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梳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要点汇总(复习专用)

Mrs.X 微言小数
2024-08-23

微课 电子课本合辑

小学全科目教学视频
小、初、高微课合辑
初中全科目教学视频
电子课本汇总
高中全科目教学视频
新人教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福利来啦:关注公众号后可在文末下载电子版

思维导图目录


第1单元  小数乘法
1





第1单元知识点

知识回顾 第一板块  小数乘法

1、 意义: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乘小数: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末位对齐后,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口诀: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看好因数小数位,小数点儿积中点。小数末尾如有0,根据性质把0删。切记先点再删0,否则错误连成片。

3、验算方法:(注意用原题数字进行验算)

(1)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2)可以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4、积变化的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n倍,积也跟着扩大(缩小)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积不变。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1)积的近似数:与估算不同,只是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得数一定的小数位数。

(2)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6、小数的四则运算

(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

(2)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8、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位      置
2





第2单元知识点

1、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列,行)


2、确定列数时,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一般从前往后数。数列数和行数时,数的起始点和方向不要弄错。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列在前,行在后,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列数,行数),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


4.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

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小数除法
3





第3单元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6.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可 能 性
4





第4单元知识点

1、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


2、不确定的现象,能用“可能”“不一定”等来描述,确定的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


3、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4、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可能性的大小=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总共发生的情况数


5、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总分数


简 易 方 程
5





第5单元知识点

知识回顾  第四板块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1)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未知的、不确定的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放在字母前面。

(3)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注意与2a区别,2a表示2个a相加。

(4)X表示1×X或1X,简写为X;通常数字1与字母相乘,都会把1省略不写。

(5)用字母可以表示运算定律:

(6)用字母可以表示计算公式(▲所有公式归类在“多边形面积”块面)


2、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既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才是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没有单位。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的左边,看看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检验方程的格式固定,不要忘记最后下结论的话语)

(6)解稍复杂的方程时,应该先把与X一起部分的看成一个整体(如几乘X和括号里有未知数的),首先解出方程左边只剩下整体,再继续解出未知数X。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 解方程。

(4) 检验,写出答案。

注意: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应该仔细分析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和验算。在列方程时,尽量不要让未知数X单独出现在一边,也尽量不要列-X或÷X的方程。


4、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差 + 减数

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  商      被除数=商  除数


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6.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7.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8.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0.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11.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12.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多边形的面积
6





第6单元知识点

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

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6.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7.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植 树 问 题
7





第7单元知识点

1、基本类型:

(1)两端都栽:棵数=距离÷间隔+1(间隔数+1)

(2)两端不栽:棵数=距离÷间隔-1(间隔数-1)

(3)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距离÷间隔

(4)循环植树:棵数=距离÷间隔

2、拓展

(1)锯木头问题:次数=段数-1;段数=次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2)方阵(正方形)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36、鸡兔同笼问题:(龟鹤问题、大船小船问题)(1)算术假设法1:

假设几只都是兔子,(都是脚多的兔子),

先求鸡的只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

(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算术假设法2:假设几只都是鸡,(都是脚少的鸡),先求兔子的只数

兔子的只数:(总脚数-总头数×2)÷(4-2)

(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的只数

(2)方程法:

设兔子有x只,则兔子脚有2x只。

那么鸡有(总头数-x)

只根据“兔子脚+鸡脚=总脚数”列方程解答

先求兔子只数,再算出鸡的只数。

即:4x+2×(总头数-x)=总脚数

  鸡  兔  同 笼
广角

鸡兔同笼问题:(龟鹤问题、大船小船问题)


(1)算术假设法1:

假设几只都是兔子,(都是脚多的兔子),

先求鸡的只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

(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算术假设法2:假设几只都是鸡,(都是脚少的鸡),先求兔子的只数

兔子的只数:(总脚数-总头数×2)÷(4-2)

(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的只数


(2)方程法:

设兔子有x只,则兔子脚有2x只。

那么鸡有(总头数-x)

只根据“兔子脚+鸡脚=总脚数”列方程解答

先求兔子只数,再算出鸡的只数。

即:4x+2×(总头数-x)=总脚数






电子档下载

福利 //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VynAi-LJf4RbKYKzqk2EQ?pwd=0164 

提取码:0164           

来源:玲点数学 

声明 |  本平台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微言小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致力于为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学习者提供资源服务的公益平台。平台尊重版权、尊重原创,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存在文章、图片、音频等使用不当的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并表示歉意。-END-(超全)《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解读讲座汇总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 · 通识(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合辑
合辑:【每日一题】小学数学1-6年级天天练(附答案),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
教材研究丨教材对比丨1——6年级丨2022人教版教材修改变动2022版新课标各学科课标试题与解读汇总
如何在田字格写好数字0-10(含图示和动画演示)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思维导图【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方法及案例专题讲座:北师版、人教版1~6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指导崔允漷:《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讲座+截图)小学数学超全思维导图(可打印)喻平教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讲座(视频+PPT)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史宁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干误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孔企平:聚焦“三会”核心素养——对新课标理念与内容的几点体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变化
吴正宪老师谈一节好的数学课张丹:代数思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如果你是教师或者学生家长,欢迎添加微信,进入微言小数学习群,获取更丰富的学习、教学资源,业外人士请绕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言小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