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专题 | “厚墙计划”:林海建筑师谈大栅栏+白塔寺社区改造项目【社区美空间联动论坛】 / UED+锐意+大木建筑
点击上方↑「城市 环境 设计 UED」快速关注
DAMU
&论坛报道&
林海建筑师
分享
大栅栏+白塔寺社区改造项目
会议情况回顾:
“UED建筑师论坛(2181)” 是《城市 环境 设计 (UED)》与锐意设计中心联合策划、殊至建筑(hyperSity)通力合作、与成都首届社区美空间全球创意设计征集竞赛联动的系列建筑师论坛活动之一。
成都首届社区美空间全球创意设计征集竞赛,是由成都锐意设计中心策划并执行的一场大型的专业活动,已经于上月底启动。
本次“青年建筑师论坛 \ 北京站(线上)”正是这场专业活动的一系列联动内容之一。北京站的这场活动,原定计划于8月14日在首钢三高炉全民畅读艺术书店举办,因为种种不可抗力,延期到8月29日,在腾讯会议的线上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5组在北京独立执业的、先锋的中青年创作型建筑师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他们在社区、公共建筑领域的设计实践,每位建筑师分享了一项自己的正在建设或者已建成的社区类、城市公共类建筑,以及对于社区建筑、社区治理、公园城市等理念的研究或思考。
与此同时,现场也邀请了听众观摩,参与论坛的提问和讨论环节。
我们的线上论坛,也在B站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也有其他建筑师通过线上方式对嘉宾们所讲的项目进行提问和讨论。
与会的建筑师嘉宾均是立足北京、项目覆盖各地的行业翘楚,均具有荷兰留学、执业的专业背景,嘉宾有:
北京大木佰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林海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唐康硕
officePROJECT 普罗建筑事务所 常可、李汶翰
Monolith Architects 方石建筑事务所 毛磊
特别感谢本次论坛的协同策划:
锐意设计中心副总经理 王济民
锐意设计中心品牌总监 易小楠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hyperSity 殊至建筑 史洋
UED新媒体/活动策划 孙宁卿
本次报道,将会做多个系列来展现给大家,分别将陆续介绍各个建筑师分享的项目和围绕本项目进行的相关讨论,另外也会把论坛自由讨论环节的精彩内容在最后放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关注这一系列、喜欢我们的内容。
林海建筑师 分享 大栅栏+白塔寺社区改造项目
林海建筑师是DAMU Design Corp. 北京大木佰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和主持建筑师,也是荷兰注册建筑师。同时担任北京国际设计周改造项目专家组成员、新浪设计首席专家评审。林海毕业于TU DELFT(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曾从业于美国芝加哥SOM建筑事务所,拥有丰富的国内外酒店,商业综合体,建筑及室内设计项目经验。在荷兰与美国工作后,于2008年在芝加哥创建了DAMU DESIGN建筑设计事务所,并在 2013 年与合伙人开拓中国市场,一起创建了 DAMU中国设计团队。其专业服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及改造、城市更新及规划。林海重视建筑设计艺术创造力与技术的结合,强调建筑细节与品质,同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多元文化的融合,新时代新科技与设计创作之间的传承与发展。
分享
林海:
我们事务所到目前为止做了不少关于社区类的建筑项目。在2015年参与过的“大栅栏”领航员项目中,我们的设计和其他多个项目一起参选并入围,最后作为三个被保留并实施的方案之一被实现。
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厚墙计划”,落成的位置在杨梅竹斜街的延寿街87号。这个场地的实际情况比较糟糕,有乱七八糟的电线杆,很多社区、老百姓现代生活所需要的设施,例如空调、室外机、自行车,这些生活设施与局促的空间之间的矛盾急需得到解决。除此之外,延寿街上有很多卖东西的摊贩,导致这里给人感觉十分混乱。
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叫“厚墙”的概念。
对胡同的局部建筑外表皮进行小小的拆改,将胡同的肌理和城市的肌理完全保留,这样就避免了大拆大建,能够通过小规模、单元化、模块化的调整来改善空间。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诸如空调室外机的存放、自行车停放等等问题,甚至还能产生一些小型的容纳绿植或是晾晒衣物的空间等等,能够为当地社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实惠。我们进行了很多种不同的尝试,试图在一个大框架之内把不同的空间像插件一样融入到建筑外表皮之中,同时尽可能避免占据原有空间。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将它起名为“厚墙”。可能的话,我们还希望引入一些更超前的想法,例如导光系统等等。整体来说,我们试图做的是一种模块化的装置和社区——尤其是特殊的胡同——空间的结合。
后来我们因为该项目被请到上海的现代艺术中心参加一个展览并获了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概念的思考。在2016年,我们又受邀参加白塔寺的社区营造,进而提出了更多想法。
我们增加了一些新的“厚墙”功能,包括一个投票装置,以及可以和社区空间、社区居民产生一些互动的装置。另外也设计了一些和院落、室内空间产生关系的植入,不光有绿植、导光、空调隐藏功能,甚至还设计了流浪小动物的容纳空间。在这个原型之下,我们做了猫屋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引入了另一个概念,叫社区营造。我们希望创建一个叫作“社区营造舍”的社区平台,用来服务当地社区的老百姓和建筑师。比如说老百姓可以提出一些定制化的想法,这种个性化的改造也许可以给社区产生建筑或者室内等空间的优秀设计作品。如果建筑师不在这里常驻,暑期也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来参与设计。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社区营造的概念,给老百姓提供更多可落地的、务实的定制设计服务。
实际上在2015年的时候,很多当地人咨询过这套厚墙概念的装置的大概费用,以及能否根据他们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从2015年到2016年,我们通过社区空间的改造项目,和贾蓉贾总一起,为它的产品化也做了一些努力,希望能找到投资人把它实现并应用。可惜在这一过程中,没遇到真正的投资方介入。所以希望我们的想法能够为成都的社区营造事件提供一个抛砖引玉般的借鉴。
探讨
UED:
这个项目应该已经建成了吧,现在还能看到吗?
林海:
当时确实是建成了,但是后来我去过杨梅竹斜街到延寿寺这一小段的街巷,发现这个地方已经被拆掉了。现在它只剩下这张照片,反映了建成后社区居民在其中进行活动的一个瞬间。我觉得这个项目由于缺少真正的后期运营方来进行落地维护,所以非常遗憾,我们设想中希望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也都无法落地。
UED:
林总,你提到了这些遗憾,你觉得要是当时有哪些条件能满足的话是能弥补的?
林海:
以大栅栏项目为例,组委会确实给了建筑师一小部分经费,但更大量的投入还是建筑师来做的,包括施工单位、材料、整个的设计图纸等等。但是我觉得投资方这部分的介入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这样的话项目的落地、实施性肯定会大有问题。
就像上面那张建成照片一样,其中这两位都不是摆拍的,是胡同里居民下象棋的真实场景。只不过后来没有运营,也没有维护,这样一来,它就像仅仅只是设计周内为期1~2周的一个秀场,并没有让老百姓真正从中获利。
UED:
上面的照片里这个场景中,项目落地的位置就是在胡同里拍的?
林海:
是的,就在延寿街那个位置,因为当时贾总选择了3个要实施落地的项目,我们是其中之一。当时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项目来拉到投资,进行模块化定制,因为一旦量产的话,不仅成本不高,而且能帮助到老百姓,所以我们把它延续到了同样是街巷空间的白塔寺项目中。不过出于种种原因,白塔寺的项目主办方也并没有对其进行实施和落地。
锐意:
这张建成照片给我一个感受,建筑的背景跟坐在这里的这两个人其实看上去不是特别的兼容。刚才咱们一直在说产品的营造,但是产品和居民的喜好、审美,都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说社区美空间这个事情里我们也有些疑惑,比如说现在最火爆的那个菜市场项目,这菜市场真就是农村那种菜市场,周边的居民也是农民们。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去确定菜市场改造效果?是要改成看上去大家都买不起的样子,还是给大家一种有烟火气、愿意进去,然后让农民都有意愿在里面卖菜的场所呢?其实我觉得设计师的眼光挺丰富的,但是和普通大众的眼光还是有差别。成都是一个烟火气非常重的地方,我们平时去逛菜市场,可能会觉得有点脏乱差,但是如果是把它“摆放整齐”了,却又会让普通老百姓产生一种距离感。
所以,看到林总的这张图,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菜市场项目改造的这件事。挺想问一下林海建筑师,你们在设计这一类项目的时候,是怎么考虑跟周围居民的协调性的?假如居民的审美和你们一致,那么自然是能够接纳这个项目和社区融为一体的,但是如果在他们本身的审美或者是口味和设计师不是那么兼容的情况下,很可能后期的运营会有困难。所以想看一下各位设计师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林海:
您的这个问题特别棒,而且特别尖锐。其实建筑师在实践了很多年之后,也是有自我思考和反省的阶段的。不瞒您说,2015年做大栅栏项目的时候,当时还拿了一个大奖,感觉还挺不错的,甚至有点沾沾自喜。但是后来,到2020年,也就是去年,我们接受了一个设计邀请,参加妇联的东四十三条的大杂院改造工作,其中所体现的问题和您所问的是一模一样的。在这个项目里我们要协调13户男女老少的居民,众口难调。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是不可能用建筑师的美学观念来统一并完成的。
其实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今天诸位建筑师嘉宾,应该都有类似的这种疑问,但我并不认为人们在美学部分认知的差距是永恒的,我相信随着生活质量提高、物质条件富足,人们在精神领域的提升一定也是同步的。
我们之前受邀参加过成都一个项目叫西村大院。当时还特意考察了周边的一些社区,去看老百姓的生活模式,您提的“烟火气”,我也有亲身感触,我认为这里需要有一个多元化的共同协调。举个例子,在荷兰做社区改造项目的话有一个习惯,就是不仅会邀请建筑师,也会邀请不同职业的人员共同参与社区的改造。其中建筑师提供空间物理功能的梳理以及一些美学的指导,同时也会接纳其他人员,包括当地老百姓的各种意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借鉴的模式。所以我觉得在您说的成都的这个案例中,不仅可以有建筑师的介入,也可以有其他的当地居民——例如在菜市场摆摊的大妈、比如说市场负责卫生的环卫工人等等——组建成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共同参与。
史洋:
我问一个问题,在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其实林海反复提到了贾蓉要去找投资方来投这个项目,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你看到了哪些是投资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点,以及哪些会使投资人对这个项目特别抗拒不去投的点?
林海:
这个问题特别好,当时不光是贾蓉在找,我们自己也在找。但是说实话,我们发现投资人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基本上都是负面的,认为它不足以达到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因为这种项目可能更多的是带来一种社会回报,而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呢,经济上的收益并不是特别大,所以感兴趣的投资人特别少。
UED:
我接着史洋的问题,这个项目跟社区肯定也有关系。那么社区里的人,对这个项目的赞同或者反对的要点在哪里?
林海:
当时在大栅栏展览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在现场。有一个老大爷,大概70多、不到80岁,他家就住在旁边,他当时就想把这套东西应用在他自己家的小院子里。我记得当时大爷还请了众建筑的何哲,想一起做一些外立面的改造。通过这个插曲,再结合在现场获得的反馈,我觉得老百姓还是比较欢迎这样的社区改造项目的。当然并非全都如此,我记得有一个居民就找到我们说特别不想改造,他说他只想获得拆迁的机会。
虽然我们羡慕他们这种接地气的四合院,但是四合院的居民却想去住楼房,因为他们也想体验现代化、城市化带给他们的便利。说到底,怎么改造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能接受我们建筑师的作品呢?我觉得更多的是需要沟通。
比如在东四十三条的大杂院案例中,我们听到的反对声音更多。大部分人都希望尽早拆迁,然后住进公寓、楼房。当时为了做一个大杂院的设计甚至协调了13户居民,每一户我们都要去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梳理。这样一来也导致项目本身最后呈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纯粹,所以这里不光是设计的原因,更多是沟通、协调不充分导致的结果。
*敬请期待下期的建筑师分享
社区美空间竞赛请关注
获得相关信息。
项目信息PROJECT INFO
/
项目名称:大栅栏+白塔寺社区改造项目
设计方公司名称:DAMU Design Corp. 北京大木佰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创及设计团队:林海、Kai Liu
设计年份:2015年
项目所在地点:北京
业主:大栅栏管委会 北京国际设计周
图片版权:大木建筑
/
项目分享 | 林海
采访稿整理及编辑 | 《城市 环境 设计(UED)》新媒体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