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这也是他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丁胜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母亲是医生。他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自律、专注,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在北大附中就读时,丁胜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高中期间,他获得了国际化学奥赛银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如愿就读化学专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丁胜转学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就读,在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后,随即前往世界顶尖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深造,获得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丁胜的研究方向从开始的合成新的化学药物分子逐渐转入探究这些分子能发挥什么生物学作用,进而深入走进了干细胞生物学领域,聚焦组织器官的再生以及化学小分子如何调控细胞的命运和功能的研究。循着科学探索的路径,丁胜发现这些化学小分子还有治疗疾病的潜力,于是他又踏入了制药转化领域。在美读博士期间,丁胜所在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是一家私立的非营利性质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丁胜的博士导师舒尔茨(Peter G. Schultz)后来也成为这家研究所的负责人。当时,舒尔茨还创建了诺华研究基金会基因组学研究所(GNF),以技术驱动理解人类基因组,研制新药治疗疾病,获得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的支持。
尽管中国已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但全球消除疟疾的任务依旧任重道远。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约有2.49亿例疟疾病例,比2019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2.33亿例水平高出1600万例。时至今日,尽管已有成熟的药物治疗疟疾,但在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疟疾依旧普遍,特别是儿童因疟疾致死数量依然十分惊人。 从药物角度来看,现有药物对于非洲一些地区的抗疟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无效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治疗疟疾的药物使用很不方便,不仅需要每天用药,而且用药剂量较大,有些地区的人尤其是儿童难以有条件持续地使用这种药物。另一方面,药物使用不当也增加了疟原虫出现强耐药性的几率。这些棘手的问题和挑战恰恰是GHDDI要去解决的。抗疟的新形势要求针对非洲地区开发的药物必须是单剂量、一次用药就可治愈,另外还要求对所有的已经耐药的疟原虫都有效。针对这样的目标,GHDDI过去几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创新药研发。丁胜向《中国慈善家》透露,GHDDI与疟疾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和疟疾药物加速器(Malaria Drug Accelerator)两家国际组织合作研发的一款抗疟新药即将进入临床研究,预计小剂量单次服药就可治愈疟疾。这款新药一旦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验证,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很小的一片药,患者只需要吃一次,这个病就能治好。这样一来,儿童的死亡率可以得到遏制,也可以阻断疾病的大面积传染。此外,去非洲旅行的人吃这款药可以提前预防,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丁胜说。不仅如此,对于这款创新药,GHDDI还要求生产成本足够低。丁胜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创新药带有强烈的公益属性,并没有商业化的前景,一般由发展中国家政府以及慈善机构大量采购分发,达到可及性。丁胜十分期待,在不久的未来,这款创新药能够带来新的改变。GHDDI另一个研发重点是新的抗结核病药。目前市场上并不缺少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只是患者通常需要进行6至9个月的漫长治疗周期,且是药物组合的治疗方案。药物产生的毒性又会给患者带来新问题,导致很多患者难以坚持治疗。此外不能坚持用药还会导致耐药性,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疗效。同样,GHDDI针对结核病研发新药的目标,就是要在缩短治疗周期的同时,还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在抗病毒感染方面,2020年1月,GHDDI启动了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目前已有两款药物完成了临床一期研究,得到了较好的验证。进入后疫情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已不再关注新冠药物,用药需求锐减。在市场的作用下,商业机构纷纷减少或停止投入该领域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但丁胜和团队并未因此却步,他们思考的是,新冠病毒未来会不会持续存在?会不会不断地演变?团队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冠状病毒,以及其他类型的病毒,进行预判并展开研发。“也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具有公益属性的机构,不是商业驱动,所以不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干扰。无论市场好还是不好,我们会坚持做应该去做的事情。”丁胜说。 事业的可持续性 2022年7月,丁胜卸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一职,仍继续留在药学院任教并从事研究工作。“愿天下疾病,有药可医,触手可及。”在卸任感言中,他提到了药学院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引领性研究成果百余篇,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至今已催化十余家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创立,有多个创新药物和诊断产品进入临床研究或面市。在他看来,大学与GHDDI是一种上下游交叉联动的关系。大学更聚焦人才培养和基础科学研究,GHDDI则更聚焦在下游,通过开发创新的药物来满足疾病具体的需求。2023年6月,比尔·盖茨在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次到访中国,在访问GHDDI期间,他发表了题为《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的演讲。盖茨基金会随后宣布继续携手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支持GHDDI开发拯救生命的药物,用于治疗结核病和疟疾等严重影响世界上最贫困人口的传染性疾病,改善全球健康。为进一步加强GHDDI的药物研发能力,盖茨基金会承诺未来五年继续向GHDDI提供5000万美元捐赠,北京市政府承诺提供同等规模的资金支持,清华大学也将继续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共享、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GHDDI发展。2024年是GHDDI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七年,在践行研发新药、探索新知、培养新型人才、改善全球健康使命的同时,迈入新的阶段的GHDDI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能让GHDDI搭建的能力,积累的人才与经验,已经产出的成果以及潜在的价值更多地被看到,吸引更多人来一起投入,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丁胜如今时常要思考的一大问题。在头五年的建设初期,除了发起方盖茨基金会和北京市政府的捐赠,GHDDI也得到了包括福光基金会创始人李明治、腾讯基金会等社会领域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