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年专题|广义政府及功能性分权最新研究集锦

陈国权等 PoIiticaI理论志
2024-09-17

编者荐语:

理论志编辑部整理了陈国权教授团队近期发表的有关广义政府及功能性分权研究。以上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广义政府的性质和功能性分权的重要性。作者们通过对广义政府的双重角色进行分析,阐释了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和执行机关的不同制度逻辑,以及在实际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研究为理解中国特色国家体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研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作品通过的比较分析也为比较政治学科提供了宝贵的案例,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解,并为未来治理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因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关注+星标 “Political理论志” 
不错过社会科学前沿精彩信息哦
具体操作如右

-·-

陈国权教授简介



陈国权,浙江大学求是科研岗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光华法学院双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权力制约与监督、地方政府创新等研究。在权力制约与监督领域四次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共计十余项,相关研究多次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浙江大学学报》《公共管理学报》等一级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广义政府及功能性分权最新研究集锦


广义政府及其功能性分权


陈国权 皇甫鑫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讨必须首先明确“国家”(state)这一主体的内涵与外延,西方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由于将政党排除在外,显然不适合中国,客观事实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然而,中国共产党拥有非常庞大的组织体系,不同党组织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共产党480多万个党组织进行分类,将其中履行国家公共职能、承担国家公共责任、行使国家公共权力、参与国家公共管理的国家性质党组织带进国家,从而与宪法意义上的国家机构形成中国特色的整体性公权力体制,本文称之为“广义政府”。广义政府的有效治理需要在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国家机构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也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功能性分权体系。功能性分权理论有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性分权理论,旨在通过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的框架,阐释广义政府这一中国特色国家体制的运行逻辑,探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献来源:《政治学研究》2023年第4期。



点击图片浏览↓



广义政府: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主体及其双重性


陈国权 卢志朋


摘  要: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主体是广义政府,它由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宪法意义上的国家行政机构构成。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与各级人民政府整合而成的广义政府兼具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和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属性,具有“一体两性”的特征。广义政府政党属性和政府属性存在成员身份、行为依据、利益结构、央地关系、任务配置、权力授予、责任履行、职能分工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双重属性导致广义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政党治理逻辑和政府治理逻辑两种不同的治理实践,当某个社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广义政府应依据政党治理逻辑来应对;而面对非政治的公共管理问题,广义政府应重视依据政府治理逻辑来处理。因此,广义政府如何相机抉择地调适政党治理逻辑和政府治理逻辑,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国家性质党组织具有政府属性,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要重视政党治理逻辑与政府治理逻辑的协调,避免不恰当地过于强调政党属性而遮蔽政府属性。各级人民政府也有政党属性,在属地负责制的原则下也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出发,致力于国家的全局发展和整体利益。当政党属性和政府属性协调互助时,能极大地增强整个治理体系的效能;当两者的运用情景发生“错位”“缺位”和“越位”时,则会带来治理危机。


文献来源:《公共管理学报》2023年第1期。



点击图片浏览↓




中国“国家”的特性:基于中美国家体制的比较分析


陈国权 原桂楠


摘  要:“国家”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性概念,但中西方对何为“国家”有不同的理解。西方的“国家”是指公权力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而中国的“国家”是复合的,具有独特性,是宪法形态国家和政党形态国家的统一体。广义政府包括宪法意义上的国家机构,由于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也承担公共责任和行使公权力,党组织客观上具有国家性质,与宪法意义上的国家机构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事实上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机构。通过中美体制的比较分析能够更为明晰地揭示中国的国家特性。


文献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3年第9期。



点击图片浏览↓


当代政府的双重角色:行政机关抑或执行机关?


卢志朋 陈国权


摘  要:当代中国各级人民政府不仅是宪法框架下的国家行政机关,事实上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府具有国家行政机关与党委执行机关的双重角色。行政机关与执行机关具有不同的制度逻辑,充分研究政府双重角色不同的制度逻辑有助于加深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理解。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强调依法行政和科层制管理,法先于高于行政,法定的职责体系是政府行政的依据;作为党委执行机关,人民政府则要围绕党委的决策开展工作,强调高效执行,有效落实,偏好运动式治理。由此塑造了当代中国各级人民政府“一府两角”的客观事实。政府的行政机关角色是现代国家体制中立法、行政、司法这一政治性分权逻辑下的组织形态;而政府的执行机关角色是中国特色广义政府体制决策、执行、监督这一功能性分权逻辑下的组织形态。在这双重逻辑下,有效的政府管理需要兼顾两个角色,既要依法行政、履行法定国家职责;也要有效执行、高效落实党委决策。但在现实地方政治实践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一方面,一些地方人民政府过于强调自身行政机关角色,没有充分认识作为党委执行机关的角色,对党委决策的执行重视不够、执行不力。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党委过于将人民政府视为执行机关,没有充分认识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法制逻辑,影响人民政府独立依法履行职责;也没有充分认识政府作为国家机关的科层制管理逻辑,过于强调政治目标合理性而忽视行政过程合法性,影响政府制度建设。


文献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3年第6期


点击图片浏览↓

--·--


编辑 | 王杨港 德楞泰 梁家淦 
审核 | 张五哥 何升宇二审 | 陆逸超 终审 | 杨羽幻©Political理论志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理论志观点






前沿追踪/理论方法/专家评论ID: ThePoliticalReview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oIiticaI理论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