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赋能教育信息化?
作者 | 梁希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麻辣未闻(ID:newsk618)
从去年至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接连发布,教育信息化被提上“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高度。而近期的 5G电话、5G手术等应用形态接连落地,也让教育信息化带去极大的想象空间。
5G时代的“万物互联”下,距离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个性化教育还有多远?
5G+教育:产业端表现或趋于理性
“对于目前5G+教育的发展,可能投资的人比较喜欢,但实际上在产业端我们相对来说表现得比较理性。”三盛教育董事总经理张辉在近日的i-EDU教育投资峰会上表示,对于一个新的技术,不应过高估计其在1-2年内对产业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不要低估它未来5-10年对产业的影响。
张辉称,自己曾与中国移动的人士就5G+教育进行过探讨,但对方也坦言,如何将技术落实到教育应用,他们也还处于十分迷茫的状态。
尽管对5G+教育发展持有观望态度,但张辉肯定的是,“在5G时代,精准化、个性化教育是有可能被解决的。”
不难看到,“个性化教学”“精准教学”等成为不少教育企业机构宣传语,但张辉表示,从学校层面提及“个性化”很难,获取学生学习数据就是一大难题。他认为,包括现在很多在线教育企业在数据获取环节都是有欠缺的。
张辉的观点是,“要获取学生数据,就需要有能跟学生实时交互的东西,可能是pad,可能是答题器等等。5G时代,一张嵌入5G卡的笔或许会解决学生实时互动、获取全时段学习数据的问题,如果最终能在终端落地,并且成本较低,再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个性化教学是有可能的。”
“教育行业穿越经济周期新形势”主题圆桌论坛。未来网记者梁希理 摄
缺少核心产品成痛点
张辉指出,在教育信息化层面上,5G技术相当于升级的基础设施。在一些对清晰度、即时互动性要求较高的远程课,如手术的直播教学,都是5G技术的优势所在。
同时他认为,“从基础设施升级到市场诞生新的商业机会,中间还有非常大的鸿沟。教育本身的过程其实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是用技术工具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所有人面对这种新兴技术,应该去好好考虑这样的技术能用多少,对提高效率意味着什么。”
缺少核心产品仍是一些教育信息化企业的痛点。张辉指出,许多教育信息化企业缺少核心产品,这些企业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就是集成。“一些学校一轮又一轮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很多产品进校之后,老师却不用,因为这些产品没有提升教学效率反而增加了老师的负担。”
用2B2C思维突围教育信息化
张辉指出过去教育信息化企业融资少、上市少的原因:一是难做成全国性的企业,二是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而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的观点是,企业要从2B 思维转换到2B2C思维上进行突围,将2B业务思维渗透到2C里;由于不同学校,决策机构、决策体制都不一样,要从学校决策链来考虑,从如何满足学校的采购流程考虑,“比如过去学校一次性买一套系统连用三年,企业再挣一笔服务费。但现在学校开始购买云服务,企业有了更多的盈利空间。”
张辉给出的建议是,其一,企业必须要有核心业务、现金流业务,没有这些就难拿到融资。其二,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用单点突破的思维,去抓住“不均衡”背后蕴含的机会,“去解决一小部分人的痛点”。
热 文 推 荐
☞ 国际信奥金牌,保送清华姚班,这位 00 后是怎么做到的?| 人物志
☞ 斯坦福区块链匪帮传奇,那些睡地毯、没日没夜写代码的编程少年
☞ 为什么我 11 岁的儿子说要放弃编程,却又转战 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