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4.07)丨全文下载丨竖向设计知识体系及其教学实现途径

曹盼,熊辉等 园林杂志
2024-09-04

竖向设计知识体系及其教学实现途径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Vertical Design and Its Teaching Approach

曹盼   熊辉   周晨*

曹盼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风景园林历史


熊辉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周晨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自然教育场域设计



•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4-07期 P135-142.

• 全文引文格式:曹盼, 熊辉, 周晨. 竖向设计知识体系及其教学实现途径[J]. 园林, 2024, 41(07): 135-142.

• 摘要:在社会深刻变化与风景园林学科调整的背景下,开展更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依附于风景园林工程体系的竖向设计教学虽存在已久,但普遍存在认知与学时不足的问题,竖向设计真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尚未得到正视。在“水”“场”“山”“筑”“路”“绿”“园”“形”的“竖向八法”设计理论框架下,量化计算、图纸表达、多维场景间的转换是其主要技术语汇。在竖向设计能力的培养中,竖向整合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当居首位;量化计算训练则需处理好“设计”与“计算”的关系,走出“为计算而计算”的误区;借助智慧电子设备能辅助建立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间的对应关系,但竖向数据与真实体验之间的对应关系则需现场感知。在教学实践中,围绕竖向设计将各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的拆解、整合、调配,在横向上实现“理论”“设计”“实践”各环节在知识脉络的贯通,在纵向上以规划设计课STUDIO系列课程为主线,以实现竖向设计各类能力训练的融汇,由此而构架起来的纵横交织的竖向设计教学体系,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用三维空间思维来推敲场地设计、用竖向来统筹各景观要素的能力。

• 关键词:风景园林;竖向设计;教学体系;课程;规划设计


2022年9月对于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类别作出的重大调整,使得风景园林教育面临更广阔的应用界面和更严峻的学科本原考问。


   1 竖向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剖析   

1.1 竖向设计的理论框架

长久以来 “竖向设计”大都停留在“堆地形”的惯常认知当中。马晓暐先生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所涉及到的:水的组织、场地功能布局、多样性营造、景观节点控制、穿行体验的设置、空间氛围的强化、生境基础上的深化塑造以及设计个性的创造,归纳为“理水”“安场”“叠山”“点筑”“延路”“植绿”“塑园”“收形”8个层层推演深入的有机步骤,建构起竖向与场地营建之间的密切关联的“竖向八法”。要破除碎片化的专业操作与碎片化的专业教育,清晰明确的理论指引不可或缺。


1.2 竖向设计的技术语汇

竖向设计的技术有进阶性的特点,其技术语汇大体包括量化计算、图纸表达、多维场景间的自如转换。量化计算主要指插值法计算与坡度计算;图纸表达技能既包括手绘等高线来进行三维空间表达,也包括对于竖向设计图的矢量化表达;多维场景间的转换能力是竖向设计技术进阶的关键点,只有破解了三维场景与二维平面表达相割裂的障碍,才有可能做到心手合一地进行竖向设计。


   2 竖向设计能力培养的策略分解   

2.1 竖向整合意识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形成竖向整合意识是真正掌握竖向设计的先决性条件。对于初学者而言,对于空间功能感知与体验是薄弱的,依据 “竖向八法”,将面积为3.5 hm2的城市绿地中的各种空间功能作为场地设计的任务书要求进行植入是切实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2.2 量化计算训练

量化计算要解决“设计与计算无关”的现象。通过成系列的竖向计算习题设置,把控好相关知识点的难度进阶问题,循序渐进地将插点求值、坡度计算的要求植入具体的设计之中,使学生掌握严谨的量化求解竖向问题的基础技能。

量化计算还要解决“计算与设计分离”的问题。将严格的竖向指标作为设计要求置入,在充分尊重学生原始设计愿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功能空间、景观要素定位与竖向推导计算相穿插,让感性与理性交织并贯穿从设计手稿(图1)到精准模型(图2)再到矢量成图(图3)的表达。

图1(左)以“群山回唱”为主题的学生竖向设计作业手稿

图2(中)现代风格的学生竖向设计作业模型

图3(右)一级园路采用3%的学生竖向设计作业成稿


2.3 场景转换训练

可选取性的采取“浸水法”或借助AR模拟沙箱智慧工具,以实现三维地形与二维等高线之间的切换问题。针对“竖向设计的真实场景会带给人怎样的感知与体验”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携带竖向设计图纸前往真实的景观项目场地,3%的连续自行车道、5%的柔缓人行主路、10%的具有塑造力的草坡、20%的最佳露天看台、25%的舒适室外阶梯等,则可将课堂教学中的抽象数字转化为了身体力行后的认知数据。


   3 竖向设计教学体系的架构   

3.1 知识脉络在横向上的贯通

将传统的“风景园林工程”进行了拆解,形成新的“竖向设计”“雨洪管理”“景观工程认知与图绘”课程。在风景园林专业学习的第一学期即开设理论课程“竖向设计A”、设计课程“STUDIO3——竖向设计B”;同时开设的理论课“景观自然系统”的中“地形与地貌”章节,以及后续开设的理论课程“雨洪管理”,在课程内容与作业训练上都与竖向设计紧密关联;横跨学年的“景观认知实习与图绘”实践课,则结合自建的实践基地花园,对竖向设计与雨洪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回应(图4,图5),以形成“理论”“设计”“实践”三者之间知识脉络贯通(图6)。

图4(左上) 学生绘制的实践基地花园的竖向图

图5(右上)学生绘制的实践基地花园雨水收集示意图

图6(下)同时段课程间知识脉络上的贯通示意图


3.2 能力训练在纵向上的融汇

将竖向设计的能力训练在纵向上进行了融汇(图7):“STUDIO3”的前置课程为“STUDIO2坡地工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地形的基本感知,理解自然地形与人为设计的耦合关系,后续STUDIO4-10,则在尺度与难度上循序渐进,在每一项规划设计训练中,都会针对竖向设计的内容、成果要求均予以明确,让学生在各层级的景观项目中从认知逻辑到设计流程都建构起竖向设计的整体意识,达到能够真正综合运用的目的。

图7  各学期专业核心课程与竖向设计能力训练的对应关系


以STUDIO9的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流域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约100hm2的龙王港河交汇口区域进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学生展现出了运用竖向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如利用场地起伏的地形设计不同的生态空间,坡度5%的主园路贯穿全园,可淹没的洲岛与生态基流河槽设计回应不同的水位变化(图8);在以城市疗愈基地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中,将规划的市政道路整体置入地形之下,突破红线边界创造性的打造整体山水景观(图9);在以湿地鸟群为关注对象的方案设计中,保障水安全的前提下,设置了泄洪空间并将防洪堤消隐在场地地形之中(图10)。

图8(左上)考虑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湿地公园竖向设计方案

图9(右上)采取市政道下穿的湿地公园竖向设计方案

图10(下)将防洪堤消隐于地形之中的湿地公园竖向设计方案


   4 结语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对实践智慧与能力的培养。基于竖向设计的理论框架与技术语汇,注重竖向整合意识的培养,加强量化计算的理性思维训练、建立多维场景之间的转换能力,是提升竖向设计技能的核心要点。在教学实践中,将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依据其层级性与逻辑性,围绕竖向设计进行系统性的拆解、整合、调配,从而实现知识脉络在横向上的贯通、能力训练在纵向上的融汇,架构起完整的教学体系,是竖向设计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编辑校对丨王丽娜              微信排版丨戴嘉旻              文章审核丨钱秀苇   戴嘉旻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重要通知丨征集2025年专题选题及学术主持人《园林》学刊·卷首语(2024.07)丨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营造《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4.07)丨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4.06)丨风景园林中的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4.06)丨水生态修复与设计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4.06)丨全文下载丨苏州市南星湖片区水网乡村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动态变化与分区管控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4.06)丨全文下载丨基于RSEI与FAI模型的浙江千岛湖乡村岸水协同修复与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4.06)丨全文下载丨南宁市南湖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4.06)丨全文下载丨美国城市历史公园保护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纽约展望公园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4.06)丨全文下载丨现代商贸城市景观地方性感知研究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网址:https://www.gardenmagazine.cn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