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专题|在西方讲好中国政治学故事:一个文献计量学分析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Political理论志”
不错过社会科学前沿精彩信息哦
具体操作如右 →
摘要:
本文利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数据对中国的政治学研究进行了一次文献计量学分析。大陆学者的发表量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迎来了井喷,然而,他们在学术界的影响较为有限,尽管中国的研究机构在合作网络中往往扮演着中心角色。本文使用结构主题模型(structural topic models)识别出了可被分为三类的二十五个研究主题。本文发现:在过去二十年中,大陆学者引导中国政治的研究重心由国际关系转向政治经济类主题。此外,国内政治主题有着最多的引用量,并且在方法论创新上,大陆学者的贡献远高于刻板上的认知。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展现了中国政治研究如何影响相关学术圈的整体发展。
作者简介:
付慧真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邵立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文献来源:
左为付慧真,右为邵立
过往有关中国政治的文献聚焦于具体的主题、方法,以及与主流政治科学理论结合的尝试。然而,很少有文献能提供一个全景的视角,如中国学者对何种主题研究最多,这群人组成的学术共同体的研究兴趣如何发生变化。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从宏观和量化的视角弥补了这一缺陷。
通过挖掘期刊文章的发表数据,本文找出了在2001-2020间的SSCI期刊里面中国研究类的学术文章的主流趋势与热门主题。本文发现,大陆学者在这期间带领塑造了这个领域研究的趋势,尽管他们在2001年的发表量还极少,但到2020年已经发表了这一领域超过三分之一的文章。同时,他们的关注点也从国际关系转向政治经济学。然而,他们的发表与大陆之外的顶级机构相比仍缺少认知度。
与传统的回顾文章相比,本文有以下几个贡献。首先,本文将中国政治研究作为一个对象,并比较里面不同的主题如何崛起和衰落,而非专注于理论线索。其次,本文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中国政治概况。同时,本文可以帮助学者识别热门主题及探索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利用引用数据(citation data),本文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中国研究的跨国学术共同体是如何演变的。
本文关注政治科学、国际关系及区域研究期刊中有关中国政治的内容。本文样本中的文献来源于SSCI数据库,对其进行了交叉搜索(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对于政治科学与国际政治,“China”与“Chinese”作为搜索关键词;对于区域研究,“China”、“politics”、“state”、“ccp”等作为搜索关键词。
本文将时间跨度限定在2001-2020年,从SSCI中收集到了来自于304家期刊的11285篇中国政治相关文章,其创作者大约一万人,来自超过3400家研究机构(但排除了书评)。
本文利用总被引用次数对文章在学术界的影响进行排名。由于更早发表的文章一般拥有更高的被引用次数,作者使用了“标准化引用”(standardized citation)来控制发表年份所带来的影响。标准化引用衡量一篇文章相对于当年所有发表文章平均被引用次数的水平,其数值的正负分别代表高于与低于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表一展示了总体的统计数据。
表一
中国机构的发表量在二十年间激增(2020年占据当年总发表量的35%),而美国机构则相对下降。中国机构的被引用次数也占据了领先比例,但美国机构拥有更高的标准化引用。
本文也比较了中国大陆、美国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顶尖机构的表现(见图一)。在2011年以来,大陆的绝大多数顶尖机构在发表量和被引用次数上都上升,而美国则是相反的趋势,这表明在这十年中中国的顶级机构正在逐渐主宰中国政治研究。
图一。灰点代表2001年到2010年间发表文章的指标平均值,黑点代表2011年到2020年间发表文章的指标平均值
中国机构所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在于它们让机构间产生更多的有关中国政治的研究合作成为可能。图二展示了大学间的合作关系,许多大陆机构都在这一合作网络的中央。回归分析表明,国际合作与更多的被引相关,中国学者可以通过与外国学者合作,获得更多的被引次数。
图二 。图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机构;节点的大小表示文章的数量。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机构之间的联系;连线越粗表示合作文章的数量越多。
四、中国政治研究的主题,2001-2020
图三。首字母大写的单词为这个主题的标签,首字母小写的单词为该主题的关键词,竖直的虚线表示为中国研究总体文献的4%。
图四。每个圆圈代表一个主题,虚线表示两个主题间的关联显著,圆圈的深度和大小反映了该主题在数据中的估计比例。
图五
图六
五、大陆学者与其他国家学者的主题比较
在国内政治簇中,中国学者在大多数主题中保持了稳定的兴趣。而在政治经济簇中,大陆学者的发表量有所增加,推动了许多政治经济主题占比的上升。
六、总结
第一,中国学者对主题分配及中国政治研究的总被引用次数的影响正在增加。然而,他们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仍然有限:其标准化引用仍低于美国同行。
第二,本文的分析并未反映出其他国家的学者因为大陆发表量的增加而改变了研究兴趣。但增加的发表量与被引用次数的确能够产生影响,大陆学者在过去二十年间在这一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所讨论的发现可以从数个方面帮助学者。中国政治领域的重心已经由国际政治转向了政治经济学,且对方法论的研究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本文的发现揭示了中国国内政治主题对社会科学所作出的贡献(如更多的被引用次数)。再者,学者们正在慢慢将兴趣由制度、治理和政体转向行为主义者主题(如媒体和抗争政治)。
第三,本文也发现了一些有关未来研究方向的问题。例如,台湾研究的占比在过去二十年间下降巨大,但两岸关系又在最近十年中不断恶化,学者们为何改变了在这一主题上的理论与方法偏好?为何市场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关注有所降低?是因为市场改革在中国的深度市场化过程中不再那么重要么?
作为对中国政治研究的全面分析,本文可以作为传统文献综述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本文并不包含学术书籍,本文的一个未来方向就是使用当前数据集中的引用来定位重要的文献。
本文的发现对于学术界的引用偏见(citation-bias,往往反映在女性、非英语母语、全球南方学者的发表量与被引次数的差距之中)也有帮助。本文发现大陆学者通过增加研究和发表的投入正在缩小这一偏见。除此之外,国际合作也能增加“劣势”学者的发表量。然而,这一差距在标准化引用中依然存在。
本文在原文基础上删改,如需深入了解,请阅读原文和原文附录
审核 | 安宇洋终审 | 何升宇
©Political理论志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