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3)丨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
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
Envisioning a New Paradigm of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翟俊
翟俊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特聘教授、国务院外国专家局专家、苏州大学空间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美国E.A.S.T.scape景观城市设计首席设计师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3-03期P12-20.
·全文引文格式:翟俊.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J].园林,2023,40(03):12-20.
摘要:对景观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进行综述,比较其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以“统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依据基础设施和景观内在的共性和关联性,结合实际案例从“景观基础设施的缘起”“景观基础设施的类型”和“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成、增长和演变的组织架构”三个层面,阐释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协同整合,形成整体景观基础设施的方法。在满足“中国式密度”发展模式要求的前提下,探讨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以最少的用地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公共空间系统 ;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都市主义 ;协同整合 ;弹性
1 研究背景
景 观 基 础 设 施(Landscape Infrastructure,LI)从多个视角探讨景观和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可能性,整合了“绿色”或“灰色”各自涵盖的范畴,从简单的审美层面上升至功能的复合层面,体现了一种跨学科的思考(图1)。笔者[1-3]从2010年开始以统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探讨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相互协同整合、多功能耦合,形成整体的景观基础设施的各种途径。
图1 景观内涵和外延的发展
2 景观基础设施的类型
2.1交通景观基础设施
20世纪90年代后,欧美城市开始将传统市政基础设施和景观多维整合,使其像广场、公园一样具备社会、生态和审美等功能性质(图2)。近年来城市趋向于打造多层级、竖向化的空间形态,不仅能够根据车流状况实施分流,改善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对周边环境构成的威胁,且能把原地表部分转变为一条绿色廊道,将单一功能的市政工程纳入较为综合的城市公共体系范畴。
图2 交通景观基础设施
2.2 蓝绿景观基础设施
通过将公园绿地与基础设施构建相结合,生成一个包含休闲娱乐、雨洪调蓄、河水净化、资源回用等功能的“景观基础设施公园”(Landscape Infrastructural Park),在发挥公园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基础设施效益(图3)。
(1)净水公园。借助于创新的生态技术和设计手段,将传统河水污染物祛除过程的沉降、过滤、充气及生物处理等功能的池与渠打造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功能性景观空间,并将整个游览旅程编织成一个完整的净水故事。这种景观化的水净化系统不仅满足了基础设施功能,还充分考虑了游人的美学体验,起到科普教育作用。
图3 蓝绿景观基础设施
(2)雨洪公园。把城市公园和管理雨水的基础设施营造相结合,构成一个集休闲运动、资源化利用和雨水调蓄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雨洪公园,从而改善城市公园绿地蓄洪与排涝、添补地下水等功效,使公园在城市中构成亮丽而又独具一格的风景线。
3 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成、增长
和演变的弹性架构
3.1 层叠的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竖向”发展正成为全球高密度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可以缓解不断增长的人口、更趋复杂的城市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紧缺问题。苏州相城区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的研究性设计项目以太湖流域的传统圩田系统为指引,结合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对城市的建筑形体、街道肌理和生态环境的关联性进行整合研究,探讨一种以景观为载体的新型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
为解决场地土方平衡及统筹场地生态布局,规划将场地分为“高—中—低”三大地势形态,形成立体公园城市基底。其中,垫高区域(红色)为城市主干道(与传统圩田模式的“圩堤”相似);周边区域(橙色)是新城的中/高密度开发区(与高圩相似,圩内成田、聚集形成村落);水域区(蓝色)是场地低洼地带,为生态核心区(与低圩+圩外区域相似)。此方案既能消解因挖湖及修建地下空间产生的多余土方及工程造价增加部分,在场地内基本实现土方平衡,又能形成多层次、丰富多变的立体空间格局(图4,图5)。
图4 “新圩田”模式下立体生态空间格局
图5 从传统的平面城市到立体公园城市示意
同时方案不仅缓解了交通堵塞,消除了道路噪声、污染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地面以上转变为一条绿色“高线公园”(图6,图7)。经过统筹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使彼此融合,以此将过去单一功能的市政道路纳入多功能的城市公共体系,变为更高效和更有活力的LI。
图6 立体化、多层面的交通体系
图7 多维系统复合叠加的立体化景观形态
3.2 多尺度关联的生态网络系统
城市中单个广场、公园、绿地等孤立的自然及文化资源保护区不利于生态功能的实现,因为景观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遍及小到邻里、大到区域的多个辖区和尺度,以此联络农村、郊区、城市等各种景观。这种网络化的共性,为景观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整合提供了可能[4]。
研究团队完成的基于LI规划原理构建的城乡交互,“产城”“三生”融合“新江南水乡”发展模式研究课题就是依托这种景观与基础设施的网络共性,通过“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的统筹,在水乡脉络的基础上以集聚的“水乡单元或簇群”的生态组团与区域蓝绿系统为纽带组织水管理,统合经济、社会、生态等各类因素一并形成相互串通、相互联系的多中心的LI多功能网络,在为城市格局的生成、发展和变革提供一个有力基底的同时,还形成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体系相融合的特色景观[1](图8-10)。这种网络化的全域“新江南水乡”发展模式[5-7],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图8 “新江南水乡”多尺度的构成
图9 自下而上的“新江南水乡”规划方法
图10 不同尺度下景观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与互利
3.3 弹性与适应性的组织架构
LI采用的是弹性与适应性,如通过将水体净化与滨水地带相融合,在改善水质的同时,提供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还为周边社区和环境提供特色空间,为居住环境和休闲体验提供多样的活动场所。此外,LI的应用还有两大特征:(1)摈弃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中设计指向一点的思维模式。实施策略性的分期开发,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管用地性质未来有何变化,但不变的是LI是人类得以生存、动植物得以繁衍的始终需求,承载着多种生态系统服务。(2)景观先行,改变传统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置后的建设步骤。当周边用地开始开发时,LI的景观及其功能已经成熟,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态及文化服务。
注释
图1源自Allen 2008;图2源自http://www.penceland.com/images/CentralArteryl.jpg,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f/After_Aerial_Photo_of_Greenway.jpg;图3源自SWA事务所;图4-7源自苏州大学空间规划研究院;图8、9引自参考文献[5];图10引自参考文献[6]。
参考文献
[1] 翟俊.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 建筑学报, 2010(11): 6-11.
[2] 翟俊. 景观基础设施公园初探——以城市雨洪公园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05): 110-115.
[3] 翟俊. 景观方法论[J]. 中国园林, 2016 ,32(12): 53-57.
[4] 翟俊. 协同共生: 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J]. 规划师, 2012, 28(09): 71-74.
[5] 章敏霞, 翟俊. 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新江南水乡”发展模式——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为例[J]. 中国园林, 2021, 37(08): 115-120.
[6] SUPPAKITTPAISARN P, JIANG X R, SULLIVAN W C. Green Infrastructure,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and Human Health: A Review[J]. Current Landscape Ecology Reports, 2017, 2(4):96-110.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2)丨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策略与途径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2)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修复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湖泊型湿地公园中两栖类动物栖息地营建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公园鱼类栖息地营建 ——以芜湖市大阳垾湿地公园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日本的做法及启示《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2)丨山地校园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特征研究——以重庆大学A区为例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1)丨风景园林碳汇能力建设的基本逻辑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1)丨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风景园林科技创新支撑碳汇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探索:国际经验与前沿技术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绿色空间韧性—减碳—增汇协同范式与设计策略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2.12)丨谈自然保护地与城市景观有机更新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2.12)丨自然保护地理论与实践 丨景观治理与有机更新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的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区划解决策略《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基于适宜性分析的生态—文化复合型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以云南普洱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城乡融合治理下基于有机更新的上海奉贤新城绿环规划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信箱:LA899@vip.163.com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