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汽车业务商业模式看中科创达和人力外包公司的不同|国君计算机
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主要涉及操作系统、中间件、UI设计等三个方面。高通把硬件开发完之后形成一个流片版本,这个版本会先释放到创达内部,创达通过二者的合资公司创通联达帮高通做点亮;第二部分是软件层,中间可以叠加很多中间件,比如说视觉、语音、通信SDK以及泊车应用算法等等,它既连接底层驱动又连接上层应用;framework往上是开发APP UI,主要是Kanzi的部分。
从商业模式上看,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的收费模式包括三种。从商业模式角度对上述业务进行划分,可以把它们分成外包、服务、平台解决和解决方案、产品等 4 类,对应的收费模式有 3 种,包括 NRE、license、royalty。NRE 是定制化开发费用,包括人力外包其实都是这种,客户有多少需求,创达评估工作量后给客户报价,然后客户一次性付费或者分期付款;license 和 royalty 都是和产品 IP 相关的或者和平台相关的。license 就是一次性授权,因为主机厂的一些车型是根本就没有量的,它可能只是对供应商的技术性能进行一个测试,把供应商的方案搭载在每个车型上跑一下;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主机厂,销量本身就是比较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license 就成为了创达的一种保障或者门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司的对外报价往往只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一次性费用,一个是 royalty。在实际报价过程种,对于纯标品,公司可能会以license 的方式对外报价,如果同时包括产品和服务等等,可能就会把license 和 NRE 合起来报一个一口价。事实上,像 Kanzi 这种不需要再做定制化开发的纯标品是非常少的,一般嵌入的视觉类产品比如 DMS、Face ID、AVM,包括泊车类的产品,即使以 SDK 的形式交付,也往往是需要一些定制的。
和人力外包公司不同,公司能够实现 IP、解决方案、服务的全方位输出。前边已经提到,在车载操作系统中,公司能够覆盖的部分包括硬件适配、平台层和应用层,把公司单纯看作外包公司的投资者往往是只看到了硬件适配的部分。事实上,和纯人力外包公司不同,经过在行业内的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形成了内部的资源开发池,具备客制化能力。成熟的研发体系使得公司能实现 IP、解决方案、服务的全方位输出,而不是提供具备基础技能的劳动力。如果没有这样的体系,没有见过很高级别的系统架构和优化,没有见过视觉 SDK 等等核心中间件,能为客户提供的就是一个具备基础技能的人力,到客户那边驻点负责解决问题。
IP、解决方案、服务的全方位输出使得公司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可替代性更低。
可替代性更低: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客户很容易对人力外包公司进行制衡,因为后者的可替代性是比较高的。对于主机厂来说,出于保障性、议价权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往往不会把业务全部交给某一家公司,而是选择多家外包公司互相制衡。而如果一家厂商具备了客制化能力,甚至再进一步形成了产品和IP层面的输出,那么主机厂就很难再对这家厂商进行替换了,因为主机厂很难承担由于替换这家厂商而产生的销量下滑风险,这一点和我们之前报告里在讲的“虹软科技的手机拍摄算法业务为什么不必过分担心手机厂商自研”的逻辑是比较类似的。
座舱域的爆发是从这两年才开始的,而从定点到量产的周期往往在2-3年,在这个阶段,有越来越多的新车型选择智能驾舱解决方案,使得“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速也很快。我们认为,在一个正在爆发的市场中,能够抢占更多的份额才是关键,我们不能单纯把NRE看作定制化,royalty看作产品化,还应该看到royalty代表过去的车型,而NRE代表未来的车型。
从实际签单情况来看,主机厂的审批流程一般是比较长的,如果客户认可能够一次性的把合作落实,往往就会直接把订单签掉;同时也存在创达已经实现了产品化的模块,但对于客户来说并不需要那么复杂,他们有预算就直接打包进来的情况。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大家都喜欢做产品的公司,这样公司能够获得一个非常高的毛利以及比较低的边际成本,但在智能驾驶这个还没有很成熟的行业,从定义一款产品到保证产品的竞争力,再加上产品的维护都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一旦产品定义或者交付出了问题,或者原本寄予厚望的车型销量不及预期,royalty模式是否能够收回成本都会面临比较大的考验。
从商业逻辑上来看,现在华为还处于比较激进的推进期,是从0-1的一个过程,在做最初的几个客户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把团队完全铺进去的。因为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即使算力是足够的,但从手机向车规迁移也有一个比较漫长的摸索过程,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把团队铺进去,是很难保证顺利量产的。我们认为,如果到了华为的芯片平台真的被主机厂广泛使用的时候,华为是没有精力去服务所有客户的,在这个阶段,公司在大部分项目中仍然会充当华为合作伙伴的角色,就像目前公司和高通的合作一样。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