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慈善高质量发展,更全面地融入我国现代化进程之中。
5月20日,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武汉开幕。
如果你是个“重度”慈善参与者,那么,很有可能你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醒来,去蚂蚁森林提早偷能量,完成每日打卡;上下班路上,刷刷朋友圈,看到有人发起了大病救助筹款,捐款后会感叹一下生命的脆弱;夜晚入睡前,将一整天的步数捐出去,答几道公益题目,获得几枚灿烂的小红花,然后美美地睡去。这种“慈善+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正在嵌入更多人的生活里。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这些生活方式也正在形成“中国样本”。你所获得的种种慈善体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2019年4月,民政部首次明确指出,“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正在形成”。5年后,在5月20日开幕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研究报告,继续探讨着“中国样本”该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在这次峰会上,“中国样本”的未来也屡屡被谈及。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郭凯天在峰会上表示,未来十年将是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更规范、更高效、更便捷、更普及的数字化工具,还将更全面地融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乡村振兴等重大社会议题中大显身手。2023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以“数字向新,共益未来”为主题,让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更加普惠、可持续及开放。
“2016年到2022年,有超过5亿中国人通过互联网渠道实施了线上的慈善捐赠,有数百亿人次进行了点击、关注、转发,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向慈善组织实施的慈善捐赠,加之社会公众通过大病救助互联网服务平台向大病患者进行的无偿赠与,有超过千亿元的规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兼慈善研究中心主任黄浠鸣说道。慈善不再是局限于富人、高净值人群的选择,而是通过社交平台、自媒体群体等社交创新,渗透到了更广泛的群体。99公益日期间,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捐款、捐步、答题等公益行为获得小红花。
“99公益日”的广泛参与说明着这一切。腾讯公益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99公益日”仅十天时间内,捐赠额就达到了33亿元。腾讯公益还在不断创新着参与方式,比如推出了“一花一梦想”活动,向公众征集了8000余个公益梦想,在关爱孤寡老人、守护留守儿童、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用户可以通过答题、捐步、捐款等多样化方式参与其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则在去年上线了“一起捐”活动,用户在淘宝搜索“为爱一起捐”,或打开这些品牌的店铺首页,即可看到商家在向消费者推出自己支持的公益项目。例如美妆品牌素野及其代言人宋轶就共同为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的“微笑未来”项目筹款,这个项目关注头面部畸形儿童,筹款后会为孩子们做整形修复,支持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此次活动中企业还会进行配捐,品牌承诺公众捐赠1元,企业就配捐2元来帮更多儿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皇家讲席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演讲中评价道:“以往,大众很难接触到公众筹款的场景,且一个人的小额捐赠无法带来太大的改变。近年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也一样愿意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如果许多人都参与其中,就能促成燎原之势。推动形成燎原之势的的动能就是现代科技,而中国则是成功运用这些科技的“带头人”,中国成为利用互联网科技进行小额捐赠的先行者,特别是为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中国样本’,并且该样本也具有全球可复制性。”此外,移动支付、线上会议、区块链、网络直播等工具创新,也在为公益的参与流程创新提供着基础能力。西瓜视频“无障碍影院”频道,为视障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观影选择、更流畅的观影体验。
去年2月份,西瓜视频上线了“无障碍影院”,每月保持10部左右的上新电影数量,在保持电影原声的同时,重新打磨配音、脚本、旁白解说等部分,以适应视障人群的需求,让全国1700多万视障人士看到时下流行的影片。疫情期间,北京链家发起了“我来教您用手机”线上公益课堂,旨在解决疫情期间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种种问题,关爱银发一族;去年的六一儿童节,腾讯公益举办了“你好小朋友”小红花线上音乐会,邀请了老狼、丁真、窦靖童等一众明星参与,通过小红花打赏的形式,捐给参与音乐节的公益项目;网易有道旗下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网易云课堂则是联合微软公司,共同发起教育助残公益行动“微光计划”,向全社会8500万残障人士免费提供包含插画师、配音师、数据分析师、行政专员、网络管理员等12个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公益组织都在根据自身优势加入这场“人人公益”的盛宴。郭凯天认为:“中国互联网公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捐款捐物,各大公募平台不再“唯募款额论”。在层出不穷的创新中,互联网公益事业逐步实现了价值理念的迭代升级:人人公益从强调募捐的‘数量’走向强调更健康发展的‘质量’,从追求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到追求更全面的社会价值。”全球慈善行动、小型非营利组织“慈善星期二”的首席执行官Asha Curran也感慨道:“慈善星期二的管理架构是由持续的跨文化合作推动的,无论是谁,当他遇到困难时,周围的人就会力所能及地给予其帮助,这是一种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强大善意,我在诸如‘99公益日’的各方活动中也看到了同样的特质,当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无论规模大小,每个人都可以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公益领域的透明度问题长时间来一直受到诟病,特别是在郭美美事件等丑闻爆发后,由于信息壁垒,公众对公益领域在做什么了解甚少,公益的透明性问题便一直存在着。而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就可以更好地向社会公众、捐赠人反馈项目信息,可以实时让捐赠人了解到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款项运用状况等,这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信任度都带来很大改善。”黄浠鸣表示。阿里巴巴公益一起捐支持“免费午餐”项目。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在积极推动公益的透明化。例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分享说,2020年时,阿里基金会就发布了《公益链技术和应用规范》团体标准,这也是国内首个公益区块链行业标准。而水滴筹也在去年成立了透明运营委员会,以保障资金去向安全透明、平台规则合理透明。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了“公益真探”计划和股东人大会计划,前者面向全社会招募对公益长期关注的捐赠人,其中包括媒体、自媒体、学者、研究人员、艺术家等不同身份的捐赠人,组成100多个公益真探团,深入公益项目地体验,记录真实的公益进展,评估真切的公益价值;后者则是定期举办公益项目负责人与捐赠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活动,让捐赠人更加了解公益项目,做出质询。“股东人大会本质上并不想只提供一个工具,而是希望人与人之间可以有真正的交流,这也是做公益难的地方,是关于人性层面的事情。”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说道。2022年11月22日,满天星公益公益股东人大会,将近500人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此次大会。
公益透明话题还和公益的效率相关。随着配捐机制、创新体系、互动玩法等产品创新,公益的参与体验也逐渐从量变发展为质变。如今已被公众熟知的“蚂蚁森林”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活跃了起来。2016年8月,蚂蚁森林初上线之时,很多公众并不认可这种新兴的公益模式,如今,蚂蚁森林则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公益项目,拥有超过六亿的用户。微信支付也曾在“全国低碳日”期间,在广州、深圳地铁投放低碳广告,重新唤醒人们对于低碳的认识,同时吸引乘客参与微信支付“低碳答题挑战”活动。2016年8月,支付宝上线了“蚂蚁森林”,旨在培养用户践行低碳行为。每当用户在手机里养成一棵虚拟树,就会有一棵真树被种下。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生态社会价值研究所所长庄家炽总结道:“中国样本实际上是符合中国本土方式的公益道路,从99公益日的数据可以看出,公众对自己家乡的公益行动特别热衷,对于朋友圈公益、身边人的支持特别活跃,更符合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与国外那种更青睐定期月捐、关心家乡之外地方的公益行为存在很大不同,这就是中国样本的公益行为。”“过去,数字科技的运用,已经提升了信息透明度,丰富了公益的表现和参与形式,指尖公益、人人公益成为潮流。未来,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将给互联网公益带来更深远影响。”郭凯天说。黄浠鸣认为,最初,中国的互联网捐赠只是一些简单的信息呈现,一些门户网站会有公益相关的信息,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互联网慈善不仅提供了线上的捐赠平台,也利用移动支付和数字化的方式改变了整个公益慈善的生态,助力慈善组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管理,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慈善参与方式和叙事逻辑。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推动上走得很远。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谈到,拼多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的探索,尝试提升各地农产品的区域价值和附加值,汇集了云端数字化后,拼多多把小农户的产品直接对接到更大的市场和9亿消费者,来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则分享说,抖音通过技术参与了古籍保护。通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等数字化技术,抖音在2022年上线了古籍阅读平台“识典古籍”,目前有超过1000多部古籍向社会免费开放;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也分享了一个案例说,阿里有一位残疾员工协同高德地图技术人员,自发为高德地图研发了“轮椅地图”,方便了成千上万的残疾人。轮椅导航示意图。
技术的发展只是一方面,而如何进行应用更为关键。姚瑶提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公安部门开发了“团圆”系统,助力寻找丢失的儿童。它被称为民间的“打拐系统”,帮助找回孩子率达到了98%。但在项目初期,技术人员按技术进行失踪儿童排查,却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个抽象的需求转变为具体的方案,直到一次又一次不停地与公安部门人员沟通,才最终找准了需求,打破了技术与公益间的壁垒。技术该如何与市场进行对接,也是同样不简单。侯凯笛回忆道,拼多多是做农产品起家,在公益的投入上也更多聚焦于乡村振兴,但在投入技术支持后往往存在找不到用户市场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做非常前沿的技术,但普通消费者是无从得知的,所以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先找到市场,然后再将资源倾斜至消费者。”也就是说,技术固然重要,但如何使用技术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并无价值导向,使用工具的人才能决定其导向。”黄浠鸣说道。《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公益慈善的“中国样本”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20世纪90年代-2007年)、蓬勃发展(2008年-2016年)以及逐渐成型(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发展阶段。
在萌芽起步阶段,互联网主要作为传播工具,在公益信息流通与分享上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拓展了社会对公益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2016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中国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特点日益突出、模式日益清晰,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才逐渐成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互联网峰会举办的8年时间跨度里,公众线上捐赠资金规模增长了4倍,注册社会组织总数激增20万个,机构会员单位数量扩充75倍,“中国样本”呈现出了顺应时代、开放创新、便捷高效、普惠共享、公正透明的特点。同时,“中国样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打着公益慈善名号进行盈利、公信力还不够等。对此,黄浠鸣认为,首先互联网的存在可以真实呈现这些问题,相当于有了问题的发现机制;其次,平台在建立规则时,应有意识地进行公益知识普及和理念传播;最后,国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条例的跟进,才能切实有效保证公益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法治是现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要求,它事实上构成了从传统慈善转向现代慈善的分界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互联网公益将在法治轨道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公益事业步入大发展时代。“中国样本”被提出来的五年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黄浠鸣认为,第一个变化是“源于捐赠,但不止于捐赠”,互联网公益在不断朝着技术公益、数字化公益的方向发展,公益组织也开始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内部治理,可以看到技术为整个公益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其次是“源于线上,不止于线上”,当下的公益在扎实地与社工组织、机构发生连接,从而满足受益人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另一个很大的改变。此次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中国样本”开放研究计划也宣布启动。黄浠鸣说,“报告的发布只是一个1.0版本的发布,而互联网公益慈善的中国样本是一个开放、跨界、动态、持续迭代的创新样本,未来,期待着更多平台、慈善组织以及关心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公众携手,真正实现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共建、共治、共享,拥抱更多变化和更多可能性,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互联网公益慈善力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报告↓↓↓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中国慈善家》2023年第2期2023年4月25日上市
往期 · 推荐
在淄博流量里浮沉的妈妈:找到孩子的那一天,才是母亲节
ESG观察 | 轻松筹、顺丰、蜜雪冰城等登上黑榜,员工权益事件多发
种田直播?酷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