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成人

借尸还魂

奇谈Sir 天机奇谈 2023-05-24

有个周年活动,感兴趣的可以戳:周年庆倒计时

前天晚上的文章《秘不发丧》,在发文2小时后,被我删了:

一来是阅读量剧增,2小时20多万,我一直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写写稿,很享受,不想出圈,受到的关注太大,风险也成倍放大;

二来,是接到了电话,这个懂得都懂,不想因为这些干扰,让自己的表达欲越来越像中年男人的性欲,了然无几。

后台这两天挺热闹的,都在要删掉的文章。这个我没办法再发,明天开始会固定时间更新文章,就每天晚上9点—10点吧。过了这个点没更新,基本上可以不用等。



NO. 1|壹


昨天什么都没做,坐着摇橹船,在西溪湿地公园晃了一整天。

跟船夫一路闲聊,聊西溪湿地公园的历史和过程,追溯他们过往和当下的生活差异。

偶有不同看法,并未争执,船夫也笑笑。我喜欢这样,向来不试图去说服别人,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个人因为经历、阅历、见识和眼界的不同,阶段的不同,想法也不尽相同。

在船上吃了个饭,喝了瓶青梅酒,饭后躺着睡了个觉。

放空的感觉真好,回度假村后,趁着感觉余温尚在,翻了翻苏东坡的诗词、庄子的文集,做了几样产品名,感觉甚好

我不是一个喜欢回首的人,美好留心底,遗憾随风去,心无杂念做好眼前的事,活在当下便是对人生最好的尊重。

对于宏大叙事更没什么兴趣,也常劝读者,少一点宏大情怀,多一些人情冷暖,活在当下。

一生很短、不过晨暮与春秋;一生所求、不过平安与自由。

过得煎熬且难受,往往是犹犹豫豫的人。

纵观古今,我们绝大多数人,活到最后,都将是历史的遗憾,自然也包括我。

历史的遗憾是什么?是五千年没在历史上留名字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百姓”,或者“民”



NO. 2|贰


房地产能讲的、允许讲的,越来越少,不外乎那几样,核心的东西就算我写,大家也看不到,压根发不了。

不会为了所谓的积极正向和信心,去编造一些楼市火热的信息,不知道那除了自欺欺人,还能有什么意义。

大家太渴望一个久违的牛市,却也太害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顺着溪流,穿过稀疏林间这里有花香虫鸣,一阵风吹过树叶:傻傻傻傻傻傻傻。

房地产不行了吗?城投会怎么样?这是很多人关注的。

房地产的内核,是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是信用。城投,也如此。

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会消亡,只是蛋糕做小了而已,大不了破而后立,只要权力还在。看看城投的诞生和发展壮大,就明白了。

房地产和城投,也不过是信用的白手套而已。破而后立,或破而不立后,换个白手套仍旧可以继续干。

任何破而后立,或借尸还魂的举措,都只是信用外在体现方式上的版本衍变,内核仍旧是信用

越过经济学的信贷范畴来看,广义的信用,是建立在信任关系之上的权力关系的安排,即信用来源于权力

现实是,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所以也就有了一些难以理解的乱象,需整改。

上一篇文章《秘不发丧》中,有那么一句话:

“对人类文明威胁最大,破坏最惨烈的,是不受约束的权力。其次,才是自然灾害…”


NO. 3|叁


上一篇文章《秘不发丧》中,第肆部分,稍做修改,摘抄下来放这:

老房叹了口气,说起他准备辞职的事:房地产有点搞不动,心累。

鸡老板问:现在媒体不是说,楼市火热,上海几千人烈日下抢豪宅吗?

我:有钱人(豪宅)热,其他人(刚改)冷。

医生:人刚死,心脏附近的血还温热,而手脚的血已经冰凉。

老房: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尚有余温,普通二线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冰冻?没救了吗?凉了吗?

我:已经被掐得晕死过去,可有人仍死鸭子嘴硬,时不时指着逐渐冷却的身体告诉你,你看它手动了、你看它脚动了、你看它心脏又强健有力跳动了…

医生:“要让复活,首先得放开掐着他脖子的手,同时加大拯救力度和措施,上电击等”;

“一般人在死前都有短暂的一段最健康时日,也就是回光返照。”

“折磨你的从来不是任何人的情绪,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世界万物都在治愈你。唯独你自己不能放过自己。”

鸡老板抬起醉意朦胧的头:关门打狗之前,狗永远觉得自己不会被打。

老房:人回光返照后,终究是要凉的,那些死鸭子嘴硬的人,会怎样?

鸡老板:“这个简单,我们养殖场里的鸡很多,死了的话,可以压榨剩余价值(摔死的、非发病的可以炖了吃,吃完骨头还可以喂狗),或者秘不发丧。”

... ...

才后退几步,就想知道前行是什么时候。这才到哪,偃旗息鼓后,还有破而后立、破而不立,然后才是借尸还魂。

人,花了三年时间去学行走,却花了很长时间去学停留。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星标公众号,可及时接收更新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