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坚持“首善”标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核
心
提
示
近日,新会区首个住宅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珑城半山小区揭牌启用,这是新会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遵循,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效能、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提升组织工作“硬实力”的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新会区坚持“首善”标准,抢抓时代机遇,提高组织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敢闯敢试,锻造善作善成的“首善铁军”;内育外引,打造产才融合的“人才高地”;党建引领,争当基层治理的“示范标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鲜明的用人导向激活了干事激情。目前,新会区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2位,连续11年争先进位,经济总量保持全市第一。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会区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1个,总投资超120亿元,投资总额排名全市第一;新会区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8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江门市润宇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江门地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在全市率先探索打造的“平战结合”网格防疫模式获得推广;睦洲派出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江门日报》报道
党建引领
争当基层治理“示范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新会区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以基层治理网格化作为抓手,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今年初,在落实疫情防控中,新会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打造“平战结合”网格防疫模式,得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的肯定。
今年5月,新会区将199个行政村、37个社区和11个渔林场、工业园区,划分为817个智慧网格,全覆盖建立网格党组织,统一网格装备,打造规范化的网格员队伍,构建了“区—镇(街、区)—村(社区)、渔林场、工业园区—智慧网格”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新会区对817个智慧网格进行逐一细致研究,掌握每个网格区域内的人口特点、工作重点和隐患风险等信息,研究农村、城市、市场园区等网格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运行情况,分类制定入格事项,实行网格差异化管理。
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
新会区以“边建边用、以用带建”为原则建强网格,实现“平战”高效转换:在平时管理中突出自下而上,网格员加强对网格的巡查力度和对日常信息的掌握,及时解决群众“痛难堵烦”问题,实现“网格吹哨,部门响应”;在战时应急中突出自上而下,建立了战时突发应急事件处置运行机制,针对不同应急事件,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或应急处置时,上级靠前指挥,把指令传递至网格直接执行,实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同时,新会区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把区直6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加入基层党建共同体,整合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新就业群体等在内的约2万人下沉网格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工作。在近期疫情防控、应对强降雨天气等工作中,智慧网格响应迅速、处置有力。
在乡镇农村治理方面
新会区充分考虑土地矛盾纠纷较多、老人较多等实际,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一网一民警一辅警一义警队伍”工作模式,将民警和辅警分别充实到智慧网格中,同时,动员退伍军人、热心党员等成立义警队伍。睦洲派出所探索“4+N”(4是指“一网一民警一辅警一义警队伍”,N是指辖区村、企、校等多个重点部位)警网融合基层治理经验,获得两个全国荣誉称号。目前睦洲已成立义警分队59支,人数达847人,特别是发动专业救援队——江门市益心应急救援队加入网格义警,担任“水上义警”,在治安防范、反诈骗、矛盾化解等警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新会区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在全区推广“睦洲义警”经验,5月28日“新会义警”队伍正式挂牌成立。
5月19日、20日,新会区沙堆镇、三江镇、崖门镇、罗坑镇、大泽镇相继举行老年大学挂牌仪式,这是新会区第三批镇级老年大学揭牌办学,至此,新会区11个镇(街)都设有老年大学,实现了“家门口老年大学”全覆盖。新会区结合老同志的兴趣、爱好,为老同志精心打造好思政教育课程,真正把老年大学办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同时各级老年大学均成立学校临时党支部,组织学员深入社区、走进基层,传播核心价值观,传导社会正能量,传播党的好声音,凝聚服务社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在市场园区等专业网格管理中
新会区针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人才和资源,指派两新党建指导员、人才管家、专职社工等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网格工作组,提供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新会区以加强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在各个领域全力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在农村领域
新会区创新实施“一规划二项目三清单”(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头雁”培育项目、农村积分管理项目,村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严禁清单),在全省首创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实施工作,高标准建设村(社区)“两委”干部智能档案管理中心,在全市率先试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激发“头雁”干事活力,推动2条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7条村获评“2021年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持续发挥双水镇委党校“广东省镇街党校的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不断走深走实。
在城市领域
新会区坚持“党建工作联做、资源联享、难题联解”思路,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打造物业党建示范点——珑城半山小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进住宅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已在100个城市住宅小区建立党组织,计划7月实现全覆盖,引导离退休党员、热心党员群众担任志愿楼组长,城区4857座楼幢、9814条楼梯已实现楼组长全覆盖。
在两新领域
新会区打造全省首个高铁站内党群服务中心,率先成立非公产业链党委——新会陈皮产业链党委,陈皮产业园成为省委党校挂牌的全省农业领域唯一现场教学基地。推广新会陈皮产业链党建工作模式,推动相关企业在造纸及纸制品、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以党建工作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推进快递物流、网约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在美团和顺丰网点新成立2个外卖、快递行业企业党支部,并在新会万达广场、美团及顺丰网点等地建立“红色驿站”20余处。
在机关领域
新会区以“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和“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做深“双报到、双服务”,推动全区3492名机关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一线。以全省试点打造“1+6+N”[出台1个总体实施方案、6类党员队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建设指导意见和N种党员管理措施]党员分类管理体系为抓手,积极引导“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各行业人员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同心抓好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敢闯敢试
锻造善作善成“首善铁军”
新会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切实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首要标准,注重在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大力锻造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首善铁军”,为新会区全面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加快“一园三中心”建设,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标准“选”,树好树正导向。
新会区注重面向一线选、注重组织研判选。牢固树立基层一线选人用人鲜明导向,建立重大项目响应机制,紧盯园区建设、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采取“三不两直”的方式直奔一线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全面考察识别干部。按照“干部信息数据化、使用便利化”原则,新会区在全市首创研发干部分析研判辅助平台,利用大数据加强分析研判。探索建立干部正反向评价模块,每季度定期收集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正职干部受表扬肯定和批评处分的信息,今年一季度共收集了1700多条正面信息、300多条负面信息,为考细考准和提拔使用干部奠定扎实基础。每年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发现储备一批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素养的年轻干部,目前,年轻干部库、专业干部库、党政菁英专才库共储备优秀干部300余名。
内外兼修“育”,提升干事本领。
新会区培育干部突出政治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聚焦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注重蹲苗历练提升斗争本领。开设“新会干部大学堂”、区政府系统专业能力提升“夜学”专题班和各类主体培训班,分级分类培训党员干部9300多人次,教育引导干部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形成上下一心建设“首善之区”的澎湃合力。出台干部教育大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打造黑白(日夜)结合、正反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内外结合和专兼结合的新会特色培训体系,通过干部“夜学”、正面经验分享和负面剖析、“葵乡云课堂”等方式精准培训党员干部2.3万人次。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锻造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全区2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磨炼,选派27名优秀干部到台山交流任职,组织11名优秀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实践历练,强化想干、敢干、会干、快干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
严管厚爱“管”,激发干事活力。
新会区加强担当作为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注重关心关爱干部。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持续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新会区委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不断提升。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分类别、分节点开展谈话,形成关心关爱干部的长效机制。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清单,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2021年以来为32名受到诬告陷害、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合理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2021年以来7名受处理处分区管干部因表现优秀、实绩突出得到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近年来对5名能岗不适、群众公认度低的干部予以免职处理,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
以事择人“用”,助推事业发展。
新会区采用鲜明用人导向激活干事激情、紧扣事业用人推动人尽其才。构建完善立体式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年度考核,推进平时考核,把重点工作、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让干部考核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杠”,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奖先重要依据,真正把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干部用起来,2021年以来在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一线中提拔重用干部或晋升职级182人次。开展镇村换届后回访调研,进一步优化镇(街)领导班子结构,对优秀干部大胆使用,对不适应的及时调整。注重激励经受扎实历练、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干部,科学合理使用职级职数,对即将退休且一贯表现较好的以及任现职时间较长、表现优秀的干部晋升职级。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破思维惯性,采取跨区交流、本土提拔等方式,拓宽用人视野,加大对长期在艰苦边远、情况复杂地区、急难险重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使用力度。
内育外引
打造产才融合“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新会区以重点产业为导向,统筹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突出内育外引,培育一批战略产业发展急需的产业工程师,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产业工程师不少于2000人、技能人才不少于1.5万人,为新会区建设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目前,新会区与清华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集中签订系列人才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订单式”培养急需人才。新会区还出台了《新会区落实“人才倍增”工程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制定《2022年新会区落实“人才倍增”工程工作任务清单》,全方位多领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等重要科技载体吸引人才,全媒体发布招才公告,目前已集聚5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吸纳55名科研人才。实施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举办2场“直播带岗”活动,成功招聘产业人才90多人。开展新会区2022年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教育系统及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引进专场线上宣讲会,分别吸引超过20万人次和30万人次观看,充分展示新会优势和城市形象,大力引进教育、医疗人才。
同时,新会区高质量构筑人才载体“强磁场”。
大力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申报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动条件成熟的企业成立科研创新平台,目前拥有省级创新平台108家,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31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今年以来,新增李锦记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增江门双碳实验室、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科研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此外,新会区正大力做优人才服务。
组建工作专班主动对接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和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等项目建设,对项目引进的顶尖人才及创新团队,全程跟进定向服务。全方位支持人才引进、就业、落户、科研、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今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133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全面优化产业和人才环境,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医共体模式,提升园区医疗教育水平,提升产业人才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
新会区计划进一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人才集聚高地。加快出台“葵乡人才十条”,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年内新增医疗卫生人才125人以上,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育人才不少于60人。支持柔性引进在读博士与新会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年内新增博士人才不少于10人。加快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成为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引进一批双碳优质科技成果到新会转移转化,新增一批博士博士后创新平台,筑牢产才融合的“人才高地”。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
历史征程风云激荡,百年奋斗成就辉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年之际,新会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正全力提高组织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江门日报/黄胜 谢宝辉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