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绪】我国学者揭示汉族人群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基础

🐇关注生物实验菌,获取最新生物医学资讯⚡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异质性和遗传力较高的复杂精神疾病,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患者往往表现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障碍,其正常生活乃至生存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然而,我们对双相情感障碍遗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使得目前针对该疾病的诊疗都面临一系列难题,如容易误诊,难以根治,药物应答存在显著个体间差异等。


累积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如DNA变异、基因等)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且现有针对该疾病的遗传学分析也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人群,取材自我国大陆地区的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学研究极少。受到所处环境及人群历史动态的影响,不同人群间的遗传背景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我国人群中开展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学研究十分必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员团队领衔在 JAMA Psychiatry 杂志上发表题为:Novel Risk Loci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Risk for Bipolar Disorder Among Han Chinese Individuals: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and Meta-analysis 的论文。


研究团队首次对我国大陆地区汉族人群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基础进行大样本探索,该项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对我国人群双相情感障碍疾病遗传风险的认识。 



李明研究员率团队与全国多家临床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采集了来自多个省市共计182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4650例健康对照的血液样本,对其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并随后在958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2050个健康对照中进行了重复验证实验。该研究对我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所携带的遗传风险进行了全面探索,鉴定到了多个疾病相关变异及一个风险基因TMEM108


随后,该研究也对我国人群和已发表欧洲人群该疾病的遗传风险进行了荟萃分析和多基因风险评分分析,进一步鉴定出多个与双相情感障碍显著相关的基因(如VRK2、RHEBL1、CACNA1C,ANK3,HDAC5,TRANK1和SCN2A等),同时也证实双相情感障碍在我国人群和欧洲人群中共享许多重要的遗传风险


这些结果为认识该病的发生遗传机制提供了线索。此外,本研究亦证实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认知功能等共享一部分遗传基础,为理解不同精神疾病特有及共有表型的内在原因提供了基础信息。 


论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article-abstract/2773733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article-abstract/2773730?resultClick=1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

关注菌菌🍄

每天轻轻松松学生物,幸福喜乐阖家欢~



往期推荐

可靠!人体的“万里长城”——免疫细胞真是从来都没让我失望过

2020-12-11

【直播课干货集锦】|| 不可不看的课后笔记:生物透射电镜样品精选10问之制备篇!!

2020-12-10

震撼!食补之王?基因编辑下的西红柿获得抗氧化和抗癌的类胡萝卜素

2020-12-10

【就业】毕业焦虑&不知所措?!看懂这15个名词让大学生求职不踩雷

2020-12-10

抗性淀粉:“我很丑,但我能控制血糖!” 降低糖尿病易感风险,他真有奇效!!

2020-12-09


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永远帅气美丽可爱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