘子组等是在对城市的观察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来构筑建筑的,而新一代建筑家们则更倾向于先传达建筑的基本原理,而不是先说明他们所处的场所或环境等外在条件。针对Unit派的一代,2001年在“间画廊”曾举办过“从空间到状况”展,而今后可能会趋向“从状况到原理”[3]


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筑界开始不再流行后现代主义式的造型,而是重新回归到了现代主义。通过简单的形式来构成明快且复杂的空间的手法得到了认同。既不是严格的功能主义,也不是虚构主义,而是以柔和的形式主义去决定建筑的走势。Unit派不直接明确地表达理念,因为他们事先已意识到其理解的难度。而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藤村龙至虽然具有这些侧面特点,但更重视所有设计过程在理论上的可视化。21世纪初,《建筑文T化》(SD)及《10+1》等以往的建筑杂志接连被迫停刊,然而藤村积极策划媒体活动,参与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讨论,揭示了郊外化、信息化等关键词,构筑了言论的理论性框架,增强了同代建筑家之间的联结。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公共设施项目骤减。而东京的大型再开发项目也多被大型建设公司或外国知名建筑家独占,年轻建筑家只能着手设计狭小的住宅。当时,新一代建筑家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现实,他们不能再仅凭建筑而活跃在建筑行业,室内设计与改造项目也被积极地放置在了“建筑”文脉的延长线之上,建筑也跨界到了艺术领域。但是一些在日本市场占有很大营销份额的世界知名品牌店却给优秀的建筑家们提供了实现实验性设计的机会。其中青木淳事务所出身的乾久美子中村竜治永山祐子以及为隈研吾事务所出身的中村拓志等人都开始从事商业设施设计,进行具备现代化装饰的纤细设计。他们创造着只有在其场所才能体验到的现象学意义上的空间。而具有街区感觉的犬吠工作室、橘子组等建筑家们并不是以这些品牌店为设计对象的。



对卷起细波的建筑家的超越


2006年,伊东丰雄曾在中崎隆司所著的《隐隐相连的社会-见于31位建筑家的新空间诸相》一书中写了篇名叫《在无风的日本卷起细波的建筑家们》的宣传文案[4]。被纳入这本书阵容的建筑家还包括藤本壮介、石上纯也、平田晃久、五十岚淳等人。伊东的言辞可谓辛辣,不禁使人想起曾将早川邦彦、相田武文、长谷川逸子、富永让及石井和纮等建筑家命名为“和平时代的野武士”的桢文彦。野武士即战国时代后期落魄无主的武士,这里指1941出生的后现代的一代建筑家,当然,伊东丰雄也包含在内。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时代,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等世界现代建筑更倾向于令人一目了然的动态图标式设计,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纤细建筑可谓是微波涟漪式的设计。


在犬吠工作室展览会的开幕之际,如同过去桢文彦对野武士们的指摘,伊东指出了下一代建筑家对于建筑的应有态度。历史又再次重演,此次是伊东站在了桢文彦的立场上。而后野武士们登上了主流舞台,尤其是安藤忠雄和伊东那样已经在世界各地拥有了自己的项目,获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从“和平”到“无风”,从“野武士”到“卷起细波的建筑家们",这些词语直指21世纪初的年轻建筑家们。我们期待并注视着有人可以从这种细细波澜中领先一步,掀起巨浪。




[1] 引自《SD》1998年4月刊;

[2] 五十岚大郎著《战争与建筑》,晶文社于2003年出版;

[3] 间面廊编《从空间到状况》,TOTO于2001年出版;

[4] 中崎隆司著《隐隐相连的社会——见于31位建筑家的新空间诸相》,日刊建设通信新闻社于2006年出版。


——《现代日本建筑家列传》五十岚太郎 著 ;储金爽 译





承与成长轨迹

对这些作的教育和从业经历进行总结,我们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其发展轨迹和师承关系。


这些建筑师19651975MVRDVUNStudio1998务所 Sschemata Architects


本期为大家介绍本系列图书中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其他大学的7位(组)建筑师。文末附购买链接。






推荐阅读

大西麻贵+百田有希 | 8个故事

onishimaki + hyakudayuki architects / o+h: 8 stories



o+h说,设计建筑与写故事是相似的。他们通过建筑设计来面对日常中的各种事物,同时也在探索一种超越日常的丰富而豁达的世界。除了对8个作品的介绍,书中还收录了与阿部勤的往来书信,以及与西泽立卫的谈话。



从上至下依次是:Hut and Tower House(2016)

Good Job ! Center KASHIBA(2016)

Taga Community Center(2019)


大西麻贵,1983年出生,2006年获得京都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百田有希,1982年出生,2006年获得京都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京都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2008年,两人共同成立大西麻贵+百田有希建筑设计事务所(o+h ),2009至2014年期间,百田有希同时就职于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西泽立卫 | 西泽立卫建筑设计事务所研究报告集

Nishizawa Ryue:Studies by the Office of Ryue Nishizawa



伴随着痛苦与快乐,建筑师每天不断地进行建筑设计的推敲。手绘的速写、电脑画的涂鸦、龙飞凤舞的笔记、草模、照片的拼贴、图解……这些未完成的、流动变化的推敲,显示出建筑被创造的瞬间的动态。



从上至下依次是:garden & house(2011)

Hiroshi senju museum karuizawa(2011)

Jining art museum(2019)


西泽立卫,1974年出生于神奈川县,1990年获得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同年就职于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1995年与妹岛和世共同成立SANAA建筑事务所,1997年成立西泽立卫建筑设计事务所。





中村拓志 | 微观设计方法

Hiroshi Nakamura: Microscopic Designing Methodology



中村拓志认为,并非通过将世界抽象化、普遍化的上帝视角来认识固定的事物,而是以微观的方式观察对象的行为和举止,进而从动态的关系中捕捉答案。建筑的价值源于身边的日常。在“身体”“物质”“自然”“社会”这4章中,作者论述了从丰富的关系中进行发现的方法。



从上至下依次是:Lotus Beauty Salon(2006)

Ribbon Chapel(2014)

House of the Sacred Rock(2020)


中村拓志,1974年出生于东京都,1999年获得明治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年就职于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2002年成立NAP建筑设计事务所。





吉村靖孝 | 行为与礼仪

Yasutaka Yoshimura: Behaviors and Protocols



现在,建筑家不仅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为线索,还要应对规章制度、法律、劳动力、市场、流通、贷款等广域范围内的外部影响因素。吉村靖孝的思考和作品体现了对建筑的社会性的反思,并试图在二者之间假设桥梁。



从上至下依次是:Nowhere but Sajima(2009)

Window House(2013)

Fukumasu Base and Kindergarten Annex (2016)


吉村靖孝,1972年出生于爱知县,1997年获得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至2001年 作为文化厅派遣艺术家海外研究员在MVRDV工作,2005年成立吉村靖孝建筑设计事务所。





岛田阳 | 日常设计的日常生活

Yo Shimada: Everyday Design Everyday



岛田阳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创造建筑,使其与建筑史中无名的智慧相关联,同时也能刺激人的认知,催生新的发现。在本书中,他的日记与相关人员的来稿互相穿插展示,通过这20篇文章回顾了自己的设计作品。



从上至下依次是:House in Ishikiri (2013)

The Blend Inn (2016)

House and office in Hofu (2017)


岛田阳,1972年出生于兵库县,1997年获得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硕士学位,同年成立岛田阳建筑设计事务所。





平田晃久 | 建筑创造“联结”

Akihisa Hirata: Tangling



在生物的世界中,从蛋白质这样的微观世界到森林这样的宏观世界相互缠绕,形成连锁关系。这就是秩序的织物——“联结体“(からまりしろ),与生命活动紧密相依的建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本书显示了这种与联结的新的建筑观。



从上至下依次是:Kotoriku(2014)

Higashi-Totsuka Church(2015)

Tree-ness House(2019)


平田晃久,1971年出生于大阪府,1997年获得京都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2005年成立平田晃久建筑设计事务所。





小嶋一浩+赤松佳珠子/Cat | 后面的事,前面的事

Kazuhiro Kojima + Kazuko Akamatsu/CAt:Essence Behind



本书用12篇文章和35个新作品,呈现了CAt的思考和设计。他们常常思考建筑的本源,构想一种能唤起生机勃勃的行为的“开放的场所”。他们认为:这种将建筑作为“流动的事物”来思考的方式,是否有可能替代20世纪的那种“静止的建筑”。



从上至下依次是:BWT Astopia Factory(2013)

Hase-Bldg.1(2016)

Kyoal Glocal Gateway(2021)


小嶋一浩出生于1958年,毕业于京都大学;赤松佳珠子出生于1968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1986年,还在读博士的小嶋一浩与伊藤恭行等7人共同成立“シーラカンス”;1998年改名为C+A;2005年,改组为小嶋一浩、赤松佳珠子 / Cat (C+A tokyo)与伊藤恭行+宇野草/Can (C+A nagoya) 两部分,各自在东京和名古屋开展设计活动。




至此,本系列图书中建筑设计方向建筑师的介绍已结束,通过下图可以对这些建筑师进行总结。


点击查看大图


“青年建筑师的第一本书”系列告一段落,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您可以在LIXIL出版的系列图书中找到感兴趣的部分。

(本HXT)



推荐阅读 点击封面进入购买链接

书名

作者

出版时间

装帧 开本

页数 图片

语言

现代日本建筑家列传

[日]五十岚太郎 著;储金爽 译

2019年12月1日

平装, 220x 145 mm 

320页 

中文





院系与传承丨青年建筑师的第一本书(中篇)丨群岛BOOKS × LIXIL出版 特别企划青年建筑师写的第一本书(上篇)丨群岛BOOKS × LIXIL出版 特别企划BOOKS × LIXILLIXIL





BOOKS







, 




点击图片进入群岛BOOKS微店
群岛BOOKS实体店上海市徐汇区云锦路300-2号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7号口电话:021-5456008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BOOK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